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石場爆破事故及預防

采石場爆破事故及預防

2024-07-15 閱讀 4696

根據國內外礦山石材企業工傷事故統計分析事故中麻石采石場爆破事故約占8%。

(一)麻石采石場爆破事故的種類

(1)炸藥儲存保管中造成的事故;

(2)炸藥燃燒或炮煙引起的事故;

(3)點炮遲緩或導火索質量不合格造成的事故;

(4)點火方法不合要求,盲炮處理不當以及違章打孔引起的事故;

(5)非爆破工作業,爆破后過早進入現場引起的事故;

(6)苔戒不嚴、信號不明、安全距離不夠造成的事故,

(7)早爆事故;

(8)其他爆炸事故。

(二)麻石采石場爆破事故的預防

根據礦山常見爆破事故的引發因素須做好如下工作。

(1)加強對爆破操作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的爆破安全基礎知識。

(2)盡量減少火雷管的使用量,用非電導爆管起爆系統代替火雷管起爆系統。

(3)建立、健全爆破作業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4)改進爆破操作工藝。

(5)起爆采用一次點火法。

(6)打殘孔引起的爆破事故的預防措施如下:用前認真檢查質量,凡不符規定的起器材,一律不準使用。

②防止人為失誤。鉆孔前一定要仔細檢查上次爆破后形成的完工作面是否有殘孔,并要注意殘孔中是否有殘藥,切不可粗心大意忽視檢查或只圖開孔快而打殘孔。

(7)盲炮事故的預防及處理措施如下:

1)預防百炮的措施

①對儲存的爆破器材應定期檢查,選用合格的炸藥和雷管及其他起爆器材。

⑦必須清除炮孔中的積水。

③裝炸藥和填塞時,必須按規定實施,防止損壞起爆藥包和折斷雷管的起爆線路。

2)盲炮的處理方法

發現盲炮后,應立即封鎖現場,由原施工人員針對裝藥時的實際情況,找出拒爆原因,采取相應處理措施。處理盲炮一般是采用二次爆破法、沖洗法及炸毀法等方法。

①二次爆破法:屬于漏點火的拒爆藥包,可再找出原來的導火索、導爆索、導瀑管或雷管腳線,經檢查確認完好后,進行二次起爆。

②沖洗法:對于不防水的硝銨炸藥,可用水沖洗炮孔中的炸藥,使其失去爆炸能力。

③炸毀法:對防水炸藥裝填的炮7L,可用構勺細心地掏出填塞物,再裝入起爆藥包將其炸毀。如果拒爆孔周圍巖石尚未松動破碎,可以在拒爆孔30一50cm處,鉆一平行孔,重新裝藥起爆,將柜爆孔炸毀。

(8)飛石傷人事故的預防措施如下:

①凡一次爆破量較大的爆破,爆破前應計算其飛石距離,設置合理的警戒范圍。

②選擇合理的炸藥單耗和爆破參數,并在爆破前弄清最小抵抗線的大小。

③保證足夠的填塞長度和質量。

④實施一定的防護措施,如局部覆蓋或砌防護墻、石欄桿等。

(9)炮煙中毒事故的預防措施如下:

①加強炸藥質量管理,定期檢查炸藥質量。

②不使用過期的炸藥或劣質炸藥。

③加強炸藥的防水和防潮管理,保證填塞質量,避免炸藥產生不完全的爆炸反應。

④爆破后加強通風,所有人員按規定的時間5分鐘后,方準返回工作面。

⑤露天爆破時,人員應站在上風方向。

(10)炸藥儲存保管不當引起爆炸事故的預防措施如下:

①炸藥庫內必須整潔、防潮和通風良好,要杜絕鼠害。

②庫內禁止煙火和明火照明,禁止用燈泡烘烤爆破器材。

③庫內必須晝夜設警衛,加強巡邏,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庫內。

④禁止穿鐵釘鞋和易產生靜電的化纖衣服進入庫房內。

⑤開起瀑器材箱應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并在專設的發放間內進行。

⑥必須定期測定庫房的溫度和濕度。

(三)麻石采石場爆破事故案例分析

2007年8月13日14時16分.湖北大冶市馮家山露天麻石采石場,爆破工王某在該礦60m水平一次點火起爆12個炮孔,點火完畢,向避炮碉走去,走到距避飽垌約15m處,炮孔已起爆,一塊約3kg的麻石荒料掉下砸在王某的頭部,他當場死亡。

事故發生后,經調查分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起爆線留得太短;是爆破技術人員未檢查爆破作業人員實施爆破作業計劃。

篇2:安全技術交底采石場石方爆破

交底內容:

1、使用爆破器材的單位,必須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并持說明使用爆破器材的地點、品名、數量、用途、四鄰距離的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向所在地縣、市公安局申請領取《爆炸物品使用許可證》,方準使用。

2、爆破作業,必須由經過考核合格的爆破員擔任。

3、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由各生產、儲存、銷售、運輸、使用爆炸物品單位的主管領導人負責。

4、儲存、運輸、使用爆破器材的單位,設立專用爆破器材倉庫、儲存室時,必須憑縣、市以上主管部門批準的文件及設計圖紙和專職保管人員登記表,向所在地縣、市公安局申請許可。經審查,符合條例規定的,發給《爆炸物品儲存許可證》,方準儲存。

5、使用爆破器材的單位,臨時存放爆破器材時,要選擇安全可靠的地方單獨存放,指定專人看管,并報所在地縣、市公安局批準。臨時小量存放的,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備案。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向鄉人民政府備案。

6、爆破單位應分別在施工前和起爆前7日向爆破區附近單位和居民發布施工通告和起爆通告,通告內容應包括:

(1)工程項目名稱、工程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及協作單位、工程負責人等;

(2)爆破地點、起爆時間、警戒范圍、警戒標志,各種信號及其意義以及發出信號的方式、時間、安全措施等有關注意事項。

7、裝藥填塞期間,禁止與爆破作業無關的人員進入現場。在爆破危險區邊界上應設立明顯的警戒標志。起爆前30min,進入爆破危險區域內的所有通道必須派專人警戒。

8、進行爆破作業時,必須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規程。要有專人負責指揮;在危險區的邊界,設置警戒崗哨和標志;在爆破前發出信號,待危險區的人員撤至安全地點

后,始準爆破。爆破后,必須對現場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才能發出解除警戒信號。

9、進行大型爆破作業,或在城鎮與其他居民聚居的地方、風景名勝區和重要工程設施附近進行控制爆破作業,施工單位必須事先將爆破作業方案,報縣、市以上主管部門批準,并征得所在地縣、市公安局同意,方準爆破作業。

10、使用爆破器材,必須建立嚴格的領取、清退制度。爆破員領取爆破器材,必須經班組長或現場負責人批準,領取數量不得超過當班使用量,剩余的要當天退回。

11、禁止非爆破員進行爆破作業。

12、爆破作業有下列情形之一時,禁止進行放炮:

(1)有頂板或邊坡塌落危險的;

(2)通道不安全或通道阻塞的;

(3)工作面瓦斯超限、炮眼溫度異常或有涌水危險的;

(4)危及設備或建筑物安全、無有效防護措施的;

(5)危險區邊界未設警戒的;

(6)光線不足或無照明的;

(7)大霧天、黃昏和夜晚進行地面或水下爆破的;

(8)雷雨天或狂風暴雨天;

(9)工作人員穿化纖衣服的。

13、爆破作業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及相關規范的規定執行。

篇3:采石場石方爆破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使用爆破器材的單位,必須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并持說明使用爆破器材的地點、品名、數量、用途、四鄰距離的文件和安全操作規程,向所在地縣、市公安局申請領取《爆炸物品使用許可證》,方準使用。

2、爆破作業,必須由經過考核合格的爆破員擔任。

3、爆炸物品的安全管理,由各生產、儲存、銷售、運輸、使用爆炸物品單位的主管領導人負責。

4、儲存、運輸、使用爆破器材的單位,設立專用爆破器材倉庫、儲存室時,必須憑縣、市以上主管部門批準的文件及設計圖紙和專職保管人員登記表,向所在地縣、市公安局申請許可。經審查,符合條例規定的,發給《爆炸物品儲存許可證》,方準儲存。

5、使用爆破器材的單位,臨時存放爆破器材時,要選擇安全可靠的地方單獨存放,指定專人看管,并報所在地縣、市公安局批準。臨時小量存放的,向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備案。沒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向鄉人民政府備案。

6、爆破單位應分別在施工前和起爆前7日向爆破區附近單位和居民發布施工通告和起爆通告,通告內容應包括:

(1)工程項目名稱、工程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及協作單位、工程負責人等;

(2)爆破地點、起爆時間、警戒范圍、警戒標志,各種信號及其意義以及發出信號的方式、時間、安全措施等有關注意事項。

7、裝藥填塞期間,禁止與爆破作業無關的人員進入現場。在爆破危險區邊界上應設立明顯的警戒標志。起爆前30min,進入爆破危險區域內的所有通道必須派專人警戒。

8、進行爆破作業時,必須遵守爆破安全操作規程。要有專人負責指揮;在危險區的邊界,設置警戒崗哨和標志;在爆破前發出信號,待危險區的人員撤至安全地點

后,始準爆破。爆破后,必須對現場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才能發出解除警戒信號。

9、進行大型爆破作業,或在城鎮與其他居民聚居的地方、風景名勝區和重要工程設施附近進行控制爆破作業,施工單位必須事先將爆破作業方案,報縣、市以上主管部門批準,并征得所在地縣、市公安局同意,方準爆破作業。

10、使用爆破器材,必須建立嚴格的領取、清退制度。爆破員領取爆破器材,必須經班組長或現場負責人批準,領取數量不得超過當班使用量,剩余的要當天退回。

11、禁止非爆破員進行爆破作業。

12、爆破作業有下列情形之一時,禁止進行放炮:

(1)有頂板或邊坡塌落危險的;

(2)通道不安全或通道阻塞的;

(3)工作面瓦斯超限、炮眼溫度異常或有涌水危險的;

(4)危及設備或建筑物安全、無有效防護措施的;

(5)危險區邊界未設警戒的;

(6)光線不足或無照明的;

(7)大霧天、黃昏和夜晚進行地面或水下爆破的;

(8)雷雨天或狂風暴雨天;

(9)工作人員穿化纖衣服的。

13、爆破作業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條例》及相關規范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