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動物防疫監督執法規范范本

動物防疫監督執法規范范本

2024-07-15 閱讀 5918

動物防疫監督執法規范

一、動物防疫監督執法人員在執法時,必須首先向當事人或有關人員出示執法證件,有執法標志的應當佩帶執法標志,做到文明執法、規范執法。

二、執法人員在監督檢查,填寫現場筆錄,收集書證、物證,詢問、調查當事人、現場勘驗等執法活動時,不得少于二人。

三、若需行政處罰的,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告知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及依據,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四、執法人員在調查案件時,詢問證人或當事人,應當制作《詢問筆錄》。經被詢問人閱核后,由詢問人和被詢問人簽名或者蓋章,拒簽的應注明情況。

五、執法人員對與案件有關的物品或者場所進行勘驗檢查時,應當通知當事人到場,制作《勘驗檢查筆錄》,當事人拒不到場的,可請在場的其他人見證。

六、在調查案件時,對專門性問題,交由法定鑒定部門進行鑒定,進行鑒定后,應當制作《鑒定意見書》。

七、執法人員收集證據時,可以采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對證據抽樣或者登記保存,應當有當事人在場。當事人拒絕到場的,可以請有關人員參加。對抽取或登記保存的物品應當制作《抽樣取證憑證》和《證據登記保存清單》。

八、案件調查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該人員應當自行回避。

九、執法人員在調查結束后,認為案件事實基本清楚,主要證據充分,應當制作《案件處理意見書》,報所長審查。

十、在行政執法活動中,要使用自治區統一規定的執法文書。每個案件的立案、調查筆錄、勘驗筆錄、證據材料、調查報告、審查意見、聽證筆錄、處罰決定、送達回執、強制執行申請、當事人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情況、結案報告等,應當收集齊全,及時歸檔。

篇2:工程衛生防疫突發事件應急救護專項措施

工程項目衛生防疫突發事件應急救護專項措施

1應急響應程序

(1)一旦發生突發事件,各級衛生防疫、人員救護應急領導組織,即為相應的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2)管理人員應當密切關注疫情及人員救護信息,同時施工現場由護衛中隊實行封閉式管理。對工地與住地分開的,要建立安全通道,實行24小時運轉監控。對施工現場、民工宿舍、食堂、廁所要定期消毒。

(3)項目部應急處理工作程序。

①接到突發事件報告后,應急處理中心辦公室應當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核實情況,并進入響應工作程序,及時向有關領導及上級機關匯報,并通報有關部門協助進行衛生防疫、人員救護處理工作。

②應急處理中心主要成員遇有會議或其他活動時應當立即停止,迅速進入響應工作程序的實施,按本部門應急措施協調做好救護、供給等應急處理工作。

(4)若發現防疫工作有擴大和蔓延趨勢時,可采取下列緊急措施:

①限制或停止疫源地的人群聚集的活動;

②(疫源地)停止施工,停止會議、住宿等;

③臨時調用房屋、交通工具;

④控制可能被污染的飲用水源;

⑤控制可能被污染的熟食、半成品食物及餐具;

⑥協助醫療機構做好垂危病人的運送和救治工作;

⑦協助醫療機構對現場周圍接觸者,視情況采取疏散、個人預防、醫學巡視及觀察等措施。

2應急處理措施程序

2.1若發生疫情的處理方法

(1)加強健康教育。在疫點區域內開展飲水、飲食衛生、糞便管理、污水排放、垃圾處理等衛生防病知識的健康教育及指導,加強工作人員和群眾個人防護,保護健康人群。

(2)傳染病爆發、流行時,除采取隔離治療病人、帶菌者外,并劃定重點疫點,對發生防疫點、區的環境、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隨時消毒工作。

(3)開展除害工作,消滅鼠、蚤、蠅、蚊等病媒體。

(4)對疫源地,立即組織力量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1.2施工現場意外傷害急救原則

(1)遇到意外傷害發生時,不要驚慌失措,要保持鎮靜,并設法維持好現場的秩序;

(2)在周圍環境不危及生命條件下,一般不要輕易隨便搬動傷員;

(3)暫不要給傷病員喝任何飲料和進食;

(4)發生意外,而現場無人時,應向周圍大聲呼救,請求來人幫助不要單獨留下傷病員無人照管;

(5)根據傷情對病員邊分類邊搶救,處理的原則是先重后輕、先急后緩、先近后遠;

(6)對呼吸困難、窒息和心跳停止的傷病員,從速置頭于后仰位、托起下頜、使呼吸道暢通,同時施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等復蘇操作,原地搶救;

(7)對傷情穩定,估計轉運途中不會加重傷情的傷病員,迅速組織人力,利用各種交通工具分別轉運到附近的醫療單位急救;

(8)遇到嚴重事故、災害或中毒時,除急救呼叫外,還應立即向有關政府相關部門報告;

(9)現場搶救一切行動必須服從有關領導的統一指揮,不可各自為政。

篇3:工程項目部職業健康衛生防疫管理措施

工程項目部職業健康與衛生防疫管理措施

項目部的職業健康與衛生防疫管理主要涉及職工體檢、工時控制、衛生防疫、醫療保健、食品衛生安全等方面的內容。項目部在職業健康與衛生防疫方面將采取以下措施:

1、職工體檢

特種作業人員、食堂餐飲工作人員、醫務人員等進場作業前必須進行身體檢查,上述人員還必須每年接受復檢,凡檢查出與所從事的工作有禁忌癥患者,不得安排其從事與身體健康有禁忌工作。

對從事高處作業人員,接觸粉塵、危險化學品的相關人員、進入密閉空間作業人員、應急救援(義務消防隊員)等相關人員,適當安排進行相應的體檢。

2、員工健康保障計劃

項目部將為員工提供衛生、整潔的生活居住條件(在臨建設施中已有計劃),配備所需的生活用品;

在生活營地內為員工提供相應的娛樂場所、體育活動場所和設施(在臨建設施及安全投入計劃中已考慮);

項目部將為員工提供相應的學習場所,設置圖書室、讀報欄、宣傳欄、黑板報,通過訂閱報刊雜志等,為員工提供學習的條件。

在法定節假日或適當時候,由項目部組織職工開展娛樂活動、體育比賽,豐富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

3、醫療急救服務計劃

在現場設置醫療室(在臨建設施中已考慮),配備相應的應急藥品、救護器材,負責協助實施對在事故中受傷害的員工的進行緊急救護。

在生活營地設置衛生所(在臨建設施中已考慮),配備相應的常用藥品、醫療器材,負責疾病預防、治療,以及生活營地的衛生消毒、滅蟲等衛生防疫工作。

生活營地醫務所設置傳染病人臨時隔離間,以用于臨時隔離急性傳染病人。

4、膳食衛生管理計劃

項目部的膳食衛生由綜合部負責管理,綜合部成立食堂衛生管理小組,制定完善相關的膳食衛生規章制度,規范食堂衛生管理,預防病從口入,杜絕傳染病和食物中毒事故發生,保證就餐人員身體健康。

嚴格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等要求,由綜合部負責向當地衛生防疫部門申請辦理職工食堂的《衛生許可證》,統一組織食堂餐飲工作人員進行體檢,并辦理《健康證》。

食堂的餐飲工作人員必須經體檢合格,持有效的《健康證》,經綜合部培訓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食堂的餐飲工作人員必須每年進行體檢復查,凡體檢不合格者不得繼續安排其在食堂從事餐飲或服務工作。

綜合部應加強對食堂餐飲工作人員進行,服務意識、服務技能、職業道德教育等宣傳教育,樹立全心全意為廣大職工服務的思想。

食堂餐飲工作人員在上班時,必須穿戴專用工作衣、口罩、手套、帽子用品,并正確佩戴胸卡,定期搞好個人清潔衛生。

食堂地面、墻面、吊頂等裝修必須符合相關建筑規范要求,灶臺、案板、賣飯窗口等也應符合相關規范要求。食堂用具應使用便于清潔的不銹鋼用具,燃料應使用電、煤氣(燃油)等清潔燃料。

食堂加工生、熟食要專用刀具、專用案板,生、熟配餐所用工具必須專用,并有明顯標志。生、熟食、半成品的加工和存放要有明顯標志,分類存放,不得混放。

嚴格執行飲食衛生"五四"等制度,即:

"四不":對霉爛、變質、過期等食品做到,采購員不買、保管員不收、加工人員不用、服務員不賣。

"四定":環境衛生定人、定物、定時間、定質量。

"四勤";勤理發、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勤洗衣服、被褥,勤換工作服。

"四隔離":食品存放生、熟隔離,成品與半成品隔離,食品與雜物、藥品隔離,食品與天然冰隔離。

"四過關":餐具實行一洗、二刷、三沖、四消毒。

定期做好操作間的通風、清掃和使用紫外燈消毒等工作。

保持倉庫整潔,庫存食品應做到有分類、有標志,離地、離墻保管。

及時做好垃圾的分類清理工作,食堂、餐廳應配備一定數量的垃圾桶,垃圾桶應有蓋、防滲漏、有標記,并做到每天定時清理。

搞好"六防"(防蒼蠅、蚊子、蟑螂、老鼠、防毒、防盜)工作。

5、生活營地衛生防疫計劃

5.1食堂衛生防疫計劃

食堂內墻面全部刷白,廚房的地面用集水溝集中排水,食堂窗戶全部用窗紗密封,防止蚊蠅進入。在食堂墻面醒目處懸掛《食品衛生法》、《食品衛生管理制度》等宣傳牌及食堂工作人員的健康證。食堂內嚴禁住宿。

食堂廚房應保持環境整潔,并配備有餐具消毒設備。食品柜、菜板應按生熟食品分開,食品應和炊具分開放置,生食、冷食、加工前、加工后的食品應分開,嚴禁混雜。食品加工前均應洗滌干凈,餐具已消毒,保證加工出的食品符合《食品衛生法》的要求。

食堂飯廳應保持環境整潔,并配備有就餐用桌椅,要求所有職工都在食堂飯廳內就餐。飯廳內設洗手池和垃圾桶,供職工用餐前后洗手和倒剩菜剩飯使用。嚴禁將剩菜剩飯隨意倒在水池或其他別處。

5.2宿舍衛生防疫計劃

管理人員宿舍每2人一間,工人宿舍每8人一間,宿舍樓每層均設有廁所和盥洗間,盥洗間配備洗衣機,供工人洗衣用。

每間宿舍均統一配備鋼制床架,床鋪、衣柜、桌椅、蚊帳、個人洗漱用品,并配一盞40W日光燈、一臺吊扇、一套插座。

除宿舍內統一配備的電器具以外,任何人都不得私自增加任何電器或亂接電線。

宿舍外設曬衣架,宿舍內應保持清潔,臥具、用具應擺放整齊;每天應安排值日,清掃宿舍,使室內無蚊蠅、老鼠、蟑螂等害蟲。

生活營地澡堂安排專人管理,定期沖洗、清掃。

生活營地內設置垃圾箱,供生活營地內垃圾集中堆放,并安排專人、定期將垃圾箱內垃圾清理運走。

生活營地內建筑物周圍均設置綠化帶,種植花草樹木進行綠化。

項目部將依據國家相關衛生法規、業主相關規章制度,制定衛生防疫管理規定,并定期組織開展衛生防疫檢查,檢查將按相關規范及表格(見附四)進行檢查及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