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業轄區綠化管養標準

物業轄區綠化管養標準

2024-07-13 閱讀 3559

物業轄區綠化管養分項標準

管養項目標準要求備注

喬木整枝:保持主干基本挺直,無徒長枝、干枯枝、內膛枝,主干分枝點以下不能有萌芽和枝條,樹勢均衡。

灌木、綠籬修剪:平整筆直、圓順,枝葉豐滿,綠籬新梢高度不超過30公分。

造型修剪:造型美觀、線條流暢、分隔分明、形態逼真、比例適當。

臺灣草修剪:臺灣草高度控制在10公分左右,修剪平整,剪后給予施尿素及復合肥。

樹木施肥:休眠期施基肥,春、夏、秋三季施速效肥。

花卉、地被施肥:薄量多施,注意"四多、四少、三不、三忌"。

病蟲害防治:發現病蟲害及時噴殺,不可超出二天后噴殺,要對癥下藥。

樹木草地澆水:新栽花木每天澆水三次,生長定型后每天1-2次,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

除雜草:保持綠地純凈度不低于95%,雜草含量不高于5%。

補栽補種:發現壞死苗木及時清理并補栽補種,保持綠地整體美觀。

清理枯枝落葉、綠地石塊:及時剪除喬、灌木的枯枝黃葉,清理綠地上的落葉、雜物、石塊。

防風防寒排澇:臺風前高大喬木支好防護架,臺風后及時排除主干道上妨礙交通的樹木,排除積水;冬季做好植物的防寒措施。

巡視看管:每天仔細檢查綠化養護情況1-2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其它

篇2:管理處綠化管養考評標準

碧園管理處綠化管養考評標準

1、草地無石塊、紙屑、垃圾等雜物,維護草地的衛生清潔,保潔達99%以上。

2、草地不被人踐踏,被破壞的能及時補植,草地完整率達98%以上。

3、清除雜草,草地純度達95%以上。

4、適時適當澆水施肥,長勢優良,綠地隔離設施完好。

5、松土、施肥適當,保持花木適當生長量,長勢優良,鮮花飄香、綠樹成蔭。

6、整形、修剪滿足園林功能要求及其生長特性,造型優美,景觀豐富。

7、適時對花木進行培土、樹干涂白,防風害、日灼。

8、對遭受自然和人為損害的花木及時修補、扶持和補苗。

9、監督草地管理,確保草地無石子的條件下剪草。

10、草保持在3-5厘米高度,適時剪草,修剪平整、美觀。

11、正確并熟練使用園林機械,熟悉草地概況,剪草時避開不安全的地方,確保機械的正常運轉。

12、定期清潔和檢修園林機械。

13、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為原則,不污染環境。

14、熟悉相關病蟲害發生的環境條件、發生規律和防治辦法。

15、預防草地病蟲害,保持草地嫩綠。

16、預防喬、灌木病蟲害,花木生長健壯,枝葉茂盛,鮮花飄香。

17、遵守管理處有關規章,完成主管交辦的其它工作。

篇3:S高校校園綠化管養規范

高校校園綠化管養規范

為了使校園綠化養護工作有章可循,各項綠化養護操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參照建設部發布的有關規范標準,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特制訂本規范,作為校內綠化委托養護管理考核驗收的參考依據之一。

1草坪和地被植物管養

草坪盒地被植物管養的標準是目的草種生長良好,草坪或地被植物整齊雅觀,長勢良好,盡量延長其綠色觀賞期,地面覆蓋率達95%以上,雜草率低于5%,無坑洼積水,無裸露地,無垃圾雜物。

1.1生長勢

生長勢旺盛,生長量達到該草種該規格的平均年生長量以上;葉色青綠,無枯黃葉。

1.2修剪

考慮季節特點和草種的生長發育特性,使草的高度一致,邊緣整齊,高度控制在:狗牙根(天堂草)、馬尼拉草,結縷草等暖季型草坪5厘米以下,高羊茅、早熟禾、黑麥草等冷季型草坪10厘米以下。

1.3灌溉、施肥

根據草坪植物的生長需要進行澆水和施肥,在每年冬春季雨水缺少的季節,每20-30天要澆水一次,每次要澆透。其余季節視天氣情況酌情澆水,使含水量保持在,砂土為3-5%,砂壤土為6-10%,壤土為12-20%,粘土為20-21%,結合澆水適當追肥,以保證暖季型草坪植物在春夏秋三季保持青綠,冷季型草坪則力爭延長其綠色期。肥料的施用要適量、均勻,防止過量或不均勻引起肥傷。

1.4除雜草

經常除雜草,使純草坪和混合草坪目的草種純度達95%以上,新接管的綠地要求半年內達到要求。

1.5及時覆土保溫和填平坑洼

對于馬蹄金、天堂草等不耐寒品種越冬前要及時用沙土(細沙和土壤各半)或有機肥土覆蓋保溫,厚度控制在4-6mm之內;對于綠地內的坑洼地要及時用沙土(細沙和土壤各半)填平坑洼地,使草坪或地被植物綠地內無坑洼積水,平整美觀。

1.6補植

對被破壞或其它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或地被植物應及時補植,使草坪或地被植物保持完整,無裸露地。補植要補與原草坪或地被植物相同的品種,適當密植,補植后要加強保養,兩個月內覆蓋率達95%。

1.7病蟲害防治

及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防為主,精心管養,使植物增強抗病能力,經常檢查,早發現早處理。采取綜合防治、化學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蟲害蔓延和影響植物生長。盡量采用生物防治的辦法,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用化學方法防治時,一般在晚上進行噴藥;藥物、用量及對環境的影響,要符合環保的要求和標準,發生病蟲為害,最嚴重的危害率在5%以下。

2灌木和花卉管養

灌木和花卉管養的標準是生長良好,花繁葉茂,造型美觀,具有一定的藝術感和立體感。

2.1生長勢

生長勢旺盛,生長量達到該種類該規格的平均年生長量以上;萌蘗及枝葉生長正常,葉色較鮮艷,無枯枝殘葉,植株基本整齊,花卉適時開花,花壇輪廓完美,圖案無殘缺,綠籬無斷層。

2.2修剪

考慮每種植物的生長發育特點,既造型美觀又能適時開花,花灌木和草本花卉必須在花芽分化前進行修剪,以免將花芽剪除,花謝后要及時剪掉殘花老枝。綠籬和花壇整形符合造景要求。

2.3灌溉、施肥

根據植物的生長和開花特性進行合理灌溉和施肥。在雨水缺少的季節,每天的澆水量要求不低于該種類該規格的蒸騰量,使含水量保持在:砂土為3-5%,砂壤土為6-10%,壤土為12-20%,粘土為20-21%。一般花灌木要求在每年春、秋季重點施肥各1次。肥料不能裸露,可采用埋施或水施等不同的方法。埋施要先挖穴或開溝,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實、淋足水、找平。一般可結合除草松土進行施肥。

2.4除雜草

經常除雜草和松土,除雜松土時要保護根系,不能傷根及造成根系裸露,更不能造成黃土裸露。

2.5補植

及時清理死苗,并在兩周內補植回原來的種類并力求規格與原來的植株接近,以保證良好的景觀效果。補植要按照種植規范進行,施足基肥并加強淋水等保養措施,保證成活率達95%以上。

2.6病蟲害防治

及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防為主,精心管養,使植物增強抗病蟲能力,經常檢查,早發現早處理。采取綜合防治、化學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蟲害蔓延和影響植物生長。盡量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用化學方法防治,噴藥要在晚上進行;藥物、用量有對環境的影響,要符合環保的要求和標準。發生病蟲害,最嚴重的危害率達在8%以下。

3喬木管養

喬木管養的標準是生長良好,枝葉健壯,樹形美觀,行道樹上緣線和下緣線整齊,不影響行人樹下通行,修剪適度,無死樹缺株,無枯枝殘葉,景觀效果良好。

3.1生長勢

長勢較強,生長量達到該樹種該規格平均年生長量;枝葉健壯,無枯枝殘葉。

3.2修剪

考慮每種樹的生長特點如葉芽、花芽分化期等,確定修剪時間,避免把花芽剪掉,使開花喬木適時開花;喬木整形效果要盡量周圍環境協調;行道樹修剪要保持樹冠完整,枝葉密度適宜,內膛不空又通風透光,并根據不同路段車輛等情況確定下緣線高度和樹冠體量,樹高一般控制在10-17米之間,注意不能影響高壓線,路燈和交通指示牌,單位附屬綠地內種植的樹木的枝葉伸向城市公共道路或他人物業范圍內的,要及時修剪;修剪時按操作規程進行,盡量減小傷口,剪口要平,不能留有樹釘;蔭枝、下垂枝、下緣線下的萌蘗枝和干枯枝葉要及時剪除。

3.3灌溉、施肥

根據不同生長季節的天氣情況、不同植物種類和不同樹齡適當澆水,并要求在每年的春、秋季重點施肥1-2次。施肥量根據樹木的種類和生長情況而定,種植三年以內的喬木和樹穴有植被的喬木要適當增加施肥量和次數。肥料要埋施,先打穴或開溝。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實、澆足水,找平,切忌肥料裸露。喬木行道樹施肥穴一般挖在樹穴的四角,規格一般為30×30×30cm,挖溝的規格為30×40cm。挖穴或開溝的位置一般是樹冠外緣的投線影(行道樹除外),每株樹挖對稱的兩穴或四穴。

3.4補植

及時清理死樹,在冬春季節補植回原來的樹種并力求規格與原有的樹木接近,以保證良好的景觀效果。補植要按照樹木種植規范進行,施足基肥并加強澆水等保養措施,保證成活率達95%以上。

3.5病蟲害防治

及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防為主,精心管養,使植物增強抗病蟲能力,經常檢查,早發現早治理。采取綜合防治、化學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蟲害蔓延和影響喬木生長,盡量采用生物防治的辦法,以減少

對環境的污染,用化學方法防治時,噴藥一般要在晚上進行;藥物、用量及對環境的影響,要符合環保的要求和標準。發生病蟲為害,最嚴重的危害率在8%以下,單株受害程度在8%以下。

4.垂直綠化管養

垂直綠化的管養標準是攀緣植物生長良好,整齊雅觀,生長期覆蓋率達95%以上,一年四季常綠(落葉植物除外),有花攀緣植物要適時開花。

4.1生長勢

生長勢良好,生長量達到該種類規格的平均年生長量以上;枝葉較健壯,葉色濃綠,無枯枝殘葉,有花的攀援植物要適時開花。

4.2牽引、修剪

根據不同植物的攀援特點,采取牽引措施或設置架等輔助設施讓其迅速、均勻地長滿墻面。修剪要考慮該種類的生長發育特點,確定修剪時間和修剪程度,避免剪掉有用的葉芽、花芽和主蔓,合理修剪過密的側蔓,控制主蔓,使覆蓋均勻,以增強園林美化效果。

4.3灌溉、施肥

經常淋水以保證其生長需要。秋、冬季加強淋水,使落葉植物延緩落葉,延長綠葉期。在每年的春、秋季重點施肥2-3次,并根據生長情況適當追施無機肥以滿足植物生長需要。肥料的施用要適量、均勻,防止過量或不均勻引起肥傷。

4.4補植

不失時機地進行補植。補植要補回原來的種類并加強淋水、養護等管理措施,保證成活率達95%以上。

4.5病蟲害防治

及時做好病蟲害的工作,以防為主,精心管養,使植物增強抗病蟲能力,采取綜合防治、化學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蟲害蔓延和影響植物生長。盡量采有生物防治的辦法,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用化學方法防治時,噴藥一般要在晚上進行,藥物、用量及對環境的影響,要符合環保的要求和標準。發生病蟲害時,最嚴重的危害率在5%以下。

5水池管理

水池管理的標準是保持水面及水池內外清潔,水質良好,水量適度,節約用水,設施完好無損。及時清除雜物,定時殺滅蚊子幼蟲,定時清洗水池,控制好水的深度,管好水閘開關,不浪費水;及時修復受損的池壁、水池設施。

6園路管理

園路管理的標準時路面保持清潔、美觀、完好無損,要求及時清除路面垃圾雜物,修補破損并保持完好;要求路面干凈、美觀,以增強園林美化效果。

7環境衛生

環境衛生管理的標準是綠地清潔,無垃圾雜物,無石礫磚塊,無干枯枝葉,無糞便暴露,無鼠洞和蚊蠅滋生地。

7.1清潔、保潔

每天6:30--18:30保持綠地無垃圾雜物,包括生活垃圾、石礫磚塊、干枝枯葉、糞便、無鼠洞和蚊蠅滋生地等,發現鼠洞要隨時堵塞和投藥捕殺。清除垃圾雜物后要清意保潔,綠地一有垃圾,要求20分鐘內揀拾干凈。

7.2清運

歸堆后的垃圾雜物和蘿筐、掃把等器具擺放在隱蔽的地方,垃圾做到日產日清,不過夜,不焚燒。

8綠地維護

綠地維護的標準是綠地紅線范圍內不被侵占,綠地版圖完整,花草樹木不受破壞,無亂擺亂賣、亂停亂放的現象。

8.1保護

保護綠地綠線和綠線內的花草樹木,對任何侵占和破壞行為要加以制止并及時報告綠化管理部門。經上級批準臨時借用的綠地,監督限期內恢復原狀,如超過審批面積及數量,要立即上報。

8.2監管

加強監管,使綠地內沒有堆放東西晾曬衣物和停放自行車、機動車,沒有人力車和機動車駛進草地,沒有設攤擺賣,沒有在草地上踢球等進行損害花草樹木的活動。不經批準任何人不得在樹上掛標語、釘標牌、牽拉繩索、晾曬被服。

9設施維護

設施維護的標準是設施完好無損,景觀效果優良。

9.1保護

保護圍欄、護樹架和護網等綠化設施,對破壞行為要加以制止并及時報告綠化管理部門;保護綠化供水設施,防止綠地用水被盜用。

9.2維修

設施如有損壞,要及時修補或更換,保證設施的完整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