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氣瓶危險品庫安全檢查表

氣瓶危險品庫安全檢查表

2024-07-14 閱讀 1392

氣瓶、危險品庫安全檢查表/氣瓶安全檢查表定期對氣瓶進行試驗檢查,剔除強度降低的氣瓶是很重要的。可燃性和助燃性的氣瓶不得混放在一起。各種氣瓶應按規定分開存放。有底座的氣瓶,若底座損壞,歪斜或者已經松動的,應禁止充裝。增強職工安全意識,糾正違章作業,加強氣瓶安全管理是可以避免氣瓶傷害事故的。1設備檢查1.1氣瓶必須經當地省市自治區主管部門批準或國家級勞動部門審查同意,方可生產;高壓氣瓶還須送國家勞動人事部鍋爐局備案后方可生產。1.2氣瓶必須有質量合格證,鋼印標記齊全,其它漆色字樣符合規定。1.3氣瓶內、外表面不得有裂紋和重皮。1.4氣瓶附件。1.4.1瓶閥應有防護裝置(如氣瓶配帶瓶帽,瓶帽必須有泄氣孔)。1.4.2瓶閥側面接頭的連接機構,能防止可燃氣體與非燃氣體錯裝。1.4.3氣瓶上應配帶兩個防振圈。1.5氣瓶充裝前,必須有專人對氣瓶進行檢查,有以下情況之一者,應事先妥善處理,否則禁止充裝;1)漆色字樣和所裝氣體不符或漆色字樣脫落,不易識別氣瓶種類。2)安全附件不全、損壞或不符合規定。3)未判明裝過何種氣體或瓶內沒有余壓。4)鋼印標記不全或不能識別。5)鋼瓶超過檢驗期限。6)瓶體經外觀檢查,有缺陷,不能保證安全使用。7)氧氣瓶或強氧氣劑氣瓶的瓶體或瓶閥沾有油脂。1.6氣瓶充裝壓力氣體時,充裝終了時的壓力不得超過氣瓶設計壓力。1.7充裝液化氣體1.7.1嚴禁過量充裝,嚴格實行充裝重量復檢制度。1.7.2必須認真填寫充裝記錄。1.7.3稱重衡器應保持準確。1.7.4操作人員要相對穩定。1.8氣瓶應專用,要將氣瓶改裝盛裝其它氣體時,須取得充氣單位同意,這種氣瓶的設計壓力不低于改裝后的氣體使用氣瓶的壓力,并進行專門清洗,換裝相應的附件和更改漆色。1.9盛裝一般氣體的氣瓶,每三年檢驗一次;盛裝惰性氣體的氣瓶,每五年檢驗一次;盛裝腐蝕性介質的氣瓶,每兩年檢驗一次。如發現有嚴重腐蝕或嚴重損傷時,應提前進行檢驗。1.10氣瓶承壓試驗壓力為設計壓力的1.5倍。1.11氣瓶技術檢驗有下列情況之一,必須降壓使用或報廢:1)瓶壁有裂紋、滲漏或明顯變形。2)經測量最小壁厚進行強度校核,不能按原設計壓力使用。3)高壓氣瓶的容積殘余變形率大于10%。1.12氣瓶經檢驗后,必須在規定的位置打鋼印。2行為檢查2.1制訂和貫徹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對管理、操作和運輸人員必須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教育、考核。2.2氣瓶使用中應遵守以下規定:1)禁止敲擊,碰撞;2)瓶閥凍結不得用火烘烤;3)氣瓶不得靠近熱源,可燃、助燃性氣體氣瓶與明火距離不小于10m。4)不得用電磁起重機搬運;5)夏季防止日光曝曬;6)瓶內氣體不能用盡,必須留有剩余壓力;7)盛裝易起聚合瓜的氣體氣瓶,不得置于有放射性射線的場所;2.3運輸氣瓶應遵守下列規定:1)旋緊瓶帽,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或撞擊。2)氣瓶裝車應固定,橫向放置時,氣瓶頭朝向同一方向,裝車高度不得超過車廂高度;3)夏季有遮陽設施,防曝曬;4)車上禁止煙火,運輸可燃有毒氣體氣瓶應備有滅火器材或防毒面具;5)易燃品、油脂和帶有油污的物品,不得與氧氣瓶或強氧化劑同車運輸;6)所裝介質接觸能引燃爆炸的氣瓶,不得同車運輸。2.4儲存有氣的氣瓶,應符合下列規定:1)旋緊瓶帽,放置整齊,留有通道,妥善固定,氣瓶臥放應防止滾動,氣瓶頭部朝同一方向。高壓氣瓶堆放,不應超過五層。2)盛裝有毒氣體的氣瓶或所裝介質互相接觸后能引燃爆炸的氣瓶,必須設有防毒用具或滅火器材。3)盛裝易起聚合反應的氣體氣瓶,必須規定儲存期限。4)儲存氣瓶的倉庫建筑,應符合TJ16—7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氣瓶、危險品庫安全檢查表/氧氣瓶安全檢查表說明使用氧氣瓶必須選用合格的氣瓶,按規定檢查檢驗氧氣瓶,剔除強度降低的、混有易燃氣體或其它可燃物質的氧氣瓶。氧氣瓶必須與易燃、易爆、聚合氣體氣瓶分開儲存。人的錯誤操作和管理不善是氣瓶傷人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強對操作者的安全操作知識教育是消除和預防事故的重要措施。1設備檢查1.1氧氣瓶需經省、市、自治區主管部門批準或同意。勞動部門審查同意,并報勞動人事部備案的廠才能生產。1.2氧氣瓶必須有質量合格證,鋼印標記齊全,其漆色為天藍,黑顏色“氧”字,P=200白色環一道,P=300白色環二道。1.3氧氣瓶外觀有裂紋、變形、鼓疤等缺陷,其彎曲度超過2/1000,垂直度超過1/1000,安全附件不全,瓶體或瓶閥沾有油脂,未經妥善處理,不準使用。1.4氧氣瓶每三年檢查一次,由當地勞動部門同意的充氣單位或專業檢查單位檢驗。如使用中發現有嚴重腐蝕或嚴重損傷時,應提前進行檢驗。1.5氧氣瓶嚴禁過量充裝。1.6瓶體1)瓶體表面不得有裂紋或重皮等缺陷,不得有嚴重腐蝕或損傷。2)氣瓶的容積殘余變形率大于10%或重量損失超過5%應予報廢或降級使用。3)禁止撞擊,碰撞和沾染油脂。1.7瓶體上兩防震圈(厚25~30mm)應齊備,完好。一只安裝在離底部200mm,另一只離瓶頸250mm左右的位置上。1.8瓶閥1)瓶閥完好,與瓶體旋裝牢固,不漏氣。2)瓶閥密封采用的填料,必須是不燃燒,抗氧化和無油脂的材料。3)瓶閥上應有安全片,當受壓面積的直徑為5mm時,采用0.15mm的磷銅片。受壓面積直徑為7mm時,采用0.2mm的磷銅片。1.9瓶帽必須完整無損,與瓶體旋合緊密,瓶帽上必須有泄氣孔。1.10減壓等1)減壓器精度為1.5級,表面清晰醒目,表計指示靈敏、準確。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減壓器。2)接頭螺紋完好,旋裝牢固,無泄漏現象。2行為檢查2.1安放與儲存1)氧氣瓶應遠離高溫,明火、熔融金屬飛濺物和易燃易爆物質等。與明火相距不小于10m,否則應采取可靠的遮護和屏蔽措施。2)夏季要防止烈日曝曬。3)要防止氣瓶帶電。4)氧氣瓶應直立使用,并用柵欄或支架固定牢靠。不能直放時,應臥放枕高瓶頭,嚴禁傾倒,滾動。5)氧氣瓶庫通風良好,嚴禁煙火,有防火器材,庫內有安全通道及裝卸平臺。6)氧氣瓶不得與其它易燃易爆品同室存放。7)氧氣瓶臥放應固定,瓶頭朝同一方向,堆放高度不超過5層。8)用肥皂水檢查氧氣瓶是否漏氣,檢查瓶內有無易燃氣體,可用皮球吸出瓶內氣體檢驗。2.2運輸1)旋緊瓶帽,固定好防震圈,禁止用行車或吊車吊運。2)輕裝輕卸,嚴禁從高處摔下或向下滾滑,或地面滾運。3)嚴禁與易燃易爆品、油脂和帶油污的物品同車運輸,手上嚴禁煙火。4)汽車裝運氣瓶應橫向放置,瓶頭朝同一方向,裝車高度不得超過車廂高度,并妥善固定。2.3使用1)操作者的手、工作服及所用工具不得沾油污。2)開啟瓶閥時人要站側面,緩慢地啟開。3)瓶內氣體不能用盡,應留有剩余壓力(50kPa以上),并關緊瓶閥。4)冬季瓶閥,減壓器凍結時,嚴禁用明火或熾熱金屬烘烤,不準敲打或撞擊,可用熱水蒸汽或紅外線輻射解凍。5)氧氣瓶起火應立即關閉氧氣閥門、鄰近建筑或或燃物著火,應迅速將氧氣瓶移至安全地點。

篇2:危險品車隊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制度

(一)每月進行一至二次全面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對檢查的結果進行匯總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由主管安全的部門寫出書面檢查材料。

(二)安全檢查由企業安全領導小組成員負責組織實施。企業安全員和各相關管理部門人員參加。

(三)按照各項規章制度,認真抓落實,安全管理部門做到上下加強溝通,相互協調,形成抓安全生產的合力,保障生產信息渠道暢通,發生責任事故按規定及時上報、不遲報、不漏報,否則從嚴追究安全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四)監督與檢查的內容為車輛設施的安全性能,駕駛員、押運員的安全操作執行情況及各部門安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危險貨物運輸車輛的設施是否齊全有效,并監督配齊。

(五)監督檢查分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對查出的重大安全隱患和問題應立即通知相關責任人采取措施,能現場整改的現場整改,不能現場整改的限期改正。

(六)利用月安全工作會議、安全例會、黑板報等形勢及時通報安全行車事故、從中應吸取的經驗教訓。

(七)嚴格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和獎懲,堅決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度。公司所屬各部門不按照規定履行安全職責,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于發現本部門存在有安全隱患不及時排除,又不及時上報給與相應處罰。

篇3:危險品檢查員安全職責

一、危險品檢查員負責對旅客進站攜帶的行李物品進行安全檢查,嚴禁危險品進入候車大廳,偽裝、混裝上車。

二、上崗時佩戴危險品檢查員臂章,開啟危險品檢查儀,末班車發完后關閉,做好交接班記錄。不得離崗串崗,不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三、危險品檢查員要熟知危險品的種類,對旅客攜帶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等物品作出正確判斷,及時按規定處置,防止發生意外。四、危險品檢查員對旅客所攜帶的行李物品,需開包檢查時,從上到下要“問、看、聞、摸”,注意輕拿、輕放,文明檢查。五、對查獲的危險品必須認真填寫《危險品檢查登記簿》,并寫明處理意見交站專職人員保管,不得擅自處理。六、遇機器故障或停電時,危險品檢查員應加大人工檢查力度,防止發生意外。七、發現本區域事故隱患,及時報告,迅速處理,直至隱患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