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事故現場處置程序
(一)隔離、疏散
1、建立警戒區域
事故發生后,應根據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泄漏擴散的情況或火焰熱輻射爆炸所涉及到的范圍建立警戒區,并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
2、緊急疏散
迅速將警戒區及污染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二)防護
根據事故物質的毒性及劃定的危險區域,確定相應的防護等級,并根據防護等級標準配備相應的防護器具。
(三)詢情和偵檢
1、詢問遇險人員情況,容器儲量、泄漏量、泄漏時間、部位、形式、擴散范圍,周邊單位、居民、地形、電源、火源等情況,消防設施、工藝措施、到場人員處置意見。
2、使用檢測儀器測定泄漏物質、濃度、擴散范圍。
3、確認設施、建(構)筑物險情及可能引發爆炸燃燒的各種危險源,確認消防設施運行情況。
(四)現場急救
1、現場急救注意事項
選擇有利地形設置急救點;
做好自身及傷病員的個體防護;
防止發生繼發性損害;
應至少2—3人為一組集體行動,以便相互照應;
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備防爆功能。
2、現場處理
迅速將患者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
呼吸困難時給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臟驟停時立即進行心臟按摩;
皮膚污染時,脫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動清水沖洗,沖洗要及時、徹底、反復多次;頭面部灼傷時,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當人員發生凍傷時,應迅速復溫,復溫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溫熱水浸泡,使其溫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對凍傷的部位進行輕柔按摩時,應注意不要將傷處的皮膚擦破,以防感染;
當人員發生燒傷時,應迅速將患者衣服脫去,用流動清水沖洗降溫,用清潔布覆蓋創傷面,避免傷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皰弄破,患者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
3、使用特效藥物治療,對癥治療,嚴重者送醫院觀察治療。
(五)泄漏處理
1、泄漏源控制
容器發生泄漏后,采取措施修補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學品的進一步泄漏。
2、泄漏物處理
現場泄漏物要及時進行覆蓋、收容、稀釋、處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處置,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
(六)火災控制
一旦發生火災,采取以下滅火對策
1、撲救初期火災。在火災尚未擴大到不可控制之前,應使用適當移動式滅火器來控制火災。迅速關閉火災部位的上下游閥門,切斷進入火災事故地點的一切物料,然后立即啟用現有各種消防設備、器材撲滅初期火災和控制火源。
2、對周圍設施采取保護措施。為防止火災危及相鄰設施,必須及時采取冷卻保護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勢威脅的物資。有的火災可能造成易燃液體外流,這時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攔截流淌的液體或挖溝導流,將物料導向安全地點。必要時用毛氈、海草簾堵住上水井、陰井口等處,防止火焰蔓延。
3、火災撲救。針對每一類化學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必要時采取堵漏或隔離措施,預防次生災害擴大。當火勢被控制以后,仍然要派人監護,清理現場,消滅余火。
應急處理過程并非是按部就班地按以上順序進行,而是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同時進行,如危險化學品泄漏,應在報警的同時盡可能切斷泄漏源等等。
化學品事故的特點是發生突然,擴散迅速,持續時間長,涉及面廣。一旦發生化學品事故,往往會引起人們的慌亂,若處理不當,會引起二次災害。因此,各企業應制訂和完善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計劃。讓每一個職工都知道應急救援方案,并定期進行培訓,提高廣大職工對付突發性災害的應變能力,做到遇災不慌,臨陣不亂,正確判斷,正確處理,增強人員自我保護意識,減少傷亡。
篇2:某某縣煙花爆竹安全事故醫療救治應急預案
根據我縣開放煙花爆竹燃放限制的要求,為做好我縣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的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應急處置工作,確保醫療衛生應急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成都市衛生局下發的《成都市煙花爆竹安全事故醫療救治應急預案》成衛應急〔2009〕2號及《郫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郫縣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特制定本預案。一、工作原則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明確職責;依靠科學、依法規范;反應及時、措施果斷;整合資源、信息共享;平戰結合、常備不懈。二、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一)應急處理指揮機構成立由衛生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衛生局相關處室和單位的負責人為成員的燃放煙花爆竹安全事故醫療救治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名單如下:組長:陳慧衛生局黨委書記局長副組長:代德康衛生局調研員成員:張龍衛生局應急辦主任陳橋衛生局醫政科科長李長征衛生局辦公室主任羅理娟衛生局計劃財務科科長劉天虎衛生局副局長縣人民醫院院長李鈺縣中醫院院長賴龍劍縣第二人民醫院院長(二)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為有效處置燃放煙花爆竹安全事故,縣屬各醫療單位在領導小組統一指揮下積極開展工作,任何醫療機構不得拒絕因突發公共事件所致傷病員的救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應急組、救治組、后勤保障組。各組按照以下職責分工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各工作組分工及職責1.辦公室職責由衛生局應急辦牽頭,負責收集突發公共事件有關信息,掌握動態,實時分析,及時上報,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組織專家積極開展燃放煙花爆竹安全事故醫療救治工作。辦公室設在衛生應急辦公室。(電話:)2.應急組職責由衛生局應急辦公室牽頭。負責組織實施《郫縣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方案》,積極開展各項衛生應急處理措施。(電話:;聯絡員:張龍)3.救治組職責由醫政科牽頭,具體負責組織、指揮、協調燃放煙花爆竹安全事故醫療救治工作。做好醫療救治工作的各項準備工作與醫療救治信息收集。(電話:;聯絡員:代德康陳橋)。4.后勤保障組職責由辦公室牽頭,計財科配合,負責燃放煙花爆竹安全事故衛生應急物資調度,設備的采購。(電話:,聯絡員:李長征羅理娟:)。三、衛生應急響應節日期間發生燃放煙花爆竹安全事故就近醫療機構積極展開醫療救治,各級醫院要成立燃放煙花爆竹安全事故醫療救治領導小組和專家組,做好收治傷員的準備工作,有針對性地安排眼科、五官科、燒傷、外科等醫務人員值班,專科優勢薄弱的醫療機構在接收到眼爆炸傷、燒傷及其它外科傷員后,立即向就近上級醫院轉送傷員。燃放煙花爆竹安全事故引發的群體性傷害等突發公共事件,按照《郫縣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規定開展衛生應急工作。燃放煙花爆竹安全事故中有國際友人受傷,立即送往省醫院或華西醫院救治,并向衛生局應急辦報告。各醫療單位進一步完善工作流程,檢查維護好各種通訊設備,保障有線和無線通訊系統完好,確保各項指令暢通,指揮調度工作及時有力、準確無誤;保證衛生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四、信息報送與值班各單位要加強信息報送。燃放煙花爆竹安全事故達到突發公共事件級別,責任報告單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和責任報告人必須向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事件信息。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切實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信息暢通,做到衛生應急反應及時,處置有效。主要領導和負責應急工作的領導要做到通訊暢通,保證在第一時間趕到事發現場組織、指揮、協調應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