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室外正立面裝飾工程材料品質控制措施

室外正立面裝飾工程材料品質控制措施

2024-07-13 閱讀 6902

室外正立面裝飾工程材料品質的控制措施

1、材料"樣板制度"

我公司對設計師與業主指定的裝飾材料品牌及樣板,采取從專業生產廠家采購樣板回來,并把實物樣板送給設計師和業主鑒定,采用環保達標的材料。達到滿意后,直接從廠家按樣本品牌規格定購回現場使用。

2、材料供應"需求制度"

①材料需求流程

②材料需用計劃

根據本裝修工程項目的設計文件、施工圖紙,以及我公司的施工方案、施工措施編制而成,反映該工程項目實體的各種材料的品種、規格、數量和時間要求。

③材料來源計劃

根據需用計劃和我公司的可供貨源編制,反映構成該工程裝飾材料的來源方向,例如專業廠家定購,市場采購等。

④材料申請(采購)計劃

申請(采購)計劃是根據供應計劃編制的,反映我公司須從外部獲得材料的數量,是進行采購、訂貨的依據。

3、材料驗收制度

本工程中所有材料,包括多種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材料,必須先將生產廠家簡介,材料技術資料和試驗數據及材料樣品,實地試驗結果等各種技術指標報請業主和監理工程師審批。凡是資料不齊全或未經批準的材料,一律不準進入施工現場。用量大而對質量又至關重要的原材料,雖具備各種上報資料,但仍須對生產廠家的生產工藝、質量控制的檢測手段進行實地調查。原材料的質量控制,除資料報批以及對生產廠家實地考察外,對材料在使用前的復檢都要嚴格執行。

在進材料過程中,材料部根據樣板及有關技術指標對進貨材料進行嚴格驗收,杜絕不合要求的材料進入現場。

4、材料保管制度

對購入的材料和成品,設置專門的倉庫由專人保管、發放,需要防水、防污的材料按要求分類堆放,妥善保管。

裝飾材料的堆放方式:

①石材、玻璃堆放,要用枕木放于地上,小心碰角。

②鋁型材、鋼材、鋁塑板堆放,要架高地面,用以防水、防潮。

③制作一些木箱,用于存放呈圓球等形狀的小單件物品。

④制作一定的貨架,用于存放規格繁多的小件物品,以易于尋找在倉庫中存儲的各種材料必須加強保管和維護。針對不同的材料,采取相應的存儲措施,如分別考慮溫度、濕度、防塵、通風等因素,并采取防潮、防銹、防腐、防火、防霉等一系列措施,保護不同材料,避免材料損壞。倉庫管理要有嚴密的制度,定期組織檢查和維護,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要注意倉庫保安、防火工作。油漆等易燃易爆產品盡量減少庫存,并要單獨分開存放。

5、利用專業工廠加工半成品提高專業水平,減少現場制作量,能夠在專業工廠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的物件盡量要專業廠家定做,在加工過程中由專業工程師進行監控。例如裝飾構建、不銹鋼線條、玻璃等在專業廠家定做好、包裝好,再到現場安裝。

篇2:工程材料和半成品質量檢驗驗收制度

工程材料和半成品質量檢驗驗收制度

1、對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進場時必須具備正式的出廠合格證和材質化驗單。如不具備或對檢驗證明有懷疑時,應補作檢驗。

2、工程中所有各種構件,必須具有廠家批號和出廠合格證。鋼筋砼的預應力,鋼筋砼構件,均應按規定的方法進行抽樣檢驗。由于運輸、安裝等原因出現的構件質量問題,應分析研究,經處理鑒定后方能使用。

3、凡標志不清或認為質量有問題的材料;對質量保證資料有懷疑或與合同規定不符的一般材料;由工程重要程度決定,應進行一定比例試驗的材料,需要進行追蹤檢驗,以控制和保證其質量的材料等,均應進行抽檢。對于進口的材料設備和重要工程或關鍵施工部位所用的材料,則應進行全部檢驗。

4、材料質量抽樣和檢驗的方法,應符合《建筑材料質量標準與管理規程》,要能反應該批材料的質量性能,對于重要構件或非勻質的材料,還應酌情增加采樣的數量。

5、現場配制的材料,如砼、砂漿、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絕緣材料、保溫材料等的配合比,應先提出試配要求,經試配檢驗合格后才能使用。

6、對進口材料、設備應會同商檢局檢驗,如核對憑證發現問題,應取得供方和商檢人員簽署的商務記錄,按期提出索賠。

7、高壓電纜、電壓絕緣材料、要進行耐壓試驗。

8、要重視材料的使用認證,以防錯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篇3:工程材料半成品質檢制度

工程材料、半成品質檢制度

所有進場的材料、半成品在使用前都必須進行質量檢驗,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書、檢驗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批準后進場使用。

(水電安裝所涉及到的材料非常多,包括鋼管、電線、電纜、橋架、變配電設備、報警產品、自動化儀表、通風設備以及衛生潔具等等,目前市場上水電材料質量良莠不齊,就是同一種規格、型號的產品,因生產所選用標準不一樣,國標、廠標、非標,價格相差非常大,施工單位為了謀求更多的利益,一般都想選用價格低的廠標或非標產品,這樣就會降低施工質量,作為水電監理工程師如何來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這種現場,杜絕不合格的產品流入施工現場,首先作為一名監理人員在立場上一定要堅定,不能受施工單位小恩小惠的誘惑,而放棄或降低質量驗收標準,在工作中要嚴格按照材料進場驗收程序實施質量控制:

一般在材料進場之前,要求施工單位先提供材料樣品,根據設計圖紙、投標文件以及產品質量驗收標準和樣品提供的相關質量保證資料,由建設單位、監理共同對樣品進行質量確認,幾方確認無疑義后,對樣品進行封存,待材料進場時按樣品標準進行質量檢查驗收,符合要求后按相關規定,現場進行見證、取樣、送檢,復試合格后準予現場使用。在實際工作中,關于材料質量控制方面還經常碰到其他問題,比如:

①很多施工單位在第一次材料報驗時,進場材料的批量明顯不足,產品無代表性,這樣會帶來什么問題第一次報驗的材料是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后面進場的材料一方面施工單位不按監理程序及時進行報驗,或報驗時間滯后,有可能出現材料代用(KBG管代替鍍鋅鋼管)或以次充好(PVC重型管采用輕型管等)的現象,對于這種情況,在材料進場之前,監理應對施工單位在材料進場批量上進行嚴格要求,另外現場要加強巡視檢查力度,一旦發現材料問題,及時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對不合格的材料進行清理、退場處理,對已施工的部位該返工的必須返工,決不留情。

②在材料送檢方面,對于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控制標準里面對哪些材料需要送檢,送檢的批次都做了詳細的規定,一般執行起來沒什么問題,但對其他工程,比如綜合樓、廠房或碼頭項目等,關于水電材料如何送檢按什么批量送檢在規范中很難找到具體的規定,只講到對有疑義的產品應抽樣送檢復試,那對于產品質保資料齊全,雙方又無疑義的材料,是不是就不需要送檢呢答案是否定的。

目前材料檢測費用一般都是由建設單位承擔,如果對每一種材料都送檢復試,無疑增加了建設單位的開支費用,再者的確也沒這個必要,對于這部分內容,我們一般是根據當地政府質檢部門對工程的具體要求,而來決定哪些材料是否需要送檢復試。比如鎮江市電線、PP-R管、開關性能指標必須送檢復試;揚州市要求三管(電管、PP-R管、排水管)、電線、開關性能指標必須送檢復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