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食堂安全操作制度
食堂安全操作規程
1、食堂人員應經過區以上醫院體檢合格后,持證上崗;
2、食堂人員應遵守有關食堂衛生規章、制度;
3、食堂人員應遵守本公司安全管理規定和安全操作規程;
4、在使用各種機械設備工作時,必須遵守各種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和使用說明;
5、食堂人員在使用各種電器設備和開關電閘時,嚴禁濕手觸及,防止觸電;
6、非食堂人員嚴禁入內;室內應備有滅火器材,以防火災;
7、炊事人員必須正確穿戴好防護用品,講究公共和個人衛生,工作時間要戴口罩,不準吸煙。嚴禁赤膊赤腳和有傳染病的人進入食堂;
8、遵守勞動紀律。切菜、磨刀等工作時,思想要集中,不得邊工作邊談笑,防止劃、碰、擠、壓、砸、割、打、燙、燒傷;
9、往開水里面放東西必須緩慢,不準沖擊;用油炸食物時,油溫不準過高,防止著火;用器皿盛湯、稀飯等,不得過滿,防止濺出燙傷。兩人以上抬、搬東西,要步調一致,協同配合,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操作;
10、食用堿和明磯等物,要妥善保管,不準亂放,更不準放在爐灶上或爐灶附近,防止誤用、誤飲;
11、食堂廚師(驗菜員)必須采用新鮮潔凈的原料制作食品,發現有腐爛變質或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及其原料,不得加工或使用。廚師每天要對蔬菜水果類原料進行農藥殘留檢測,檢測合格方能加工使用。測試后要將檢測結果及時登記;
12、廚師在加工食品時,必須做到燒熟煮透,加工后的熟制品應當與食品原料或未成品分開存放,未成品應當與食品原料分開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13、食品在烹飪后至師生食用前一般不超過2個小時,若超過2個小時存放的,應當在高于60度或低于10度的條件下存放。學生餐制作成品到學生食用其間隔不超過3小時。剩余食品必須冷藏,冷藏時間不得超過24小時,在確認沒有變質的情況下,必須經高溫徹底加熱后,方可繼續食用,學生不用隔夜食品;
14、接觸和盛裝原料、未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須標志明顯,并做到分開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凈,保持清潔。
篇2:某食堂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1)食堂工作人員應加強《消防法》的學習,增強防火責任心,減少火災事故隱患,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用火應嚴格控制和管理,閑雜人員不得隨意進出,私自動火。
2)食堂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守安全防火管理規定,做到人走火滅。
3)食堂油類和其他物品應遠離火源,擺放整齊。
4)食堂工作人員在下班時,應對食堂進行認真檢查,確認安全方可離去。
篇3:食堂安全防火制度
一、食堂應按消防要求配備適當的消防器材。
二、爐灶附近嚴禁存放油類、刨花、木柴、廢紙等易燃物品。
三、爐灶生著火后,要有專人負責管理爐灶火情,不得擅自離開崗位。
四、鍋內食油溫度不能過高,以免引起燃燒。
五、對燒煤柴的食堂,做完飯后,必須把火壓封好或消滅,清除干凈灶前附近的易燃雜物,要查看火情,鎖好窗和賣飯口方可下班。
六、對用燃氣做飯的食堂,做完后要檢查開關是否處在關閉狀態,防患于未然。
七、食堂工作人員必須懂得防火知識,會使用消防器材及撲救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