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主扇司機崗位危害因素辨識與預防

主扇司機崗位危害因素辨識與預防

2024-07-14 閱讀 4107

1、操作高壓無保護措施,可能造成漏電傷人;防范措施:操作高壓時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并站在絕緣臺上。

2、外露的轉動和傳動部位,可能造成絞傷;防范措施:加裝護罩或遮攔等防護設施,運轉時保持安全距離。

3、帶電的設備、電纜觸電,可能造成觸電傷人;防范措施:嚴格按規程操作,不擅自接觸電氣設備。

4、風機對輪缺少防護罩,可能造成容易造成人身傷害事故;防范措施:風機轉動部位必須加裝防護罩。

5、風機未停穩就開始檢修其旋轉部位,可能造成容易造人員受傷事故;防范措施:風機停止運轉后,開關停電掛牌,方可對其旋轉部位進行檢修。嚴禁打掃衛生時戴手套接近設備的旋轉部位。

6、不采取防護措施,直接接觸設備的高溫部位,可能造成容易造成人員燙傷事故;防范措施:嚴禁不采取防護措施,直接接觸設備的高溫部位。

7、操作設備時不執行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制度,可能造成誤操作造成人身傷害;防范措施:操作時,嚴格執行監護制度。

8、不停電或不戴絕緣手套打掃電氣設備衛生,易造成人身觸電事故;防范措施:打掃電氣設備衛生時,必須停電、佩戴絕緣手套。

9、在通風機房內私拉亂接電線,可能造成容易造成電氣火災事故;防范措施:嚴禁在通風機房內撕拉亂接電線。嚴禁在通風機房內使用電爐。

10、私自進入風硐,可能造成容易造成人身傷害事故;防范措施:不制定安全技術措施,嚴禁私自進入風硐。

11、登高作業,可能造成摔傷;防范措施:給通風機注油上下梯子時要做好自身防護工作。

12、設備運轉中的噪音,可能造成影響職業健康;防范措施:佩帶護耳器,消除噪音傷害。

篇2:耙裝機司機職業危害崗位操作規程

(一)職業危害因素

在耙裝過程中,產生的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矽塵、煤塵、噪聲、振動。對人體的危害,可造成矽(塵)肺病、聽力下降,局部振動病。

(二)操作規程

1、施工前先敲幫問頂,摘除危巖懸矸,嚴禁空頂作業。

2、設備固定牢靠;導向輪懸掛正規;防護欄齊全有效;各部件連接合格;檢查鋼絲繩排列及磨損斷絲情況;確認耙斗運行范圍內無人。

3、牽引耙斗速度要均勻,嚴禁兩個手把同時拉緊。

4、結束時將耙斗拉至耙裝機前;切斷電源,閉鎖開關。

(三)應急措施:

1、粉塵污染較為嚴重時應迅速撤離至通風良好的地方,用清水沖洗口、鼻。

2、加強通風、灑水,降低空氣中的粉塵濃度。

3、參與處置人員應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佩戴防塵口罩。參與處置人員若發生頭暈、胸悶等不適反應,應及時撤離到空氣清新區域休息,有條件給予吸氧。

(四)防護措施

1、正確配戴、使用防塵口罩,定期更換;攜帶自救器,做好個人防護。

2、濕式作業,正確使用噴霧降塵裝置,確保噴霧質量。

3、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參加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掌握防護技能。

4、對除塵系統加強維護和管理,使除塵系統處于完好、有效狀態。

篇3:刮板輸送機司機職業危害崗位操作規程

(一)職業危害因素

在操縱刮板輸送機拉煤矸過程中,產生的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矽塵、煤塵、噪聲。對人體的危害,可造成矽(塵)肺病、聽力下降。

(二)操作規程

1、刮板輸送機司機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2、上崗前先檢查操作地點的支護,機頭機尾固定及噴霧是否符合規定。

3、檢查信號裝置是否靈敏可靠,設備部件是否齊全、完整、緊固良好,溜槽、鏈條有無損壞現象。

4、接到刮板輸送機信號后,向膠帶運輸機司機發信號,并確認機道內無人員后,打開噴霧開關,點動開機,啟動轉載機運轉。

5、運行中要經常注意各傳動部位的聲音及振動情況、煤量的大小和是否有大塊煤矸及其他雜物。

6、收到停機信號,拉凈煤矸再停機,關閉噴霧,閉鎖開關。保持崗位、設備干凈整潔,底板無淤泥、積水、雜物。

(三)應急措施:

1、粉塵污染較為嚴重時應迅速撤離至通風良好的地方,用清水沖洗口鼻。

2、加強灑水,降低空氣中的粉塵濃度。

3、參與處置人員應穿戴工作服、工作帽,佩戴防塵口罩。

(四)防護措施

1、正確配戴使用防塵口罩,定期更換;攜帶自救器,做好個人防護。

2、正確使用噴霧降塵裝置,確保噴霧質量。

3、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參加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掌握防護技能。

4、對除塵系統加強維護和管理,使除塵系統處于完好、有效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