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路基防護工程安全施工技術方案

路基防護工程安全施工技術方案

2024-07-13 閱讀 9639

一、防護工程砌筑1、邊坡防護作業,必須搭設牢固的腳手架。2、砌石工程必須自上而下砌筑。片石改小,不得腳手架上進行。護墻砌筑時,墻下嚴禁站人。抬運石塊上架,跳板應堅固,并設防滑條。3、抹面、勾縫作業必須先上后下。嚴禁在砌筑好的坡面上行走,上下必須用爬梯。架上作業時,架下不準有人操作或停留,不得上面砌筑、下面勾縫。二、砂漿拌和機作業1、拌和機應安置穩妥,開機前必須確認傳動及各部裝置牢固可靠,操作靈活。運轉中不得用手或木棒等伸進筒內清理筒口的灰漿。2、作業中如發生故障,應立即切斷電源,并將筒內砂漿倒出。三、挖墻挖基應視土質、濕度和挖掘的深度設放安全邊坡,否則應設置相適應的圍壁支撐。基坑壁坡度可參照下表:基坑坑壁坡度表坑壁土質坑壁坡度基坑頂緣無載重基坑頂緣有靜載基坑頂緣有動載砂類土1:11:1.251:1.5碎卵石類土1:0.751:11:1.25輕亞粘土1:0.671:0.751:1亞粘土1:0.331:0.51:0.75極軟巖1:0.251:0.331:0.67軟質巖1:01:0.11:0.25硬質巖1:01:01:0四、人工挖基作業時,從基坑內拋上的土方應邊挖邊運。用土臺分層拋擲傳運出土時,臺階寬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大于1.5m?;由线吘墪簳r對方的土方至少應距坑邊0.8m以外,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5m。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霍永高速公路東段路基第九合同段項目經理部2011年3月10日

篇2:市政道路砌體防護工程施工技術措施

市政道路砌體及防護工程施工技術措施

本標段有漿砌片石(30厘米厚)2147m2,L型鋼筋混凝土擋土墻3635m3,重力式擋土墻275m3。

1、重力式漿砌擋墻施工

1.1、施工工藝

1.2、施工技術措施

①石料應采用色澤均勻、結構密實、不易風化、無裂紋的硬質石料,標號不小于30Mpa。砂子應潔凈堅硬并宜采用中粗砂。砂漿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必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用于砌石以5~7cm為宜。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為好,并以水泥實際強度計算配合比。

②墻體砌體咬口緊密,錯縫大于8cm,砂漿飽滿。不得有通縫、疊砌、貼砌和浮塞,砌體勾縫應牢固美觀。

③擋土墻基礎必須坐于堅實土層上,埋置深度、地基承載力不小于設計要求。

④泄水孔設于地面以上0.3米處,每隔2-3米布置一個。泄水孔處設反濾層,反濾層應與墻背回填同步進行。

⑤擋土墻沉降伸縮縫寬2厘米,每隔10-15米設一道。

⑥砌體砌筑前測量放樣,施工時應立桿掛線或樣板控制,并要經常復核驗證,以保持線形順適,砌體平整。

⑦墻頂帽石砼灌注時,作號各種預埋件的預埋工作,做到位置準確牢固。

2、L型鋼筋混凝土擋墻

2.1、施工工藝

L型鋼筋混凝土擋墻施工工藝如下"鋼筋混凝土擋墻施工工藝框圖"所示。

2.2、施工技術措施

①墻身混凝土應一次連續灌注,否則,按施工縫處理。施工縫只能設置水平接縫,不得設置豎向接縫。

②墻身鋼筋的綁扎應與混凝土的灌注配合進行,豎向鋼筋的配置長短接合,接頭位置錯開,以滿足接頭規定。

③模板采用SZ系列大型組合模板,通過對比試驗選擇最適合的脫模劑,以保證混凝土出模后的表面和光潔度。

④搗固作業時間必須適當,欠搗時混凝土不密實,過搗又會導致混凝土表面翻砂,影響外觀。

⑤混凝土泵的出料口盡量接近澆注工作面,其自由落下的高度不超過1.5m。

⑥鋼管支架數量必須足夠,搭設牢固。

⑦擋土墻基礎應設在可靠的地基上,埋置深度、地基承載力不小于設計要求。

⑧根據設計設置沉降縫,縫寬2厘米,靠墻背一側2厘米深范圍內嵌橡膠瀝青防水密封膏。

⑨按設計要求預埋泄水孔,泄水孔的位置及坡度要求準確,泄水孔采用φ50PVC管,墻背回填時要做好泄水孔處的反濾層。

⑩擋墻施工時要嚴格按設計放樣,確保墻位,標高及強度符合要求。

篇3:防護墻豎墻施工技術交底

1、防護墻、豎墻施工工藝流程2、防護墻、豎墻設計概況2.1、防護墻高度采用與相鄰軌道軌面等高設計,直線、曲線內側防護墻高度775mm;曲線外側防護墻按最大超高175mm考慮,高度取950mm設計,施工前應按照所采用軌頂高程進行高度調整,防護墻每2m設10mm斷縫(斷縫尺寸計算在2米范圍內),。為了便于作業人員通行,在每孔梁梁端對稱設置550(375)×300mm過人槽口,防護墻下端設置150mm×200mm(寬×高)的泄水孔并進行防水處理,即在泄水孔周圍涂刷防水材料,并將電纜槽內保護層過渡到防護墻內側。在防護墻泄水孔對應的內側墻面位置預留260mm×210mm×20mm(寬×高×深)的凹槽以安裝管蓖。為了防水層的鋪設防護墻內側底部設置30×30mm倒角。2.2、豎墻兼有分割電纜槽、連接遮板和支承電纜槽蓋板的作用。兩側均設兩個電纜槽,一般寬度為350、500mm。橋面設置的接觸網支柱基礎、下錨拉線基礎或橋上防災設施基礎需占用電纜槽時,為保證電纜槽內電纜的通過應注意在接觸網支柱、下錨拉線等基礎處的豎墻上預留孔洞,以使通信電纜通過豎墻預留孔后在信號槽內繞行。豎墻按2m一段設置,在有接觸網支柱等基礎時,豎墻長度可適當調整,為保證電纜槽內排水,在豎墻B的根部,對應防護墻過水孔位置設置150mm×200mm(長×高)的過水孔。豎墻施工時應注意各豎墻的頂面高度一致,并在豎墻頂面鋪設30mm厚的水泥砂漿墊層,以保證電纜槽蓋板受力均勻。2.3、根據通訊、信號、電力電纜綜合接地的需要,電纜槽中間豎墻在靠近預留綜合接地端子部位可設置預留孔。2.4、防水層應在防護墻、電纜槽豎墻等橋面設施施工后進行鋪設;防護墻、豎墻過水孔處應進行防水處理,在泄水管周圍、防護墻、豎墻與橋面板的接縫處進行封邊處理。3、鋼筋施工階段3.1、防撞墻、豎墻施工前應檢查控制點是否良好,且必須將防撞墻及豎墻范圍內梁體表面衛生清理干凈。3.2、在鋼筋施工前必須檢查防撞墻、豎墻的預埋鋼筋平面位置是否在設計區域內,如有偏差應當及時調整,并做好現場記錄。鋼筋加工要按圖紙施工,受拉熱軋光圓鋼筋(HPB235)的末端應做180°彎鉤,其彎曲直徑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鉤端應留有不小于鋼筋直徑3倍的直線段;受拉熱軋帶肋鋼筋(HRB335)的末端應采用直角彎鉤,其彎曲半徑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鉤端應留有不小于鋼筋直徑3倍的直線段。接地鋼筋焊接單面焊不小于200mm,雙面焊不小于100mm,焊接厚度至少4mm,焊接完成后應及時清理焊渣。如鋼筋長度不夠時可采用焊接或搭接,焊接必須按照相關規范嚴格施工,搭接焊時單面焊接不小于10d,雙面焊接不小于5d。鋼筋綁扎過程中搭接綁扎長度不小于35d,且不小于300mm,綁扎時盡量成“八”字型綁扎梅花形布置。3.3鋼筋下料長度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構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鋼筋彎鉤采用標準彎鉤,鋼筋加工應滿足以下要求: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受力鋼筋全長±10mm尺量2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mm3箍筋內凈尺寸±3mm3.4、半成品的存放鋼筋在加工場加工成半成品,半成品存放在鋼筋棚內堆放整齊,按照不同的規格型號分開堆放,并且標識清楚。4、模板施工階段4.1、模板安裝前應將模板打磨干凈,并涂刷脫模劑,經現場技術員檢查完畢后方可立模。4.2、安裝模板時要根據現場放樣的樣線進行,并且要及時測量模板的標高以及水平的順直度,確保相鄰兩防護墻、豎墻間無明顯錯臺,相鄰兩孔梁的防護墻、豎墻在同一直線上。安裝時還應注意預留孔位置,預留孔采用預先做好的相應尺寸的工裝在相應位置固定牢固做預埋件,拆模的同時進行拆除。4.3、模板安裝結束后應仔細檢查鋼筋與模板之間的保護層厚度,如果保護層較小,應采用同級別混凝土墊塊支撐,確保不出現露筋現象。4.4、模板安裝尺寸應滿足以下要求: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中心位置3尺量2長度±10尺量3高程±5測量4厚度±3尺量5垂直度2mm/1m吊線尺量6平整度21m靠尺、塞尺4.5、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留置應符合以下要求: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預留孔洞中心位置10尺量尺寸+10,0尺量不少于2處2預埋件中心位置3尺量外露長度+10,05、混凝土施工階段5.1、防護墻、豎墻的混凝土采用等級為C40,坍落度為120~160mm。理論配合比為水泥:摻合料:砂:碎石:外加劑:水=1:0.45:2.55(2.57):4.15(4.19):0.014:0.49,根據不同的粉煤灰廠家選用不同配合比,水膠比為0.34。5.2、混凝土運至現場后應及時做塌落度實驗,混凝土澆筑采用分層澆筑,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其要求應滿足預制箱梁混凝土施工工藝,振搗過程中時刻要注意預留孔是否移位,若發現移位應及時調整。在澆筑最后一層混凝土時應當嚴格控制混凝土標高,使其滿足技術規范要求,最后要做好抹平、壓光工作。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及時做好養護工作,養護采用土工布覆蓋上鋪滴水管再包以塑料薄膜進行灑水保濕養護,一般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0MPa以上時方可進行拆模,養護時要保證混凝土養護塑料薄膜內的濕度不小于50%,養護時間不小于14天。6、防護墻、豎墻接地焊接6.1、預制箱梁澆筑時在梁端均留有預埋接地套筒。現澆豎墻A時,接地通過豎墻A聯通到頂端預埋接地端子,套筒中心距豎墻外側50mm。6.2、防護墻位置,接地鋼筋通過防護墻連接到梁面以上150mm,并在防護墻內側預留有預埋接地套筒,套筒頂端與混凝土表面平齊。6.3、梁端在距豎墻B外側墻面50mm位置預埋接地端子,槽內可敷設貫通地線。6.4、梁內所有預埋接地端子套筒最終表面應與最外層混凝土表面平齊,凸出高度應控制在2mm以下。梁頂接地端子組在距梁端850mm處與橫向鋼筋相連。6.5、有需要時在距豎墻B頂部90mm以下位置預留電力槽,直徑為Φ100。電力槽采用PVC管預埋,并涂防水涂料,預留孔中心位置距離梁端850mm。6.6、防護墻施工時,防護墻鋼筋N3與設置在防護墻頂面線路側的縱向鋼筋N6或N7采用L形焊接。橋面板中預埋的防護墻鋼筋N1與N3鋼筋搭接部分焊接牢固,防護墻N1鋼筋與防護墻下部的梁頂縱向鋼筋N1采用L形焊接。6.7、梁上設置接觸網支柱時,用N10鋼筋將縱向接地鋼筋N21與設置在接觸網支柱基礎(含拉線基礎)層預埋鋼板2焊接牢固,同時每個接觸網支柱錨栓均應與底層鋼板2施以飽滿焊接。6.8、梁內預埋接地端子套筒最終表面應與混凝土表面平齊,凸出高度應控制在2mm以下。6.9、所有接地鋼筋之間聯接均采用Φ16鋼筋L形焊接,焊接厚度至少4mm。7、安全、質量和環保保證措施7.1、安全保證措施7.1.1、施工過程中要做好用電安全防護措施,做好防塵防風措施,確保無安全事故發生。7.1.2、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7.1.3、機械設備施工時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防止機械事故的發生。7.1.4、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項目經理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安質部負責安全知識和技能培訓工作,督促技術和安全管理人員落實各項安全技術方案和措施,現場專職安全員每日進行巡檢工作,及時排除安全隱患。7.1.5、混凝土振搗、鋼筋焊接和綁扎等施作過程中,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防護用品,按規范進行施工。7.1.6、現場用電必須做好接地、接零,安裝漏電保護器。7.2、質量保證措施7.2.1、防護墻模板經過專門設計,保證強度和剛度滿足施工要求,使用前對模板進行驗收。7.2.2、準確控制防護墻砂漿找平層標高和彈好防護墻邊線,保證防護墻頂部收面和線性達到要求。7.2.3、混凝土經過試驗試配,確定最佳級配,保證混凝土質量,運輸過程做好防護措施,盡量減少坍落度損失。7.2.4、混凝土振搗時快插慢拔,每個搗鼓點振搗約20s,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冒氣泡、表面泛漿為準。上層搗固時搗固棒插入下沉5-10cm。7.2.5、防護墻混凝土安排專人養護,養護時間不小于7天。7.3、環保措施7.3.1、鋼筋接頭、砂漿等要及時清理干凈,保持現場整潔。

7.3.2、在居民區施工時合理安排作業時間,減少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