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對焊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合肥華凌電器研發中心及培訓中心分項工程名稱:閃光對焊編號:JD-006
1在工程開工正式焊接之前,參與該項施焊的焊工應進行現場條件下的焊接工藝試驗,并經試驗合格后,方可正式生產。試驗結果應符合質量檢驗與驗收時的要求。
2焊工必須持有有效的焊工考試合格證。
3鋼筋焊接施工之前,應清除鋼筋焊接部位以及鋼筋與電極接觸處表面上的銹斑、油污、雜物等;鋼筋端部當有彎折、扭曲時,應予以矯直或切除。
4對焊機及配套裝置、冷卻水回路等應符合要求。其中焊機水路中所有零部件及連接處,應保證在0.15~0.3Mpa的工作壓力下能可靠地進行工作;并應裝有溢流裝置。
5電源應符合要求,當電源電壓下降大于5%,小于8%時,應采取適當提高焊接變壓器級數的措施;大于8%時,不得進行焊接。
6作業場地應有安全防護措施,制訂和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加強焊工的勞動保護,防止發生燒傷、觸電、火災、爆炸以及燒壞機器等事故。
7焊工應熟悉料單,弄清接頭位置,注意同一連接區段內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否則要調整接頭位置后才能施焊。
8據參考專項技術操作規程,本工程采用“閃光-預熱閃光對焊”。
9在焊接前,鋼筋端部要正直、除銹,安裝鋼筋要放正、夾牢。在焊接中,閃光
要強烈,特別是頂鍛前一瞬間;鋼筋較粗時,預熱要充分;頂鍛時一定要快而有力。
10在鋼筋閃光對焊的焊接生產中,焊工應認真進行自檢,若發現偏心、彎折、燒傷、等焊接缺陷,應切除接頭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時消除。切除接頭時,應切除熱影響區的鋼筋,即離焊縫中心約為1.1倍鋼筋直徑的長度范圍內的部分應切除。
11閃光對焊施工場地應有擋雨設施,避免雨水浸蝕鋼筋,地面必須干燥防止鋼筋被污染。焊好過的鋼筋應避免人為因素踩踏,以免對焊接頭彎曲變形。
12上未盡事宜,應嚴格按照專項技術規程及施工方案的要求進行施工。
合肥華凌電器項目部
2005-3-2
篇2:鋼筋閃光對焊工藝標準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鋼筋閃光對焊工藝標準
交底部位:
工程編號:
日期:
交底內容:
1、范圍
本工藝標準適用于工業與民用建筑熱軋鋼筋的連續閃光焊,預熱閃光焊、閃光―預熱閃光焊。
2、施工準備
2.1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鋼筋:鋼筋的級別、直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有出廠證明書及復試報告單。進口鋼筋還應有化學復試單,其化學成分應滿足焊接要求,并應有可焊性試驗。
2.1.2主要機具:對焊機具及配套的對焊平臺、防護深色眼鏡、電焊手套、絕緣鞋、鋼筋切斷機、空壓機、除銹機或鋼絲刷、冷拉調直作業線。
常用對焊機主要技術數據見表4―20。
焊機型號
UN1―50
UN1―75
UN1―100
UN2―150
UN17―150―1
動夾具傳動方式
杠桿擠壓彈簧(人力操縱)
電動機凸輪
氣一液壓
額定容量
KVA
50
75
100
150
150
負載持續率
%
25
20
20
20
50
電源電壓
V
220/380
220/380
380
380
380
次級電壓調節范圍
V
2.9―5.0
3.52―7.04
4.5―7.6
4.05―8.10
3.8―7.6
次級電壓調節級數
6
8
8
16
16
連續閃光焊鋼筋最大直徑
10―12
12―16
16―20
20―25
20―25
預熱閃光焊鋼筋最大直徑
mm
20―22
32―36
40
40
40
每小時最大焊接件數
50
75
20―30
80
120
冷卻水消耗量
L/h
200
200
200
200
600
壓縮空氣壓力
MPa
0.55
0.6
壓縮空氣消耗量
M3/h
15
5
2.2作業條件:
2.2.1焊工必須持有有效的考試合格證。
2.2.2對焊機有配套裝置、冷卻水、壓縮空氣等應符合要求。
2.2.3電源應符合要求,當電源電壓下降大于5%,小于8%時,應采取適當提高焊接變壓器級數的措施;大于8%時,不得進行焊接。
2.2.4作業場地應有安全防護設施,防火和必要的通風措施,防止發生燒傷、觸電及火災等事故。
2.2.5熟悉料單,弄清接頭位置,做好技術交底。
3、操作工藝
3.1工藝流程:
檢查設備→選擇焊接工藝及參數→試焊、作模擬試件→送試→確定焊接參數→焊接→質量檢驗
3.1.1連續閃光對焊工藝過程:
閉合電路→閃光/(兩鋼筋端面輕微接觸)→連續閃光加熱到將近熔點/(兩鋼筋端面徐徐移動接觸)→帶電頂鍛→無電頂鍛
3.1.2預熱閃光對焊工藝過程:
閉合電路→斷續閃光預熱/(兩鋼筋端面交替接觸和分開)→連續閃光加熱到將近熔點/(兩鋼筋端面徐徐移動接觸)→帶電頂鍛→無電頂鍛
3.1.3閃光-預熱閃光對焊工藝過程:
閉合電路→一次閃光閃平端面/(兩鋼筋端面輕微徐徐接觸)→斷續閃光預熱/(兩鋼筋端面交替接觸和分開)→二次連續閃光加熱到將近熔點/(兩鋼筋端面徐徐移動接觸→帶電頂鍛→無電頂鍛
3.2焊接工藝方法選擇:當鋼筋直徑較小,鋼筋級別較低,可采用連續閃光焊。采用連續閃光焊所能焊接的最大鋼筋直徑應符合表4―21的規定。當鋼筋直徑較大,端面較平整,宜采用預熱閃光焊;當端面不夠平整,則應采用閃光一預熱閃光焊。
Ⅳ級鋼筋焊接時,無論直徑大小,均應采取預熱閃光焊或閃光一預熱閃光焊工藝。
連續閃光焊鋼筋上限直徑表4―21
焊機容量(KVA)
鋼筋級別
鋼筋直徑(mm)
150
Ⅰ級
Ⅱ級
Ⅲ級
25
22
20
100
Ⅰ級
Ⅱ級
Ⅲ級
20
18
16
75
Ⅰ級
Ⅱ級
Ⅲ級
16
14
12
3.3焊接參數選擇:閃光對焊時,應合理選擇調伸長度、燒化留量、頂鍛留量以及變壓器級數等焊接參數。
3.4檢查電源、對焊機及對焊平臺、地下鋪放的絕緣橡膠墊、冷卻水、壓縮空氣等,一切必須處于安全可靠的狀態。
3.5試焊、做班前試件;在每班正式焊接前,應按選擇的焊接參數焊接6個試件,其中3個做拉力試驗,3個做冷彎試驗。經試驗合格后,方可按確定的焊接參數成批生產。
3.6對焊焊接操作:
3.6.1連續閃光焊:通電后,應借助操作桿使兩鋼筋端面輕微接觸,使其產生電阻熱,并使鋼筋端面的凸出部分互相熔化,并將熔化的金屬微粒向外噴射形成火光閃光,再徐徐不斷地移動鋼筋形成連續閃光,待預定的燒化量消失后,以適當壓力迅速進行頂鍛,即完成整個連續閃光焊接。
3.6.2預熱閃光焊:通電后,應使兩根鋼筋端面交替接觸和分開,使鋼筋端面之間發生斷續閃光,形成燒化預熱過程。當預熱過程完成,應立即轉入連續閃光和頂鍛。
3.6.3閃光一頂熱閃光焊:通電后,應首先進行閃光,當鋼筋端面已平整時,應立即進行預熱、閃光及頂鍛過程。
3.6.4保證焊接接頭位置和操作要求:
3.6.4.1焊接前和施焊過程中,應檢查和調整電極位置,擰緊夾具絲桿。鋼筋在電極內必須夾緊、電極鉗口變形應立即調換和修理。
3.6.4.2鋼筋端頭如起彎或成“馬蹄”形則不得焊接,必須煨直或切除。
3.6.4.3鋼筋端頭120mm范圍內的鐵銹、油污,必須清除干凈。
3.6.4.4焊接過程中,粘附在電極上的氧化鐵要隨時清除干凈。
3.6.4.5接近焊接接頭區段應有適當均勻的鐓粗塑性變形,端面不應氧化。
3.6.4.6焊接后銷冷卻才能松開電極鉗口,取出鋼筋時必須平穩,以免接頭彎折。
3.7質量檢查:在鋼筋對焊生產中,焊工應認真進行自檢,若發現偏心、彎折、燒傷、裂縫等缺陷,應切除接頭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時消除。
4、質量標準
4.1保證項目:
4.1.1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注:進口鋼筋需先經過化學成分檢驗和焊接試驗,符合有關規定后方可焊接。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證明書和試驗報告單。
4.1.2鋼筋的規格、焊接接頭的位置、同一截面內接頭的百分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檢驗方法:觀察或尺量檢查。
4.1.3對焊接頭的力學性能檢驗必須合格。
力學性能檢驗時,應從每批接頭中隨機切取6個試件,其中3個做拉伸試驗,3個做彎曲試驗。
在同一臺班內,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個同級別、同直徑鋼筋焊接接頭作為一批。若同一臺班內焊接的接頭數量較少,可在一周之內累計計算。若累計仍不足300個接頭,則應按一批計算。
檢驗方法:檢查焊接試件試驗報告單。
4.2基本項目:
鋼筋閃光對焊接頭外觀檢查結果,應符合下列要求:
4.2.1接頭部位不得有橫向裂紋。
4.2.2與電極接觸處的鋼筋表面不得有明顯燒傷,Ⅳ級鋼筋焊接時不得有燒傷。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4.3允許偏差項目:
4.3.1接頭處的彎折角不大于4度。
4.3.2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大于0.1倍鋼筋直徑,同時不大于2mm。
檢驗方法:目測或量測。
5、成品保護
焊接后稍冷卻才能松開電極鉗口,取出鋼筋時必須平穩,以免接頭彎折。
6、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在鋼筋對焊生產中,應重視焊接全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以確保焊接質量,若出現異常現象,應參照表4―22查找原因,及時消除。
6.2冷拉鋼筋的焊接應在冷拉之前進行。冷拉過程中,若在接頭部位發生斷裂時,可在切除熱影響區(離焊縫中心約0.7倍鋼筋直徑)后再焊再拉,但不得多于兩次。同時,其冷拉工藝與要求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的規定。
7、質量記錄
本工藝標準應具備以下質量記錄:
7.1鋼筋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
7.2鋼筋機械性能復試報告。
7.3進口鋼筋應有化學成分檢驗報告和可焊性試驗報告,國產鋼筋在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和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的,應有化學成分檢驗報告。
7.4鋼筋接頭的拉伸試驗報告、彎曲試驗報告。
鋼筋對焊異常現象、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表4―22
項次
異?,F象和缺陷種類
防止措施
1
燒化過程劇烈,并產生強烈的爆炸聲
1.降低變壓器級數
2.減慢燒化速度
2
閃光不穩定
1.清除電極底部和表面的氧化物
2.提高變壓器級數
3.加快燒化速度
3
接頭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夾渣
1.增加預熱程度
2.加快臨近頂鍛時的燒化速度
3.確保帶電頂鍛過程
4.加快頂鍛速度
5.增大頂鍛壓力
4
接頭中有縮孔
1.降低變壓器級數
2.避免燒化過程過分強烈
3.適當增大頂鍛留量及頂鍛壓力
5
焊縫金屬過燒或熱影響區過熱
1.減小預熱程度
2.加快燒化速度,縮短焊接時間
3.避免過多帶電頂鍛
6
接頭區域裂紋
1.檢驗鋼筋的碳、硫、磷含量;若不符合規定時,應更換鋼筋
2.采取低頻預熱方法,增加預熱強度
7
鋼筋表面微熔及燒傷
1.清除鋼筋被夾緊部位的鐵銹和油污
2.清除電極內表面的氧化物
3.改進電極槽口形狀,增大接觸面積
4.夾緊鋼筋
8
接頭彎折或軸線偏移
1.正確調整電極位置
2.修整電極鉗口或更換已變形的電極
3.切除或矯直鋼筋的接頭
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交人:
篇3:鋼筋對焊機操作安全技術交底(5)
鋼筋對焊機操作安全技術交底5
工程名稱:
施工單位
建設單位
設備名稱
作業內容
交底部門
交底人
施工期限
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
使用對焊機應遵守下列規定:
1.對焊機應有可靠的接零保護和漏電保護裝置,多臺對焊機并列安裝時,間距不得小于3m,并應接在不同的相線上,有各自的控制開關。
2.作業前應進行檢查,對焊機的壓力機構應靈活,夾具必須牢固,氣、液壓系統應無泄漏,正常后方可施焊。
3.焊接前應根據所焊鋼筋截面,調整二次電壓,不得焊接超過對焊機規定直徑的鋼筋。
4.應定期磨光短路器上的接觸點、電極、定期緊固二次電路全部連接螺栓,冷卻水溫度不得超過40攝氏度。
5.焊接較長鋼筋時應設置托架,焊接時必須防止火花燙傷其他人員。在現場焊接豎向柱鋼筋時,焊接后應確保焊接牢固后再松開卡具,進行下道工序。
補充作業指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