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管理制度范文
煤礦倉庫管理制度【1】
為加強倉儲管理工作,規范倉儲行為,促進倉儲管理質量標準化建設,提高倉儲管理業務素質,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倉儲成本,保證倉儲工作正常進行,加快倉儲各項工作不斷向“規范化、標準化、現代化”邁進的步伐,適應我礦物資供應管理工作的發展需要,制訂本辦法。
倉庫中心任務,就是做好材料的驗收、發放、保管和保養及清倉盤庫工作,并按時報材料收、支、存及期未余額報表,保管員必須做到:收發迅速、準確無誤、質量完好、確保安全。
二、工作要求
1、建立建全以崗位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各項管理制度,做到人人有崗、人人有責、工作有標準。
2、按上級核定最高儲備量儲備物資,計劃員與保管員共同把關,不得超儲。
3、保管員要做到“三懂”、“四會”、“五五擺放”。賬目清、無涂改、無差錯、日清月結。單據數字準確,印鑒齊全,有關單據,報表及時上報準確無漏上報,做到賬、卡、物、資金四對照。
4、物資放發嚴格按規定制度辦理領發手續,嚴禁白條領、發料。
5、保管員因工作調動,必須嚴格辦理移交手續。
6、加強對庫存物資的保管、保養工作,努力做到“四無”、“十不”。
7、倉庫每月盤庫一次。每季清查一次并及時填報資金及材料收、支、存等各種報表。
三、器材驗收
1、材料進庫或現場接料,必須做好驗收登記。
2、材料進庫后,應及時認真檢查包裝并規定、質量、數量進行清點,實物與發票相符方可辦理入庫手續。
3、無計劃及非計劃人員購進的材料,未經主管領導同意,不得辦理入庫手續。
4、嚴把質量關,對質次材料拒絕驗收。
5、土產建工材料隨到隨收,過磅要認真,折算要有記錄,量方要準確,不得冒做、不徇私情,嚴把質量關,不遵者,一經查處,給予處罰和調離。
四、材料發放
1、材料出庫必須填寫清楚領料單,當月單據過月作廢。
2、主要材料按定額發放,凡超定額者,未經主管領導批準不得發放。
3、調拔業務必須辦理調撥手續方可發料。
4、輔助材料,按限額控制發放,計劃外非生產用料,必須經主管領導批準簽發。
5、認真執行交舊領新制度,舊件不交不發新件。
6、堅持先進先出的原則發放。
7、發放時認真查看手續是否齊全。
五、材料保管
1、庫容保持整潔、材料按類別、品種、規格擺放,易燃、易爆、易腐物資不得相混存放在一起。
2、庫內材料應做到:庫區規劃化、架子化、五五化、上蓋下墊妥善保管,標識要明顯、品名相符、材質不混、數量準確、質量合格、附件齊全,資料完整。
六、安全、衛生
1、禁止閑雜人員進庫,不得讓領料人員進庫隨意挑選。
2、入庫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品,嚴禁煙火。
3、搞好衛生,做到貨架無塵土,庫區無雜草,無垃圾,清潔衛生。
4、下班時要關窗、拉閘、上鎖。
煤礦生產管理規定【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障生產組織工作的順利進行,規范生產管理,明確職責,做到有章可循,獎罰有據,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礦(井)根據安全生產需要,設立生產管理部(辦),安全監察部,同時設立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井調度室),礦(井)實行24小時領導值班制度和安全生產調度指揮制度。
第三條生產管理部(生產辦)是全礦(井)安全生產的管理部門,在生產礦(井)長的直接領導下行使生產指揮權,按各單位的職責范圍及礦臨時安排的工作組織安全生產。
第四條全礦各單位都必須服從礦統一布置,認真執行和落實好各項安全生產任務,凡因履行職責不到位影響生產者,生產管理部門有權追究責任并予以處罰。
第五條生產管理、考核,以生產管理部(生產辦)為主,企業管理部、安全監察部、財務工資部協助執行。
第二章生產保障
第六條工作程序
(一)各單位應堅持“下級服從上級,基層服從部門,局部服從整體,輔助服務采掘”的工作原則,嚴格按工作程序組織生產,否則,對責任人罰款50元/次。
(二)各單位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應及時向調度室匯報,因匯報不及時影響安全生產的,對單位主管領導罰款50元/次。
(三)對于各單位反映的問題,調度室不能協調解決的,由調度人員向分管領導及值班礦領導匯報,否則,對責任人罰款50~100元/次。
(四)緊急重大事故,由施工負責人及單位領導直接向分管領導和調度室匯報,否則,對責任人罰款50~200元/次。
第七條生產會議及生產任務考核
(一)各相關職能部門,基層單位應按規定要求,安排相關人員準時參加各種生產會(采掘準)、現場會。生產會由采掘區隊的行政主管參加,輔助單位由分管科區長參加。現場會參加人員由相關單位和會議召集人共同確定。參加人員務必準時參加會議,無故遲到、早退,由別人代替的,罰責任人30元/次,無故缺席罰單位主管領導50元/次。
(二)參加會議人員,必須備帶記錄本,做好會議記錄,否則罰款20元。
(三)會議安排的工作,各單位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并在下次會議時匯報工作落實情況,否則罰責任人50元/次,罰責任單位100元/次·天。對拒絕接受任務,不服從會議安排的責任人罰款100元/次,因此而影響整體工程進展的,由責任單位承擔被影響單位的工資。
(四)應屬本單位負責的工作,需其他單位幫助的,被幫助單位支付勞務費50元/工。
第八條材料設備供應管理
材料設備供應管理中,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對責任人、責任單位罰款50~500元/次,對責任單位主管領導罰款50~100元/次。造成丟失的按原價賠償。
(一)未按生產接續,各種會議安排,按時供應材料設備的;
(二)各單位所需材料、設備、備品備件等未提前向相關單位申請或報計劃單的,或未根據單位提供的物資計劃及時供應的;
(三)凡使用單位領用的材料因質量不合格或數量不足的;
(四)常用物資和備品、備件未達到足夠儲備數量的;
(五)發料單位所發材料不符合使用單位要求,未及時發現的;
(六)井下材料、備品備件、料場管理混亂,文明生產環境差的;
(七)材料、設備在運輸途中丟失、損壞的;
(八)未經使用單位簽字同意或未按照指定地點卸料的;
(九)供料單位及用料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規定地點交接材料的;
(十)車皮(叉車)內材料未卸盡就用于裝矸或其他物料的;
(十一)單位液壓支柱下井前未進行試壓,未配齊三用閥,外觀失效,使用中出現自卸的;
(十二)未按規定裝卸、存放、使用單體的;
(十三)各單位職責范圍內的材料、設備因管理不善,造成丟失的;
(十四)各責任單位管轄范圍內堆放的閑置材料設備未及時回收的。
第九條調度指揮
礦設立總調度室,某井設立井調度室。礦調度室負責與集團公司調度室保持聯絡,井調度室必須及時與礦調度室保持聯系。礦(井)調度室是礦(井)安全生產調度指揮中心,負責各單位的生產協調指揮,上級領導的指令、指示的傳達落實處理,基層各單位人員必須服從礦(井)調度室的調度指揮。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對責任單位或責任人罰款50~500元
篇2:煤礦軌道運輸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我礦井下軌道運輸的安全管理從根本上消除軌道運輸的安全隱患促進我礦加快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達到消除各類運輸事故的目的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軌道運輸管理規定要求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以實現我礦軌道運輸管理規范化、標準化。
一、機電副礦長主管全礦的軌道運輸管理工作機電副總助理分管全礦軌道運輸的技術工作。
二、生產技術部負責全礦軌道運輸業務管理對機電運輸組及其他區組等軌道運輸負業務指導、督促檢查責任。
三、軌道運輸業務管理范圍包括軌道運輸設備、安全設施、信號系統、安全標志和人員等。
四、機電運輸組必須配備專職技術人員主要運輸巷道和集中運輸斜巷軌道應由機電運輸組負責管理。
五、運輸安全事故責任的劃分根據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機電運輸組管轄的軌道運輸區域由機電運輸組負責其它區組由管理區組負責。
六、生產技術部每兩周組織一次軌道運輸安全大檢查平時由包組人員負責檢查軌道運輸質量和隱患落實整改情況每月總結一次。
七、軌道鋪設質量是質量驗收中的一項重要驗收內容在驗收總結中必須明確指出軌道質量及運輸安全狀況。
八、生產技術部自查和上級安全檢查軌道運輸存在的問題要下發整改通知落實責任單位及責任人記錄要齊全完整存檔保管。
九、對軌道、鋼絲繩、小絞車及連接裝置、各類保險裝置、安全設施的檢查、維修、試驗工作應逐級落實責任到人同時做好記錄。
十、礦下發的《黑玉煤礦軌道運輸管理制度》、《黑玉煤礦軌道運輸管理實施細則》及《煤礦安全規程》是各類檢查的標準和依據。
篇3:煤礦探放水和超前鉆探運行管理制度
為了有效貫徹落實集團公司潞礦王地字【2012】78號《關于下發集團公司探放水和超前鉆探運行管理辦法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堅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安全原則,防治礦井重特大水害事故的發生,進一步規范我礦探放水工作,切實實現礦井安全生產,最大限度保證職工生命和礦井財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領導機構
組長:賈雙春吳曉東
副組長:楊建立趙學雷張日林汪健民蘇海
石兵
成員單位:地測科生產中心機電中心安監處通風科
開發辦調度室勞資科計劃科財務科
企管科督查辦職工學校采、掘、開隊組
辦公室設在地測科,電話5932619。
二、職責
工作流程:
編制設計(地測科)→制定措施(探放水隊)→各部門審批(生產、安全等)→具體施工(探水隊)→工程驗收(接收安全員、驗收員)→監督管理(地測、生產、安全、調度等)→考核(地測科)
1、地測科主要負責依據年度生產采掘銜接計劃編制探掘年度總體規劃;負責編制、健全探放水和超前鉆探運行管理相關制度;負責編制超前鉆探、探放水施工設計;負責井下各類防治水鉆探施工現場成果的驗收;根據地質條件的變化情況安排技術人員進行現場跟班進行技術指導;負責匯總、整理、分析井下各類防治水鉆探原始資料并建立相關臺帳;編制鉆探、掘進進尺日調度通報臺帳;組織相關部門對各類防治水鉆探成果資料進行集中匯診分析。
2、生產中心負責嚴格監督掘進、回采工作面的推進進度;負責鉆探現場施工環境的協調;配合完成對鉆探資料的匯診分析等相關工作。
3、機電中心負責配備各類鉆探設備及其相關耗材配件,確保設備及配件的及時性和完好性,保證隨時滿足礦井生產需要;負責對鉆探新技術、新設備的調研與引進等。
4、安監處負責監管各類防治水鉆探施工現場安全技術措施以及其他相關環節的安全工作落實和執行情況。
5、通風科負責安排各類防治水鉆探施工現場瓦斯含量的監測;協助井下超前鉆探、探放水鉆施工過程中因地質條件變化引起的瓦斯涌出量變化的監測、分析與治理等相關工作。
6、探放水隊負責按設計進行井下各類防治水鉆探的施工作業;負責對各類鉆探設備的維護與管理;負責編制探放水隊關于設備保管、人員管理等各類崗位職責;負責鉆探實施過程中原始記錄的編錄;負責對原始記錄進行整理并及時上報礦地測科;
7、采、掘、開隊組負責根據生產安排,結合各類工作面鉆孔打設情況開展日常工作
8、調度室:負責探放水和超前鉆探期間的調度工作;
9、勞資科:負責落實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作所涉及的人員配備;
10、計劃科:負責鉆探設備購置計劃的審批和上報;
11、企管科:負責探放水隊組專項費用的審批;
12、財務科:負責設備購置所需資金的落實;
13、職工學校:負責探放水人員的培訓工作。
三、技術管理
1、全礦開拓、掘進、回采隊組不再進行井下探放水作業,探放水工程由專業探放水隊伍組織實施。
2、地測科要結合現場情況綜合分析,特殊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下的鉆探、探放水工程必須堅持物、化、鉆相結合的綜合超前探測原則,防止因直接鉆探導致礦井水害事故的發生。
3、探放水和超前鉆探等各類鉆探工程技術人員,從業人員必須按照有關規定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
4、地測科編制探放水和超前鉆探設計。設計要根據煤層賦存條件和巷道掘進實際情況針對性的編制,鉆探設計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實施超前鉆探的目的;
②實施超前鉆探區域的地質及水文地質情況;
③超前鉆探現場布置鉆孔的位置、角度、孔數及示意圖和說明;
④相關的技術要求及安全措施。
5、掘、開隊組必須根據地測科編制的超前鉆探設計,在作業規程中編制專業章節。
6、特殊區域的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程,由地測科編制專項探放水和超前鉆探設計,專項設計須經礦總工程師組織地測、生產、機電、通風、安全等相關部門審批通過后生效。
7、正常掘進巷道中實施超前鉆探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30米,特殊區域的安全距離要根據《煤礦防治水規定》中防隔水煤柱的留設具體計算而定。
8、在探放采空區、老窯積水、地質富水異常區時,必須排查清楚采空區、老窯積水、地質富水異常區積水范圍和積水量后,才能安排探放水。探放水時,最小超前水平鉆距不小于30米,止水套管長度不得小于10米。還需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防止水患事故的發生。
9、探放水和超前鉆探工程施工現場應進行牌板標識,牌板內容標識要全面、清楚,牌板懸掛要符合規定要求。
10、井下鉆探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由探放水隊、安全員、瓦檢員共同監督進行,并在現場作業記錄、管理牌板上簽字確認,鉆探施工各環節要實現閉合管理。
11、探放水技術人員要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嚴格按照要求填寫相關臺賬、記錄,做到資料及時準確,同時要做好探、掘臺賬資料安全確認移交工作。
12、各類防治水鉆探設備由探放水隊統一管理,各采、掘工作面放置的設備各采掘隊組有義務協助管理,探放水隊要建立鉆探設備維護及配件、耗材使用等相關管理制度,設備要由專職人員負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