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裝卸搬運化學危險物品安全操作規程

裝卸搬運化學危險物品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9958

(1)在裝卸搬運化學危險物品前,要預先做好準備工作,了解物品性質,檢查裝卸搬運的工具是否牢固,不牢固的應予更換或修理。如工具上曾被易燃物、有機物、酸、堿等污染的,必須清洗后方可使用。

(2)操作人員應根據不同物資的危險特性,分別穿戴相應合適的防護用具,工作對毒害、腐蝕、放射性等物品更應加強注意。防護用具包括工作服、橡皮圍裙、橡皮袖罩、橡皮手套、長筒膠靴、防毒面具、濾毒口罩、紗口罩、紗手套和護目鏡等。操作前應由專人檢查用具是否妥善,穿戴是否合適。操作后應進行清洗或消毒,放在專用的箱柜中保管。

(3)操作中對化學危險物品應輕拿輕放,防止撞擊、摩擦、碰摔、震動。液體鐵桶包裝下垛時,不可用跳板快速溜放,應在地上,垛旁墊舊輪胎或其他松軟物,緩慢下。標有不可倒置標志的物品切勿倒放。發現包裝破漏,必須移至安全地點整修,或更換包裝。整修時不應使用可能發生火花的工具。化學危險物品撒落在地面、車反上時,應及時掃除,對易燃易爆物品應用松軟物經水浸濕后掃除。

(4)在裝卸搬運化學危險物品時,不得飲酒、吸煙。工作完畢后根據工作情況和危險品的性質、及時清洗手、臉、漱口或淋浴。裝卸搬運毒害品時,必須保持現場空氣流通,如果發現惡心、頭暈等中毒現象,應立即到新鮮空氣處休息,脫去工作服和防護用具,清洗皮膚沾染部分,重者送醫院診治。

(5)裝卸搬運爆炸品,一級易燃品、一級氧化劑時,不得使用鐵輪車、電瓶車(沒有裝置控制火星設備的電瓶車),及其他無防爆裝置的運輸工具。參加作業的人員不得穿帶有鐵釘的鞋子。禁止滾動鐵桶,不得踩踏化學危險物品及其包裝(指爆炸品)。裝車時,必須力求穩固,不得堆裝過高,如氯酸鉀(鈉)車后亦不準帶拖車,裝卸搬運一般宜在白天進行,并避免日曬。在炎熱季節,應在早晚作業,晚間作業應用防爆式或封閉式的安全照明。雨、雪、冰封時作業,應有防滑措施。

(6)裝卸搬運強腐蝕性物品,操作前應檢查箱底是否已被腐蝕,以防脫底發生危險。搬運時禁止肩杠、背負或用雙手攬抱,只能挑、抬或用車子搬運。搬運堆碼時,不可倒置、傾斜、震蕩,以免液體濺出發生危險。在現場須備有清水、蘇打水或衡醋酸等,以備急救時應用。

(7)裝卸搬運放射性物品時,不得肩扛、背負或攬抱。并盡量減少人體與物品包裝的接觸,應輕拿輕放,防止摔破包裝。工作完畢后以肥皂和水清洗手臉和淋浴后才可進食飲水。對防護用具和使用工具,須經仔細洗刷,除去射線感染。對沾染放射性的污水,不得隨便流散,應引入深溝或進行處理。廢物應挖深坑埋趕掉。

(8)兩種性能互相抵觸的物品,不得同地裝卸,同車(船)并運。對怕熱、怕潮物品,應采取隔熱、防潮措施。

篇2:危險物品運輸裝卸作業安全衛生措施

Q:何謂危險物品

A:系指危險性較高之危險物品,包含危險物(指爆炸性物質、著火性物質、氧化性物質、引火性液體、可燃性氣體等)、有害物(指致癌物、毒性物質、劇毒物質、刺激物、腐蝕性物質、致敏感物、肝臟致毒物、神經系統致毒物、腎臟致毒物、造血系統致毒物及其它造成肺部、皮膚、眼、黏膜危害之物質,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者)及高壓氣體。

Q:常見危險物品運輸相關事業單位有哪些

A:1.從事危險物品運輸之交通運輸業。

2.制造或使用石化基本原料(乙烯、丙烯、丁二烯、苯、苯乙烯、甲苯...等)之事業單位。

3.制造或使用液化石油氣、汽油等石油燃料或其它可燃性氣體之事業單位。

4.制造或使用腐蝕性物質(硫酸、鹽酸、硝酸、磷酸、氫氟酸、其它強酸、氫氧化鈉等)之事業單位。

5.制造或用氨或氯之事業單位。

6.制造或使用爆炸性物質、引火性液體、高壓氣體之事業單位。

Q:危險物品運輸作業適用之法令依據有那些

A:除了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等交通法規外,勞工安全衛生法令部分主要包含高壓氣體勞工安全規則、危險物及有害物通識規則、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等。

Q:危險物品運輸作業的危害為何

A:1.廠區內:因灌裝作業之不安全環境或不安全行為導致火災爆炸、中毒等危害勞工安全與健康之工安事故。

2.廠區外:發生交通事故,因危險物漏泄,導致火災爆炸、中毒事件,危害民眾安全與健康或污染環境,造成公共危險。

Q:發生危險物品運輸作業災害的原因為何

A:常見危險物品運輸作業災害的原因:

◎駕駛違反交通規則,如不當超車,轉彎車速過快等。

◎長途駕駛未有適當休息致精神不濟。

◎灌裝作業時未依照標準作業程序致發生事故。

◎未于出廠前做好危險物品運輸作業檢點等出廠管制作業。

Q:從事危險物品運輸事業單位依勞工安全衛生法應辦理事項

A:應辦理事項如下:

◎辦理新進勞工體格檢查及在職勞工健康檢查,對于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之作業勞工,應定期施行特定項目之健康檢查。

◎訂定自動檢查計劃并實施自動檢查。

◎對新進員工或變換作業勞工施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會同勞工代表訂定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選任經訓練合格之勞工安全衛生人員(或業務主管)。

◎選任經訓練合格之急救人員(每班一人)。

◎其它適用勞工安全衛生法令規定事項。

Q:從事危險物品運輸作業勞工健康檢查應如何實施

A:1.對每位勞工應實施定期健康檢查,其周期如下:

◎年滿四十五歲以上者,每二年檢查一次。

◎年滿三十歲未滿四十五歲者,每三年檢查一次。

◎未滿三十歲者,每五年檢查一次。

2.如有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之勞工,應實施各該項目之特殊健康檢查。

Q:從事危險物品運輸作業勞工參加教育訓練課程時間與內容為何

A:1.對新雇或調換作業勞工應施以三小時以上之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其內容以與勞工作業有關者,參考如下:

◎作業安全衛生有關法規概要。

◎勞工安全衛生法概念及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作業前、中、后之自動檢查。

◎標準作業程序。

◎緊急事故應變處理。

◎消防及急救常識暨演練。

◎其它與勞工作業有關之安全衛生知識。

2.對制造、處置、使用危險物、有害物作業勞工應增列三小時。

Q:從事危險物品運輸相關事業單位之安全衛生工作守則內容應如何訂定

A:可參酌下列事項訂之:

◎事業之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及各級之權責。

◎設備之維護及檢查。

◎工作安全及衛生標準。

◎教育及訓練。

◎急救及搶救。

◎防護設備之準備、維持及使用。

◎事故通報及報告。

◎其它有關安全衛生事項。

Q:從事危險物品運輸作業人員應具備的資格為何

A:除應依交通法規具有駕照及危險物品運送人員資格外,如系以槽車運送高壓氣體,亦應具備高壓氣體容器操作人員資格。

Q:如何從事危險物品運輸作業的安全衛生檢查

A:包含下列三大部分:

1.實施順時鐘之環車檢查

檢查重點:

(1)車頭及車尾應懸掛布質三角紅旗之危險標志,每邊不得少于三十公分。

(2)裝載危險物品車輛之左、右兩側及后方應懸掛或黏貼危險物品標志及標示牌,其內容及應列要項應符合法規。

(3)危險物品標志及標示牌應以反光材料制作,運輸過程中并應不致產生變形、磨損、褪色及落等現象而能辨識清楚。

(4)滅火器(10B)左右側各一具,且未逾時效。

(5)依危險物品之性質,工具箱內隨時攜帶適當之個人防護裝備。

(6)罐槽體之管口、人孔及封蓋,以及裝載容器之管口及封蓋應密封、鎖緊。

(7)高度檢知桿、溫度計、壓力表等附屬配件完整且充分獲得保護;主要之閥配有開關狀態標示。

(8)后方卸出式容器,容器原閥與緊急遮斷閥與車輛后保險桿后面之水平距離在40公分以上。非后方卸出式容器者,容器之后面與車輛后保險桿后面之水平距離在30公分以上。

(9)車輛系統如引擎室、油料、輪胎(胎壓、胎紋深度等)確認。

2.車輛起訖運輸文件審查

(1)裝載危險物品罐槽車之罐槽體,應依主管機關規定檢驗合格,并隨車攜帶有效之檢驗(查)合格證明書。

(2)危險物品道路運送計劃書(高壓氣體運輸計劃)

(3)物質安全數據表(MSDS)

(4)起運地或車籍所在地公路監理機關核發之臨時通行證。

(5)毒性化學物質運送聯單(環保署公告毒性化學物質)。

(6)運送危險物品之駕駛人或隨車護送人員(監視人員)應經專業訓練,并隨車攜帶有效之訓練證明書。

(7)其它:駕照、物料質量表(內容物純度分析等)

3.運輸起運時、抵運時之檢點

關于運輸之開始或終止時漏氣之檢點,應依次列規定由監視人(規定無須監視人同乘時為駕駛員)以目視檢點。

(1)運輸開始時之檢點

◎確認緊急遮斷裝置及原閥均已關閉。

◎確認氣體之輸出及輸入使用之閥均已關閉。

◎確認灌裝用管之連接口以裝著帽蓋。

◎確認自容器及其配件已無漏氣。

◎確認防災用物料及工具均已齊備。

◎確認已備妥緊急聯絡時供打電話使用之銅板及電話簿。

(2)運輸終止時之檢點

◎確認閥等之把手有否松懈。

◎確認高度檢知趕集設于容器下方之附屬配管等之損傷。

◎確認配件等鎖緊螺栓之松懈。

◎確認防災用物料及工具等之脫落或損傷。

(3)發現異常時應即采取之措施

◎發現氣體漏泄時,應即采取關閉其閥或鎖緊接頭等之措施完成后尚不能阻止其漏泄時,應將容器內氣體移注于其它容哭或回收至儲槽。

◎防災用物料及工具不齊全時應依其程度加以必要之補修、補充或更換。

槽車(裝卸中)防止駛離裝置

Q:載運危險物品槽車裝卸作業,其標準作業程序及應注意之重點為何

A:1.過磅后,引導槽車到指定位置,槽車應在指定位置停車。

2.停定后熄火,拉起手煞車,抽出引擎鑰匙交由廠區人員保管。

3.槽車之車輪前后應確實以輪擋擋住。

4.打開槽車之工作箱,并將槽車之接地夾頭與裝卸設備之接地接頭確實連接。

4.接上灌裝軟管。

5.按順序打開氣液相各閥類開關,準備卸載。

6.開啟儲槽進口閥,并起動泵浦開始卸載,此時應管制附近無煙火。

7.操作人員由泵浦出口壓力,確認已卸空。

8.依順序關閉氣液相開關,解下灌裝軟管,卸下接地線。

9.向廠區人員取回引擎鑰匙,取開輪擋,插上鑰匙,放下手煞車,駛離灌裝位置

10裝卸時,操作人員勿中途離開,開車前并應確認軟管已拆除。

Q:如不幸發生危險物運輸災害時,應采取何種措施防止災害擴大

A:運輸中發生災害時,應即采取次列措施。

1.氣體漏泄時,應確認漏泄處并加以補修。此時應注意使用適當之防護具,并注意風向,勿站立于下風處。

2.氣體漏泄處無法補修時,應依次列規定。

?◎依其狀況移動至安全處所。

?◎即刻管理附近煙火。

?◎著火時,如容器無破壞之虞,應即滅火。

?◎應即對毒性氣體采取除毒措施。

?◎通知鄰近之人避難,并阻止行人通行。

?◎迅即連絡支持單位,警察單位及消防單位。

?◎依狀況,避難至安全處所。

Q:危險物品運輸相關事業單位的局限空間危害為何

A:從事危險物品運輸之事業單位,其常見的局限空間為儲槽、管道及運輸槽車容器內部等,如有入槽作業即應做好局限空間作業安全準備,及安全作業要務,而該場所常見之危害氣體為缺氧空氣、氮氣、可燃性氣體及運送之危險物品產生之危害氣體等。

Q:從事危險物品運輸相關事業單位的局限空間作業,其作業前應有何安全準備

A:作業前之安全準備包括:

◎事先完成工作計劃(內容包括作業方法、作業時間、作業人員及作業主管姓名、可能發生之危害及預防措施等,并實施勞工從事工作必要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器材準備與檢點氣體偵測器是否正常通風換氣設備是否正常輸氣管面罩、空壓機是否正常呼吸防護具及救援設備是否足夠

◎做好作業場所之告示事項(人員進出之管制與許可、缺氧癥危害、應采措施、緊急措施及聯絡方式、防護設備、主管姓名、監視人員等)

Q:進入局限空間作業時之安全衛生要務為何

A:1.全程實施通風換氣。

2.實施氣體測定(氧氣應高于18%,硫化氫、可燃性氣體或其它有害氣體濃度應在標準以下)

3.人員全部退出局限空間后再次進入前必須再行實施測定。

4.安全防護(正確載用安全帶等防護用具)。

5.監視人員應全程監視。

6.發生異狀時,人員應立即離開。

7.搶救人員應采取正確防護措施后才能進入現場救援。

篇3:化學危險物品裝卸搬運規定

1.必須輕拿輕放,嚴防振動、撞擊、摩擦、重壓和傾倒。

2.嚴禁性質相抵觸容易引起燃燒、爆炸物品混合裝載。

3.對怕熱、怕潮的化學危險物品,要采取隔熱和防潮措施。

4.裝卸搬運毒害、腐蝕性、放射化學危險品時,應備有相應的防護用品和工具,工作結實后應清洗消毒。

5.裝卸和搬運的職工應經常進行安全生產知識教育,并且有一定的業務知識和固定的人員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