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電纜溝維修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工程現
因220KV至凈化廠電纜暗溝埋在地下,地表表面積水,滲入電纜溝,局部電纜溝蓋板丟失,造成安全隱患,根據業主要求,對該區域進行治理。
二.編制依據:
業主有關部門交底,我公司類似施工經驗
三、施工難度
由于地下施工且電纜溝內有高壓電線,通風極差,施工難度增加3倍以上
三、施工方案
根據業主意見,結合現場實際對電纜溝蓋板和電纜溝結合處陰角采用鑿毛抹灰的方法進行處理,具體做法是將陰角處鑿毛,每側鑿毛寬度10㎝,鑿深1㎝,間距3㎝,梅花形布置,然后用清水清理干凈,抹水泥漿一遍,用1:2抗滲水泥砂漿抹灰,厚度3㎝,總長度805m,所用均需垂直運輸距離3m,水平運輸距離260m.
電纜溝內淤泥,采用人工清除的辦法進行清理,長403.5m,寬
2m,厚20㎝,溝內人工運輸距離80m,自檢查井之溝內人工垂直提運距離5m,溝外人工倒運距離110m,然后人工裝運上車,運至柳樹溝棄土場,運距2.6Km。
重新預制電纜溝蓋板3塊,長2m,寬0.5m,厚0.15m,內設直徑8mm鋼筋,間距150mm,雙向,C25。因預制場地距施工現場較遠,需2T卡車一輛,人工裝卸車及安裝蓋板需4個人工日。
電纜溝施工是地下施工,溝內無光線,需配置照明專用發電機、活動行燈兩套;因此處工程量較小,不設置生活,生產營地,生活用車1輛,5T材料運輸車1輛,工期計劃5天完成。
四安全措施
由于電纜溝內存在淤泥,污水,溝內空氣流通不暢,氧氣供應不足,溝內電纜已經投產使用,存在較大安全隱患。因此進入溝內施工必須配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配備專業專職安全員,進行安全交底,確保安全無事故。
篇2:變電所電纜溝管理制度
1、凡屬地面站、所、電纜溝要保證無水、無油、無金屬絲和泥土雜物等,溝內經常保持清潔衛生,發現有積水,要及時排除,并注意阻塞水源。
2、變電所內嚴禁放置任何引誘老鼠等小動物入室的食物,要封堵小動物入室的所有進出口。
3、電纜溝要經常檢查,如有水必須及時排除。
4、電纜溝內不許有火種之物掉進去,避免引起火災。
5、接地線應牢固可靠,電纜地溝應蓋上蓋板。
篇3:電纜溝安全文明生產管理制度
1.電纜溝安全文明生產標準:
1)電纜溝要求地面平整,有坡度,無積水,無雜物。
2)電纜必須放在電纜支架上,要求排放整齊,綁扎固定,電纜表面清潔無積灰。
3)電纜溝封堵及防火隔墻,防火涂料等防火設施必須完善。
4)電纜溝要有充足的照明設施,照明電壓采用36V安全電壓。
5)電纜溝道,電纜支架完整、牢固。
6)電纜溝蓋板嚴密,以防塵土和雜物掉落。
7)電纜溝應有良好的通風,排水口設施,如積水難以排除的部位,打滲水坑。
8)電纜溝內必須設有所在位置及走向標志。
2.電纜溝管理責任制:
班組
電纜溝分管區域
變電班
⑴變電站內所有電纜溝;⑵6kV配電室內的所有電纜溝。
動力班
⑴鍋爐房內的所有電纜溝;⑵引風機室內的所有電纜溝;⑶連接6kV配電室與鍋爐房之間的電纜溝。
低壓班
⑴汽機房內的所有電纜溝;⑵鍋爐大墻外至燃料集控之間的主電纜溝;⑶各專用屏下側電纜溝;⑷380V配電室內電纜溝。
照明班
⑴所有電纜溝內的照明;⑵電纜夾層(不含燃料主管的電纜溝)。
保護班
⑴電纜夾層;⑵主控樓與汽機房之間的主溝。
儀表班
⑴循環泵房至6kV配電室之間的主溝;⑵化學水處理室主溝。
試驗班
⑴?高變底下的主電纜溝。
3.電纜溝巡回檢查項目:
1)檢查電纜溝溝墻是否完好,人孔井及豎井墻壁有無裂縫,滲漏水現象,井蓋是否完好。
2)電纜溝支架是否牢固。
3)電纜溝防火設施是否完善。
4)電纜溝蓋板是否完好無缺。
5)溝道內是否有雜物、垃圾、積灰、積水等現象。
6)構件是否有脫落,通風排水、照明是否完好。
7)電纜裝鎧、鉛皮外包是否完整,有無腐蝕損壞現象。
8)檢查電纜外皮溫度不超過規定值。
9)對電纜中間接頭加強巡查,接頭有無變形漏油,以防接觸不良燒壞,若有漏油現象及時處理。
10)巡查人員發現電纜溝有重要缺陷立即向專業匯報,專業及時采取措施消除缺陷。
4.電纜溝檢查考核:
1)電氣專業每半月對電纜溝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做好檢查記錄。
2)分管電纜溝的檢修各班組,每月15日、30日對所管轄的電纜溝進行全面詳細的檢查清掃,并做好記錄簽名。
3)照明班每月15日、30日對專業所管轄的電纜溝、照明進行全面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確保照明完好。
4)上述規定的巡檢單位、檢修班組,未按規定檢查者,每次扣50元。
5)大雨過后,或大量水進入電纜溝,各班組要及時對電纜溝進行巡查,并匯報專業及生技部安監科,積極治理,消除漏源。
6)電纜溝內滲水坑每月清理一次。
7)電纜溝必須經常保持清潔,無積灰、積泥、積水,無雜物,電纜上無明顯積灰,照明充足齊全,每處達不到標準扣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