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廢物安全操作規程

危險廢物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4582

1、機加工操作過程中廢機油、廢潤滑油直接及時收集至容器中;

2、班前應檢查容器是否完好無損,沒有腐蝕污染、損毀或其他導致其使用效用能減弱的缺陷;

3、應將容器放在產生源即機加工設備旁;

4、收集過程中產生的油棉、含油氈等廢物應一并收集;

5、維修設備時應在作業現場地面鋪設塑料膜等專用收集裝置收集零散廢油或定期使用吸油氈,吸油棉將零散廢礦物油吸取收集;

6、在轉運前應檢查容器的嚴密性,確保運輸途中不會破裂、傾倒、溢流;

7、嚴禁露天存放,不得與不相容的廢物混合或合并存放,避免高溫、陽光直射、遠離火源;

8、設置安全警示標志;

9、貯存設施內地面作硬化處理。

10、轉運前檢查危險廢物轉移聯單,核對品名、數量和標志;

篇2:危險廢物處置安全操作規程

文件名稱危險廢物處置安全操作規程起草人文件編號DPZQ-AGC-23版本/狀態A/0審核人發布日期2007/08/15第1頁共1頁批準人作業流程一、危險廢物與一般固體廢棄物和可回收廢物應分類投入和存放,嚴禁混放混存。二、液體危險廢物(廢油漆、廢溶劑)等應存放于專用的桶裝容器中,貯存、運送時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發生泄漏和火災事故。三、固體危險廢物(如電池、汞燈管、空容器罐、沾化學品抹布等)應分類、集中存放于專用包裝容器內,并密閉。以防貯存、運送時泄漏、擴散、污染。四、危險廢物出廠時需標明名稱、編號、類別、數量、日期及需要特別說明的內容。五、長期存放危險廢物的容器必須加蓋,并密閉蓋好。六、盛裝危險廢物時,不得超過包裝物或者容器的3/4,應當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裝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緊實、嚴密。七、危險廢物收集人員每天從各危險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好的危險廢物按照規定的要求送至公司指定的暫存地點。八、危險廢物存放點、危險廢物暫存處要有相關標識及嚴密的封閉措施,防止非工作人員接觸危險廢物。九、一旦發生危險廢物流失、泄漏、火災等意外事故時,及時采取緊急措施,并啟動應急方案,實施救援處理工作,同時上報相關負責人。,登記內容為日期、產生部門、危險廢物種類、數量或重量,處置情況及相關人員簽名,并保持記錄備查。十一、危險廢物必須由具有資質的機構或環保部門指定單位接受,公司行政部與之簽訂危廢轉移協議,并依照有關規定填寫和保存廢物轉移聯單。嚴禁有關人員私自轉讓、買賣危險廢物。產生廢物者按要求對危險廢物進行分類投放↓廢物收集人員定期將部門內廢物集中收存↓廢物收集人員出廠前在包裝物上填寫標簽內容↓填好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危險廢物運送到指定處置場所并繳納危廢處理費↓統計上報政府機構廢物管理部門↓妥善保管第一聯危險廢物轉移聯單修改日期修改人批準人

篇3:危險廢物進入料坑操作規程

1、料坑內存在的揮發性可燃氣體集聚,任何人員不得在料坑邊上打手機。

2、不得在料坑邊上開啟電動工具。

3、不得在料坑邊上做可能產生靜電火花與摩擦火花的工作。

4、任何人員不得在料坑周圍做動火作業的工作。

5、任何車輛進入料坑周圍必須使用阻火器。

6、入坑操作機械叉車、攪拌挖掘機等要有防靜電措施,保證車輛要有防靜電的導地設置。

7、任何人員在料坑周圍作業必須配備安全帽、安全鞋、眼罩、口罩、防腐蝕手套、純棉布工作服。

8、物料入坑前要都做相融性試驗。禁止強酸與強堿進入料坑,防止強酸遇強堿在料坑內發生放熱反應,強酸遇強堿反應放熱時如果遇朔料及木屑在空氣作用下會引起自燃問題。

9、嚴格禁止袋裝或者桶裝的流動性差的高硫固液物料在沒破袋的情況下就直接投入料坑內。

10、入坑物料要充分混合,防止硫、氯集中這會影響焚燒運行突然高硫或者高氯煙氣直線飆升。

11、禁止低粘度、低閃點的廢液倒入料坑內,液體太多會造成料坑物料分層,可燃性液體比重輕會浮在上層,不可燃液體就會將包裝物料泡在低熱值的液體中。經過浸泡后的物料就會很難著火直接影響燃燒效率。

12、高揮發性低閃點的液體與固體不能投入料坑。如果附在上面的是高熱值液體在抓送過程有滴漏,很可能在進入投料口時會產生引火爆燃發生火災。

13、嚴格禁止可燃性粉料直接投入料坑內:特別是樹脂粉、制藥廠報廢藥粉、硅膠朔料粉、膠木粉、干活性炭粉。注意:制藥廠報廢藥粉實際上也是可燃性很高的淀粉為主要原料。細粉狀物料在拌料翻騰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到一個濃度點時,有可能在料坑內的可燃氣體作用下有摩擦火花或其它引火熱源,可燃氣體就會引爆或者自燃。如果遇有高揮發性類象醇、苯類氣體濃度高時。危險性就更大。

14、嚴格禁止冒白色煙霧的物料進入料坑內,因為冒白色煙霧的物料大多都會是強酸或有過量氨或者磷與濕度過大的空氣中的水形成的放熱反應。只有待他們完全反應完成后才可以進入料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