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乙炔氣壓縮崗位操作規程
1、開車前的檢查:曲軸箱油位應在2/3處,調壓手柄位置正確;各部分連接緊固、機件儀表完整良好;各部閥門關閉狀態無泄漏。
2、.打開冷卻水,用手盤車檢查無異常晌聲,當進氣管壓力達0.05MPa時,啟動電動機,打開進氣閥及放散閥,觀察壓縮機油孔濺油正常后關閉放散閥,同時打開送氣閥,打開高壓干燥器進出氣閥,并通知充灌崗。
3、壓縮機運行中,經常檢查各級氣壓表、油壓表、溫度表的讀數,應每小時記錄一次并符合以下要求:一級排氣壓力0.3-0.6MPa;?二級排氣壓力<2.5MPa;一級油壓0.7-0.9MPa;二級油壓2.8-3.0MPa。
各級排氣溫度<90℃;冷卻后乙炔氣溫度<35℃。
4、壓縮機不允許在膜片破裂時繼續運轉,更換膜片后必須吹洗氣缸.氣路,以免雜質進入膜腔,損壞膜片,污染氣體。
5、壓縮機必須每班檢查油面,油面低于二分之一時必須加油,連續運轉二個月后,應全部換潤滑油并清洗曲軸箱。壓縮機運行中發現超溫超壓.冷卻水中斷.有異常響聲,乙炔氣泄漏等故障,應立即停車,關閉進出口閥,打開放散閥泄壓,查找原因,進行檢修。
6、乙炔充裝結束,當進氣壓力達0.02-0.03Mpa時,按停機鈕關閉壓縮機進出氣閥,打開放散閥和一、二級水分離器排污閥,待一、二級壓力完全消除后,再關閉放散閥和排污閥,最后關閉高壓系統所有閥門;關閉冷卻水系統。冬季應將缸蓋和冷卻器內存水放盡以防凍。
7、發生偶然停電時應立即關閉壓縮機進出口閥和按"停止"鈕。壓縮機嚴禁帶負荷啟動。
8、必須保持高壓干燥器防爆膜完整密閉,安全閥完好;高壓干燥器每小時排污一次,充裝壓力較高時不排污,充裝完畢停機泄壓后排污。
9、無水氯化鈣高壓干燥器累計工作100小時,必須更換無水氯化鈣。先將乙炔氣放空經氮氣置換合格,拆卸螺母更換干燥劑,將內筒裝滿不留空隙,蓋子安裝完畢,用氮氣吹掃并檢查氣密性;再用乙炔氣置換合格。操作時避免鐵器碰撞產生火花。
10、壓縮干燥系統設備檢修、更換無水氯化鈣或設備系統長期停用,必須對壓縮干燥系統用氮氣置換合格(含氧量98%),方能并入生產系統運行.
篇2: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和范圍
為了確保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管理,保證乙炔氣瓶的安全使用,保護職工的人身及財產安全,根據《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本辦法適用于溶解乙炔氣瓶儲存、使用和運輸等方面的安全管理。
2職責
2.1安全環保部負責溶解乙炔氣瓶的安全監督管理。
2.2各單位負責做好溶解乙炔氣瓶的儲存、使用和運輸等日常管理工作。
3管理程序
3.1一般規定
3.1.1每只乙炔瓶必須設置符合GB8337《氣瓶用易熔合金塞》規定的易熔合金塞。公稱容積大于10L的乙炔瓶應不少于2只,公稱容積小于等于10L的乙炔瓶應不少于1只。
3.1.2乙炔瓶的公稱容積大于等于10L時,應配有固定式瓶帽和兩只防震圈;瓶底不能自行直立的,應裝配底座。
3.1.3乙炔瓶的鋼印必須準確、清晰和排列整齊。
3.1.4乙炔瓶外表面為白色。并在“制造鋼印標記”一側的瓶體上環向橫寫“乙炔”,軸向豎寫“不可近火”。其瓶色、字色、字樣及排列,應符合GB7144《氣瓶顏色標記》的規定。
3.1.5乙炔瓶出廠時應配齊附件。所配附件應符合相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規定。
3.2附件管理
3.2.1乙炔瓶附件包包括瓶閥、易熔合金塞、瓶帽、防震圈和檢驗標記環。附件的設計、制造,應符合本規程和相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的規定。
3.2.2凡與乙炔接觸的附件、嚴禁選用含銅量大于70%的銅合金,以及銀、鋅、鎘及其合金材料。
3.2.3瓶閥與鋼瓶閥座連接的螺紋,必須與鋼瓶閥座內螺紋匹配,并符合相應國家標準的規定。
3.2.4易熔合金塞應滿足下列要求;
1.易熔合金塞的動作溫度為100℃±5℃。
2.易熔合金塞塞體應采用含銅量不大于70%的銅合金制造。
3.2.5瓶帽應滿足下列要求:
1.應是固定式的,亦即不拆卸瓶帽就能方便地對乙炔瓶進行充裝溶劑、乙炔和使用等操作;
2.有良好的抗沖擊性,能有效地保護瓶閥,且不積存氣液,并容易清除污物;
3.不得采用灰口鑄鐵制造;
4.在明顯處標注出重量值。同一單位制造的、同一規格的瓶帽,重量允差不超過5%。
3.2.6防震圈應能緊密套在瓶體上,不松脫、不滑落。
3.3檢驗要求
3.3.1乙炔瓶的定期檢驗,每三年進行一次。庫存或停用周期超過三年的乙炔瓶,啟用前應進行檢驗。
3.3.2乙炔瓶使用過程中,發現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提前進行檢驗:
1.瓶體或附件嚴重腐蝕、損傷或變形;
2.對瓶內填料、溶劑的質量有懷疑;
3.乙炔瓶皮重異常;
4.有回火、燒灼或表面漆色發黑的痕跡;
5.充裝時瓶壁溫度異常;
6.檢驗人員認為有必要提前檢驗的。
3.4儲存、使用和運輸
3.4.1儲存、使用和運輸乙炔瓶的單位必須加強對運輸、儲存和使用乙炔瓶的安全管理,并做到:
1.有專人負責乙炔瓶的安全管理工作;
2.根據本規程有關規定,制定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規程;
3.制定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應急處置措施;
4.定期對乙炔瓶的運輸(含裝卸、押運、駕駛)、儲存和使用人員進行安全技術教育和實際操作培訓。
3.4.2儲存、使用乙炔瓶的場所和運輸乙炔瓶的車、船,應符合公安和交通部門的規定。汽車運輸乙炔瓶時,還應遵守《汽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的規定。儲存、使用乙炔瓶的場所還應按照《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的要求配備消防器材,但不得配置和使用化學泡沫滅火器。乙炔瓶瓶庫的設計和建造,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乙炔站設計規范》的規定。
3.4.3儲存、使用和運輸乙炔瓶時,應避免烘烤和曝曬,環境溫度一般不超過40℃。不能保證時,應采取遮陽或噴淋措施降溫。
3.4.4運輸和裝卸乙炔瓶,應遵守下列規定:
1.運輸車、船要有明顯示的危險物品運輸標志;嚴禁無關人員搭乘;必須經過市區時,應按照當地公安機關規定的路線和時間行駛。
2.運輸車、船嚴禁停靠在人口稠密區、重要機關和有明火的場所;中途停靠時,駕駛人員和押運人員不得同時離開;
3.不應長途運輸裝有乙炔氣的乙炔瓶;
4.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和倒置;
5.吊裝乙炔瓶應使用專用夾具、嚴禁使用電磁起重機和用鏈繩捆扎;
6、應戴好瓶帽。立放時,應妥善固定,且廂體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三分之二;橫放時,乙炔瓶頭部應方向一致,且堆放高度不得超過廂體高度;
7.裝卸現場嚴禁煙火,必須配備滅火器。
3.4.5儲存乙炔瓶,應遵守下列規定:
1.使用乙炔瓶的現場,乙炔氣的存儲量不得超過30m3(相當5瓶,指公稱容積為40L的乙炔瓶,下同);
2.乙炔氣的儲存量超過30m3時,應用非燃燒體或難燃燒體隔離出單獨的儲存間,其中一面應為固定墻壁;乙炔氣的儲存量超240m3(相當40瓶)時,應建造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儲瓶倉庫,與建筑物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0m,否則應以防火墻隔開;
3.乙炔瓶的儲存倉庫或儲存間,應避免陽光直射,并應避開放射性射線源,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距離不得小于15m;
4.乙炔瓶的儲存倉庫儲存間應有良好的通風、降溫等設施、不得有地溝、暗道和底部通風孔,并且嚴禁任何管線穿過;
5.乙炔瓶的儲存倉庫或儲存間應有專人管理,并設置“乙炔危險”“嚴禁煙火”的標志;
6.空瓶與實瓶應分開、整齊放置,并有明顯標志;
7.嚴禁與氧氣瓶、氯氣瓶及易燃物品同室儲存;
8.乙炔瓶儲存時,應保持直立位置,且應有防止傾倒的措施;
9.乙炔瓶不得儲存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內。
3.4.6使用乙炔瓶,應遵守下列規定:
1.使用前,應對鋼印標記、顏色標記及安全狀況進行檢查,凡是不符合規定的乙炔瓶不準使用;
2.乙炔瓶的放置地點,不得靠近熱源和電器設備,與明火的距離不得小于10m(高空作業時,此距離為在地面的垂直投影距離);
3.乙炔瓶使用時,必須直立,并應采取措施防止傾倒,嚴禁臥放使用;
4.乙炔瓶嚴禁放置在通風不良或有放射性射線源的場所使用;
5.乙炔瓶嚴禁敲擊、碰撞,嚴禁在瓶體上引弧,嚴禁將乙炔瓶放置在絕緣體上使用;
6.應采取措施防止乙炔瓶受曝曬或受烘烤,嚴禁用40℃以上的熱水或其他熱源對乙炔瓶進行加熱;
7.移動作業時,應采用專用小車搬運,如需乙炔瓶和氧氣瓶放在同一小車上搬運,必須用非燃材料隔板隔開;
8.瓶閥出口處必須配置專用的減壓器和回火防止器。正常使用,減壓器指示的放氣壓力不得超過0.15MPa,放氣流量不得超過0.05m3/h·L。如需較大流量時,應采用多只乙炔瓶匯流供氣;
9.乙炔瓶使用過程中,開閉乙炔瓶瓶閥的專用扳手,應始終裝在閥上。暫時中斷使用時,必須關閉焊、割工具的閥門和乙炔瓶瓶閥,嚴禁手持點燃的焊、割工具調節減壓器或開、閉乙炔瓶瓶閥;
10.乙炔瓶使用過程中,發現泄漏要及時處理,嚴禁在泄漏的情況下使用;
11.乙炔瓶內氣體嚴禁用盡,必須留有不低于0.05MPa的剩余壓力。
3.4.7使用乙炔瓶的單位和個人不得自行對瓶閥、易熔合金塞等附件進行修理或更換,嚴禁對在用乙炔瓶瓶體和底座等進行焊接修理。
3.5監督考核
安全環保部定期組織對溶解乙炔氣瓶開展專項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并根據公司《安全生產考核細則》的有關規定,對有關單位及責任人給予考核。
篇3:溶解乙炔氣瓶使用操作規定
1.給乙炔管道的總干道上安裝好合適的增壓閥門;
2.首先要檢查好乙炔站內所有閥門是否關閉,壓力表和用量表是否跳“零”(包括總阻火器和8個支頭組頭器。
3.連接好乙炔瓶至管道(準備工具備用齊全)
4.首先打開兩邊連接車間內的總閥門,再將支桿兩側挖制閥門打開,然后依次打開各進液閥門,最后再將乙炔的開關閥門打開。
5.根據國家標準規定,廠區和車間乙炔管道的工作壓力為0.02~0.15MPa,其最大流速為8m/s。
可以根據本廠自身的用量情況來增大或減小使用增壓閥,其最大壓力不可超過紅色區域,(用量表為0,壓力表在0.06MPa時的更換滿瓶,以免用量過度,用壞氣瓶)瓶內氣體不能不能用盡,必須留有一定的剩余壓力。
注意事項:1.凡閥桿損壞、漆色不可、未帶防護帽等地氣瓶,不許使用。
2.供氣點必須遠離熱源,并經常保持場地整潔,與明火的距離不得小于10米
3.供氣前,應對回火器、防止器乙炔壓力表等安全保護裝置進行仔細檢查、確認正常后,方可工作。
4.送氣時,要觀察氣瓶輸送管道、閥門等滲漏現象。
5.供應點應保持良好的自然通風,不準吸煙,不準戴沾有油污的手套。
6.下班后,要關閉供氣閥和乙炔瓶閥,打掃環境,確認安全后,方可離開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