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山企業:安全檢查要點

礦山企業:安全檢查要點

2024-07-14 閱讀 4586

一、檔案檢查要點

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各類安全生產管理臺賬;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文件;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自評的相關材料;履行建設項目“三同時”手續的證明材料;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安全資格證書,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特種設備的檢測檢驗證明;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證明文件;氣象部門出具的避雷檢測證明;為從業人員繳納工傷保險費證明;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繳納情況;生產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安全生產行政許可相關證件;工商營業執照。

二、現場企業檢查要點

1、每個礦井至少應有兩個獨立的直達地面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的間距不得小于30m。

1.1、每個生產水平(中段),都必須至少有兩個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同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通。

2、提升豎井作為安全出口時,必須有運行正常的提升設備和梯子間。

3、行人的水平運輸巷道應設人行道,其有效凈高不得小于1.9m。

4、豎井施工時,必須設懸掛式金屬安全梯。安全梯的電動絞車能力不得小于5t。并應設有手動絞車,以備斷電時

提升井下人員。當懸吊安全梯采用具備電動和手動兩種性能的安全絞車時,可不設手動絞車。

5、井筒內每個作業地點,都應設有獨立的聲、光信號系統和通訊裝置通達井口。掘進與砌壁平行作業時,從吊盤和掘進工作面發出的信號,應有明顯區別,并指定專人負責。

必須設井口信號工,整個信號系統,應由井口信號工與卷揚機房和井簡工作面聯系。

6、每個采區(盤區、礦塊),均應有兩個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連接通上、下項道。安全出口的支護必須堅固,并設有梯子。

7、采用電機車運輸的礦井,由井底車場或平硐口到作業地點所經平巷長度超過1500m時,應設專用人車運送人員。

8、專用人車應有金屬頂棚,從頂棚到車廂和車架應作好電氣連接,確保通過鋼軌接地。

9、垂直深度超過50m的豎井用作人員出入口時,應采用罐籠或電梯升降人員。

10、乘罐人員應在距井筒5m以外候罐,必須嚴格遵守乘罐制度,聽從信號工指揮。

11、提升機司機應弄清信號用途,方可開車。

12、向井下供電的斷路器和井下中央變配電所各回路斷路器,禁止安設自動重合閘裝置。

13、井下主要排水設備,至少應由同類型的三臺泵組成。

其中任一臺的排水能力,必須在20h內排出一晝夜的正常涌水量;兩臺同時工作時,能在20h內排出一晝夜的最大涌水

量。井筒內應裝設兩條相同的排水管,其中一條工作,一條備用。

14、最大涌水量超過正常涌水量一倍以上的礦井,除備用水泵外,其余水泵應能在20h內排出一晝夜最大涌水量。

15、用木材支護的豎井、斜井及其井架和井口房、主要運輸巷道、井底車場硐室,應設置消防水管。生產供水管兼作,肖防水管時,應每隔50-100m設支管和供水接頭。

16、木材場、有自燃發火危險的排土堆、爐渣場,應布置在距離進風口常年最小頻率風向上風側80m以外。

篇2:某礦山預防性安全檢查制度

為強化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基礎工作,加強礦山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現就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1.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按照“預防與應急并重,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的工作要求,充分發揮應急救援隊伍在預防性安全檢查、重大隱患排查中的作用,促進安全生產狀況持續穩定好轉。

2.工作目標。

通過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促進各類風險隱患的深入排查治理,超前防范事故;各級應急救援隊伍根據所在區域主要風險隱患和重大危險源特點,熟悉救援環境,開展有針對性的應急演練,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的綜合能力。

二、組織和實施

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由安全培訓部會同其他業務科室共同完成。各部門要針對礦區內存在的重大危險源狀況,制定并下達年度預防性檢查工作計劃,每年至少應組織2次預防性安全檢查活動。

安全培訓中心要定期組織應急救援隊伍定期性開展預防性檢查,建立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的考核、考評制度,完善工作機制,交流工作經驗,并對在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預防性安全檢查的具體工作由應急救援隊伍實施。應急救援隊伍應根據集團公司相關部門下達的年度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計劃,制定本隊預防性安全檢查實施方案。要按照實施方案,做好與日常值備班工作的統籌安排,適時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

三、檢查的范圍和重點內容

1.檢查范圍。

預防性安全檢查的范圍包括:我礦井上下各類重大危險源,以及礦山周邊區域可能面臨的問題。

2.檢查重點內容。

煤礦企業:重點檢查礦井通風系統是否合理,通風設施是否完善,通風設備是否完好及礦井反風演習情況;突出礦井瓦斯抽放系統運行情況和綜合防突措施的執行情況;火區管理情況和防滅火措施的落實情況;水害防治措施的制定與執行情況。

四、工作要求

1.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對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的組織領導,主要負責人要親自研究部署,指導應急救援隊伍有序、有效地開展好此項工作。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部門,要下達整改指令,督促其及時整改落實。對檢查中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要登記建檔,明確專人跟蹤督辦。

2.各部門要自覺接受和積極配合應急救援隊伍對本單位的安全檢查,主動提供有關安全生產的圖紙資料和規章制度,對應急救援隊伍的檢查不得拒絕和阻撓。對查出的問題和重大隱患要制定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間,落實整改責任和資金,及時解決問題和消除隱患。

3.各應急救援隊伍要通過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熟悉我礦生產和救援環境,了解企業的主要隱患和重大危險源及其應急預案,有針對性地研究和制定科學的應急救援與處置方案,配齊相應的應急救援裝備,開展應急救援演練,不斷提升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綜合救援能力。

4.各部門要認真研究和總結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預防性安全檢查工作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逐步規范和完善檢查的內容、標準、程序和方法,不斷提高預防性安全檢查的效果。

篇3:F礦礦山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1、按照“查思想、查管理、查隱患、查整改”的要求,根據本企業的特點制定安全生產檢查內容,每次檢查要有記錄。

2、礦領導對礦山的安全生產檢查每月不少于3次,即每月的上、中、下旬分別對全礦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檢查出的不安全因素,制定處理意見和整改辦法,并落實防范措施。

3、安全員每天對全礦進行全面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必須向礦領導匯報,并落實處理意見,對于影響較大隱患應向礦領導請示。

4、班組長(兼職安全員)每班必須對本班工作面進行認真檢查,發現不安全因素及時處理,對于重大問題必須立即向領導反映,并停止作業。

5、其它外來檢查安全工作,礦山管理人員應作好各項檢查記錄。要求現場整改的應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