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網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檢查重點范本

電網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檢查重點范本

2024-07-14 閱讀 5827

一、安全生產目標制定

1、制定總體和年度安全生產目標未以文件形式下達。?

2、部門、班組無相應的分級安全生產目標(部門、班組)或要求較低。

3、安全生產目標實施中缺少監督、檢查與糾偏,對完成情況缺少評估。

二、安全生產組織機構和職責

1、缺少安全生產委員會職責、工作制度和例會制度,會議記錄、圖象。

2、保障體系與監督體系混淆,不清晰,安全監督網絡會議未按時召開。

3、安全生產責任制未體現崗位工作相關性,缺少責任追究制度,無安全生產獎懲記錄。

三、安全生產投入

未按規定提取安全生產費用,個別一些公司安全生產有費用計劃(反措),過程中未形成閉環(無費用結果)。?

四、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

?1、未建立識別和獲取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制度,對識別和獲取的法律法規相關人員未進行教育培訓(無記錄)。?

2、規章制度不全。

3、每年未發布有效的法律法規、制度、規程等清單;個別項目公司未按要求及時修訂有關規程和規章制度。

4、部分一些公司未建立檔案管理制度,檔案管理混亂。

五、教育培訓

1、未明確安全教育培訓主管部門或專責人,無培訓計劃、記錄和檔案;無培訓效果評估報告。

2、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未按要求進行培訓或取證。

3、生產崗位人員培訓學時不符合要求。

?4、一些公司和部門領導、管理人員未按照規定參加班組安全日活動。

六、生產設備設施

1、設備基礎管理、運行管理、檢修管理

1)“兩票三制”執行不嚴格,部分一些公司操作票與操作卡無界限區分(哪些用票、哪些用卡)、區別,將操作卡認定為操作票;工作票執行不嚴(如:危險源控制不清晰、工作班成員多人只填寫一人姓名、安全工作交底不認真等),存在無票作業的現象;兩票統計、分析未進行;定期工作執行不嚴肅(如:設備定期試驗執行不嚴格、無試驗報告等)。

?2)設備責任制不完善(如:缺少責任到崗),設備異動管理現場缺少書面材料、檔案室無存檔,設備異動長期保存在專業處,未及時通知運行人員。

3)檔案管理不完善(如:大、小修資料長期保存在專業處,人員變動時資料未交接、遺失)。

4)萬能解鎖鑰匙和配電室及配電設備鑰匙制度不完善、執行存在漏洞(如;制度上缺少需要用萬能解鎖鑰匙時什么崗位批準,個別一些公司值長批準;當需要用萬能解鎖鑰匙時,是否雙監護人等),存在無程序閉鎖安全隱患。

?5)檢修質量控制和監督三級驗收制度執行不嚴肅(如:大、小修文件包中質量標準與驗收時存在偏差,沒有分析記錄原因三級驗收人員卻簽字通過);驗收資料不完整(如:大、小修文件包中驗收資料頁面空白)。

6)設備保護投退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嚴肅(如:主設備保護權限下放給值長,保護投退未經主管生產領導批準)。

?2、技術管理?

?1)成立技術監控(督)網絡但無監督崗位責任制。

?2)技術監督活動未能正常開展,無活動記錄。?

3)技術監控(督)臺賬、報告、記錄等資料不完整。

?3、可靠性管理

1)可靠性專責人員未參加崗位培訓并取得崗位資格證書。

2)無可靠性管理系統。

3)可靠性技術分析不全面。

?4、設備設施保護、安全

1)無主要領導負責和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的安全防護體系,未能定期組織召開安全防護工作會議,無會議記錄。

?2)危險品區域人員隨便出入,不按制度要求執行(如:人員進入不簽字、交出火種、手機等)。

3)繼電保護裝置及安全自動裝置未按規定檢驗、測試,標識缺失。

?4)支吊架長期未調整、超標變形,甚至失去作用。

5)反事故措施不完善、未根據一些公司實際情況制定,甚至將其他公司反事故措施原文拷貝。?

七、作業安全

1)生產現場井、坑、孔、洞、溝道及欄桿護板缺失,安全標識牌少,存在電源箱箱體、電動工具器接地不良。

2)起重作業人員存在無證上崗,進入有限空間危險場所作業前未進行氣體濃度測試(無儀器),電氣安全用具、手持電動工具、移動式電動工具器未有臺賬、統一編號、專人專柜對號保管、超周期使用,消防設備配備不全,定期檢查或試驗不到位。

3)存在設備名稱、編號、色標或色環標志模糊、缺失;安全標志、標識、警示較少;應急疏散指示標志、標識缺失。

4)存在對承包單位作業人員未進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和安全規程考試現象,并缺少措施、現場監督檢查。

八、隱患排查和治理

無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界定隱患分級、分類標準,將安全月、季節性檢查當作隱患排查,未形成閉環。

九、職業健康

1、未定期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進行檢測,未在檢測超標區域設置醒目標識牌予以告知,未將檢測結果存入職業健康檔案;未有職業健康防護專項費用;未安排相關崗位人員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特別外委承包單位應在承包合同中明確此項內容并督促實施)。

?2、未在與從業人員訂立勞動合同時,按有效方式進行告知職業危害。

?十、應急救援?

應急培訓、演練未能全面開展,演練沒有影像資料、評估等,或從未開展演練。

篇2:國家電網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辦法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全面完成國家電網公司年度內的各項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為國家電網公司的改革、發展和穩定創造良好條件,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責任制工作,國家電網公司組織制定了《國家電網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辦法》,并于2月12日以國家電網生[2003]7號文正式印發執行。

其全文如下:

國家電網公司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辦法:

一、考核辦法:安全目標的完成情況按百分制考核,完成安全生產責任書規定的全部目標,得分為100;發生事故按以下辦法扣減,最低分為0分。分公司、集團公司監督管理范圍內的省公司發生以上電網事故,在扣減省公司分數的同時,也要扣減分公司、集團公司的分數,扣減分數為省公司扣減分數的1/3。在所領導的公司系統內,任何企業、任何一級機構、任何個人發生隱瞞事故、違規降低事故定性等級、違規確定事故歸屬、違規不報等情況,除按有關規定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外,扣減分數如下:1、人身死亡事故、重大電網事故、重大火災事故、有人員責任的重大設備事故隱瞞不報,發生一次扣50分;2、人身重傷事故、一般電網事故、火災事故、沒有人員責任的重大設備事故隱瞞不報,發生一次扣30分;3、以上事故違規降低事故定性等級、違規確定事故歸屬,每發生一次另扣10分;4、以上事故沒有按《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規定的時間上報,每發生一次另扣5分;當年不上報的,與隱瞞不報等同扣分。分公司、集團公司監督管理范圍內的省公司如有以上情況,在扣減省公司分數的同時,也要扣減分公司、集團公司的分數,扣減分數為省公司扣減分數的1/3。由分公司、集團公司履行監督職責發現的問題除外。

二、考核時間當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三、經濟獎罰對安全第一責任人的經濟獎罰根據考核分數確定,按照《國家電網公司三項責任制考核管理暫行辦法》進行兌現和獎罰。

本辦法解釋權屬國家電網公司。

篇3:電網公司安全生產會議管理規定

1?總則

1.1?規范會議管理,提高會議效力,為安全生產信息溝通,協調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供良好平臺。

1.2?本標準規定了廣東電網公司各類安全生產會議準備、內容、紀要及相應行動管理要求,適用于廣東電網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本部、直屬供電企業、縣級子公司的安全生產會議管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規定》(南方電網安監[2003]29號)7.3、7.4

3?術語和定義

3.1?安全生產會議:組織討論、協調解決安全生產問題,總結安全生產工作完成情況和部署下階段工作任務的會議,包括:安全生產委員會會議、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安全生產分析會、月度安全生產例會、月度生產運行電視電話例會、生產運行周會、安全網例會、安全生產專題會等。

3.2?生產運行部門

3.2.1?地區供電局包括輸電部、變電部(特大型為變電一、二部)、調度通信中心、計量部、通信設備運維部、試驗研究所。

3.2.2?縣(區)供電局配電部、供電所。

3.2.3?縣級供電子公司包括:輸變電部(大型縣級供電子公司為輸電部、變電部)、調度中心、供電所。

4?職責

4.1?公司本部

4.1.1?公司總經理(或其委托領導)負責組織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擴大)會議、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和安全生產分析會議。

4.1.2?公司辦公室負責人對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擴大)會議、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安全生產分析會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負責。

4.1.3?公司生產技術部負責人對公司月度安全生產例會、月度生產運行電視電話例會、生產運行周會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負責。

4.1.4?公司各部門(單位)負責人對各類安全生產會議的協助實施工作負責。

4.2?直屬單位、縣(區)供電局、縣級供電子公司

4.2.1?直屬單位、縣(區)供電局、縣級供電子公司負責人對本單位(縣、(區)局)安全生產委員會會議及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的組織工作負責。

4.2.2?直屬單位、縣(區)供電局、縣級供電子公司分管安全生產副職對本單位(縣、(區)局)月度安全生產分析會及安全生產專題會議的組織工作負責。

4.2.3?直屬單位、縣級供電子公司辦公室及縣(區)供電局綜合部負責人對本單位(縣(區)局)安全生產委員會及安全生產工作會議具體組織實施工作負責。

4.2.4?直屬單位、縣(區)供電局、縣級供電子公司安全監察部負責人(設置4部的縣(區)供電局為綜合部負責人)對本單位(縣(區)局)安全專題會議、安全網會議的具體組織實施工作負責。

4.2.5?直屬單位、縣(區)供電局、縣級供電子公司生產技術部負責人(縣(區)供電局為配電部負責人)對本單位(縣、區局)月度安全生產分析會及安全生產專題會議的具體實施的組織工作負責。

4.2.6?直屬單位、縣(區)供電局、縣級供電子公司各部門(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縣、區局)各類安全生產會議的協助實施工作負責。

4.2.7?生產運行部門負責人對各自部門(單位)的月度安全生產分析會、安全生產專題會會議組織和負責。

4.2.8?直屬單位、縣(區)供電局、縣級供電子公司各分部、班、站負責人對所轄范圍的安全生產分析會和安全生產專題會會議的協助實施工作負責。

5?管理內容與方法

5.1?會議準備與要求

5.1.1?會議組織實施部門(單位)應事先做好會議籌備工作,明確參加人員、會議內容、議程、時間與地點,發出會議通知,準備相關材料。

5.1.2?會議組織實施部門(單位)應提前將會議需要討論的事項以及對應的材料發至各參會人員,各參會人員應事先準備好意見和建議;各部門(單位)如有需要提交會議討論、研究或表決的事項,應事先與事項相關的部門(單位)或公司(局)領導進行溝通,以提高會議的效率。

5.2?會議實施

5.2.1?公司本部、直屬單位、縣(區)供電局、縣級子公司、生產運行部門安全生產會議的實施明細詳見附件1《安全生產會議明細表》。

5.2.2?除安全生產專題會議外其余安全生產會議應按期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議在必要時召開。

5.2.3?安全生產會議由相應的部門組織實施。

5.2.4?安全生產會議的主持由相應的領導或指定人員主持。

5.2.5?各級有關部門(單位)應配合會議組織方做好會議材料的準備工作,各級參會部門(單位)應按要求落實本部門(單位)的人員參加安全生產會議。

5.2.6?安全生產會議的相關內容參見附件1《安全生產會議明細表》中各會議的內容。

5.2.7?安全生產會議應形成會議紀要或記錄,會議紀要由會議組織部門(單位)或委托的部門(單位)編寫,會議主持人簽發,并由會議組織部門(單位)或委托的部門(單位)整理發布。

5.3?會議要求的傳達與落實

5.3.1?會議生成的會議紀要或記錄應體現上次會議布置工作完成情況,并明確本次會議安排的具體工作任務清單,清單應包括工作任務、工作要求、責任部門(單位)/人、完成時間。各級形成的會議紀要需經主持會議的領導簽發后下發至有關部門(單位)。

5.3.2?各部門(單位)應落實會議紀要的工作任務,會議組織部門(單位)應對會議安排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跟蹤,并對責任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在下次會議上進行通報,責任部門(單位)應對未完成的工作任務說明原因。

5.4?會議回顧

5.4.1?會議組織部門(單位)應對會議準備、頻度、效果、地點、時間安排和參會對象進行回顧,以提高會議和日常工作的效力與效率。

5.5?記錄保存

5.5.1?會議紀要由會議組織實施部門(單位)至少保存三年,安全生產委會會議紀要及安全工作報告同時應保存于檔案室。

6?附則

6.1?本標準由公司安全監察部負責解釋。

6.2?本標準從頒布之日起正式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