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設備使用制度
現代教育設備是學院開展多媒體教育教學、網絡化辦公和無紙化辦公的物質保證。為了管理使用好現代教育設備,使現有設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避免流失,減少損壞,特制定本制度。一、現代教育設備應一式二份統一登記入賬,分別由現代教育中心設備技術部和部門保管員留存。二、所有使用現代教育設備的老師,在使用設備時必須履行借用手續,填好借用的時間與歸還日期,并按時歸還。三、使用設備時要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要做到操作規范無誤,并及時記錄好設備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主管部門匯報。四、交還設備時使用者和保管員同時驗好設備的完好程度,若有損壞現象發生,填好報告單等候處理。五、任何老師不得隨意將借用學院的現代教育設備再轉借他人,更不準拿回家使用。違者按有關規定論處。造成設備丟失、損壞等,后果自負(酌情賠償)。六、現代教育設備是為教學服務的,任何人不得以用于教學為名,用其參與社會
商品經營活動。一經發現嚴肅處理。七、學院現代教育設備一般不外借,如有特殊情況,應報請學院領導批準后方可外借。同時要履行借用手續。八、對語音室、微機室、微格室、多功能教室的使用,任課教師務必要按學生的學號順序入座,相對穩定座位,責任明確。學生不經老師同意不得隨意調機換座,下課后任課教師填好"設備使用記錄",以備設備正常使用。九、貴重設備(如攝相機、錄相機、多媒體外設備等)的使用,要嚴格按照規定履行借還手續,并在使用期間妥善保管,確保安全,沒有特殊情況不得讓設備在庫房以外的任何地方過夜,應當天借用當天歸還。十、現代教育設備管理人員、老師和實驗實訓教師,要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關心愛護每一臺設備,隨時注意提高防范意識,養成人走關機、關燈、關窗、關門的良好習慣,并經常搞好室內衛生,保持設備清潔。十一、在設備基地,未經批準不得帶領外單位人員來操作,不準任課教師利用學院設備私自搞培訓(以贏利為目的)等活動。十二、教師若使用設備,要求提前三天約好,以便協調使用。十三、設備出現故障,不得私自拆卸,不得私自更換器件,最少兩人在場且在允許的情況下方可進行維修,以確保機件的完備性。十四、實驗教師、保管員及有關教研室要經常檢查電源情況出現問題應及時反應給有關方面,爭取及時解決問題。十五、任何人不得在庫房、機房內吸煙,保持室內衛生。十六、凡屬淘汰、報廢設備不得隨便丟棄,各種儀器設備要清點記賬,應妥善保存,經學院領導批準后方可進行適當處理,并及時銷賬(一式二份)。
篇2:公安機關使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規定
第一條為規范我省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記錄資料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我省各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本省行政區域內使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應當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記錄資料對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處理,應當遵循合法、及時、公正、公開和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對應當給予處罰的,依據違法行為的事實和法律法規的規定作出處罰決定。
第四條本規定所指的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是指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用于道路交通安全監控、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的電子、雷達、激光、照相、視頻技術等裝置。
第五條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應當由公安機關向政府申請撥款安裝,并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負責日常使用、管理、維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出資、合作等方式,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經營謀利。
違反前款規定的,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所采集的數據一律無效,不得錄入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系統(以下簡稱全省系統),并不得作為處罰依據。
第六條交通技術監控設備必須是國家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生產、銷售,并經檢定合格的產品。
各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使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應當依法進行周期檢定,檢定結果報省廳交通管理局備案。
第七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查處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應當在以下道路上進行:
(一)設有規范相應交通行為的交通信號;
(二)雖無規范相應交通行為的交通信號,但法律法規有明確通行規定的。
第八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需要,科學合理設置和使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其中安裝測速設備,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固定測速點位置必須提前在前方500米至1公里處豎立告示牌,公開告知。
(二)除固定測速點外,可以根據轄區內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及交通事故發生特點,采取流動測速方式進行測速。
第九條違法數據采集、處理等工作,應當由公安民警負責。違法數據錄入工作,可以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指定的專人負責。
交警大隊使用非公安民警的工作人員的,應當將人員名單報所在地交警支隊備案,交警支隊對人員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第十條利用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收集的違法行為信息,應當清晰反映機動車類型、號牌、外觀以及違法行為種類、違法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等特征。違法事實不清的,不得錄入全省系統。
對監控記錄的違法行為信息,應先與全國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查詢系統中的車型、顏色等車輛外觀特征數據進行比對,經比對無誤后方可錄入全省系統。
第十一條便攜式、車載式等移動監控設備記錄的違法行為信息,應在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錄入全省系統;固定監控設備記錄的違法行為信息,應在違法行為發生之日起5個工作日錄入全省系統。超過規定時間的,不得錄入全省系統。
第十二條對于交通技術監控設備查處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將違法處理通知書或處罰決定書郵寄送達當事人。采取郵寄送達方式無法送達的,可以公告送達。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違法行為信息錄入全省系統后的10個工作日內向車輛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寄出違法處理通知書,通知駕駛人或者車輛所有人、管理人接受處理。超過六個月未發出違法處理通知書的,不再予以處罰。
第十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并送達處罰決定書后,當事人未按期繳納罰款的,可以依法加處罰款。已作出并送達違法處理通知書但未作出或送達處罰決定書的,不得向當事人加處罰款。
第十四條同一輛機動車在一個連續時間狀態,在同一個大隊轄區的同一路段同一行駛方向,被固定測速設備或者流動測速設備記錄有多次超速違法行為的,原則上只處一次罰款。
機動車有超速違法行為,但時速未超過限速值10公里/小時的,可予以書面警告處罰;機動車有低速違法行為,但未低于最低限速值10公里/小時的,可予以書面警告處罰。
第十五條機動車已辦理了轉移登記的,轉移登記后如發現該車在轉移登記前還有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未處理的,不再處以罰款。
第十六條當事人已繳納罰款,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及時辦結違法信息處理手續。全省系統與銀行代繳罰款系統沒有實現聯網的地區,應當每日到銀行提取罰款繳納的資料,3個工作日內辦結違法信息處理手續。
因計算機系統故障、數據不能正常傳輸等原因造成違法記錄沒有及時撤銷,但當事人提供了繳納罰款憑證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查后應當辦理車輛及駕駛人業務。
第十七條當事人對交通技術監控記錄的資料提出異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聽取其陳述和申辯。對當事人所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不予處罰,違法行為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及時撤銷違法記錄。
第十八條未嚴格執行本規定,造成嚴重后果的,按照公安部《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規定》、《廣東省公安機關人民警察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的規定追究有關單位領導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第十九條本規定由省公安廳負責解釋,從發布之日起實施。此前的文件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篇3:設備公司分廠經費使用管理辦法
設備公司關于分廠經費使用管理辦法
為了加強分廠建設,便于分廠管理。經2011年6月28日總經理辦公會研究決定,制定分廠廠長經費使用管理辦法如下:
一、經費數額
各分廠活動經費數額根據分廠人數及人員結構確定:
鉚焊分廠5000元/月;
板加分廠3000元/月;
機加工分廠3000元/月;
安裝分廠1500元/月;
綜合分廠500元/月。
二、使用范圍
各分廠經費用于分廠基層建設工作,由分廠廠長支配,重點用于以下幾個方面:
1、分廠自行訂閱的書刊讀物。
2、分廠自行組織各種活躍員工的業余活動。
3、分廠的慰問、“紅白”事等。
4、分廠招待費。
三、使用管理
1、分廠經費必須憑正規發票,由分廠廠長簽字,經公司主管領導審批后到財務報銷。
2、各分廠經費每月不得超支,年終進行統算,節余部分可累計到下年使用。
3、由財務部按下撥計劃控制分廠廠長經費的支出。
四、有關要求
各分廠要嚴格按照公司的要求及財務管理有關規定使用好廠長經費,對于不負責,亂用經費的分廠,一經核實,除追回全部經費外,對分廠廠長扣罰10%的工資,兩次違反規定者扣罰20%,嚴重者提交公司辦公會,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五、本規定自20**年7月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