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防護用品管理采購保管領用制度
第一條為保障好員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規范勞動防護用品的管理,提高公司員工的勞動防護意識,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工程技術部負責界定出公司內所有崗位所適用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編制好消耗定額標準,根據生產實際及時修補。
第三條綜合管理部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的歸口管理,包括編制月度勞動防護用品采購計劃、領用核簽、勞保費用核定、費用考核等工作。
第四條資材部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的具體采購工作;資材倉庫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的保管、發放工作,并每月底向綜合管理部報告庫存情況。
第五條勞動防護用品的采購
1、綜合管理部每月初按照勞動防護用品消耗定額,并結合生產實際編制出月度采購計劃,報總經理審批。
2、資材部根據綜合管理部下達的采購計劃結合庫存量合理安排采購,資材倉庫對常規的勞動防護用品設定月度合理庫存量。
3、采購員應嚴格按采購計劃的要求,以及勞動防護用品質量標準按時進行采購,做到貨比三家并確保采購物資的質量、數量。
第六條勞動防護用品的入庫
1、資材部采購人員將勞動防護用品采購后交由品保部檢驗,合格后及時到倉庫辦理入庫手續,倉管員做好勞動防護用品的驗收工作。
2、倉管員負責核對發票,清點數量,在確認物資名稱、規格、材質、數量符合要求后方可辦理入庫手續。
3、倉管員在物資驗收時,發現物資名稱、規格、材質、數量不符合要求的或不符合審批規定的,倉管員有權予以拒收。
第七條勞動防護用品的保管
1、倉管員對物資、臺帳必須按規定項目填寫,日清月結,憑單入賬并做到賬、物、卡相符。
2、倉管員準確掌握庫存勞動防護用品動態并及時報送庫存動態表,確保收支與結存保持平衡。
3、倉管員對庫存物資進行不定期檢查,并做好適當防潮,防腐等保養工作。對有保管期限的物資,倉管員須在到期之前及時通知綜合管理部。具體的參照《物資倉庫管理辦法》執行。
第八條勞動防護用品的領用、發放
1、各部門領用勞動防護用品應填寫“材料領用單”,經部門負責人審核簽字,報綜合管理部審批、
登記。
2、倉管員在確認“材料領用單”手續齊全,填寫正確后,按實發放,不得隨意超額或扣減,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應按先進先出的原則。
3、易耗勞動防護用品(如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毛巾、洗衣粉等)按核定指標在規定時間內,由綜合管理部行政主管通知倉管員按標準統一發放。
4、公司工作服的發放按《工作服管理制度》執行。
5、對超額發放的生產用勞動防護用品的須報常務副總批準后方可辦理,其它的須報行政副總審批。
6、本著節儉的精神,公司提倡勞動防護用品的循環使用,使用部門在員工領用時要實行以舊換新。
第九條勞動防護用品的費用管理
1、勞動防護用品的費用由綜合管理部會同財務部門在年初進行核定,歸口部門在核定費用范圍內限額領用。該項費用納入歸口部門的年度經濟目標責任考核范圍。
2、歸口部門若出現勞動防護用品費用超支的,應及時可報請總經理批準增補,并由財務部門另行劃撥。
3、綜合管理部會同財務部門每月進行費用的專項審查、考核。
第十條本制度的解釋權歸綜合管理部,未盡事宜由綜合管理部負責修訂。
本制度經行政副總核準后實施,修改時亦同。
篇2:工程項目部支票領用管理程序
工程項目部支票領用管理
1、為嚴格控制現金使用量,超過現金結算金額和范圍的必須使用支票;特殊情況下,使用大金額現金結算,應事先征得財務部門的同意,并經項目經理同意后,方可進行現金支付。
財務部將拒絕支付一切,未經項目經理審批的,超過結算起點的大額現金。
2、各部門應在每月月底,將下月的用款計劃送交財務部門,支票領用人憑借有效的用款計劃填寫支票領用單,經領導審批后領用,并同時登記《支票領用登記簿》。支票領用單上應注明所需金額上限,超出上限應通知財務部,否則財務部將通知銀行,作廢該份支票,由此所引起的一切后果,由支票領用人完全承擔。
3、支票存根應由收款人簽字,并加蓋印章,支票存根因故遺失,支票領用人應立即通知財務部,并以書面形式上報項目經理,由此而造成的一切后果,由支票領用人承擔。
4、已用的支票在3天內必須辦理有關沖帳手續,對無故拖延沖帳的按支票金額的5‰處以罰金,在當月工資中扣繳;特殊情況應向財務部說明。
5、未用的支票應在當日(最遲次日)退回財務部門,否則罰款500元;如果丟失支票,領用人必須立即報財務部門采取補救措施,并向項目經理寫出書面報告,由此造成的一切損失由支票領用人承擔。
6、出納開具支票,應填寫收款人欄目。
7、支票領用人對所領用的支票的大小寫金額、收款人名稱等全部內容可能發生的差錯負全責。
篇3:鍛壓車間鍛坯生產領用管理辦法
為提高生產批次管理能力,降低物料損耗,現對鍛坯生產、領發料、批次流轉等作如下規定:
一、鍛坯生產:
1、下料工序設組長一人,分小閥體和截止閥兩塊單獨核算,分別定人員3人(其中1人組長兼),工資分配原則上按多勞多得計件工資結算分配。三人能分清各自產量的,可以直接按各人產量計算工資;不能分清各自產量的,則按3人工作業績評定底分,底分由車間主任、組長參與評定。組長負責下料工日常安排及生產落實。
2、下料工序必須保證鍛坯質量要求,減少短料及長料(相對產品只重要求而言)流出。對上道工序黃銅棒外觀及尺寸質量有缺陷的不接受,對接受有缺陷的黃銅棒并下料的后果承擔責任。
3、下料工將鍛坯滾石墨后裝箱過磅入庫,并填寫產品流轉卡,注明銅棒牌號、生產批次號、鍛坯規格、數量及操作工名單等相關資料,監督下道工序領料及流轉卡跟蹤流轉情況。
二、鍛坯領用及流轉卡傳遞:
1、鍛壓工使用鍛坯通過倉庫領用、登記,并保證流轉卡流轉。下料生產現場未過磅入庫的鍛坯須經過磅并由下料工填寫流轉卡后,通過倉庫領用,無流轉卡不得領用。倉庫建立臺帳,便于核算。
2、逐步完善鍛壓工生產成品率考核措施:
2.1鍛壓工應服從倉庫相應管理,如實做好領料及產品入庫工作,鍛坯不合格品及報廢閥體均應分別過磅,鍛坯掉地及時撿回,鍛坯表面沾上污物應擦清,可使用的及時使用,須重新滾拌石墨的送下料工處返工,禁止任意丟棄鍛坯。原則上規定:倉庫管理員、班組長、工段長發現現場留下銅頭,給予記錄,對相關責任人按0.20~0.50元/只處以罰款。(相關責任人員指能直接追究到責任人的,如現場檢查確認無誤,該誰負責的不能推脫責任的人或相同規格鍛坯無法確認指明某一個人也無法舉證為某一個人的,則使用同一規格鍛坯的操作工共同承擔罰款)。垃圾箱或其他場所經車間指定專人篩選出的合格鍛坯一律按0.50元/只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索賠。
2.2領用鍛坯與毛坯交貨入庫作為鍛壓工生產成品率考核數值(截止閥毛坯冷模或中間停頓后始鍛品要求在5只以上作報廢品,不能混入成品)。
3、流轉卡從鍛坯生產下料處作為源頭流出,途經各道工序傳遞至檢驗入庫,終結到倉庫。傳遞流徑:下料--鍛壓--切邊--退火--光飾--檢驗--倉庫。流轉卡可以移植,即如中間流轉卡損毀要加以補入,避免無流轉卡生產局面。
三、流轉卡樣式(表格格式如有變動,應以新的流轉卡流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