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墻面頂棚抹灰施工技術方案

墻面頂棚抹灰施工技術方案

2024-07-13 閱讀 7294

墻面和頂棚抹灰施工技術方案

1、抹灰施工基本要點

墻面和頂棚抹灰工作量巨大,而且還直接影響到其后繼工序的施工質量乃至最后的裝飾效果,因此確保墻面和頂棚抹灰不開裂、不空鼓、表面平整,陰陽角順直對于工程的裝飾觀感效果非常重要。

①手工工具:普通抹子、陰角抹子(用于陰角壓光)、陽角抹子(用于壓光陽角,做護角線)、掛灰板、軟刮尺、鋼筋卡子、方尺、掛線板、鋼絲刷、茅草帚、噴壺(灑水用)、墨斗等。

②手工抹灰一般砂漿稠度及骨科最大粒徑控制標準

抹灰層砂漿稠度(cm)砂最大粒徑(mm)

底層10-122.8

中層7-92.6

面層7-81.2

③抹灰砂漿的分層度要求在1-2cm之間,因為分層度過小砂漿涂抹后易于開裂,過大則砂漿易離析,操作不便。

④抹灰砂漿以體積比進行配制采用LZ-200砂漿攪拌機機械攪拌生產。機械拌制水泥砂漿時,應先將配置的水和砂子進行攪拌,然后按配合比加水泥,再繼續攪拌均勻,顏色一致,直至稠度合手要求為止。

攪拌混合砂漿時先加入少量的水及砂子和全部石灰膏,拌制均勻后再加入適量的水和砂子,繼續拌和,待砂漿顏色一致,稠度合手要求為止,機械攪拌時間不應少于2min。

⑤抹灰工程施工須結構或基體質量檢驗合格并進行工序交接后進行,抹灰前應對下列項目進行檢查。

--主體結構和水電、暖衛、煤氣設備的預埋件、雨水管管箍、泄水管、陽臺欄桿、電線絕緣的托架等安裝是否齊全和牢固,各種預埋件、木磚位置標高是否齊全正確。

--門窗框及其它木制品是否安裝齊全并校正后固定,是否預留抹灰層厚度,門窗口高低是否符合室內水平線標高。

--水、電管線、配電箱是否安裝完畢,有無漏項;水暖管道是否做過壓力試驗,地漏位置標高是否正確。

⑥抹灰前應根據具體情況對基體表面進行必要處理。

--墻上的腳手眼、各種管道穿越過的墻洞和樓板洞,剔槽等應用1∶3水泥砂漿填嵌密實或堵砌好。密集管道等背后的墻面抹灰,應在管道安裝前進行,抹灰前接搓應順平。

--門窗框與立墻交接處用水泥砂漿分層嵌塞密實。

--基體表面的灰塵、污垢、油漬、堿膜、粘結砂漿等均應清除干凈并用水噴灑濕潤。

--砼墻、柱、梁頭、磚墻等墻體表面的凸凹處要剔平或用1∶3水泥砂漿分層補齊,模板鐵線應剪除。

--金屬網鋪釘牢固、平整,不得有翹曲、松動現象。

--平整光滑的砼表面采用砼界面處理劑打底。

⑦抹灰前一天澆水濕潤墻體,120mm厚磚墻澆一遍水,240mm厚磚墻澆兩遍。澆水方法是將水管對著磚墻上部緩緩左右移動,使水緩慢從上部浮墻面流下,使墻面全部濕潤為一遍。滲水深度達到8--10mm為宜。在常溫下進行外墻抹灰,墻體一定要澆兩遍水,防止底層灰的水分很快被墻面吸收,影響底層砂漿與墻面的粘結力,砼墻體吸水率低,抹灰前澆水可以少一些。

2、內墻抹灰餅面

①找規矩

找規矩的方法是:先用托線板全面檢查磚墻表面垂直平整程度,根據檢查的實際情況兼顧抹灰總的平均厚度規定,決定墻面抹灰厚度。接著在2m左右高度,離墻兩陰角10-20cm處,用底層抹灰砂漿各做一個標準標志塊,厚度為抹灰層厚度,大小5cm左右見方,標準標志塊做好后,再在標志塊附近磚墻縫內釘上釘子,拴上小線掛水平通線,然后按間距1.2-1.5m左右加做若干標志塊,凡在窗口、垛角處必須做標志塊。

接著做標筋也即在上下兩個標志塊之間先抹出一長條梯形灰埂,其寬度為10cm左右,厚度與標志塊相平,作為墻面抹底子灰填平的標準,標筋用砂漿,應與抹灰底層砂漿相同,特別注意在墻體陰陽角處要找方,陰陽角兩邊都要彈基線,為了便于作角和保證陰陽角方正垂直,必須在陰陽角兩邊都要做標志塊、標筋。

門窗洞口做護角,護角抹1∶2水泥砂漿,高度由地面起不低于2m,護角每側寬度不小于50mm,如圖所示:

護角做好后,也起到標筋作用,這樣才能保證室內墻面、柱面的陽角和門洞口的陽角線條清晰、挺直并防止破壞。

②抹灰

抹底層及中層灰施工要點如下:

底層與中層抹灰在標志塊、標筋及門窗口做好護角后即可進行,方法是將砂漿抹于墻面兩標筋之間,底層要低于標筋,待收水后再進行中層抹灰,其厚度以墊平標筋為準,并使其略高于標筋。中層砂漿抹后即用中、短刮尺按標筋刮平,凹陷處補抹砂漿,然后再刮,直至平直為止,緊接著用木抹子搓磨一遍,使表面平整密實。

墻的陰角,先用方尺上下核對方正,然后用專用陰角器上下抽動扯平,使室內四角方正。

一般情況下,標筋抹完即可裝檔刮平,但如果筋軟則容易將標筋刮壞產生凸凹現象,也不宜在標筋有強度時再裝檔刮平,因為待墻面砂漿收縮后,會出現標筋高于墻面的現象,而產生抹灰面不平等質量通病。

③抹面層

面層抹灰應在底層稍干后進行,底灰太濕會影響抹灰面平整,還可能"咬色";底灰太干,易使面層脫水太快而影響粘結,造成面層空鼓。

本工程抹灰面層采用刮乳膠漆膩子,一般應在中層砂漿干透、表面堅硬呈灰白色,且沒有水跡及潮濕痕跡,用鏟刀刻劃顯白印時進行,面層膩子一般不少于兩遍,總厚度1mm左右,操作時使用鋼片或膠皮刮板,每遍按同一方向往返刮。

頭遍膩子刮后,在基層已修補過的部位應進行復補找平,待膩子干后,用0號砂紙磨平,掃凈浮灰。待頭遍膩子干燥后,再進行第二遍,要求表面平整,紋理質感均勻一致,陰陽角找直的方法是在角的兩側平面滿刮找平后,再用直尺檢查,當兩個相鄰的面刮平并相互垂直后,角也就不會有碎彎了。

3、頂棚抹灰飾面

①基體處理

本工程為現澆鋼筋砼結構,頂棚抹灰的基體均為較為光滑的砼面,如直接抹灰,砂漿粘結不牢,抹灰層易出現空鼓、裂縫等現象,為此在抹灰前應先在清理干凈的砼表面用砼界面處理劑進行處理,方可抹灰。

②找規矩

根據每個房間頂棚的水平面,確定抹灰的厚度,然后在墻面的四周與頂棚的交接處彈出水平線作為抹灰的水平標準。

③底、中層抹灰

底層采用水泥混合砂漿,抹灰厚度為2mm左右,底層抹后緊跟著就抹中層砂漿,抹灰厚度6mm左右,抹后用軟刮尺刮平趕勻。抹灰時如平整度欠佳應再補抹和趕平,但不宜多次修補,否則容易攪動底灰而引起掉灰,如底層砂漿吸水快,應及是時灑水,以保證與底層粘結牢固,在頂棚與墻面的交接處,

一般是在墻面抹灰完后再補做。

④面層抹灰

待中層抹灰達六至七成干,即手捺不軟有指印時(但防止過干,如過干應稍灑水),再開始面層抹灰,一般分兩遍成活,第一遍抹的越薄越好,緊跟抹第二遍,抹第二遍時抹子要稍干,抹完后等灰漿稍干,再用塑料抹子或壓子順著抹紋壓實壓光。各抹灰層受凍或急驟干燥都能引起產生裂紋或脫落,因此要加強養護。

篇2:綜合教學樓室內頂棚墻面抹灰施工方法

綜合教學樓室內頂棚墻面抹灰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

(1)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PO32.5,要有試驗單。

(2)石灰膏:用袋裝生石灰粉,用前應用水浸泡,使期充分熟化。其熟化時間為3d以上。

(3)砂子:采用中砂,平均粒徑0.35-0.5mm,過篩,孔徑5mm。且不含有雜質。

(4)頂棚墻面結構經檢查驗收合格,門窗安裝位置準確。頂棚墻面給水、采暖管線套管已按要求安裝,位置準確、牢固。

(5)門窗散熱器、窗臺板做了必要的防護。

2、流水分段、工藝流程

(1)流水分段:同墻體砌筑順序,每段由下至上進行施工。

(2)工藝流程:1)頂棚抹灰:頂棚灑水→抄平找規矩→刮素漿做找平層→罩面→質檢

2)墻面抹灰:墻面灑水→吊垂直、貼餅充筋→抹找平層→做護角→罩面→質檢

3、施工方法

(1)頂棚抹灰:頂棚灑水潤濕基層。按室內+0.5m標高線找出頂棚水平線。刮素水泥漿摻108膠10%一道。抹找平層,用刮板刮平,用木抹子壓實抹光。底層六七成干后抹面層,用刮板刮平,用鐵抹子壓實壓光。

(2)墻面抹灰:墻面灑水濕潤。吊垂直,貼餅充筋,抹找平層,用刮板刮平,木抹子壓實抹平。按要求做門窗的水泥砂漿護角。待底層砂漿六七成干后,做罩面。用刮板刮平,用鐵抹子壓實壓光。

4、質量要求

(1)材料品種、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抹灰面、基層結合牢固,墻面不空鼓、裂紋、起砂。

(2)頂棚平整,線角水平順直。墻面垂直,表面平整,線角順直。

篇3:綜合樓室內外頂棚抹灰施工方法

綜合樓室內、外及頂棚抹灰施工方法

(一)柱墻面抹灰

首先進行基層處理,清除墻上灰塵、砂漿塊,抹灰時,先灑水潤濕,然后套方、吊直、做灰餅(定點)、沖筋,沖筋稍干后,進行墻面底層抹灰,底層灰為1:1:6水泥石灰砂漿,厚度15mm,待底層灰稍干后,再抹第二道1:1:3的水泥砂漿,厚度為5mm,并用壓尺刮平,待砂漿達六成干后,用灰板反復搓抹壓光,直至表面光滑平整為止。

(二)天花抹灰

梁板拆模后,用水泥漿掃面,然后澆水養護,保證水泥漿面粗糙牢固。抹灰前先在墻面和梁側彈上水平標高線,抹1~3mm厚水泥膩子。3~5天養護時間,期間適量進行濕水養護。抹1~2mm底層膩子。抹1mm面層膩子。

(三)質量標準

A、保證項目:所用材料品種、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標準,各抹灰層之間必須粘結牢固,無脫層、空鼓,面層無爆灰和裂縫等缺陷。

B、基本項目:一般抹灰表面應光滑、潔凈、顏色均勻、線角順直清晰;孔洞、槽、盒和管道后面的抹灰應尺寸正確、邊緣整齊、光滑、平整;護角表面應光滑平順、門窗框與墻體間縫隙填塞密實、表面平整,滴水線順直,滴水槽深度、寬度均不少于10mm,整齊一致。

C、允許偏差:中級抹灰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4mm,高級為2mm;陰、陽角垂直:中級為4mm、高級為2mm;立面垂直:中級為5mm、高級為2mm;陰陽角方正:中級為4mm、高級為2mm;分格條平直:中級為3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