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荚嚬ぷ髦贫确侗?/h1>
2024-07-14
閱讀 4521
為了保證學校考試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強對考試工作的管理,保證考試成績的真實性,特制定本規定,以保證考試達到預期效果。
一、考生考場紀律
1.考試一律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考生應提前10分鐘進人考場,并按指定位置就座,必須遵守監考人員的指令,開考結束前20分鐘方可交卷出場。
2.考生除帶考試必需的文化用具、開卷考試規定的書籍和參考資料外,不準帶任何書籍、紙張、電子詞典、有儲存功能的計算器等入場。考生就坐后應主動檢查座位周圍是否有書籍、筆記本或有字跡的紙張等,如發現應及時報告監考教師,否則如被查出,按有關規定處理。
3.考試時不得攜帶手機和mp4.mp5,一旦發現,立即沒收。
4.考試期間如需提問,必須先舉手,經監考人員同意后方可提問,但不得向監考教師提問與考試內容有關的問題。
5.考生答題時,其它應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書寫,字跡應工整、清楚。
6.考試期間,學生一律不得借計算器、尺子、橡皮等文具,如確需借用他人文具,須經監考教師同意,且由監考教師代為借還。
7.考場內應保持安靜,不準交談議論,不準東張西望,不準偷窺、抄襲他人試卷,嚴禁交換試卷或紙張,不得傳遞與考試有關的信息,否則視為作弊。
8.考生有責任保管好自己的考卷,以免他人抄襲,否則視為協同作弊。
9.考試過程中,除生病和交卷外,考生不得離開考場。特殊情況經批準離開者,須有監考教師陪同,并盡快返回考場繼續答卷,不得延長答卷時間??忌痪砗髴⒓措x開考場,不準在考場內及附近逗留、喧嘩??荚嚱Y束后應立即停止答卷,并離開考場,不得故意拖延時間,若經監考人員催促仍不交卷者,則按曠考論處,成績以零分計。
10.考生不準代交別人試卷,也不準擅自將試卷帶出考場,否則視為考試作弊。
二、監考教師須知
l.監考教師必須認真履行監考職責,不得遲到、早退、缺席。
2.監考教師應于考試前10分鐘到指定地點領取試卷,提前5分鐘進入考場,并做好試卷的保密工作。
3.監考人員在考試前必須徹底清場,指揮學生將與考試無關的物品放在指定位置;如個別不接受指揮的考生,則不發放試卷。
4.監考教師主要職責是維護考場秩序,不得對考生進行任何提示或暗示;不得隨意延長考試時間,若需延長考試時間,應經教務處同意。
5.嚴格考場管理,對學生作弊及其它影響考場秩序的行為有權作出處理;對作弊者和嚴重影響考場紀律者沒收其試卷并勒令其退場,收集好有關證據,并做好記錄;對輕微影響考場紀律者提出警告。
6.對考場上出現的問題應及時予以解決,對超出監考權限的疑難問題,要請示巡視員后妥善處理。
7.監考教師要認真負責,注意巡查;不得在考場做任何與監考無關的事情,更不能在無人代理的情況下離開考場。監考人員若有急事需要離開考場,必須經巡視員同意后,由教務處進行妥善安排后,方可離開考場,否則按違紀處理。
8.嚴禁縱容考生作弊或有意為考生作弊提供條件或包庇考生作弊事實的行為,一經發現,按有關規定處理。
9.考試結束后監考教師要仔細清點試卷(包括學生已答試卷及空白試卷),確認無誤后,將試卷交回指定地點處理;若收回試卷數量與領取、發放時不符,要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時追回試卷。
10.若考場有作弊或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教務處。
三、違紀行為的認定及處理
1.學生有下列規定中確定的作弊行為之一,由監考人員或巡視人員當場抓獲者,或有其他考生檢舉并有確鑿證據者即可做作弊認定,由教務處提出處理意見,報學校處理,書面予以批評教育,并通知班主任進行批評教育。
2.學生采取不正當手段于考試前獲取試題內容視為考試前作弊,采取不正當手段要求老師加分或包庇作弊事實視為考試后作弊,均以作弊論處,由教務處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處理,,并通知班主任進行批評教育。
3.教師有如下情況之一者,視為違反考試工作紀律:
(1)有意或無意泄漏考試試題;
(2)監考時為考生提供作弊條件或縱容考生作弊或包庇學生作弊事實;
(3)監考時對考生進行答題提示;
(4)監考時管理不力,造成考場秩序混亂;
篇2:職工培訓考試登記制度范本
1、全礦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執行“三級”教育制度,培訓時間不得低于72小時。
2、特種作業人員必須送安培中心培訓,并取得相關證件持證上崗。
3、職工培訓必須進行考試,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4、安監科認真組織好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考試、考評工作。
5、辦公室作好特種作業人員證件管理登記工作。
篇3: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及持證上崗管理制度
為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法》,嚴格執行《國家電網公司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為規范公司的員工和臨時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管理,依據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安全培訓單元的管理內容和管理要求,提高職工的安全自我防護意識,防止和減少傷亡事故。特制定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及持證上崗管理制度如下:
一、?新入職公司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管理
1.?新入職公司的員工應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身體健康,符合發電企業員工有關要求。
2.?新入職公司的員工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并經安全規程考試合格。
3.?三級安全教育為廠(公司)安全教育,車間(部門或分公司)安全教育,班組安全教育三級。
4.?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均必須有專用記錄檔案。
5.?三級安全教育培訓考試不合格人員必須重新安全教育培訓并考試合格。
6.?未經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的人員不得進入工作現場,不得進行生產工作。
7.?未經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的人員不得進行專業或特殊工種的培訓練習。
8.?生產崗位不同專業的崗位變動人員應經過安全教育培訓合格。
9.?新入職員工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均必須有專用記錄檔案。記錄檔案應保留三年。
二、?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進行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管理
1.?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工作的人員指:臨時工、外包工,在生產場所從事承包工程的人員,到現場實習、試驗、技術指導的外單位人員。
2.?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工作的人員應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身體健康,符合發電企業生產有關要求。
3.?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工作的人員必須進行公司,部門或分公司,班組三級安全教育。
4.?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工作的人員先由用工單位負責填寫臨時工作人員登記表,填寫工作內容,用工時段,審核用工人員狀況數量符合工作要求,由用工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確認后交安健環部(用工單位不確定的由聯系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確認)。
5.?安健環部根據臨時工作人員作業工作性質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后進行考試。并填寫安全教育登記表,登記表由安全教育講課人,受教育人本人簽字。
6.?安健環部對臨時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考試合格后交用工單位進行進行部門或分公司安全教育(用工單位不確定的由聯系單位負責安全教育),并安排做好班組安全教育。同時用工單位應根據作業工藝現場設備情況進行技術交底。
7.?臨時工作人員在公司內部專業分公司間流動的應專業作業性質相同,到新的專業分公司必須進行分公司、班組級安全教育。
8.?在生產作業相關工作超過一年的臨時工作人員,除了入公司必須接受安全教育外,還必須同各用工部門職工一起參加安全活動、年度安規學習和考試,并將考試成績記錄在案。短期在班組工作的人員應參加班組安全活動。
9.?臨時工作人員三級安全教育及技術交底有效期為一年。
10.?臨時工作人員三級安全教育及技術交底均必須有專用記錄檔案。記錄檔案應保留二年。
三、安全教育的內容
1.?公司級安全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國家、電力行業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程,電力安全生產基礎知識和管理知識,神華神皖與本公司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企業的安全業績和歷史經驗教訓,安全責任意識和行為理念,相關事故案例、違章考核等。
2.?部門車間或分公司安全教育內容應包括:本部門車間的現場安全規章制度,車間生產特點和工作性質,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主要危險源及危害因素、作業危險點分析、安全注意事項,予防人身傷亡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特殊情況的識別與處置,事故案例學習,緊急救護和消防安全知識等。
3.?班組安全教育內容:本班組的生產概況、特點、范圍和作業環境,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注意事項,崗位之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與職業健康事項,相關工作的危害識別與風險控制方法;本崗位常用的機械設備、工器具的安全操作要領和使用方法,勞動保護用品佩帶及正確使用方法。
四、特殊工種的培訓、取證:
1.?特殊工種人員(電氣、起重、鍋爐、壓力容器、焊接、車輛駕駛等)應由國家受權的相應專業管理與監督機構進行培訓、取證。
2.?來公司工作的外單位特種作業人員,安健環部嚴格審查特種作業證,無證者不準從事有關工作。
3.?特殊工種人員作業證到期限的應及時培訓換證。作業證過期限人員不得進行特殊工種作業。
五、安全技能認證培訓
1.?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是指企業對員工從事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安全技能進行培訓、考核,并確認其安全資格的活動。
2.?安全技能認證培訓要求企業建立和執行崗位安全生產準入制度,即企業應將員工取得與崗位工作相適應的安全資格,作為員工上崗、轉崗、晉升的必備條件,未取得相應安全資格的員工即安全技能達不到崗位要求的員工,均不得從事該崗位的工作。
3.?企業建立和執行安全資格復審和繼續培訓制度,應規定安全資格的有效期,員工的安全資格有效期滿后,應參加繼續培訓和資格復審考試。
4.?發電企業的安全技能認證培訓對象可以劃分為A、B、C、D、E五個類別,分別接受相應的培訓和認證,并要求獲取對應的安全資格。
l?A類對象為企業的專職安監人員,需要獲取A類安全資格。
l?B類對象為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分管生產(基建)負責人、總工程師、生產(基建)副總工程師(廠長助理),需要獲取B類安全資格。
l?C類對象為企業的生產(基建)職能部門負責人和車間負責人(含副職、主任助理),需要獲取C類安全資格。
l?D類對象為企業的生產(基建)職能部門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和車間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檢修班組長、運行值班長、技術員,需要獲取D類安全資格。
l?E類對象為企業的運行、檢修班組一般運行、檢修崗位人員,需要獲取E類安全資格。
5.?A、B類對象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應由上級主管部門,國家受權的相應專業管理與監督機構進行。C、D類對象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應由公司安健環部與人力資源部門組織進行。E類對象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應由所屬部門或分公司進行。
6.?崗位變動的員工在崗位變動時,應通過安全技能培訓和認證取得與崗位要求相適應的安全資格。
7.?在安全資格有效期滿時,應經復審重新取得安全資格認證。
8.?各類人員的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應有專用記錄檔案。該記錄檔案分級管理,長期保存。
六、專項安全教育培訓
1.?公司每年結合安全規程學習對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安全培訓考試,對考試合格的人員,重新審發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名單并公布。
2.?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專項安全培訓由應由上級主管部門,企業所在地政府安監部門組織培訓和考試。
3.?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的對象一般為企業從事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作業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培訓一般由企業所在地政府質監部門組織培訓和考試,通過培訓考試后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
4.?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的對象一般為企業從事電工作業、焊接與熱切割作業、高處作業等的人員。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由政府部門國家受權的相應專業管理與監督機構進行。
5.?違章、事故責任者安全培訓:公司發生二類障礙及以上、人身輕傷與人身嚴重未遂不安全事件的應進行違章、事故責任者安全培訓。人員責任的由安健環部組織責任人和相關人員進行,設備原因的由設備管理部組織有關專業人員進行。必要時通過培訓考試使違章和事故責任者重新取得相應的安全資格。
七、?日常安全教育培訓:
1.?針對電力系統和企業發生的典型事故案例,組織員工進行典型事故案例的教育學習活動。
2.?根據情況組織員工參加的安全制度培訓,對企業年度安全工作報告進行專題學習
3.?組織參加上級企業組織的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班、兼職安全員培訓班。
4.?組織員工開展人身急救(特別是觸電急救)和緊急逃生技能的培訓。
5.?針對專兼職駕駛員開展的交通安全技能培訓。
6.?結合安全月,安全年,春、秋季安全檢查重點內容進行安全教育培訓。
安健環部
2012年2月14日
為了保證學校考試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強對考試工作的管理,保證考試成績的真實性,特制定本規定,以保證考試達到預期效果。
一、考生考場紀律
1.考試一律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進行。考生應提前10分鐘進人考場,并按指定位置就座,必須遵守監考人員的指令,開考結束前20分鐘方可交卷出場。
2.考生除帶考試必需的文化用具、開卷考試規定的書籍和參考資料外,不準帶任何書籍、紙張、電子詞典、有儲存功能的計算器等入場。考生就坐后應主動檢查座位周圍是否有書籍、筆記本或有字跡的紙張等,如發現應及時報告監考教師,否則如被查出,按有關規定處理。
3.考試時不得攜帶手機和mp4.mp5,一旦發現,立即沒收。
4.考試期間如需提問,必須先舉手,經監考人員同意后方可提問,但不得向監考教師提問與考試內容有關的問題。
5.考生答題時,其它應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書寫,字跡應工整、清楚。
6.考試期間,學生一律不得借計算器、尺子、橡皮等文具,如確需借用他人文具,須經監考教師同意,且由監考教師代為借還。
7.考場內應保持安靜,不準交談議論,不準東張西望,不準偷窺、抄襲他人試卷,嚴禁交換試卷或紙張,不得傳遞與考試有關的信息,否則視為作弊。
8.考生有責任保管好自己的考卷,以免他人抄襲,否則視為協同作弊。
9.考試過程中,除生病和交卷外,考生不得離開考場。特殊情況經批準離開者,須有監考教師陪同,并盡快返回考場繼續答卷,不得延長答卷時間??忌痪砗髴⒓措x開考場,不準在考場內及附近逗留、喧嘩??荚嚱Y束后應立即停止答卷,并離開考場,不得故意拖延時間,若經監考人員催促仍不交卷者,則按曠考論處,成績以零分計。
10.考生不準代交別人試卷,也不準擅自將試卷帶出考場,否則視為考試作弊。
二、監考教師須知
l.監考教師必須認真履行監考職責,不得遲到、早退、缺席。
2.監考教師應于考試前10分鐘到指定地點領取試卷,提前5分鐘進入考場,并做好試卷的保密工作。
3.監考人員在考試前必須徹底清場,指揮學生將與考試無關的物品放在指定位置;如個別不接受指揮的考生,則不發放試卷。
4.監考教師主要職責是維護考場秩序,不得對考生進行任何提示或暗示;不得隨意延長考試時間,若需延長考試時間,應經教務處同意。
5.嚴格考場管理,對學生作弊及其它影響考場秩序的行為有權作出處理;對作弊者和嚴重影響考場紀律者沒收其試卷并勒令其退場,收集好有關證據,并做好記錄;對輕微影響考場紀律者提出警告。
6.對考場上出現的問題應及時予以解決,對超出監考權限的疑難問題,要請示巡視員后妥善處理。
7.監考教師要認真負責,注意巡查;不得在考場做任何與監考無關的事情,更不能在無人代理的情況下離開考場。監考人員若有急事需要離開考場,必須經巡視員同意后,由教務處進行妥善安排后,方可離開考場,否則按違紀處理。
8.嚴禁縱容考生作弊或有意為考生作弊提供條件或包庇考生作弊事實的行為,一經發現,按有關規定處理。
9.考試結束后監考教師要仔細清點試卷(包括學生已答試卷及空白試卷),確認無誤后,將試卷交回指定地點處理;若收回試卷數量與領取、發放時不符,要迅速查明原因,并及時追回試卷。
10.若考場有作弊或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教務處。
三、違紀行為的認定及處理
1.學生有下列規定中確定的作弊行為之一,由監考人員或巡視人員當場抓獲者,或有其他考生檢舉并有確鑿證據者即可做作弊認定,由教務處提出處理意見,報學校處理,書面予以批評教育,并通知班主任進行批評教育。
2.學生采取不正當手段于考試前獲取試題內容視為考試前作弊,采取不正當手段要求老師加分或包庇作弊事實視為考試后作弊,均以作弊論處,由教務處視其情節輕重予以處理,,并通知班主任進行批評教育。
3.教師有如下情況之一者,視為違反考試工作紀律:
(1)有意或無意泄漏考試試題;
(2)監考時為考生提供作弊條件或縱容考生作弊或包庇學生作弊事實;
(3)監考時對考生進行答題提示;
(4)監考時管理不力,造成考場秩序混亂;
篇2:職工培訓考試登記制度范本
1、全礦所有作業人員必須執行“三級”教育制度,培訓時間不得低于72小時。
2、特種作業人員必須送安培中心培訓,并取得相關證件持證上崗。
3、職工培訓必須進行考試,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
4、安監科認真組織好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考試、考評工作。
5、辦公室作好特種作業人員證件管理登記工作。
篇3: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及持證上崗管理制度
為認真貫徹《安全生產法》,嚴格執行《國家電網公司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為規范公司的員工和臨時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管理,依據本質安全管理體系安全培訓單元的管理內容和管理要求,提高職工的安全自我防護意識,防止和減少傷亡事故。特制定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及持證上崗管理制度如下:
一、?新入職公司員工的安全教育培訓管理
1.?新入職公司的員工應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身體健康,符合發電企業員工有關要求。
2.?新入職公司的員工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并經安全規程考試合格。
3.?三級安全教育為廠(公司)安全教育,車間(部門或分公司)安全教育,班組安全教育三級。
4.?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均必須有專用記錄檔案。
5.?三級安全教育培訓考試不合格人員必須重新安全教育培訓并考試合格。
6.?未經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的人員不得進入工作現場,不得進行生產工作。
7.?未經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的人員不得進行專業或特殊工種的培訓練習。
8.?生產崗位不同專業的崗位變動人員應經過安全教育培訓合格。
9.?新入職員工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均必須有專用記錄檔案。記錄檔案應保留三年。
二、?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進行工作人員的安全教育管理
1.?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工作的人員指:臨時工、外包工,在生產場所從事承包工程的人員,到現場實習、試驗、技術指導的外單位人員。
2.?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工作的人員應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身體健康,符合發電企業生產有關要求。
3.?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工作的人員必須進行公司,部門或分公司,班組三級安全教育。
4.?臨時進入公司生產現場工作的人員先由用工單位負責填寫臨時工作人員登記表,填寫工作內容,用工時段,審核用工人員狀況數量符合工作要求,由用工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確認后交安健環部(用工單位不確定的由聯系單位負責人簽字蓋章確認)。
5.?安健環部根據臨時工作人員作業工作性質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后進行考試。并填寫安全教育登記表,登記表由安全教育講課人,受教育人本人簽字。
6.?安健環部對臨時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考試合格后交用工單位進行進行部門或分公司安全教育(用工單位不確定的由聯系單位負責安全教育),并安排做好班組安全教育。同時用工單位應根據作業工藝現場設備情況進行技術交底。
7.?臨時工作人員在公司內部專業分公司間流動的應專業作業性質相同,到新的專業分公司必須進行分公司、班組級安全教育。
8.?在生產作業相關工作超過一年的臨時工作人員,除了入公司必須接受安全教育外,還必須同各用工部門職工一起參加安全活動、年度安規學習和考試,并將考試成績記錄在案。短期在班組工作的人員應參加班組安全活動。
9.?臨時工作人員三級安全教育及技術交底有效期為一年。
10.?臨時工作人員三級安全教育及技術交底均必須有專用記錄檔案。記錄檔案應保留二年。
三、安全教育的內容
1.?公司級安全教育的內容應包括:國家、電力行業的安全生產方針和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程,電力安全生產基礎知識和管理知識,神華神皖與本公司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企業的安全業績和歷史經驗教訓,安全責任意識和行為理念,相關事故案例、違章考核等。
2.?部門車間或分公司安全教育內容應包括:本部門車間的現場安全規章制度,車間生產特點和工作性質,所從事工種的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主要危險源及危害因素、作業危險點分析、安全注意事項,予防人身傷亡和職業病的主要措施,特殊情況的識別與處置,事故案例學習,緊急救護和消防安全知識等。
3.?班組安全教育內容:本班組的生產概況、特點、范圍和作業環境,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注意事項,崗位之間工作銜接配合的安全與職業健康事項,相關工作的危害識別與風險控制方法;本崗位常用的機械設備、工器具的安全操作要領和使用方法,勞動保護用品佩帶及正確使用方法。
四、特殊工種的培訓、取證:
1.?特殊工種人員(電氣、起重、鍋爐、壓力容器、焊接、車輛駕駛等)應由國家受權的相應專業管理與監督機構進行培訓、取證。
2.?來公司工作的外單位特種作業人員,安健環部嚴格審查特種作業證,無證者不準從事有關工作。
3.?特殊工種人員作業證到期限的應及時培訓換證。作業證過期限人員不得進行特殊工種作業。
五、安全技能認證培訓
1.?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是指企業對員工從事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安全技能進行培訓、考核,并確認其安全資格的活動。
2.?安全技能認證培訓要求企業建立和執行崗位安全生產準入制度,即企業應將員工取得與崗位工作相適應的安全資格,作為員工上崗、轉崗、晉升的必備條件,未取得相應安全資格的員工即安全技能達不到崗位要求的員工,均不得從事該崗位的工作。
3.?企業建立和執行安全資格復審和繼續培訓制度,應規定安全資格的有效期,員工的安全資格有效期滿后,應參加繼續培訓和資格復審考試。
4.?發電企業的安全技能認證培訓對象可以劃分為A、B、C、D、E五個類別,分別接受相應的培訓和認證,并要求獲取對應的安全資格。
l?A類對象為企業的專職安監人員,需要獲取A類安全資格。
l?B類對象為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分管生產(基建)負責人、總工程師、生產(基建)副總工程師(廠長助理),需要獲取B類安全資格。
l?C類對象為企業的生產(基建)職能部門負責人和車間負責人(含副職、主任助理),需要獲取C類安全資格。
l?D類對象為企業的生產(基建)職能部門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和車間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檢修班組長、運行值班長、技術員,需要獲取D類安全資格。
l?E類對象為企業的運行、檢修班組一般運行、檢修崗位人員,需要獲取E類安全資格。
5.?A、B類對象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應由上級主管部門,國家受權的相應專業管理與監督機構進行。C、D類對象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應由公司安健環部與人力資源部門組織進行。E類對象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應由所屬部門或分公司進行。
6.?崗位變動的員工在崗位變動時,應通過安全技能培訓和認證取得與崗位要求相適應的安全資格。
7.?在安全資格有效期滿時,應經復審重新取得安全資格認證。
8.?各類人員的安全技能認證培訓應有專用記錄檔案。該記錄檔案分級管理,長期保存。
六、專項安全教育培訓
1.?公司每年結合安全規程學習對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安全培訓考試,對考試合格的人員,重新審發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名單并公布。
2.?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專項安全培訓由應由上級主管部門,企業所在地政府安監部門組織培訓和考試。
3.?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的對象一般為企業從事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作業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安全培訓一般由企業所在地政府質監部門組織培訓和考試,通過培訓考試后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
4.?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的對象一般為企業從事電工作業、焊接與熱切割作業、高處作業等的人員。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由政府部門國家受權的相應專業管理與監督機構進行。
5.?違章、事故責任者安全培訓:公司發生二類障礙及以上、人身輕傷與人身嚴重未遂不安全事件的應進行違章、事故責任者安全培訓。人員責任的由安健環部組織責任人和相關人員進行,設備原因的由設備管理部組織有關專業人員進行。必要時通過培訓考試使違章和事故責任者重新取得相應的安全資格。
七、?日常安全教育培訓:
1.?針對電力系統和企業發生的典型事故案例,組織員工進行典型事故案例的教育學習活動。
2.?根據情況組織員工參加的安全制度培訓,對企業年度安全工作報告進行專題學習
3.?組織參加上級企業組織的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班、兼職安全員培訓班。
4.?組織員工開展人身急救(特別是觸電急救)和緊急逃生技能的培訓。
5.?針對專兼職駕駛員開展的交通安全技能培訓。
6.?結合安全月,安全年,春、秋季安全檢查重點內容進行安全教育培訓。
安健環部
2012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