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小區景觀苗木運輸方案
小區景觀苗木運輸方案
1.苗木運輸量應根據種植量確定。苗木運到現場后應及時栽植。
2.苗木在裝卸車時應輕吊輕放,不得損傷苗木和造成散球。
起吊帶土球(臺)小型苗木時應用繩網兜士球吊起,不得用繩索縛捆根頸起吊。重量超過It的大型土臺,應在土臺外部套鋼絲纜起吊。
4.土球苗木裝車時,應按車輛行駛方向,將土球向前,樹冠向后碼放整齊。
5.裸根喬木長途運輸時,應覆蓋并保持根系濕潤。裝車時應順序碼放整齊;裝車后應將樹干捆牢,并應加墊層防止磨損樹干。
6.花灌木運輸時可直立裝車。
1)、選擇移植時間,施工季節約在冬春季。在苗木移植的順序上應先大喬木,再為大灌木,后為小灌木及地被植物。同時根據具體情況及天氣變化,靈活調整,做到保證工期,又保證成活率。
2)、移植開挖前,對工具準備、人力、運力作充分安排準備。同時使苗木的起挖和栽植保持同步協調,避免已起挖之苗種植滯緩。要求挖、運、種的整個移植過程不超過24小時。
3)、挖掘前3-5天,對植株再次進行修剪,以保證移植過程及生長勢恢復階段的體內水份平衡。修剪時,在前一次基礎上注意樹形的保持以及不同樹種分別對待。
4)、苗木挖掘前還需做好如下工作
護桿:將喬木主桿,大型主枝用草繩密繞,這樣在挖運時可避免樹皮擦傷和主桿折斷,另外在定植后,冬天可防寒保暖,夏天可減少蒸發避免日光。
束冠:以草繩將樹冠適度捆攏,以使挖掘過程避免損壞,束冠做好主觀賞面標記。
5)、喬灌木的挖掘
a、樹木胸徑為3-4CM,根系或球直徑取45CM
b、樹木胸徑為4-9CM,胸徑(d)增加1CM,根系或土球直徑增加5CM,即(d×5CM+45CM)
c、無主干樹木的根系或土球直徑取根叢的1.5倍
d、根系或土球的縱向深度取直徑的70%
6)、土球的包扎
重要樹種施以雙層腰箍雙層網絡(即二腰二網),內層用草繩,外層用麻殼層,一般小灌木用草繩包裹,所有喬木灌木泥球草繩保護后,需對繩噴水保濕。
7)、樹木的裝運
裝運時必須輕吊輕放,不可拖拉,不損傷樹冠和泥球。提運帶土球樹木時,繩束應扎在土球的下端,不可系在主干基部,更不得系在主干上,對于裸根植株,保持根部溫濕。
8)、大規格喬木起苗卸苗借用吊機,注意吊機噸位應有所寬余,25噸以上可在場地緊湊的情況下,運臂起吊,加快工作效率。吊機系扎時在泥球和樹干包扎草繩間墊以厚麻袋片或軟木,以增加摩擦力防止系繩移位。泥球系繩用粗麻繩以"8字結"兜底底圈圓環大小應合適,樹干系繩以保護樹身,另外需在樹冠處另系引繩2根方便調整樹冠方向,樹干系繩結扎部位在主干上部1/4,1/5處。
5、苗木栽植
1)、放樣定位:根據設計圖紙按比例在施工場地中定點、放樣。大規格的喬灌木,用插桿法標定點,或用白粉定點。群植小灌木及地被可用白粉線標出種植面積的邊緣線。
2)、樹穴開挖:樹穴開挖尺寸應比泥球略大。喬木的樹穴直徑(或正方形樹穴的邊)較根系或土球的直徑大于40CM,深度比泥球高度尺寸增加10-20CM。另外樹穴的尺寸還需依各種不同的生活習性區別對待,挖掘時將表土、心土分開放置。
3)、穴土置換:改良土壤理化性狀,大規格喬灌木,絕大部分花灌木及喜酸性樹種,均應施以富含復合肥力的有機肥和酸性無機肥的復合營養土。在種植時,置換挖出的心土以使根穴土疏松,通氣透水保肥,有利根部移植后復壯。
4)、苗木栽培:將挖出之表土與復合營養2:1拌和作為種植土,堆置于樹穴的邊上。
a、帶土球樹木的栽植。在樹穴中用種植土回填至放土球底面的高度,將土球放置在頂土面上,定向選好主要觀賞面,打開土球包裝物,取出包裝物(如土球的土質松軟,土球底部的包裝物可不取出),然后從坑槽邊緣向土球四周培土,分層掏實(注意不能沖掏泥球)。
b、裸根樹木的栽植。按根群情況在樹穴內填適應厚度的種植土,將根群舒展在坑槽內,周圍均勻培土,并將樹干稍向上提動或左右移動、扶正,后邊培土,邊分層夯實。尤其是根與土壤的結合處,土壤應充填到位,然后沿樹穴外緣作圍堰。
c、其他花灌木和地被植物的栽植。這一類型的植物以群體栽植為主,同時又是綠帶中的中間層,要求栽植整齊,特別是外掘的植物,形態一定要求整齊、美觀。地被植物栽植前,要將種植區內的土進一步整理。種植均勻整齊。
d、以上步驟完成后,澆足第一遍定根水,澆水時從四周均勻進入,隔天澆灌后用挖出的帶碎雜草的心土,復上平堰,隨后進入栽植后保養階段。新栽苗木第一周一般每天需澆水,第2-3周隔天澆水,第4-6周每隔3-5天澆一次。如高溫天氣時,應適當疏稀樹葉或搭棚,保持樹木濕潤。天寒風大時,應采取防風保溫措施。
5)、本工程較大規格的部分喬木,在栽植時,不可深埋只宜澆種,可適當抬高,土球表面高于穴位頂10CM左右。
6)、支撐綁扎:苗木栽植后,對于高大喬木要采取支撐綁扎。
a、常綠喬木,可采用樹棍三腳斜樁或十字扁擔樁支撐。
b、落葉喬木:根系淺,支撐綁扎一定要牢固,以防風吹和沉降引起根球移動而損壞根系。若大規格獨栽時,可采用十字扁擔樁,對于樹型瘦高的樹種,可相互間用鉛絲需外套橡皮管以免損傷樹皮。
7)、草花栽植:草花栽植前應以中耕機反復幾遍切細整平表土,并撒施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肥力,調整PH值,增加空隙度,改善滲水透水性能,有利草花生長。
篇2:園林景觀工程苗木種植工序作業指導書
園林綠化景觀工程苗木種植工序作業指導書
一、工藝過程及施工要點
(一)工具配置:鋤頭、鏟子、護樹樁、木板、吊車等
(二)施工過程及要點:
1、苗木修剪
在種植苗木之前,未減少樹木內水分蒸發,保持水分代謝平衡,使新種樹苗迅速成活和恢復生長,必須及時剪去部分枝葉,修剪時應遵循各種樹木自然形態特點,在保持樹冠基本形態下剪去萌枝,病弱枝,徒長枝,重疊過密的枝條,適當剪摘去部分葉片。
2、種植土有關要求L
種植土的數量。
a)喬、灌木類:根據各類苗木土和樹穴的直徑大小,并在此基礎上,加填土20-30
篇3:綠化苗木種植施工方法
綠化苗木種植工程施工方法
在種植前可根據苗木的各種特性,制定有針對性的種植和養護計劃,如對于喜溫暖氣候、不耐寒的苗木在冬季種植養護時,要注意保暖措施,不適應濕地種植的苗木要注意排水,避免死爛根。
種植前先對種植土進行測試,確定PH值,再按苗木的不同特征,對種植土壤進行改良。
Ⅰ、苗木種植
(一)栽植前準備
1、明確設計意圖和施工任務量。
2、根據所了解的情況和資料編制合理、科學的施工方案。
3、施工現場準備
若施工現場有垃圾、渣土、建筑垃圾等要進行清除,一些有礙施工的障礙物要進行拆遷和遷移,然后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地形整理,主要使其與四周道路、廣場的標高合理銜接,使綠地排水通暢。
(二)定點放線
定點放線即是在現場測出苗木栽植位置和株行距,考慮本次工程的特點,采用自然式配置喬、灌木放線法:
1、坐標定點法
根據植物配置的疏密度,先按一定的比例在設計圖及現場分別打好方格,在圖上用尺量出樹木在某方格的縱橫坐標尺寸,再按此位置用皮尺量在現場相應的方格內。
2、儀器測放法
用經緯儀或小平板儀依據地上原有基點或建筑物、道路將樹群或孤植樹依照設計圖上的位置依次定出每株的位置。
3、目測法
對于設計圖上無固定點的綠化種植,如灌木叢、樹群等可用上述兩種方法劃出樹群樹叢的栽植范圍,其中每株樹木的位置和排列可根據設計要求在所定范圍內用目測法進行定點,定點時應注意植株的生態要求并注意自然美觀。定好點后,多采用白灰打點可打樁,標明樹種,栽植數量(灌木叢樹種)、坑徑。
(三)苗木準備
苗木的選擇,除了根據設計提出對規格和樹形的要求外,要注意選擇長勢健旺、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樹形端正、根須發達的苗木;盡量選用在育苗期內經過翻栽,根系集中在樹蔸的苗木。苗木選好后,要掛牌或在根基部位劃出明顯標記,以免挖錯。起苗時間和栽植時間最好能緊密配合,做到隨起隨栽。為了挖掘方便,起苗前1~3天可適當澆水使泥土松軟。起苗時,常綠苗應當帶有完整的根團土球,土球的大小一般可按樹木胸徑的8-10倍確定。對于特別難成活的樹種要考慮加大土球。土球高度一般可比寬度少5~10cm。為了減少樹苗水分蒸騰,提高移栽成活率,掘苗后,裝車前應進行粗略修剪。
(四)苗木假植
凡是苗木運到后在幾天以內不能按時栽種,或是栽種后苗木有剩余的,都要進行假植。所謂假植,就是暫時進行的栽植。不同的苗木假植時,最好按苗木種類規格分區假植,以方便綠化施工。假植區的土質不宜太泥濘,地面不能積水,在周圍邊沿地帶要挖溝排水。假植區內要留出起運苗木的通道。在太陽特別強烈的日子里,假植苗木上面應該設置遮光網,減弱光照強度。
(五)挖種植穴
在栽苗木之前應以所定的灰點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穴,種植穴的大小依土球規格及根系情況而定。帶土球的應比土球大16~20CM,栽裸根苗的穴應保證根系充分舒展,穴的深度一般比土球高度稍深些(10~20cm),穴的形狀一般為圓形,但必須保證上下口徑大小一致。種植穴挖好后,可在穴中填些表土,如果坑內土質差或瓦礫多,則要求清除瓦礫垃圾,最好是更換新土。如果種植土太瘠瘦,就先要在穴底墊后層基肥?;室欢ㄒ涍^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如堆肥、廄肥等?;噬线€應當鋪一層壤土,厚度5cm以上。
(六)定植
1、定植前的修剪
在定植前,苗木必須經過修剪,其主要目的是減少水分的散發,保證樹勢平衡以保證樹木成活。修剪時其修剪量依不同樹種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對常綠針葉樹及用于植籬的灌木不多剪,只剪去枯病枝、受傷枝即可。對于較大的落葉喬木,尤其是生長勢較強,容易抽出新枝的樹木如楊、柳、槐等可進行強修剪,樹冠可剪去1/2以上。這樣可減輕根系負擔,維持樹木體內水分平衡,也使得樹木栽后穩定,不致招風搖動。對于花灌木及生長較慢的樹木可進行疏枝,短截去全部葉或部分葉,去除枯病枝、過密枝,對于過長的枝條可剪1/3~1/2。修剪時要注意分枝點的高度。灌木的修剪要保持其自然樹形,短截時應保持外低內高。樹木定植之前,還應對根系進行適當修剪,主要是將斷根、劈裂根、病蟲根和過長的根剪去。修剪時剪口應平而光滑,并及時涂抹防腐劑以防過分蒸發、干旱、凍傷及病蟲危害。
2、定植方法
苗木修剪后即可定植,定植的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定植施工的方法是:將苗木的土球或根蔸放入種植穴內,使其居中;再將樹干立起,扶正,使其保持垂直;然后分層回填種植土,填土后將樹根稍向上一提,使根群舒展開,每填一層土就要用鋤把將土插緊實,直到填滿穴坑,并使土面能夠蓋住樹木的根頸部位,初步栽好后還應檢查一下樹干是否仍保持垂直,樹冠有無偏斜;若有所偏斜,就要再加扶正。最后,把余下的穴土繞根頸一周進行培土,做成環形的攔水圍堰。其圍堰的直徑應略大于種植穴的直徑。堰土要拍壓緊實,不能松散。
Ⅱ、養護措施
(一)苗木的養護措施
栽植較大的喬木時,在定植后應支撐,以防澆水后大風吹倒苗木。
樹木定植后24小時內必須澆足第一遍水,水要澆透,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根系與土緊密結合,以利根系發育。樹木定植后,每株每次澆水量可參考下表。
樹木栽植后澆水量
喬木及常綠樹胸徑
(cm)灌木高度(m)綠籬高度
(m)樹堰直徑
(cm)澆水量
(kg)
1.2―1.51―1.26050
1.5―1.81.2―1.57075
3―51.8―21.5―280100
5―72―2.590200
7―
植木栽植后應時常注意樹干四周種植土是否下沉或開裂,如有這種情況應及時加土或平踩實。此外,還應進行及時的中耕,扶直歪斜樹木,并進行注意防寒,其措施應按樹木的耐寒性及當地氣候而定。
(二)草坪養護措施
草坪長成后,還要進行經常性的養護管理,才能保證草坪景觀長久地持續下去。草坪的養護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灌水、施肥、修剪、除雜草等環節。
1、灌溉
灌溉可能改善草坪生育環境,補充草坪植物的水份,是草坪正常生育的保證。鑒于草坪生長季節內,草坪與環境處于不斷變化之中,水又是協調土壤肥力和改善小氣候的中心環節,澆灌不能按某個固定的模式實施。
(1)灌水時間
理論上講,只要灌溉的量小于同期土壤的滲
透能力,一天中任何時候都能灌溉。其次得看灌溉方式。如果應用間歇噴霧或間歇噴灌,霧化度較高。此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能明顯地改善小氣候,有利于蒸騰作用、氣體交換和光合作用等,有助于協調土壤水、氣、肥、熱,有利于根系及地下部營養器官的擴展,同時可以帶動整個植株物質的轉運貯存,調整呼吸,促進草坪的繁茂。若用澆灌、溫灌等,需看季節,早春、晚秋均以中午前后為好,其余則以晨昏為多。
(2)灌水量
每次灌水量應根據土質、生長期、草種等因素而確定。一般草坪生長季節的干旱期內,每周約需補水20~40mm;旺盛生長的草坪在炎熱和嚴重干旱的情況下,每周需補水50~60mm或更多。通常,不論何種灌溉方式,都應多灌溉幾次,每次水量少些,最大到地面剛剛發生徑流為度。
2、施肥
草坪植物主要進行葉片生長,并無開花結果的要求,所以氮肥更為重要,施氮肥后的反應也最明顯。在建造草坪時應施基肥,草坪建成后在生長季需施追肥。寒季型草種的追肥時間最好在早春和秋季。第一次在返青后,可起促進生長的作用;第二次在仲春。天氣轉熱后,應停止追肥。秋季施肥可于9、10月進行。暖季型草種的施肥時間是晚春。在生長季每月或2個月應追一次肥。這樣可增加枝葉密度,提高耐踩性。最后一次施肥不應晚于9月中旬。
3、修剪
修剪是草坪養護的重點,而且是費工最多的工作。修剪能控制草坪的高度,促進分蘗,增加葉片密度,抑制雜草生長,使草坪平整美觀。
一般的草坪一年最少修剪4~5次,修剪的次數與修剪的高度是兩個相關的因素。修剪時的高度要求越低,修剪次數就越多。草的葉片密度與覆蓋也隨修剪次數的增加而增加。應該注意根據草的剪留高度進行有規律的修剪,當草達到規定高度的1.5倍時就要修剪,最高不得超過規定高度的2倍。
4、除雜草
防除雜草的最根本方法是合理的水肥管理,促進目的草的生長勢,增強與雜草的競爭能力,并通過多次修剪,抑制雜草的發生。一旦發生雜草侵害,除用人工“挑除”外,還可用化學除草劑,如用2.4―D類殺死雙子葉雜草;用西馬津、撲草凈、敵草隆等起封閉土壤,抑制雜草的萌發或殺死剛萌發的雜草;用滅生性除草劑草甘磷、百草枯等作草坪建造前或草坪更新時防除雜草。除草劑的使用比較復雜,效果好壞隨很多因素而變,使用不當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使用前應慎重作試驗和準備,使用的濃度、工具應專人負責。
5、通氣
即在草坪上扎孔打洞,目的是改善根系通氣狀況,調節土壤水分含量,有利于提高施肥效果。這項工作對提高草坪質量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一般要求50穴/m2,穴間距15cm×5cm,穴徑1.5~3.5cm,穴深8cm左右,可用中空鐵釬人工扎孔,亦可采用草坪打孔機(恢復根系通氣性機)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