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鄉鎮中小學學籍管理規定

某鄉鎮中小學學籍管理規定

2024-07-14 閱讀 3546

為全面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條例》和市教體局學籍管理規定,進一步規范全鎮學籍管理工作,杜絕學生亂轉學現象,有效地控制學生流失,提高學生在校鞏固率,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特做以下規定:

一、健全組織、加強領導。各校要成立學籍管理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學籍管理員任副組長,級部主任、班主任等有關人員為組員。學籍管理員要挑選熟悉學生情況、責任心強、業務水平高的同志擔任。

二、做好新生建檔工作。學年初,各校必須按鎮教辦要求為新生建立學籍檔案,不得漏建、重建,不得出現“黑學生”現象。

三、強化學籍檔案管理。學生信息卡由教辦統一保管,學籍卡和中學生登記表等檔案暫由學校妥善保管。每學期末學籍管理員將學籍檔案分發到班級,由各班主任將學生的考試成績、操行評語公正、準確地記入檔案,然后由學籍管理員收集存放。保證做到有案必備、有案必清,無殘缺丟失現象。檔案保管質量和填寫質量將納入鎮教辦對學校學籍管理工作的考評內容。

四、規范轉入轉出程序。各單位要嚴格執行一把手主管學籍工作制度,把住學生出入關,對各種轉學手續要嚴格審查,凡手續不全或不符合規定者一律不予辦理。具體規定如下:

1、本鎮范圍內原則上不準轉學,若因特殊情況需要轉學者,學生家長要持轉出學校證明和接收學校證明到教辦辦理轉學手續。若未經轉出方同意,私自接收學生,則追究接收方校長責任。

2、因父母工作調動、家庭住址或戶口變遷等跨縣市、鄉鎮轉學者,必須按以下程序辦理轉學手續:(1)學生家長向轉出學校提出申請并征得同意;(2)持轉出學校的證明,到轉入地(縣市或鄉鎮)學籍主管部門辦理轉入證明;(3)持轉出證明和轉入證明到鎮教辦辦理轉學手續;(4)持鎮教辦的轉出證明和轉入地的轉入證明到市教體局基教科辦理轉學手續;(5)然后將轉入證明和轉出證明存根交回鎮教辦。

3、外地轉入本鎮的學生,需持接收學校的證明到鎮教辦申請出具同意轉入證明,入學時持轉出地學籍主管部門的轉學介紹信和學籍檔案(本市內含學生信息卡)到鎮教辦辦理入學手續。任何學校不得私自接收外地學生。

4、因病需休學治療者,小學生持鎮級以上醫院、中學生持縣級以上醫院診斷證明及病歷到鎮教辦辦理休學手續。

5、復學學生的學籍不得直接建在檔內,應上報教辦辦理復學手續;對輟學生返校的要歡迎和支持,并及時上報教辦恢復學籍。

五、實行學生流動情況月報制度。各校均要建立學生流動情況檔案,學生流動原因,學籍管理員必須清楚。每月23號至25號由學籍管理員填報當月學生流動情況,轉入、轉出、休學、流失要注明原因,對瞞報、漏報的學籍管理員通報批評。

六、控制學生流失情況與教學成績掛鉤。統考成績參評人數的計算以原始建檔人數為基數,減去轉出休學死亡人數,加上轉入人數即為該次考試參評人數。

七、學生鞏固率與學校工作、校長政績掛鉤。小學鞏固率達到百分之百,中學鞏固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九。小學年輟學率超過千分之一,中學年輟學率超過百分之二,則在年終工作評估中按權重扣除相應的分數,小學年輟學率超過千分之二、中學年輟學率超過百分之三的,則校長要向教辦遞交書面檢查,取消學校和校長該年度評先選優資格。

八、強化督導檢查??刂茖W生流失是學籍管理的重點、難點,鎮教辦將不定期對各校的制輟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學校不得擠壓、歧視、體罰學生,更不得挖空心思迫使差生退學,確保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九、嚴格執行管理規定。各校要結合實際認真執行本規定,確保我鎮學籍管理工作沿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年終,鎮教辦對學籍管理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揚和獎勵。

篇2:學生科學籍檔案管理員崗位職責范本

1.做好每學年新生人學登記。

2.為已注冊的新生建立學生學籍檔案。學籍檔案內容包括報名登記表、政審表、體檢表、學籍卡、健康卡、體育鍛煉測試卡、操行評定、德育考核、獎勵或處分決定、畢業鑒定等材料。

3.做好每屆畢業生的畢業檔案整理、審定、上報等有關高考考務工作,密切與上級有關部門的聯系,以保證畢業生工作的順利進行。

4.做好每學期學生的轉學、休學、停學、復學、退學等有關手續工作。

5.做好每學期學生注冊工作,建立學生名冊。

6.做好學生證、學生手冊的發放工作。

7.配合學校有關部門,做好每年一度的招生工作。

8.按照學生科工作計劃,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基礎上,配合其他崗位,完成各項臨時性的任務。

篇3:義務教育學籍管理規定

義務教育階段學籍管理規定

某某礦務集團義務教育階段學籍管理規定

為強化依法治教,進一步規范集團公司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籍管理,根據《某某省義務階段學籍管理規定》,特制定本規定。

一、新生入學

1、小學實行6周歲入學,一般不得招收不足年齡的兒童入學。

2、小學實行免試就近入學,不得進行測試和選拔。初中新生憑《小學畢業證書》或《小學修業證書》報名入學。

3、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籍一律建在戶口所在地。對于長期居住在礦區而戶籍在非施教區的礦工子女,新生入學時可以建立學籍,并在學生電子檔案生源中注明“流動人口”。

4、新生(含轉入學生)入學后,學校要認真核對該生戶籍姓名。在小學、初中段,學生從入學到畢業必須使用同一姓名,中途不得更改,確需更名的,應在新生入學一月內依法辦理更名手續。在確認各項內容無誤,

使用全省統一的學籍管理軟件建立學生電子學籍檔案,編制全省統一規定的學籍號,學籍號即為學生身份證號碼。本省內轉學、借讀等均不改變學籍號。

二、轉學

1、轉學條件:(1)全家戶口及家庭住址跨省、市、縣遷移。(2)在本市內戶口及家庭住址跨區遷移。(3)集團公司職工因工作、生活變動等原因其子女需轉學的。(4)集團公司或辦學單位招聘的職工子女以及在礦區經商、務工人員的子女。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的可以轉學。

2、轉學手續:監護人持戶籍、住址遷移證明、監護人工作調動證明或經商、務工證明,到遷入學校和遷入地教育主管部門辦理同意接收證明。(2)向轉出學校提出書面轉學申請,同時需附轉入地同意接收證明,戶籍、住址、遷移或工作調動證明及復印件,學校審核簽章,出具轉學證明及學生電子檔案,轉學申請和附件與轉學證明存根一并存檔。(3)報教育中心審批。(4)學生持轉學證明及電子檔案到轉入學校辦理轉入手續。

3、轉學時間:每學期初、末前后一周內由學校統一辦理,無特殊情況,其余時間不予辦理。

4、轉學材料自開出之日起三個月內有效,過期作廢。轉學不得變更就讀年級。

三、借讀

1、借讀條件:(1)監護人出國、從事野外或流動性工作、支邊、現役軍人,其子女需投靠親屬的。(2)學生因個人或家庭原因需借讀的。

2、借讀手續:(1)由學生監護人向在讀學校提出書面借讀申請,出具有關證明材料,提供接收學校同意借讀的證明。(2)學校出具借讀證明,審核簽章,并將監護人提交的有關材料與借讀證明存根一并保存備查。(3)報教育中心審批。

3、辦理時間:學期初、末一周內辦理借讀手續。

4、借讀管理:(1)學籍:借讀學生的學籍保留在原學校。學籍所在地學校要將借讀學生的電子檔案拷貝給借讀學校。借讀學校在借讀學生離校時要保留學生電子學籍檔案。學生返回學籍所在學校時,借讀學校要將借讀學生的電子檔案拷貝給原校。(2)考核:學生在借讀期間的有關成績、評定、獎懲等,由借讀學校記入學生電子檔案。(3)收費:借讀學校按照省規定收費項目和標準向借讀學生收取有關費用。(4)對借讀生實行嚴格控制,任何人不得因學生成績差而迫使或變相迫使學生外出借讀。

四、休學和復學

1、休學條件:學生因傷病和不可抗拒的原因連續缺課累計超過210個學時(一個半月)仍不能上學的,可以辦理休學。

2、休學手續:(1)監護人提出書面休學申請并提交有關證明材料。材料包括:A、書面休學申請。B、學生因傷病休學的,需提供縣級以上醫院病歷、診斷證明、醫療費收據及其它證明材料;因不可抗拒的原因提出休學的,需出具公安、民政、勞動等有關部門的證明。(2)學校審查后填寫《休學審批表》,簽署意見。(3)報教育中心審批。(4)學校開出《休學證明》交家長妥善保管。

學校應將以下材料及時存檔:①《診斷證明》;②《醫療費收據》(或復印件);③《休學審批表》、學生休學情況要記入學生電子檔案。

3、休學自傷病之日始,期限為一年。隨原年級就讀(不變更年級、學籍)的憑醫院的“健康證明”可隨時辦理手續復學。

4、休學期滿仍不能復學的,由監護人提出書面申請,可續辦休學手續一年。休學期滿可以復學的,應提前一周辦理復學手續。

5、復學時,憑醫院的《健康證明》、《休學證明》和辦理休學手續以后的醫療費收據(或復印件)等,到學校填寫《復學審批表》,報教育中心審批。

學校應將以下材料及時存檔:①《健康證明》;②《醫療費收據》(或復印件);③《休學證明》;④《復學審批表》。

6、嚴格控制休學率。年休學率不得高于年級總人數的1%,對違規辦理休學的要追究其領導和當事人責任并給予糾正。休學率與學校綜合考核掛鉤。

五、畢業、升學

1、小學畢業班的所有學生,均直接升入初中。

2、跨市縣借讀的小學畢業生,一般應回學籍所在學校參加畢業考試、領取畢業證、安排升學。

3、學生修業期滿,德、智、體均合格者由畢業學校發給經教育主管部門驗印的畢業證。

4、學生畢業成績不合格的,準予補考。補考仍不合格的發給修業證書,并記入學籍檔案。

5、為保證義務教育順利實施,義務教育階段一律實行不留級制度。

六、其它

1、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學籍管理由教育中心負責組織、指導、檢查、處理。學校要指定專人負責學籍管理和從事學籍管理電子化工作,按要求建立健全學生學籍電子檔案并妥善保存,不得擅自填寫、更改和公開學籍

信息。

2、學生死亡和因故喪失學習能力的,由學校向教育主管部門提出報告,并附上有關證明材料,經批準后注銷其學籍,學校在學生電子檔案中注明。

3、學校或教育主管部門所出具的紙質學籍材料必須按規定加蓋學校及市、縣教育主管部門公章方才生效。

4、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為轉學、休學、借讀的學生涂改或重新制作學生學籍的有關信息和材料,對弄虛作假者要追究責任并予以糾正。

5、任何學校不得接收沒有入學、轉學、借讀等手續的學生。

6、學校每學期放假前必須對中小學各年級學籍進行審核,填寫增、減員表報教育中心。教育中心每學期進行學籍會審,及時糾正和處理學籍管理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