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處中介人員進出小區加強出租屋管理規定
物管處關于中介人員進出小區及加強出租屋管理規定
為切實保證小區安全,規范樓宇租售工作人員及其外來看樓人員的行為,方便看樓人員進出小區及崗位護衛員的管理,結合目前小區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管理規定:
1、中介公司工作人員因工作需要進入小區內看房的,中介公司應出具單位相關證明,并提供擔保手續,由公司負責人攜帶辦證人員的身份證復印件、1寸免冠照片、50元/證押金到管理處辦理出入證。出入證每次有效期限最長不超過3個月,如因工作需要,可再次進行延期3個月,該公司員工離職負責人應及時收繳出入證,憑管理處出具的押金條和出入證原件到管理處退還押金。
2、北區所屬商鋪的中介公司工作人員帶看樓人員進入小區統一走售樓大廳前人行入口(108崗);南區所屬商鋪的中介公司工作人員帶看樓人員進入小區統一走2棟5棟之間道口(128崗)。進入小區時中介公司工作人員應主動將本人工作證件存放于道口崗,道口崗值班員必須認真登記看樓人員的有效身份證件與具體人數,并用對講主動與業主聯系,征得業主同意后方可進入小區。中介公司工作人員將看樓人員帶出小區時,由道口崗值班員核對清點人員后,將工作證退還本人。如離場人員與進場人員不符,道口值班班員有權扣押工作證。
3、如小區業主將鎖匙委托中介公司托管,中介公司工作人員帶看樓人員進入小區時應出具《業主鎖匙委托證明》,委托證明上應注明業主的房號、身份證號碼,以便于道口崗值班員進行核對,核對無誤后方可進入,否則道口崗值班員有權拒絕進入小區。
4、中介公司工作人員帶看樓人員進入小區后,要格遵守小區的各項管理規定,配合管理處護衛員搞好小區的安全防范工作,嚴禁業務員及看樓人員在小區內逗留、閑逛、竄棟、竄戶,做到同進同出,如有違規行為或給小區造成安全隱患,管理處護衛員有權隨時將其驅逐出小區,扣押工作證或出入證,該工作人員將不得進入小區。
5、中介公司對完成的房屋租賃中介業務,應當在租賃合同簽訂后3個工作日內,將租客信息報管理處備案建立小區租客檔案如有隱瞞給小區帶來安全隱患,管理處有權拒絕該中介公司在小區開展業務,管理處將在第一時間通知執法部門對中介公司進行處理。
6、在《若干規定》中房地產經紀機構在完成租賃中介業務后3個工作日不將資料報送租賃管理部門的、規避管理,訂立假合同或為無居住證的人員介紹長期承租的將分別處罰2000元至5000元。
**物業**管理處
二○**年八月**日
篇2:出租屋安全管理規定辦法
出租屋安全管理規定1:
第一條為加強對出租屋暫住人員的治安管理,維護社會秩序,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出租屋暫住人員的治安管理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出租屋,是指除賓館、旅店、招待所外供暫住人員租住的房屋。暫住人員是指按照國家戶口管理規定需要辦理暫住登記的公民。
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加強對出租屋暫住人員治安管理工作的領導。
各級公安機關負責出租屋暫住人員的治安管理工作。房管、勞動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同進行管理。
鄉(鎮)政府及管理區(行政村)、街道辦事處及居民委員會應當組織力量加強治安防范工作。
第四條出租人向暫住人員出租房屋必須遵守《廣東省城鎮房屋租賃條例》,并向當地公安派出所申請領取《出租房屋治安管理許可證》。
關聯資料:地方法規共1部
第五條暫住人員入住出租屋,必須憑本人居民身份證到暫住地公安派出所或其指定機構申報暫住登記。
第六條出租屋治安管理實行治安責任制度。出租人、暫住人員均為治安責任人,必須與出租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其指定機構簽訂治安責任書。
第七條出租人的治安責任:
(一)遵守國家有關治安管理的法律、法規,督促暫住人員遵守法律、法規和治安管理規章制度,落實治安防范措施;
(二)保證出租房屋具備基本的生活和安全設施,提供的居住面積人均不少于3平方米,并及時檢查、修繕出租屋安全設施;
(三)不得將房屋租給來歷不明、身份不明的人員居住;非夫妻關系的男女不得在同一房間混住;
(四)發現出租屋暫住人員有違法犯罪行為,應當及時檢舉、制止或者將現行犯罪分子送交公安機關處理;
(五)向公安機關反映出租屋治安情況,協助公安機關查處刑事和治安案件、處理治安災害事故。
第八條出租屋消防安全責任
(一)按照有關規定配置消防設施和器材,設置消防安全標志,并定期組織檢驗、維修,確保消防設施和器材的完好、有效。
出租屋安全管理規定2:
出租房屋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一、根據公安部61號令《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第八條“實行承包、租賃或者委托經營、管理時,產權單位應當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當事人在訂立的合同中依照有關規定明確各方的消防安全責任”的規定,在我公司實施承租的單位(個人)應當遵守本規定,在其使用、管理范圍內履行消防安全職責。
二、綜合管理部是出租房屋(場地)的防火安全管理責任部門。房屋出租時應按以上規定,根據承租方的租房(場地)用途,應使出租房屋達到消防安全要求,必要時需經過消防安全驗收。
三、綜合管理部應按照61號令的規定,在房屋(場地)出租合同中明確出租方和承租方的消防安全責任(包括滅火器材的配備、老化線路的更換等),與承租方簽定安全協議,并進行造冊登記,報送安全保衛部。
四、房屋出租合同中必須在明確房屋(場地)用途的同時,規定承租方不得隨意增大設備負荷,不得隨意對線路、房屋結構等變更改造,否則,發生火災事故的責任應有承租方承擔。
五、承租方若因需要改變租賃房屋(場地)的用途或增大設備負荷、對線路、房屋結構進行改造時,必須首先征得出租方的同意,并且必須保證出租房屋(場地)用途等改變后,仍能達到消防安全
要求。
六、不準將房屋(場地)租給無合法有效證件和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化學危險物品的承租人。
七、發現承租人有違法犯罪行為或嫌疑的,主管部門應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及時報告公安機關、安全保衛部并積極配合進行查處。
八、主管部門負責對出租房屋(場地)進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排除不安全隱患,保證承租方的安全。
九、房屋停止租賃時,應及時到安全保衛部辦理注銷手續,不得冒名頂替出租轉租。
篇3:Z物業轄區出租屋管理規定
物業轄區出租屋管理規定
一、出租屋業主要到管理處登記出租情況實行備案,承租人入住后一星期內要辦理戶籍資料,留下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身份證復印件等。
二、只準將房屋出租給有正當職業或辦理了暫住證的外地人居住。
三、出租屋只限于居住生活,不得改變出租屋的用途。
四、出租屋內不得進行違法行為,承租人不得有妨礙鄰里正常生活的行為。
五、出租屋的水、電、氣管理費等費用業主和承租人協商,任何一方支付均可,但若有拖欠或承租人下落不明,最終要由業主支付。
六、業主應經常了解承租人的生活情況,發現有不軌行為或可疑現象及時通知管理處或派出所。
七、承租人搬出物品時,必須遵守搬出/人管理規定,提前通知管理處,管理處可視情況聯系業主進行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