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住宅小區裝飾裝修腳手架施工方案

住宅小區裝飾裝修腳手架施工方案

2024-07-13 閱讀 2461

住宅小區裝飾、裝修腳手架施工方案

裝飾裝修施工原則是先粗后細,先室內后室外,先天棚、后地面、墻面。為了保證工期,應不適時機地采取室內、室外立體交叉施工,內墻罩面的施工在門窗框安裝完,玻璃安裝前施工。內、外墻抹灰均應打巴出柱,外墻分格及不同面層交接處均應彈線做到橫平、豎直。窗眉、陽臺下口和其它檐口線均應做成滴水線或鷹咀,針對本工程項目中的特點,現著重說明以下幾項的施工:

一、腳手架材質要求

1、鋼管

采用外徑為48mm,壁厚3.5mm,的焊接鋼管。材質符合,《普通碳素結構鋼技術條件》GB700-88中的A3鋼的技術條件,管材符合《直徑5-152mm電焊鋼管》YB242-63中的甲類軟鋼管。《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3092-82中普通鋼管的規定。對購進的鋼管先除銹,內壁擦涂兩道防銹漆,外壁涂桔黃色防銹漆。有嚴重銹蝕、彎曲、壓偏損傷、及裂紋者挑出。

2、扣件

要符合GJ22-85《鋼管腳手架》規定,材質應符合GB078-67《可鍛鑄鐵分類及技術條件》中的技術條件。

3、腳手板

采用寬厚300mm×50mm厚木板,材質不低于國家的Ⅱ等杉木和松木板,兩端使用10-14號鍍鋅鋼絲捆緊。

4、安全網

采用藍色2000目(100mm×100mm)密目安全網,其性能要符合國家規定和沖韌試驗規定。

二、腳手架對基礎的要求

地下室四周采用落地雙排腳手架,對開挖較窄部位采用單排腳手架。由于腳手架落腳處基本為混凝土底板放大腳,承載力較高故不需對基礎另行處理。但在混凝土底板以外部位,腳手架下應墊200mm×50mm的木板,木板上應放腳手支座。

1、雙排腳手架搭設的要求

①橫平豎直,整體清晰,圖形一致,連接牢固,受荷安全,有安全操作空間,不變形,不搖晃。

②腳手架的小橫桿、上下步距要交叉設置于立柱的不同側面,使立柱在受荷時偏心減小。

③立桿接長用對接扣件,不宜采用旋轉扣件。大小橫桿與立桿連接采用直角扣件。剪刀撐與立桿或大橫桿連接采用旋轉扣件。剪刀撐的縱向接長采用旋轉扣件,不采用對接扣件,接頭處長度大于800mm;所有扣件要緊固,可用力矩扳手實測,要求達到40~65N.m。過小則扣件容易滑移,過大則會引起扣件的鑄鐵斷裂。在安裝扣件時,所有扣件的開口必須向外,這樣可以防止閉口縫的螺栓鉤掛操作者的衣褲,影響操作和造成危險。

④腳手板采用搭設鋪放時,應鋪平鋪穩。其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00mm,且在搭接段的中部設有支撐橫桿,鋪板嚴禁出現端頭超出支撐橫桿250mm以上未做固定的探頭板。

⑤在搭設腳手架時.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時校正立桿的垂直度和大、小橫桿的標高和水平度,使腳手架的步距、橫距、縱距始終保持一致。

⑥在搭設腳手架時,同時要做好腳手架的接地工作,接地的地極一般用40×4的扁鋼,要求扁鋼的電阻不大于4Ω,埋入地下1500mm。再用40×4扁鋼引出腳手架連接。

2、雙排腳手架腳手架搭設的程序

①按施工設計放線

篇2:腳手架拆除施工方案安全交底

  一、 拆除前應對腳手架作一全面檢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

  二、 設立“拆除區”,設警示牌,禁止人員進入拆除區。

  三、 腳手架拆除作業時必須在統一指揮下作業,帶班人員必須在現場。

  四、 作業人員必須是經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操作,必須持證上崗。

  五、 拆除順序自上而下逐層拆除,不容許上、下同時拆除。

  六、 拉接件只能在拆除到該層時才能拆除,嚴禁在拆除前先拆拉接件。

  七、 拆除的物件應及時用吊具吊下,短物件及扣件可用施工電梯運至樓下,長鋼管用人工傳遞方式倒運至塔吊臂下,嚴禁拋擲。

  八、 拆除的物件應及時分類堆放,以便保管運輸。

  九、 在拆除過程中凡已松開的配件應及時拆除運走,避免因誤扶或依靠造成墜落危險。

  十、 在拆除過程中,應做好配合,協調動作,相互照應;禁止單人進行拆除較重桿件等危險作業。

  十一、操作人員在架上作業時,應注意自我保護和他人安全,避免發生碰撞造成跌落物。

  十二、嚴禁在架上戲鬧和坐在欄桿的不安全處休息。

  十三、腳手架上堆放鋼管下吊時,不得堆放過量,鋼絲繩要擺放均勻,防止傾斜滑落。

  十四、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和佩帶安全帶。

  十五、拆架前應先加固兩臺施工電梯和卸料平臺。

  十六、如果不按安全交底施工,違章作業所發生的一切安全事故由施工班組自負全部責任。

  交底人: 安全部:施工隊長:

  接底人:

  20**年5月24日

篇3:腳手架工程施工方案技術措施

腳手架工程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

一、搭設方案選擇

根據工程施工具體情況和施工進度計劃安排,本工程搭雙排外腳手架(二層懸挑式,待基礎回填土夯實后加木墊板轉為落地式)供框架立模操作,建筑物封閉及其外墻裝飾之用。外腳手架立桿高出各號樓女兒墻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腳手架搭設執行標準≤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

二、腳手架材質要求

桿件用外徑48mm、壁厚3.5mm的焊接鋼管,質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

三、構造要求:

(Ⅰ)縱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

1、縱向水平桿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

2、縱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或搭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1)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

2)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

3)使用木腳手板,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

(Ⅱ)橫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

1、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道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mm。

2、使用木腳手板,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均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單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的一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另一端應插入墻內,插入長度不應小于180mm。

(Ⅲ)腳手板的設置要求:

1、作業層腳手板應滿鋪、鋪穩,離開墻面120-150mm;

2、木腳手板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嚴防傾翻。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必須設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應取130~150mm,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

3、作業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承桿可靠地固定。

(Ⅳ)立桿的設置要求:

1、基礎夯填后外腳手回轉為落地式,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

2、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

3、腳手架底層步距不應大于2m。

4、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②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

5、立桿頂端宜高出女兒墻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Ⅴ)連墻件的設置要求:

1、連墻件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

②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它可靠措施固定。

③宜優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2、對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宜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頂撐配合使用的附墻連接方式。嚴禁使用僅有拉筋的柔性連墻件。

3、連墻件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連墻件中的連墻桿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拉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

②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采用拉筋必須配用頂撐,頂撐應可靠地頂在混凝土圈梁、柱等構造部位。拉筋應采用兩根以上直徑4mm地鋼絲擰成一股,使用時不應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徑不小于6mm的鋼筋。

4、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墻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應采用通長桿件與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60°之間;連接點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撐應在連墻件搭設后方可拆除。

(Ⅵ)剪刀撐與橫向斜撐的設置要求:

1、雙排腳手架應設剪刀撐與橫向斜撐,單排腳手架應設剪刀撐。

2、剪刀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每道剪刀撐的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之間。

②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外側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并應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應大于15m。

③剪刀撐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

3、橫向斜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橫向斜撐應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布置。

②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中間宜每隔6跨設置一道。

四、施工要求:

1、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

2、底座安放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底座、墊板均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

②墊板宜采用長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墊板,也可采用槽鋼。

3.架體與建筑物拉結:

具體作法有三種:

a:將小橫桿伸入墻內、柱邊,用兩個扣件加短桿抱住;

b:在窗洞處用兩根短管夾住,兩旁墻體,再用扣件與小橫桿連牢;

c:在墻內予埋鋼筋環或短棍用8#鉛穿過鋼筋環或捆住短桿拉在架子的立桿上,同時將小橫桿頂住墻面。

4.防護攔桿

及踢腳板或立網:

攔桿設上下兩道橫桿,上橫桿作扶手高度1-1.2m,立桿間距不宜大于2m,且每隔兩跨與墻體固定,保持其穩定;

攔桿下方設踢腳板,其高度15-18cm,或設擋腳笆,高度為40cm,將它們固定在立桿上,板和笆底面空隙不大于1cm;

立網:將安全網固定在欄桿兩橫桿和立桿上,并通長封閉捆牢。

5.施工層腳手板鋪設:

砌筑層腳手板必須滿鋪,不留空隙,裝飾層腳手板可不滿鋪,但最少要三塊鋪通;

腳手板必須兩端同時擱置在小橫桿上,嚴禁將腳手板端頭設在兩小橫桿的跨中任何位置;

搭接長度:在同一橫桿上重疊搭接時,其搭頭長度不得少于20cm;

腳手板需懸挑時,其挑出長度不大于15cm;

腳手板鋪設要平穩,不得有"彈簧板"現象。在靠墻一側或端部均應用鋁絲與小橫桿綁牢;

跑道上腳手板必須滿鋪并都與小橫桿綁牢,在板上面綁或釘防滑條(可用3×3cm木方),其間距不大于30cm。

6.剪刀撐設置:

設置在腳手架兩端的雙跨內和中間每隔15m凈距的雙跨內,并設置在架子立桿的外側。里面靠立桿一根與立桿扣牢,另一根與伸出的小橫桿扣牢;

撐桿與地面呈45度角布置。兩根斜桿交叉處用一扣件扣牢;

鋼管接頭不得用對接,要搭接50cm以上;

7.拆除腳手架前的準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

②應根據上一條的檢查結果,補充完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拆除順序和措施,經主管部位批準后方可實施;

③應由單位工程負責人進行拆除安全技術交底;

④應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

8.拆除腳手架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

②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除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增設連墻件加固。

③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約6.5m)時,應先再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墻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