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空區爆破安全技術措施

采空區爆破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5 閱讀 5933

一、爆區準備作業

1、穿孔前必須清理工作面,確保鉆機作業安全,提高穿孔質量;

2、提前做好孔網參數設計,遵循先設計后作業的原則;

3、嚴格設計布孔,不得隨意改變孔位、孔深。孔位與設計深度偏差不得超過±0.5m孔距與行距不得超過±0.3m;

4、認真驗收,對孔深不合格的要“掏孔”,孔位不合格的要補孔。

5、滅火工程爆破作業,必須遵守《露天爆破作業規程》的有關規定;

二、裝藥作業

1、裝藥前必須清理爆區內障礙物;

2、裝藥區域外緣插紅旗或其它警告標志,以標志警戒區;

3、費爆破作業人員和無關設備不準進入作業區;

4、火工品的領用必須由專人負責,運載火工品應使用專用車輛,嚴禁人貨混裝,雷管、繼爆管不得與導爆索起炮彈混裝;

5、火工品領、用、退得數量要吻合,賬目清楚,不得丟失和私存,不準擅自銷毀或挪作它用;

6、裝、卸、運火工品要輕拿輕放,不準投擲、沖擊或者碰撞,更不準踩壓,每次不得超過40㎏;

7、火工品在指定地點擺平放穩,爆破區域20m內不的有熱源、煙火;

8、復查炮孔的積水、孔溫、賭賽等情況;

9、遇積水孔應使用乳化炸藥;如果用非防水炸藥必須轟水,轟水藥包應當包上重物,然后包嚴綁緊,一個轟水藥包不應大于4㎏;轟每米水深的炸藥量:孔深大于10m時,0.6-0.8㎏:孔深10m以下時不超過0.5㎏;

10、必須按設計裝藥,隨時掌握藥注高度;

11、導爆索嚴禁打結,空口外留0.5—1m夠聯網即可;

12、禁止從已裝藥的炮孔內拔出或者硬拉導爆索或雷管;

13、裝藥人員頭部不準對準裝藥孔口上方;

14、遇雷雨或暴風雨時,禁止裝卸爆破器材;

15、裝藥發生卡堵時,只準用炮桿處理,處理不了時向炮區負責人匯報,并進行妥善處理;

16、裝藥時,連線打斷或掉入孔內,經處理難以正常引爆,可再補裝一個適量的引藥,然后充填,如處理無效時,則應插上標志按瞎炮處理;

17、如因無充填物卡堵,要用炮桿或繩索套取,不能疏通時,必須向炮區負責人匯報,以便在起爆或警戒時采取措施;

18、用導爆索起爆,如果充填中發生斷索,當充填物上露有索頭,不能接索時,應重新放入引藥繼續充填,如無法補救,則按瞎炮處理。

三、聯網作業

1、切割導爆索必須用鋒利刀具一次割好,禁止切割已接上雷管或插入炸藥里的導火索導爆索;

2、導爆索不準拉得過緊;

3、導爆索連接時,采用打接或水手結方法聯接。搭接時兩根導爆索重疊長度不得小于15㎝,中間不得夾有異物,捆綁應牢固,支線與主線傳爆方向的夾角不得小于90°;

4、繼爆管要纏牢靠緊,連接長度不得小于10㎝,繼爆管與導爆索聯接時,必須用膠布平行搭接。

5、網路除連接時的水手結外,禁止搭接或打圈;

6、雷管應綁緊在距導爆索端部15㎝處,雷管的集中穴應朝向導爆索的傳爆方向;

7、爆破網絡的連接必須在工作面的全部炮孔裝填完畢和無關人員全部撤至安全地點之后,由工作面向起爆點依次進行。

五、警戒作業

1、警戒工作由炮區負責人負責;

2、小于警戒距離的兩個地區同時起爆時,應互相做好聯系,共同警戒,統一指揮;

3、炮區負責人布置警戒時必須做到:

①根據爆破的安全距離和警戒邊界上的情況必須配足夠的警戒人員;

②向警戒人員交授警戒旗時,同時向其交代清楚警戒地點,范圍及注意事項;

③警戒人員必須在警戒指定地點警戒,并監督警戒范圍內的人員和設備撤離到安全地點。

4、警戒人員的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到達規定的安全警戒距離后站在較高的位置;

②能夠看見炮區負責人;

③能夠監視警戒范圍內的所有人員和設備。

5、未解除警戒之前,任何人員及設備不得進入警戒區;

6、凡在警戒區的人員、設備,按警戒人員指令(揮),在規定的時間內撤離到安全地區,不得延時;

7、警戒距離:

①深孔爆破:設備不得小于40m人員不得小于200m;

②二次爆破:設備不得小于50m,人員不得小于400m。

以上警戒距離均指距爆區邊緣的距離,如爆區前沿孔距離臺階坡頂線太近或有發生飛石可能適當加大安全警戒距離;

8、沿山坡爆破時,下坡方向的警戒距離應當增加50%。遇風天,順風向應適當加大警戒距離。

六、起爆作業

1、炮區網絡聯好后,要核對火工品的使用數量是否相等;

2、起爆前由炮區負責人或指定專人檢查網絡連接情況,連接方法是否真確,有無丟漏炮孔;

3、所有人員及設備都移到達安全地點后,方可下令點火起爆;

4、起爆命令由炮區負責人發出;

5、每一段起爆量不得大于2.5t;

6、爆破工作應在白天進行;

7、嚴禁在雷雨天起爆。

七、警戒解除作業

1、爆破完畢后,炮區負責人應對該區進行檢查,確認沒有問題后,發出警戒解除信號;

2、警戒解除后,人員及設備方可進入現場。

八、瞎炮處理作業

1、爆破后,經檢查發現有瞎炮時,立即向炮區負責人報告;

2、處理瞎炮時,炮區負責人要派有經驗的爆破工處理,處理不了時,要在瞎炮位置設置明顯標志;

3、爆破網絡未受到破壞。且最小抵抗線無變化者,可重新連線起爆,并加大警戒范圍后,在重新起爆;

4、如爆破網絡受到破壞,在距離瞎炮孔口0.5—1.0m處,另打同等深度的平行孔,裝藥起爆。嚴禁鉆機按原孔位穿孔。

九、二次爆破作業

1、二次爆破采用炮眼法。遇有急需爆破而無穿孔設備的情況下,可采用裸露爆破法,一次裝藥量不得超過10㎏,并有減少飛石的措施;

2、在爆破前要清除藥包周圍的石塊。

3、炮眼深度不得超過5m。

4、在高溫火區爆破,首先必須測溫,溫度超過40℃停止裝藥起爆。

篇2:深孔爆破法處理采空區安全措施

(1)為保證本次爆破安全順利進行,設置采空區處理管理部門,作業現場設置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確保了爆破全過程設備和人身的安全。

(2)編制安全撤離預案,在施工現場設置安全撤離路線標志(明示牌)。

(3)把空區的平面位置用木牌標定在現場,木牌上要標明空區標高和安全作業厚度。

(4)對有裂隙地帶設置警戒線,嚴禁人員進入危險地帶。劃定警戒區域,控制進入警戒區域的人員數量。

(5)在采空區邊上或塌方區附近,安排專職人員進行監測,如有異常情況作業人員立即撤離。

(6)為保證人員設備安全施工,在施工區域建立地壓活動監測點,自穿孔之日起設置專人采用巖體聲發射儀進行24h不間斷監測,提供可靠的數據資料用以分析預測地壓活動情況,確定能否按計劃實施爆破。

(7)在施工中實時監測本爆區和周邊的地壓活動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并撤離。

(8)在爆區較近邊坡、地表作明顯沉降標志,使用水準儀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測量,發現異常立即通知鉆機停止作業并移至安全地帶。

(9)來往運輸車輛遠離本爆區鉆機作業區域。

(10)鉆孔作業前必須認真檢查作業區域和附近的巖性穩定及其變化狀況,作業時要有經驗豐富的人員作警戒工作,各施工隊及現場管理人員必須嚴格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的記錄工作。

(11)鉆孔作業平臺必須保持平整,無大塊或其他障礙物,每個作業點至少要有兩處以上安全撤退路線。施工單位穿孔作業人員必須認真如實記錄穿孔的施工情況,只允許白天作業,對異常現象必須記錄清楚,并及時向采空區處理管理部門通報。

(12)在采空區上方作業時,設備出現故障,應移至安全區域進行維修。

(13)現場施工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人員必須迅速撤離至安全地點,并及時向采空區處理管理人員匯報:

①地表新鮮開裂;

②地表松動、沉降;

③遇到空區,小于要求保安層厚度時;

④雨天地表匯水灌人的低洼處;

⑤其他異常情況。

(14)在穿孔施工期間,地壓監測人員對需該區附近監測系統進行24h不間斷監測,判斷該區域實時地壓情況,保證施工安全。

(15)在裝藥施工時安排專職人員對附近塌方區崖壁、裂隙和塌陷處進行監測,同時配合地壓監聽提供即時安全信息,如有異常情況立即通知裝藥人員向安全地帶撤離,實施安全撤離預案。

(16)自裝藥前一天開始,設置專職人員對爆區附近空區實施不間斷監聽,以確保裝藥時人員能否進入爆區裝藥,如有異常應立即通知作業人員撤離至安全地點。

(17)在采空區上進行裝藥連線作業時,嚴禁在相鄰的采空區進行爆破作業。

(18)為了預防部分孔內溫度高的炸藥自燃,預備消防車在附近待命。

(19)在爆破施工期間,各現場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有關規定程序進行作業,嚴禁攜帶煙火和手機進人爆區,安全保衛人員要阻止一切閑雜人員進人施工現場。

(20)裝藥、連線過程中嚴禁車輛和設備在爆區周圍20m內運行。

(21)在空區安全厚度較薄的區域用警戒帶標示,并嚴格限制施工人數,要求兩人運藥,兩人裝藥,兩人充填。

(22)如發現危及人身安全的險情,應立即組織人員撤離。

(23)爆破時本采空區和相鄰采空區均停止作業,人員撤離、設備撤至安全地點并采取有效防護措施。

(24)爆破施工作業,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爆破規程操作。

(25)爆破后待警戒解除,由地壓監測人員進入現場監測,確定安全后方可進行后續處理。

篇3:高溫爆破采空區安全措施

1.測試炮孔穩定。其方法是:將測溫儀的熱敏電阻緩慢地放入炮孔里,觀看測溫儀所指示的數值,隨著測溫儀下到炮孔內部同的位置,所測的溫度數值也不一樣。如果整個炮孔從上到下的溫度都不超過80°時,應認為是合格炮孔,正常裝藥爆破。如果在炮孔的某著位置測出溫度超過80°時。應列為不合格炮孔。當測溫儀指針指到100℃時,應立即將測溫儀提出炮孔,避免燒壞測溫儀。凡是不合格炮孔要逐個作好記錄,插上標志,進行處理。

2.處理高溫炮孔。為保證爆破安全,對溫度在80°以上的炮孔都要進行降溫處理,一般采用注水法使炮孔內降溫。就是根據炮孔深度和孔深度和孔內溫度往炮孔內注入水,如果整個炮孔內溫度都超過80°,就整個炮孔注水,如果是炮孔下部溫度超過80°,就只給炮孔下部注水。注水后約等半個小時左右把水排出。排除炮孔內的水可采用兩種方法,一是對滿水的炮孔用潛水泵排水;二是對只有下水部注水的炮孔,采取爆破轟水的辦法把炮孔內的水轟出去。這種方法因為既簡單又省事被大多數露天煤礦采用。轟孔所用的炸藥量根據炮孔內水的深度而定,深度在10m以上的炮孔,每米深用炸藥量為0.6~0.8kg,炮孔深在10m以下的每米深用炸藥量為0.5kg。

3.高溫炮孔的爆破方法。高溫炮孔經過降溫處理,并檢查合格后,按下列方法爆破:

(1)做好高溫炮孔爆破的組織工作。為了在短時間內做好爆破前的準備,避免炮孔內的溫度在度升高,隊長或組長在爆破前要安排好人員分工,明確每位爆破的工作任務,分頭去做,是每項工作都有人管、有人做、有人承擔責任。

(2)準備好充足的充填物。充填物的粒度直徑要在30mm以內,并按爆破設計給每個炮孔分配炸藥量。

(3)布設好起來爆網絡并做好爆破前的警戒工作,安排好各方向的爆破設計給每個戒。

(4)裝炸藥時先裝常溫孔,后裝不超過80℃的炮孔。如果炮孔數量多,可分次爆破。每次從裝藥到起爆的時間不得超過10min。

(5)留在炮區內的裝炮人數根據高溫炮孔的數量而定,以每人平均裝兩個高溫炮孔為宜。如果人員少應分次檢查,分次起爆。

(6)裝高溫炮孔一旦發生卡堵,又不宜處理時,應立即將所余下的炸藥移除炮區。

(7)高溫炮孔裝藥順序應該先往孔里下炸藥,后下起爆藥。裝藥人裝完藥,不許在靠近已經裝填完得高溫炮孔。

(8)高溫炮孔適宜采用導爆索起爆和使用熱感度低的炸藥或將炸藥。雷管隔熱包裝。

4有冒落危險的老空或火區。所謂老空,既指井工礦開采后沒有充填的老舊空巷。老空或火區是挖掘機采掘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最為危險的地區。明火區容易發現,而是老空巷隱蔽在下或未挖掘的掌子內部,不易發現,所以危害性極大。如果在挖掘機作業的地表之下或工作面內部有老空,挖掘機人員沒有發現,挖掘機就很可能陷入老空巷中,一旦陷入大都伴地下水或火突出;如果在工作面內部,挖掘機挖掘中一旦將其挖出,很可能發生工作面塌落,老空中的有害氣體、水、淤泥隨之出來危害人員或淹埋挖掘機,還有可能有煙火噴出來。防止老空的危害,最好是提前發現,提前處理。提前發現的做法是:

(1)圖紙對照法:將過去井下開采的老圖現在露天礦開采的圖紙,按照坐標和標高進行對照,計算出挖掘機所在的采區下部是否有老巷。如果有,在計算出老巷頂板距挖掘機所在水平厚度,如果小于7m,可在其上穿孔爆破,將其崩塌。

(2)網絡穿孔探測法:如果井下開采圖找不到,或者不齊全,可根據挖采過的老空巷的水平及其傾角和走向,判定現在的挖掘機所在采區有否老空巷的可能。如果有,但位置和厚度確定不了,可在挖掘機所在地盤上,按三角形沿挖掘機的采掘方向進行網絡式布孔,孔距行距略小于已露出老空巷寬度,由穿孔機進行穿孔探測,其穿孔深度7m,如果有,將其爆破處理掉。

(3)觀察地表法:生產指揮人員、生產技術人員、挖掘機人員,都要經常不斷地查看挖掘機所在地盤上有無冒氣、冒煙、透水、不明孔洞、較深裂縫等異常現象,如果有其中一種兩種以上,更加可靠一些。

對火區的處理辦法基本有以下辦法:

(1)水槍撲滅法:鋪設輸水管道,接上水槍,由專門的消火人員進行滅火。要做到側面給水,順風滅火,千萬不能將水槍垂直對向火區。

(2)爆破掩埋法:在火區附近的適當地點,進行穿孔爆破,將火區掩埋滅火。

(3)泥漿埋壓法:條件允許,可用自卸汽車裝載泥漿、粘土,向火區傾翻,將火區掩埋滅火;也可用自翻車,由鐵道運輸,裝載泥漿、濕土進行排土掩埋滅火。

(4)長期注水滅火法:對于較大火區,短時間內不能將其撲滅,可向火區開掘水溝,引水長期澆注火區,使其慢慢熄滅。:也可接通疏水管道,將水槍對準火區,用巖塊將水槍壓住,長時間澆注,慢慢將火滅掉。

(5)挖掘機滅火法:一般遇到火區不大,火根不深的火區,或者隱蔽的暗火區,選派有經驗的司機,用挖掘機將火內燃燒的物料挖出來,散開,讓火慢慢熄滅。采用這種辦法,一定要做到輕挖薄片,勺斗不能深入火區內部,挖滿勺之后,抽勺斗要慢,離開火區以后要停留一會,避免火頭突然噴出,在勺斗的阻擋下,待火勢減弱,然后再回轉,將勺斗內帶火物料散開。這樣一勺一勺將整個火區內的著火物料挖走散開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