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項目技術主管主要工作職責
裝飾項目技術主管的主要工作職責
技術主管:項目技術主管的主要負責項目的技術、質量管理工作。
技術主管的主要工作包括:
(1)在項目經理的領導下,對項目質量目標負主要責任。主管項目技術和質量管理工作,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規范、標準,監督施工現場各級人員履行質量職責,對工程施工質量進行技術指導和監督。
(2)負責主持編制項目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重要分項施工方案、措施和作業指導書;負責主持編制施工總進度計劃和施工總備料計劃,負責月材料計劃的審核,協助材料室做好材料、設備的選型、定貨工作;主持各分項工程驗收以及工程竣工驗收等工作。
(3)對項目工程質量管理活動進行策劃、控制、管理及監督,主持對工程質量的定期檢查、評議、整改及工程質量驗評,召開質量專題會;負責從施工前的質量預控,到施工中的質量過程控制,以及施工完的質量檢查驗評等全過程質量管理工作;負責對工程中出現的不合格品進行控制,并制定和組織實施糾正預防措施。
(4)制定措施確保工程中測量標識的準確性,對工程建筑物軸線定位線、水準點等重要的測量標識親自復檢。指導、監督項目經理部文件和資料的控制工作、質量記錄的控制工作。
(5)負責編制項目經理部的日常培訓計劃;領導開展QC小組活動和技術、質量攻關工作,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活動,保證工程質量合格率100%;負責組織項目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推廣和應用,及時做出科技總結。
(6)加強對勞務隊的質量管理,把施工質量與施工隊工費緊密掛鉤,調動參加施工的全體人員搞好質量的積極性,保證各分項工程都達到預定的質量目標;參加經營管理決策,參與分供方和分包商的選擇和考評工作,對物資采購合同、工程分包合同、勞務分包合同的簽訂以及付款,行使"質量"一票否決權。
(7)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分析經濟、技術指標,優化施工方案,努力降低施工成本,實施好成本節約計劃;
(8)結合ISO9000《質量體系程序文件》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程序文件》要求,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目標明確,責任到人。負責對技術人員的工作進行日常管理和考評,認真抓好基礎工作。
篇2:作業隊技術主管安全職責(新)
1)主持所在作業隊的安全技術交底工作,保證科學施工,對本隊的安全生產負技術責任。
2)有針對性地制定、審查安全技術措施,并隨時跟蹤實施情況,監督、檢查落實效果;組織本隊施工技術人員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程、規范和標準。
3)對施工中采取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要及時上報,經上級技術負責人批準后實施,同時組織上崗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完善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操作規程。
4)主持本隊安全防護設施、設備和特種個人防護用品的驗收,發現不正常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嚴格控制不符合標準要求的防護設施、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投入使用。
5)參加項目部、作業隊安全檢查,對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從技術方面提出整改意見。
6)參加項目部事故調查,為事故調查處理提供技術支持。
7)對本隊的文檔和記錄進行指導、監督和管理。
8)完成上級領導安排的其它工作。
篇3:技術主管安全管理權力職責
一、安全管理權力1、有權在技術負責人的領導下,獨立行使設計權,在設計時執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令、法規、條例、技術規范、技術標準。2、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制止違章作業。3、有權對技術科管轄人員進行考核、獎懲,對礦其它部門人員不認真履行安全職責、不按“三大規程”及安全措施組織作業時,向礦長建議任免,礦長原則上應予以支持。4、在生產作業現場出現不安全狀態時,有權責令工人停止作業進行處理。5、當生產作業現場未按技術要求施工時,有權責令停止作業整治達標。6、推廣應用適合煤礦建設、發展的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二、安全管理職責1、在項目經理領導下,直接受技術負責人指導,對礦技術管理工作負直接責任。2、編制、審查礦井設計、施工工作中,必須認真執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令、條例、技術規范、技術標準和行業標準等。3、組織編寫安全技術發展規劃、安全技術措施計劃、救災演習計劃、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按規定上報審查。抓好技術革新與技術改造,不斷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提高安全管理的技術水平。4、認真組織、督促、編制審查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由于編制不及時,造成無措施施工負主要責任。5、領導科內人員抓好現場管理,認真檢查各作業場所執行規程和措施情況,根據執行情況及時修改完善,特別是一通三防,頂板管理,嚴格遵守“三不生產”和“三不走”的管理原則,由于工作檢查不細、隱患不責令整改而離開現場后出現事故,檢查人員負主要責任,科長負管理責任。6、督促抓好機電運輸主要設備的管理,各種保護性設施必須齊全、完好、靈敏、可靠,定期進行測試和校驗。由于督促不力,檢查不嚴,考核不到位而出現事故,負管理責任。7、督促礦各部門抓好質量標準化管理工作及工程質量、產品質量等工作,嚴格檢查考評,并責令限期達標,促進安全管理上臺階。由于管理不嚴、考核不實而發生事故,負主要責任。8、準確掌握礦井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及時督促填繪《煤礦安全規程》要求的十一種圖紙,了解清楚周邊礦開采情況,制定防事故措施。9、定期檢驗、檢測儀器儀表,誤差控制在規定范圍內,不出現人為技術事故。10、認真開展好科內人員的業務培訓教育管理,協助技術負責人組織管理好礦內工程技術人員,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激勵活動確保人才不外流。11、參加礦安全大檢查和專業性檢查、本部門組織的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及時下發整改,并責令限期完成,追蹤復查。工作面回撤、接替必須安排技術人員現場指導。12、發生事故后,應迅速到達事故現場,了解情況、收集相關資料,參與事故的調查處理,完善與落實防范補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