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煤礦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煤礦防治水工作,促進煤礦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穩定好轉,現特制定我公司專項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總工程師負責礦井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健全防治水機構、組織完善各種防治水管理制度,配備齊全探放水設備;地測副總工程師負責防治水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組織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組織召開防治水工作會議,研究制定水害隱患治理措施。
二、每周進行兩次隱患排查,由礦長組織有關人員對本礦井下所有受水害威脅的工作地點進行全面排查,詳細登記,檢查后要以三定表的形式下發到相關科室,限期整改。排查負責人要按規定時間及時進行回查,做到“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
三、對于查出的重大水害隱患,要分類定級,建立檔案,按規定向上級相關部門報告;同時要制定專門治理計劃,做到人員責任、整改措施、整改資金、整改期限、應急預案五落實。
四、地測科在每年雨季來臨期間必須每周對地表進行一次巡查,對礦井各個井筒井口周圍地表的穩固情況、井口附近防洪溝渠、防洪材料的設置要作系統的檢查,杜絕地表水形成的礦井災害。
五、地測科必須查明礦井或采區水文地質情況;定期觀測礦井涌水量,定期收集、調查核對本礦及相鄰煤礦的廢棄老窯情況,完善防治水基礎資料,準確掌握礦井水患危險的情況,對礦井生產區域的地質構造情況、水害類型等進行預測預報,提出預防和處理水害的針對性措施。
六、認真落實“防、堵、疏、排、截”五項綜合治理措施。
七、加強職工對水害防治知識的培訓和教育,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和綜合素質。建立完善水害應急救援預案,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
八、地測科認真履行對煤礦水害的日常監管職責,加強本礦的監督檢查力度。
九、礦井水害預防、治理的執行措施。
1、機電科要加強礦井排水系統設施、設備的管理,確保礦井排水系統暢通,排水設備運行可靠。
2、地測科、機電科每年在雨季節來臨前,對井下進行一次中央水泵房水泵聯合排水試驗,確保水泵聯合排水的穩定。
3、每年雨季前對井下各水泵房水倉進行一次全面清掏,確保水倉有足夠的儲水容積。
4、地測科加強對周邊相鄰礦井的防治水監測,每月定期對各相鄰礦井井下的采掘情況進行交換,時刻掌握第一手資料。
5、加強對本井田包內整合關閉礦井及老窯采空區的提防。在接近時必須制訂專門的措施,超前鉆探,情況不明時,嚴禁采掘作業。
6、地測科、培訓中心負責對井下職工進行礦井水災避災技術培訓,使每一個職工都知道本工作地點的避災路線,以及本區域或礦井受水災后自己的行動要求。
7、雨季來臨期間地面只要下暴雨,調度室必須通知井下立即停止作業,將所有人員撤出地面。
十、因水害隱患排查不認真,報告不及時,整改不到位,造成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的,將嚴格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篇2:水害隱患排查制度范本
為了本項目部安全生產,保障職工生命、國家資源和財產的安全,排除井下水隱患,特制定本制度:
1.必須成立防治水隱患排查領導小組,成員并下設辦公室。
2.領導小組每月下旬必須完成對礦井防治水隱患排查。排查地點:施工地面、井下所有出水地點及排水設備管路、水溝等。
3.每月下旬組織的防治水隱患排查和質量標準化合并進行,由總工程師根據礦井當前防治水重點工作進行分工,安排排查項目和重點環節,每個地點安排一名專業負責人,重點問題進行排查。
4.防治水隱患排查時,需要按照技術部門制定的檢查內容和標準去逐項檢查,檢查完后及時將現場檢查原始表報領導小組辦公室,由辦公室主任負責進行歸類匯總,并提出處理意見,經總工程師批復后,以書面形式下發進行整改,領導小組安排對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5.防治水隱患排查執行“將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制,由于檢查不認真出現影響防治水安全工作,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6.地測防治水要做好每月防治水隱患排查的工作安排和內業資料管理,對整改過程要建立完整記錄,要求內容齊全,規范(包括檢查人員簽字、人員分工情況、存在問題、情況復查情況等)做詳細記錄。
7.各隊組必須高度重視防治水工作,尤其是掘進隊要嚴格按照防治水方案要求做好日常隱患排查工作,確保排水系統暢通,排水設施完好。
8.技術科要超前做好水患的預測預報工作,對井下各出水點要定期進行水量觀測,及時分析水患危害程度,對影響施工的地區要制定可靠方案,及時處理,確保防治水工作安全。
9.相關科隊必須認真慣執行重點防治水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嚴格按照防治水隱患排查要求,限期進行整改,在規定期限內未進行落實的給予相關部門一定處罰。
10.小組成員要認真的對待防治水隱患排查工作,確保礦井防治水的工作安全、有效、無水害事故發生。
篇3:煤礦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一、地質測量科是防治水工作的主要職能科室,在總工程師的領導下,負責水患排查治理方案、設計、計劃和措施的編制,掌握礦井水動態變化,收集、分析、整理、提交各類地質及水文地質資料,檢查、督促各項防治水措施的現場落實。
二、水患是指在煤礦建設和煤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可能導致人身傷亡或者經濟損失的水害危險性因素。水患可按嚴重程度、解決難易、工程量大小分為三級:
A級:危害嚴重,有可能造成重大人身傷亡或者重大經濟損失,治理難度及工程量大,由公司及上級煤炭管理部門協助解決的重大事故隱患。如受奧灰水威脅的采掘工作面;圖紙、資料與實際嚴重不符;超層越界開采或者擅自開采、破壞保安煤(巖)柱等。
B級:危害比較嚴重,有可能導致人身傷亡或者較大經濟損失,或治理難度及工程量較大,須有各礦限期解決的隱患。如老空水、頂底板砂巖水、斷層水、鉆孔水等。
C級:危害較輕,治理難度及工程量較小,煤礦區(隊)生產部門能夠解決的隱患。
三、生產礦井必須建立水文觀測系統,水文地質人員按規定時間堅持觀測,特殊情況下加密觀測。對受水威脅的工作面也要定期探測。
四、建立水情水害定期預報制度,要有月預報、季預報、年預報,年、季、月底總結,并按年裝訂成冊,存檔備查。
五、建立水患排查治理制度。每月由總工程師組織地測、生產、調度、安監、機電等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根據當月生產作業計劃進行水情水患排查分析,確定級別,并將排查出的A級隱患報公司。公司經有關生產處室審查會簽,提出處理意見,并反饋到礦井,由各礦組織實施。
六、每季度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地測、生產等有關專業人員收集、調查、核對相鄰煤礦和廢棄老窯情況,并做好調查記錄,發現超層越界應及時上報公司,公司要采取相應措施。
七、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和技術人員根據礦井生產實際情況,每年進行一次水害因素分析、預測,制定治理防范措施,納入礦井年度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并根據現場實際及時修改補充。對避水災路線及路標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保證行人暢通,路標醒目。
八、每月由總工程師或分管副總工程師組織有關部門進行一次水情水患排查分析及防治水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防治水辦公室每旬對受水威脅的頭面進行一次覆蓋式檢查。防治水措施不落實的要立即停止生產并及時向總工程師、分管負責人匯報處理,重點頭面要做到天天分析,跟蹤管理,直至消除隱患。
九、必須根據排查出的隱患編制治理方案措施。A級隱患的治理方案措施由礦總工程師組織編制,報公司審批后實施,B、C級隱患的治理方案由礦總工程師審批后實施。
十、水患治理必須嚴格按防治水治理方案或設計組織實施。A、B級隱患的治理方案措施由礦主要負責人組織實施,C級隱患的治理由區(隊)業務部門負責落實。
十一、水患治理應堅持“整體設計,分步實施”的原則,堅持“有掘必鉆,先鉆后掘,先治后采,不治不采”的原則,必須做到不安全不生產。
十二、應根據水患的級別及具體實際情況,對安全隱患進行檢測、評估和監控,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技術措施和應急處置預案,并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采取的應急措施。
十三、對A級水患的治理資金應從煤礦安全技術措施專項費用中列支。集團公司本著“先急后緩、重點工程重點補助”的原則給予補助,不足部分由各礦自籌解決,確保水患治理資金的落實。凡是申請公司補助的項目,必須報單項工程設計,經集團公司審批后組織實施,工程結束經驗收合格,給予適當補助。
十四、A級水患治理完畢后,礦組織自檢,合格后報公司,公司將組織有關人員驗收,合格后逐級上報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