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管理使用制度(一)
實驗室管理使用制度
實驗室管理使用制度【1】
1、實驗室要按照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進行學生分組實驗,完成實驗教學任務,并創造條件開展課外實驗和科技活動。
2、實驗室應開展實驗教學研究,教學儀器研制,并培訓有關教師,提高實驗教學水平。
3、實驗室要維持科學、文明、安全的實驗教學環境,保證儀器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的可用狀態。
4、對于非正常操作、丟失或造成積壓浪費的物資、設備,要根據情節輕重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5、實驗室內要干凈整潔,不許在教室內亂扔雜物,要愛護各項設施。
實驗室管理使用制度【2】
一、中小學實驗室是開展實驗教學、實驗研究和課外科技活動的專用場所,不得用于與開展實驗教學無關的活動。
二、實驗室內必須保持肅靜、整潔。不準高聲喧嘩,不準吸煙,不準隨地吐痰,不準亂拋紙屑、雜物。
三、實驗室內儀器、設備、工具、材料和藥品未經實驗教師允許,不得擅自取用。
四、使用儀器、設備,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禁擅自拆卸或改裝。嚴防火災、觸電、中毒、銹蝕、盜竊等事故發生。
五、實驗結束后,應及時清理儀器設備,斷開電(氣、水)源,確保安全。
六、實驗室要適當進行布置,增加科學文化氛圍,如:懸掛實驗室管理制度、科學家畫像、名人名言、實驗掛圖等。
七、實驗教師必須愛崗敬業,模范遵守和執行實驗室工作條例和有關規章制度,并嚴格要求學生遵守學生實驗守則。
八、實驗教師應熟知教學儀器、藥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能及時正確處理實驗室突發事故,掌握一定的維修和保養技術,并具有一定的改進實驗和設計實驗的能力。
九、實驗教師要不斷學習業務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爭做學習型、研究型教師,盡職盡責地完成教學、科研等實驗任務,搞好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工作,認真做好實驗記錄資料的整理工作。
十、實驗教師:應根據實驗通知單,及時做好實驗前的準備工作,協助專任教師完成課堂實驗教學任務,努力提高實驗開出率;發動老師、學生做好實驗登記;積極開展自制教具活動。
十一、嚴格實驗室、儀器藥品室的各種安全防范措施,對防水、防潮、防盜、防爆、防塵、防電、防毒、防腐等設施和器材要定期檢修、更換,確保其正常、可靠、有效。下班時要檢查門、窗、水、電等是否關好。危險品領用要嚴格辦理領還手續。
十二、對上級調撥和自購的教學儀器、藥品要及時驗收、入賬、上柜。并按儀器裝備目錄的次序科學、合理存放。每件儀器要張貼標簽,注明編號、名稱、規格、序列號等(易損易耗品除外)。櫥柜要張貼柜標,注明類別、編號、儀器名稱、規格、數量等。
十三、每學年進行一次賬、物清查工作,切實做到賬物相符、賬賬相符。清查結果要上報學校和上級有關部門,并根據清查結果制定下學年的采購計劃。
十四、做好清潔衛生工作,保持室內整潔有序,不準存放其它無關物品。
十五、實驗教師工作變動時,應認真做好儀器設備的移交手續;經學校負責人審批后,方可離開崗位。
實驗室管理使用制度【3】
一、遵守實驗室各項管理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進行實驗,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二、實驗課前,必須認真預習實驗內容,明確實驗目的和要求,掌握實驗的基本原理、方法、步驟和注意事項。
三、要按時有序地進入實驗室。做到“三定”即:定組、定位、定儀器。在教師指下核查實驗的儀器、藥品和器材是否齊全、完好,發現缺少或損壞,應立即報告教師給予補齊,未經教師許可,不得擅自動用儀器和藥品。
四、實驗過程中注意保持桌面整潔,仔細觀察實驗現象,提倡求實精神,認真記錄實驗結果,完成實驗報告,不得做與實驗無關的事。
五、實驗完畢,應整理清點好儀器、藥品和器材,放回原處,廢液、廢渣和廢品按要求放入指定位置。
六、實驗過程中儀器如有損壞,應及時報告教師并視情節輕重,按有關規定處理。
七、實驗教學公共場所,要輪流值日清掃,保持室內整潔。
篇2:附院實驗室內務管理制度
附屬醫院實驗室內務管理制度
1、進入實驗室工作時,必須穿工作服、戴口罩、一次性手套,手套要保持完整、無破損。手套一旦疑有污染,應立即丟棄;嚴格污染區、生活區制度,下班時履行消毒制度。
2、實驗過程中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避免實驗室的污染和標本間的交叉污染。
3、嚴格遵守室內質控制度,每天檢測標本時都必須附上質控品同時檢測,并繪制質控圖。實驗結束后若對照品結果出現異常應暫扣本次化驗結果,及時尋找原因并加以糾正后才能發出化驗結果。
4、工作結束后必須于當天下班前做好實驗室清潔工作。
5、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愛崗敬業,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樂于為患者排憂解難。
6、涉及患者對實驗室工作人員及檢驗結果的抱怨應認真處理,對于實驗室化驗結果有誤的應重新復查,并及時報告結果。
7、實驗室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本室的一切規章制度,如有違反,輕則批評教育,重則扣發獎金及紀律處分。
8、非本實驗室工作人員,不得進入實驗區。
篇3:實驗室儀器藥品安全管理制度
1、實驗室儀器藥品由辦公室專人負責管理、維護,確保儀器設備安全正常使用。
2、對重大、精密儀器設備,配備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或技術人員負責功能開發和操作、維修、維護指導,以保證儀器設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使用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并認真填寫使用記錄。
3、如儀器設備發生故障或損壞,要作好記錄、及時報告,并認真查清原因。凡屬使用者違反操作規程而引起的故障或損壞,應由使用者負責排除或修復,并承擔所需的費用,如不能修復,由使用者負責賠償。
4、對多年不用或已損壞并無修復價值的儀器設備要主動向辦公室通報,經專家組確認后,按積壓或報廢儀器設備處理。
5、對丟失的儀器設備,一經發現要立即匯報,認真查找。如不能找到,應說明原因,并追查有關責任者。
6、為確保儀器的精度及使用壽命,應做好防震、防塵、防潮濕、防腐蝕工作,儀器室內(包括冰箱內)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險品。
7、氣瓶須存放在陰涼、干燥處,嚴禁明火,遠離熱源,搬運氣瓶要輕拿輕放。
8、實驗人員使用前必須仔細閱讀儀器說明書,嚴格執行操作規范和使用安全規范,精心操作,并按程序關機。實驗結束后應按要求對儀器進行維護、保養,并對儀器進行清潔。
9、使用有毒或揮發性試劑只能在通風櫥中操作,不準在儀器室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