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社區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十不準準則

社區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十不準準則

2024-07-15 閱讀 8712

社區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十不準”準則

1、不準利用職務之便為本人、配偶、子女及其他親友謀取不正當利益或利用職權參股經營;

2、不準違反規定收送現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

3、不準參與賄選等非法選舉活動,不準弄虛作假或用其他非法手段騙取榮譽;

4、不準利用職務之便,在招聘、入學、參軍、就業、計生、低保、入黨、廉租房等方面吃拿卡要;

5、不準利用職務之便,在房屋租售、城市拆遷等方面謀取不正當利益;

6、不準借婚喪喜慶等事宜,大操大辦,聚斂錢財;

7、不準用公款大吃大喝、游山玩水;

8、不準挪用、侵占、截留、騙取扶貧、救災、社保、低保、再就業等資金和實物;

9、不準參與賭博及封建迷信活動;

10、不準巧立名目亂收費、亂攤派,或侵占、私分社區公共財物。

篇2: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制度范例

1、加強黨員廉潔自律建設,增強廉政意識。社領導要把廉政建設納入重要日程,經常對職工進行廉政教育。

2、社領導要推行辦公制度公開化。要在干部晉級,提職、職稱評定,財務收支等方面的工作實行公開,增強辦事的透明度,強化群眾監督。

3、嚴禁收禮受賄。不向基層要禮品、物品,違者根據金額大小,分別給予扣發工資,同時分區別性質,給予相應的黨紀處分。

4、不準經商辦企業,凡信用社工作人員,都不準經商或入股經商。

5、嚴格車輛使用制度。嚴禁出私車,全對因病,因急事需用車者,必須經常務主任批準。

6、不準借公出、療養、看病、考察之機用公款游山玩水?;貋砗?要按規定時間,路線活動范圍核銷款項,超過部分由個人負責。

7、嚴禁行賄受賄。對行賄受賄行為,不僅要追究受賄者的責任,而且要追究行賄者的責任。以權謀私接禮受賄者,要加重處罰。

8、不準接受饋贈和饋贈他人錢物。不準以任何名義向上級行及其工作人員送禮,不允許借婚喪嫁娶之機收授單位和個人饋送的禮金。對存在上述問題的,視其情節,實行經濟處罰或黨紀政紀處分。

9、財務人員要嚴格執行規定,對送禮行賄,大吃大喝等的需要款項有權拒付,不予核銷,如領導指令核銷,財務人員必須和執紀執法部門反映。對弄虛作假變相核銷的要嚴肅處理,對堅持原則的財會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要從重懲處。

10、不準借公出、療養、看病、考察之機用公款游山玩水。外出回來后,要按規定時間、路線、活動范圍核銷款項,超額部分由個人負責。

11、不準干部經商辦企業;不準入股經商;不準為親友擔保貸款。

12、推行辦事制度公開化。在干部晉級、提職,職稱評定、財務收支等方面的工作實行公開,增強辦事透明度,強化群眾的監督。

13、實行不廉潔一票否決制度。凡是經查核實有不廉潔的問題,不能評選先進,問題嚴重的要不得報上級紀檢監察部門。

篇3:市實驗幼兒園黨員干部廉潔自律規定

市實驗幼兒園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十條規定

一、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思想、*的理論,全面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上思想上始終同黨中央和黨支部保持高度一致。堅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提高干部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嚴格履行章程賦予的各項權力的義務,積極參加黨支部組織的各項活動,按時交納黨費,按時認真保質保量完成黨支部分配的工作任務,工作講求認真,嚴謹扎實,實事求是,對待工作要有高度責任感,不浮夸、虛假。

三、黨員、干部要做維護團結的模范,不搞派別活動,要多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堅持原則,敢于斗爭。

四、立黨為公,黨員、干部時時事事要把黨和人民利益、學校集體利益置于前位:嚴禁任何黨員、干部不擇手段向黨要地位、要名譽、要物質利益,特別是在晉級、升職、工作變動、住房以及子女就業等問題上搞投機鉆營等不正之風。

五、黨員、干部要堅持黨性,不以權謀私,作風正派,對任何人都要一視同仁,嚴禁拉幫結派,搞個人小圈子。對待不同意見同志,不準打棍子戴帽子。

六、履行勤儉節約生活作風,不奢侈浪費,衣著大方樸實,嚴禁與人爭吵、角逐、施暴,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七、堅持民主集中制,凡屬人員進出調動,較大額的經費開支,重大問題的決策都應經過集體研究討論決定,任何干部不能個人說了算,不得把個人意愿凌駕于組織之上。

八、要廉潔自律,不接受彩禮、不收受賄賂,不送公款人情,不用公款請吃請喝。一切回扣要交公,嚴禁任何部門和個人截留私分。

九、模范地遵守黨紀國法,嚴禁打牌賭博,觀看淫穢錄相,搞不正當關系,不信佛入教,不吸毒販毒。如在當地公安、保衛部門受到處罰,備案著學校實行"一票否決"制度。

十、勤政為民,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忠于職守,以孔繁森等先進模范人物為榜樣,當好人民的勤務員。

本規定通過黨員大會討論通過,對違反上述任一規定的黨員、干部經批評教育不改者,提交支部大會討論給予紀律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