首頁 > 職責大全 > 四川教育系統非典型肺炎防控措施及疫情應急預案

四川教育系統非典型肺炎防控措施及疫情應急預案

2024-07-13 閱讀 1112

各市、州教育局,各普通高校:

現將《四川省教育系統非典型肺炎防控措施及疫情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我廳近期就全省教育系統非典型肺炎防控工作作出的一系列安排和部署,一并貫徹落實。

各地和學校貫徹落實情況請務于4月25日前書面報告我廳。

二00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附件:

四川省教育系統非典型肺炎防控措施及疫情應急預案

為加強學校非典型肺炎預防與控制工作,有效應對和迅速控制疫情,保障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特制定以下防控措施及疫情應急預案。

一、組織機構與職責分工

省教育廳成立非典型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楊泉明

副組長:唐朝紀、汪風雄(主持、協調日常工作)、

何紹勇、周同甫、姜樹林

成員處室:

廳辦公室負責協調各方面具體工作

體衛藝處負責綜合處理防控具體工作

廳安辦協助體衛藝處處理防控具體工作并指導

學校安全工作

基教處負責對市州及中小學的協調與指導

高教處負責對全省高校的協調與指導

職成處負責對職業和成人學校的協調與指導

法規處負責對社會力量辦學的學校協調與指導

師范處負責對師范和教師進修院校的協調與指導

民教處負責對民族地區學校的協調與指導

思政處負責對高校師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穩定工

作的指導

學生處協助高教處對高校學生防控工作的指導

外事處負責對在蓉外籍教師和留學生防控工作的

協調與指導

學位辦負責對研究生防控工作的協調與指導

工委辦協助有關處室做好學校的穩定工作

離退休負責廳機關離退休人員的防控工作

后勤產業處負責對學校后勤保障的協調與指導

機關服務中心負責廳機關職工的防控工作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

辦公室成員處室:廳辦公室、體衛藝處、廳安辦

辦公室主任:戴作安

辦公室副主任:林強、趙曉玲、夏魯川

各市、州教育局和普通高校也必須成立相應的防控及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并將領導小組成員名單、應急預案報教育廳體衛藝處(聯系電話:028-、)。

二、預防與控制措施

1、制度建設及實施

(1)責任制度:教育廳各處室主要負責人為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各市、州教育局及各學校“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學校醫療衛生保同為責任報告人,市、州教育局行政部門和學校相關部門承擔相應的防控責任。

(2)疫情報告制度:堅持實行“零報告”制度,即:市、州教育局和各高校每日上午12時之前將疫情向我廳體衛藝處報告。即使當天沒有疫情也必須按時報告。如發現疑似病人應立即按規定逐級向所在地疾病控制機構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3)值班制度:教育廳進一步加強24小時值班制度。各地、各高校也要建立和加強相應的值班制度,并將值班電話于本月25日前電話告省教育廳體衛藝處。

(4)責任追究制度:對疫情有遲報、謊報、瞞報、漏報或處置不當的,要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者的責任。

(5)晨檢晨報制度:學校每日早晨由專人對師生的健康狀況進行觀察、詢問,并將其結果匯總到學校防控領導小組。

(6)住校生管理制度:各校要加強住校生管理,每天應進行晚點名,對外出晚歸的學生要注意觀察其健康狀況。對居住在外的學生,學校要掌握其情況,了解其居住和居住的環境,以便及時處置緊急情況。

(7)缺課缺勤登記制度:各學校應指定專人做好學生缺課、教師缺勤的登記,遇有缺課人數增加或缺課者有非典型肺炎相似的病癥,應立即報告學校領導小組,學校領導小組應立即派人核實缺勤原因和患病情況,并作出相應的處置。

(8)就診登記制度:學校校醫院(衛生科)、醫務室應做好學生、教師就診登記,凡發現有非典型肺炎接觸史或癥狀的人員,應登記在冊,及時報告學校領導小組。

(9)校園清潔制度:學校每周進行一次大掃除,清除衛生死角,保持室內通風換氣。有條件的學校應定期對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等人群集中的場所進行消毒。日常的環境消毒由各學校指定專人負責,如有疑似或確診病人,學校應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施消毒。

2、學校預防措施

(1)教育學生留意自己及同學的身體狀況,如有不適,立即報告老師。

(2)教育師生加強個人衛生,勤洗手,保持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的空氣流通,多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自身抗病能力。

(3)教育師生近期盡量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動,盡量不接觸外來人員(從外省到川或返川人員),如有接觸,返校時應立即報告學校老師。

(4)學校人群集中的場所(教室、寢室、禮堂、食堂、圖書館、計算機房等)須保持清潔及空氣流通,窗戶必須經常打開,盡量少用空調。

(5)學生常觸摸的物品和器械,如計算機鍵盤、課桌、兒童玩具等要定期消毒(可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劑溶液試抹或浸泡)。

(6)洗手間應備皂液,不設公用毛巾。

(7)學校原則上不安排大型集體活動(如學術研討會、學術考察活動、聯誼活動等),一律停止春游活動,小型會議應注意場地空氣流通,清潔衛生,不宜人多。關于高考等全國性統一考試問題,按教育部有關規定辦理。

(8)學校要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嚴禁各種旅游團隊進校參觀,減少學校感染的機會。也不組織師生外出學習參觀,尤其是到疫區考察。

(9)如有師生感到身體不適,學校應派人陪同病人到校醫院或附近醫院診治。病人及陪同人員均應戴上口罩,以防傳染。

(10)學校要抓好食堂管理,飯菜品種多樣,吸引師生在學校用餐。提倡師生在學校或回家就餐。學校應與衛生部門聯系,加強對學校周邊飲食餐館的衛生監督。

(11)學校食堂或小賣部出售的食品應符合衛生要求,在預防非典型肺炎的同時,也應做好食品衛生、腸道傳染病等的預防工作,確保師生的身體健康。食堂炊事人員持證上崗,工作時必須帶口罩。

(12)高校要特別關心在校外實習的學生,逐一摸清,全面掌握,梳理學生在外的實習、生活情況,對實習生防控非典型肺炎作出周密安排。盡可能推遲實習返校的時間。實習期滿確須返校的,回校后學校應對其留驗觀察,排除被感染可能后,方能進入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發現疑似病人立即按“四早”要求處置。各高校要迅速將在外實習學生的基本情況(含實習時間、地點、人數、身體健康狀況)和防控工作方案報省教育廳體衛藝處。

(13)高校應按照有利于預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的原則,對函授生集中面授時間作出必要的調整。

(14)“五一”放假原則上要有利于非典型肺炎的預防與控制,可以不集中放大假。

(15)學校的有關防病信息,除按正常渠道上報外,不得擅自向學生、教師、家長和新聞媒體發布,注意正面宣傳,防止師生恐慌,以維護學校穩定。

三、應急預案:

1、發現疑似病人,必須在第一時間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成都地區高校除成都中醫藥大學由省疾病控制中心負責預防和控制工作外,其余高校和市屬學校由市疾病控制中心負責,其他中小學由所在區(縣)疾病控制中心負責。成都市以外的市州、高校和中小學按屬地管理原則由當地疾病控制中心負責。

2、對非典型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要加強觀察,凡是有可疑病癥者,要及時送醫院檢查治療,對其教室、宿舍要嚴格消毒,嚴格疾病傳播。家庭成員中有非典型觀察2周,待未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后,再回校上課(班)。

3、疑似病人的診斷以政府向社會公布的定點醫院診斷為準,任何學校和個人不得自行散布疫情,否則將追究責任。

4、停課和復課的認定,需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商衛生部門報經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并及時報告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停課的申報條件:中小學校有一例疑似病人,其所在班級可報停課;學校有二例疑似或一例確診病人,其所在學校可報停課;高校有一例疑似病人,所在班級可報停課,有二例疑似病人,所在系科可報停課,有二例以上疑似或一例確診病人,校區可報停課。

復課認定:學校采取消毒、隔離等措施后,經當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認定,報請當地政府同意方可復課。復課返校時學校要安排學生體檢,確定無異常情況后方可上課。

5、一旦停課,學校要安排好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小學學生可在家自習,有條件的學校可采用網上授課、電話輔導、布置作業等方式進行學習。高校停課不停學,師生不離校,教師要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指導,保證學校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我省農村學校量大面寬,在預防和控制非典型肺炎工作中,尤其要特別加強農村學校的預防工作,做好農村學校的疫情應急預案。

中等專業學校的防控工作參照普通高校執行,幼兒園參照中小學執行。

篇2:消防控制室管理規定范本(6)

消防控制室管理規定范本(五)

一、消防控制室應符合國家規范要求,配備專人24小時值班,每個班次不應少于2人,并實行崗位操作責任制。每班連續工作時間不應超過12小時;

二、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應具備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良好的身體素質,熱愛本職工作,責任心強,年齡在18至45歲之間,具有一定相關專業知識,并經過公安消防部門培訓考試合格,取得《消防安全培訓證書》后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上崗。

三、消防控制室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作業,嚴禁存放化學危險物品和無關的雜物,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四、操作人員值班時,必須堅守崗位,不得聊天、打私人電話、在控制室會客,嚴禁脫崗、睡崗和酒后上崗。

五、控制室應設置顯示重點部位、疏散通道信消防設備所在公交車的平面圖或者模擬圖,制定火災發生后消防設施的操作規程。

六、認真落實交接班、報警設備檢測、發生火災信號處置、滅火操作設備檢查和設備運行登記、記錄制度。

七、對建筑消防設施要定期檢測、測試和保養,保證消防系統全時制、全方位、全功能地安全運轉及其設備功能作用的充分發揮。未經公安消防部門同意,嚴禁擅自關閉、停用消防設施。

篇3:建筑工程項目非典防控措施

建筑工程項目“非典”防控措施

1建立“非典”防控專門組織機構,加強“非典”防控工作領導: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項目管理成員及勞務分包單位管理人員參加的“非典”防控領導小組。

2加強施工隊伍的管理,切斷疫情交叉感染和傳播途徑:在“非典”疫情解除之前,所有進入本工地的施工人員不得調配到其他工地,項目部對工地人員每天必須進行清點和登記。發現工地人員有變化時,項目部要及時向建設單位及總包單位通報。

3對工地實行封閉管理,減少交叉感染:進入本工地的施工人員,在本工程竣工之前不得離開工地,施工現場以外人員確需進入施工工地,由項目部指定專人并在指定的地點進行接待,并對出入工地人員實行嚴格的登記管理。

4改善施工人員居住條件:因現場不能住人,本公司在外租用一大房間(能容納100人)的場地分區處理作為施工人員的生活區,保證工人宿舍通風良好。每間房屋居住人員不得超過15人,每人床鋪面積不得少于2m2。

5加強工地防疫措施:

1)配備專職衛生監督員。負責對工地防疫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2)工地必須每天對施工人員進行體溫測試,每天兩次,并作好記錄。每天對居住和飲食環境進行兩次以上的消毒措施,對餐具要及時進行消毒。

3)完善施工人員盥洗設施,并配置相應的衛生用品。飯前便后必須洗手。

4)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對施工現場人員用餐實施統一管理,嚴禁食用無證、無照商販的食品。

5)組織好施工人員的文化生活,為施工人員提供電視、書籍及其他娛樂設施。

6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施工人員自我保護意識:

1)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普及防控“非典”知識,確保每個施工人員都了解“非典”防控措施及救治辦法,排除恐慌心理。發現疫情采取果斷措施,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2)教育施工人員不要到人員密集的場所,減少與疫情的接觸。

3)工地一旦發生“疫情”,必須按當地政府、防疫部門的要求做好隔離控制工作,嚴格執行《北京市對非典疫情重點區域隔離控制通告》和北京市建委《疫情工地隔離管理的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