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業安全檢查要點
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每年定期演練至少2次;應急預案報當地安監部門備案。
生產、儲存場所、具有危險的區域性地段均要張貼警示標志。安全裝置建立檔案,專人負責,經常檢查、校驗、檢修和維護保養。
1.檢測與報警設施
(1)工藝裝置火災爆炸危險部位,設置超溫、超壓、報警(聲、光)和安全連鎖裝置。
(2)可燃氣體(蒸氣)可能泄漏擴散處,設置可燃氣體濃度檢測、報警器。
(3)地上立式儲罐設液位計或高、低液位報警器。頻繁操作及等于和大于50000m3的油罐設自動連鎖切斷進油裝置。
(4)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檢測結果存入企業職業衛生檔案,并定期向作業人員公布。
(5)在有毒氣體可能泄漏擴散處,應設置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器。
2.泄壓設施
(1)可能引起超壓的設備設置安全閥,并按標準進行定壓,定期校驗。
(2)甲、乙、丙類的設備,應有事故緊急排放設施。
(3)有突然超壓或發生瞬時分解爆炸危險物料的反應設備,應裝爆破片和導爆管,管口朝向無火源方向;同時設報警信號和泄壓排放設施及自動或手動遙控的緊急切斷進料設施。
3.防靜電措施
(1)對爆炸、火災危險場所內可能產生靜電危險的設備和管道應采取靜電接地措施。
(2)可燃液體、液化烴的裝卸棧臺和碼頭的管道、設備、建筑物、構造物的金屬構件和鐵路鋼軌等(作陰極保護者除外),均應作電氣連接并接地。
(3)汽車罐車、鐵路罐車和裝卸棧臺,應設靜電專用接地線。
(4)專設的靜電接地體的接地電阻值,應小于100Ω。
(5)散發較空氣重的可燃氣體,可燃蒸氣的甲類廠房以及有粉塵、纖維爆炸危險的乙類廠房,應采用不發生火花的地面。如采用絕緣材料作整體面層時,應采取防靜電措施。
(6)在爆炸危險區范圍內的皮帶傳動轉動設備應采用防靜電皮帶。
(7)在安全流速下輸送易燃物料。
(8)在易燃易爆物質生產及儲存場所,應設消除人體靜電裝置。
4.防雷設施
(1)倉庫必須按照國家有關防雷設計安裝規范的規定,設置防雷裝置,并由有資質的單位定期檢測,有檢測報告。
(2)工藝裝置內露天布置的塔、容器,可燃氣體、液化烴、可燃液體的鋼罐等,必須設防雷接地。
(3)避雷針(網、帶)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
(4)在爆炸危險區域內輸送易燃易爆物料的管道,應采用跨節等防雷措施。
5.阻火設施與呼吸閥
(1)可燃氣體(蒸氣)放空管、排氣管出口處,必須設置阻火器。
(2)儲存甲、乙類油品的固定頂油罐和地上臥式油罐的通氣管上應裝設呼吸閥。
6.通風
(1)空氣中含有容易著火或爆炸危險物質的房間,必須裝設送、排風系統且應防爆、防靜電。
(2)排除有燃燒和爆炸危險的粉塵的空氣,在進入排風機前應進行凈化,干式除塵器和過濾器的布置應滿足要求。
(3)甲、乙、丙類生產廠房的送、排風管道設置合理。
7.圍堰、泄險與防護堤
(1)開停工、檢修中,可能有可燃液體泄漏、漫流的設備區周圍,應設置圍堰和導液設施。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應設置必要的泄險區。
(2)儲存罐組應設防火堤或事故存液池,其有效容積和隔堤設置滿足標準化要求。
(3)甲、乙、丙類液體庫房,應設置防止液體流散的設施,遇水燃燒爆炸的物品倉庫,應設有防止水浸漬的設施。
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必須設置火災報警系統。
8.消防站或專職消防隊的設置
(1)根據要求設置消防站或專職消防隊。
(2)消防站或專職消防隊的布置、力量配置滿足標準化要求。
9.工藝裝置區、儲存區、危險化學品碼頭裝卸區內的消防設施的配置符合標準化要求。
消防給水管道的布置
(1)工藝裝置區或罐區,應設獨立的消防給水系統。
(2)消防給水管道應環狀布置。
(3)地下獨立的消防給水管道,應埋設在冰凍線以下,距冰凍線不應小于150mm。
(4)工藝裝置區或罐區的消防給水干管的管徑,不應小于200mm。
(5)消火栓的設置應滿足標準要求。
10.有毒有害車間(崗位)、倉庫應設置洗眼、噴淋等沖洗設施,并配備足夠適用的急救藥品和應急解毒、洗消藥品、物品。
設置救護站,配置急救器材和藥品,并晝夜值班。無條件的企業,可就近與有能力的醫院簽訂救助協議,作為固定急救點。
有毒、有害車間成立搶救組,100人以上的車間,至少有10名兼職救護員,并備有急救藥品、器具。
11.倉庫管理
(1)企業制訂有危險化學品入庫驗收制度,核對、檢驗進庫物品的規格、質量、數量。無產地、銘牌、檢驗合格證的物品不得入庫。
(2)庫存物品應當分類、分垛、分庫儲存,儲存安排與垛距符合標準要求。
(3)甲、乙類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發生化學反應或者滅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分間、分庫儲存,并在醒目處標明儲存物品的名稱、性質和滅火方法。
(4)甲、乙類物品廠房、庫內不準設辦公室、休息室,不準住人。庫房工作人員在每日工作結束后,應進行安全檢查,確認安全后,方可離開。
(5)易燃、易爆物品的倉庫(堆垛)具有防火措施。
(6)劇毒品、炸藥、放射性藥品單獨存放,且實行雙人收發、雙人保管制度。
(7)保管人員根據所保管的危險化學品的性質,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器具。
12.儲罐區管理
(1)各種承壓儲罐符合我國有關壓力容器的規定,其液面計、壓力計、溫度計、呼吸閥、阻火器、安全閥等安全附件完整好用。
(2)液化石油氣及閃點低于28℃,沸點低于85℃的易燃液體儲罐,無絕熱措施時,應設冷水噴淋設施,設施的電器開關設置在遠離防火(護)堤處。
(3)易燃、可燃液體和可燃氣體儲罐區內,不應有與儲罐無關的管道、電纜等穿越,與儲罐區有關的管道、電纜穿過防火(護)堤時,洞口應用不燃材料填實,電纜應采用跨越防火(護)堤方式鋪設。
(4)罐區防火(護)堤的排水管應相應設置隔油池或水封井,并在出口管上設置切斷閥,或在不排水時以土堵死出口。
篇2:企業安全生產檢查
安全檢查是一項綜合性的安全生產管理措施,是建立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企業防止事故、減少職業病的有效方法。
1.安全檢查的分類
安全檢查可分為日常性檢查、專業性檢查、季節性檢查、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和不定期檢查。
(1)日常性檢查,企業一般每年進行2至4次;車間工程每月至少一次;班組每天進行檢查;專職安全人員的日常檢查。
(2)班組長和工人應嚴格履行交接班檢查和班中檢查;
(3)專業性檢查是針對特種作業、特種設備、特種場所進行的檢查,如電焊、起重設備、運輸車輛、爆破品倉庫、鍋爐等。
(4)季節性檢查是根據季節特點,為保障安全生產的特殊要求所進行的檢查。如冬季的防火、防寒防凍;夏季的防汛、防高溫盛暑、防臺風。
(5)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包括節前的安全生產檢查,節后的遵章守紀檢查。
(6)不定期檢查是指在設備裝置試運行檢查、設備開工前和停工前檢查、檢修檢查等。
2、安全檢查表
安全檢查表的類型有:
(1)公司級安全檢查表,供公司安全檢查時用。其主要內容包括車間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情況;現場作業人員的遵章守紀情況;各重點危險部位;主要設備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危險性倉庫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
(2)車間工地安全檢查表,供工地定期安全檢查或預防性檢查時使用。其主要內容包括現場工人的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機電設備安全裝置的靈敏性可靠性;電器裝置和電纜電線安全性;作業條件環境的危險部位;事故隱患的監控可靠性;通風設備與粉塵的控制;爆破物品的貯存、使用和操作管理;工人的安全操作行為;特種作業人員是否到位等。
(3)專業安全檢查表,指對特種設備的安全檢驗檢測。危險場所、危險作業分析等。
3、安全檢查表的制定
1.確定檢查項目和內容;
2.確定檢查標準和要求;
3.確定檢查進間;
4.設計檢查表式;
5.檢查表應充分依靠職工討論,提出建議,多次修改,由安全技術部門審定后實施。
篇3:船舶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局船舶安全檢查監督管理工作,明確我局各有關科、室在船舶安全檢查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船舶安全檢查工作是海事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全局有關科室及各海事處應協調配合,根據各自職責共同努力來完成。
第三條局屬各簽證站、點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簽證管理規則》的要求,對簽證船舶的《安全檢查記錄簿》進行檢查,督促存在缺陷的船舶糾正缺陷和申請復查,在該船舶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前,不予簽證放行。
第四條船舶發生重大水上交通事故,如船體或船舶航行操縱設備受損嚴重并直接影響航行安全,通航保障科應要求事故船舶接受安全檢查,并通知船舶監督科,安檢結束后安檢人員應將檢查情況及時反饋到通保科,并由監督科上報長江海事局監督處進入《船舶黑名單》。
第五條各單位、部門應加強船舶安全檢查以及相關工作的管理,有關船舶安全檢查的工作臺帳記錄應規范,各部門負責人應定期對本部門的船舶安全檢查管理工作進行檢查,督促安檢人員不斷完善安檢工作。
第六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