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毒面具使用知識規范
1防毒面具的分類
防毒面具從結構上可分為導氣管式防毒面具和直接式防毒面具2種。導氣管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大型或中型濾毒罐和導氣管組成。直接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和小型濾毒罐組成。
2濾毒罐的防毒原理
濾毒罐內的裝填物是由吸附劑層和過濾層兩部分構成。其中,吸附劑層是過濾有毒蒸氣的,過濾層是過濾有害氣溶膠的。
2.1吸附劑層的防毒原理
防毒面具的吸附劑層,采用的是載有催化劑或化學吸著劑的活性炭。這種活性炭通常稱為浸漬活性炭或浸漬炭,或稱為防毒炭或催化炭。浸漬活性炭通過如下3種作用來達到防毒目的。
①物理吸附作用。物理吸附是由吸附質與吸附劑分子間的力相互吸引發生的,被吸附分子保持著原來的化學性質,無選擇性,吸附和脫附速度較快,例如,活性炭對沙林、芥子氣、氯等毒劑蒸氣就是物理吸附作用。
②化學吸附作用。化學吸附是由吸附質與吸附劑分子之間以類似化學鏈的力相吸發生的,吸附質與吸附劑形成表面化合物,有選擇性,通常不可逆。
③催化作用。催化作用是指某些難被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有毒蒸氣,采用催化劑使之發生催化反應,可以顯著提高化學反應速度。浸漬炭上發生的催化反應,主要是空氣中的氧和水,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與毒劑發生反應。
2.2過濾層的防毒原理
過濾層是專門用來過濾有害氣溶膠的。毒煙(固體微粒)、毒霧(液體微粒)、放射性灰塵和含細菌、病毒的微粒等,稱為有害氣溶膠。過濾層對有害氣溶膠的過濾過程與氣溶膠微粒的化學性質關系不大,主要與其物理性質、運動特性有關。
過濾層過濾氣溶膠的過程。目前常用的玻璃纖維過濾層是由許多層縱橫交錯的纖維網格組成,氣溶膠微粒通過時,總有機會接觸到纖維而被阻留。
3防毒面具的選用
在使用防毒面具時,應根據生產環境中不同種類和性質的有毒蒸氣、氣體、有害氣溶膠選擇合適的濾毒罐。GB2890-1995中規定了8種類型的濾毒罐,其中帶過濾層的在罐上加注字母“L”。
針對實驗室中有毒氣體的實際情況,主要采用不含過濾層的濾毒盒來進行防毒。濾毒盒類型如表1所示:
4使用防毒面具的注意事項
防毒面具的浸漬活性炭對毒氣進行的物理吸附作用是可逆的,吸附和脫附速度都較快,所以在沒有毒氣或毒氣濃度很低的環境中應摘下面具,避免吸入脫附下來的毒氣。
篇2:過濾式防毒面具使用規定
1過濾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導氣管、濾毒罐三個部分組成。過濾式防毒面具使用條件是空氣中的氧氣體積濃度大于18%;環境溫度為-30~+45℃;毒氣濃度應低于2%。嚴禁在缺氧的環境中使用。使用時,應當正確佩戴,及時排除故障。使用后,要注意妥善保管。2過濾式防毒面具使用前要正確選用濾毒罐型號,確認毒氣種類,確認現場空氣中毒物濃度、氧氣含量和環境溫度,務必要在濾毒罐限定的防護范圍和有效防護時間內使用。當毒氣濃度大于規定的使用范圍以及空氣中氧氣含量低于18%時,禁止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而應改用長管式防毒面具或空氣呼吸器。
3使用前要認真對面罩、導氣管、濾毒罐的完好情況進行檢查,連接部位是否嚴密,并檢查整套面具的氣密性。其檢查方法是打開底蓋,戴好面罩,用手堵住濾毒罐的進氣口,同時用力吸氣,若感到閉塞不透氣時,則可認為此面具氣密性基本良好,否則,不能使用。
4防氨面具在使用過程中感覺面罩內有氨味時,應立即撤離作業區,更換濾毒罐。使用防一氧化碳毒面具時,應特別留心,應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不被呼吸所感覺,若稍微感覺不舒服時,應立即撤離作業區。每次使用后,應將濾毒罐上、下蓋蓋嚴,防止毒氣侵入或受潮失效,以保持其密封,并置于干燥、清潔處。去污時,應用肥皂水或0.5%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陰干。切勿暴曬,以防老化。
5濾毒罐每二個月定期檢查一次,一氧化碳濾毒罐連續使用兩個小時應予以更換,每月進行一次稱重檢查,如超過20克應停止使用。
篇3:防毒面具:安全使用規程
1、使用防毒面具應按頭型大小選用適當型號,以保持其嚴密性。
2、在使用前應將面罩/導氣管/濾毒罐連接后戴好,用膠塞或用手堵嚴濾毒罐進行呼吸,如沒有空氣進入面具,說明這套面具是嚴密的,否則應詳細檢查修理或更換,密封不好的面具不準使用。
3、面具污臟時,可用肥皂水或0.05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面罩使用后,應存放在干燥通風易取用地點,不可接觸油苯類油劑,還應遠離熱源防止損壞。
4、使用10—15米長膠管防毒具,膠管口應放在通風良好的上風側。
5、防毒面具在崗位應設專柜保管,接班交班,嚴防丟失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