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鎮幼兒園食品及公共衛生安全制度
鄉鎮幼兒園食品及公共衛生安全制度
1、要保持廚房的清潔,經常清掃。
2、食堂要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廚房用具,刀、案板、盆、筐、抹布等要做到生熟分開,洗刷干凈,食具一餐一消毒(若用水煮則需在水開后十五至二十分鐘,若用籠屜蒸至少要蒸三十分鐘),食物要有防蠅設備。
3、不買、不加工腐爛變質食物,買來的熟食要加熱處理后再吃,預防食物中毒及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4、搞好兒童進食衛生,飯前工作人員及兒童都要用肥皂、流動水洗手,飯桌要用肥皂水或堿水揩洗干凈。
5、要培養兒童不偏食,不吃零食的良好飲食習慣。
6、水果要洗凈削皮后再吃。
7、炊事員要堅持上灶前洗手,入廁所前脫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操作時不抽煙。
篇2: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管理制度
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管理制度
一、嚴格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堅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在監督執法工作中實行持證、亮證制度,在實行衛生執法時,必須兩人以上。
二、堅持屬地化管理的原則,以防治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職業中毒、急性腸道傳染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重點,強化基礎管理,掌握本轄區餐飲店鋪、食品相關企業以及學校、幼兒園食堂等的食品衛生基本情況,指導完善衛生設施,督促從業人員健康體檢,辦理衛生許可證,并開展經常性衛生監督巡查工作。堅持搞好農村家宴的監管、督導,做好流動廚師登記及健康體檢的宣傳、組織、管理工作。
三、全面、及時、準確地收集本行政區域傳染病、地方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寄生蟲病等疾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信息資料,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報告和處理。傳染病登記率達100%。負責0―7歲兒童的摸底、建冊、建證、入保和預防接種、計劃免疫相關工作。
四、掌握本鄉鎮婦女保健的基本情況及新婚、育齡婦女、孕產婦、更年期婦女、老年婦女數據。督促早孕婦女參與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督促孕婦到醫院住院分娩,取締家庭分娩。做好產后母嬰訪視,督促產婦產后42天到醫院進行健康檢查。做好相關資料報送。
五、開展婦女保健科普知識和生殖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普及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知識,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開展母乳喂養知識宣傳,促進母乳喂養。
六、加強兒童保健管理。開展0-6歲兒童保健系統管理宣傳、教育和督促工作。掌握本鄉鎮0-6歲兒童死亡的原因及其死亡人數。在上級婦幼保健機構指導下,參與嬰幼兒急性呼吸道感染、腹瀉、貧血、佝僂病等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病因監測、疾病預防。進行體弱兒上門隨訪工作。做好兒童保健信息資料填報。
七、協助開展鄉村醫療市場監督管理,依法打擊非法行醫。
八、推進健康教育,大力開展公共衛生相關知識宣傳,指導鄉鎮、村、社區及企業開展健康教育、愛國衛生活動。
九、建立并逐步完善衛生行政執法公示制等制度,將法定的執法范圍、職責、標準、條件、時限、程序、收費標準等予以公示。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罰沒、收繳管理規定,實行罰、繳分離,接受群眾和社會監督。
篇3: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制度
為及時了解和處理學校安全事故,加強對學校安全事故的監察力度,確保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學校事故報告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學校安全工作要求》的有關規定,結合我校實際,建立事故報告制度,具體要求如下:
一、建立學校事故報告及處理機制。
1.事故報告時限。學校發生食物中毒、傳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師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應在1小時內向鎮教育組及衛生、公安等相關部門報告。
2.事故報告的主要內容。食物中毒事件報告內容主要包括食物中毒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校內或校外)、中毒人數、中毒原因、主要癥狀等。傳染病流行事件報告內容主要包括傳染病開始流行的時間、地點、感染人數、主要癥狀、衛生醫療機構的初步診斷等。安全事故及師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報告內容主要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傷亡人數、事故原因。
3.事故跟蹤及處理。學校安全領導小組成員在獲息學校發生食物中毒、偉染病流行及安全事故后,應詳細了解情況,在積極協助衛生等有關部門對師生進行救治的同時,主動配合有關部門對造成食物中毒、傳染病流行及安全事故的原因進行調查,及時追蹤了解事故的發生發展情況,并應將相關情況及時報告鎮教育組。學校食物中毒、傳染病流行及安全事故等得到控制后,必須將該事件的有關情況、處理結果及改進措施報告鎮教育組。
4.事故分析。學校應對食物中毒、傳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師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發生情況、原因進行匯總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制訂切實有效的學校衛生與安全工作整改措施。
二、嚴格安全責任追究制度。
學校要把及時、準確地報送學校事故信息放在信息工作的首位。要層層建立責任制,哪一級發生遲報、漏報、滿報問題由哪一級負責。對學校發生食物中毒、傳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和師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隱瞞、緩報或者謊報的,必須嚴肅追究有關領導人和直接責任人的相應責任;對造成嚴重后果,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三、建立學校事故整改制度。
為切實加強學校衛生安全工作,強化學校的衛生與安全意識,學校對發生的食物中毒、傳染病流行、安全事故及師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等情況進行通報。對發生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制訂切實有效的安全工作整改措施,做到警鐘長鳴,努力減少并杜絕學校事故的發生,切實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