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作面放頂煤安全技術(shù)措施
一、工作面概況
截至2011年2月9日,···工作面切眼長度115m,可采順槽長度207.5m,厚煤區(qū)有150米;工作面采用2.4m∏型梁配合DW-25單體液壓支柱二梁五柱均布棚支護,采用2部SGB-420/55刮板輸送機運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由于工作面地質(zhì)條件較為復雜,煤層賦存不穩(wěn)定,根據(jù)···工作面實際揭露情況,煤層厚度達到4~8m,平均煤厚6m,符合煤礦安全規(guī)程第68條放頂煤要求的煤層平均厚度小于4m的,采放比大于1:3的要求,為了提高煤炭回收率,特編寫放頂煤安全技術(shù)措施。
二、技術(shù)要求
1、放煤順序:安排在煤墻采通后移刮板輸送機前,放煤堅持“自上而下”的原則,放煤口間距為5m,放煤口位置排與排交叉進行放煤。
2、剪口:放煤口上部距刮板輸送機上沿0.6m,開口大小為0.3m×0.3m。
3、放煤:用锨、耙子等工具配合出煤。
4、封口:頂煤放凈,當頂煤放凈出現(xiàn)大塊矸石下落后進行封口,用背木棍、荊笆及塑編網(wǎng)將流煤口堵死,防止竄矸。
5、清理維護:清理浮煤,對工作面單體柱進行循環(huán)補液。
三、放煤工藝
放頂煤工藝流程:剪口→放煤→封口→清浮煤→移刮板運輸機。
四、安全措施
1、加強工作面煤層注水,每班安排4人進行打眼注水,防止放煤時煤塵過大。
2、放煤前,必須對工作面單體柱進行二次注液,保證支柱初撐力達到3Mpa。
3、放煤前,必須在放煤口架設木抬棚以加強支護,抬棚采用2.4米木梁配合單體柱進行支護,一梁兩柱。
4、放煤前,放煤人員必須備足封口所使用的網(wǎng)繩。
5、放煤時每放煤口安排兩人作業(yè),一人觀察頂板一人放煤。
6、放煤時,放煤人員必須站在放煤口上方,支護完好的地方進行。
7、放煤時,放煤口出現(xiàn)大塊煤矸堵塞時應用鍬、鎬處理,嚴禁用手直接搬移,如煤矸較大時,可將老塘柱往煤墻側(cè)戧0.4m,保證頂煤順利放出。
8、放煤時,兩個口同時放煤時,放煤口距離不得小于10m。
9、放煤時,如遇頂板松軟破碎發(fā)生漏頂時,必須立即用背木、荊芭進行背實。
10、放煤時,如遇頂板大面積來壓預兆,如煤壁片幫,采空區(qū)出現(xiàn)轟轟聲,支柱泄壓嚴重必須立即停止放煤撤出人員,待頂板穩(wěn)定確認安全后,方可進入工作面。
11、放煤時,如煤塵過大應安排專人進行灑水降塵。
12、封口后,清理工作面溜子兩幫浮煤進行移溜子,要求煤墻側(cè)移溜前巷高不低于2.2m,移溜后老塘側(cè)巷高不低于2.2m。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2:放頂煤安全措施
1、采用一采一放當輪順序折返補放法,第一輪放出頂煤的一半,第二輪放至見矸為止。放煤口間距1.1-1.3米。放頂步距0.7米。
2、放煤口間距必須由跟班區(qū)長按規(guī)定指揮,絕不許哪里有煤,哪里扒的不合理現(xiàn)象。
3、放煤口“⊥”網(wǎng)口的形式,網(wǎng)口規(guī)格為500×500mm,距離底板不得超過150mm,剪口時用剪子將金屬網(wǎng)剪開,待頂煤出凈后必須重新將網(wǎng)口補好。
4、放煤時每組2人,一人觀察頂板,并滅塵,一人放煤,放煤口必須安裝移動噴霧灑水裝置灑水,否則不得放煤。嚴禁出煤人員進入無支護地點出煤。嚴禁挑頂煤爆破作業(yè)。
5、出煤人員必須站在支架完好牢固的地點,并且身后必須暢通,一旦出現(xiàn)險情及時撤離。
6、每一個放煤口采用兩輪放煤方法,第一輪放出頂煤的一半,第二輪放至見矸石為止。
7、頂煤回收率必須控制在86%,含矸率控制在2%以內(nèi),老塘內(nèi)出現(xiàn)矸石的要立即停止出煤工作。
8、煤層傾角25°以上時,放煤口必須從上至下間隔剪放煤口,嚴禁由下至上剪放煤口。
9、煤層傾角較大時,嚴格執(zhí)行下煤不行人,行人不下煤的原則。
10、工作面放頂煤時,各類特殊支護必須齊全牢固,頂板壓力增大、支架不穩(wěn),有推倒支架危險時應立即停止放頂煤。
11、放煤時,若大塊煤堵住網(wǎng)口,應用長桿鉤出用大錘砸碎,嚴禁打眼放炮崩。
12、為防止大塊煤矸下滾傷人,要求每10米設一個擋矸卡。
13、出浮煤人員必須配備一把大錘,所出大塊煤矸應嚴格控制在20cm以下,若有大塊煤矸外溢時必須用大錘砸碎。
篇3:S放頂煤開采技術(shù)措施
1、使用安全注意事項
(1)嚴禁在支架前方放頂煤;
(2)嚴禁進入支架后方;
(3)嚴禁支架前端距煤壁超過1m;
(4)煤壁落煤后,必須翻起護幫翻轉(zhuǎn)梁,對空頂進行有效支護;
(5)工作面要做到“四直”、“兩通”,即煤壁直、柱腿直、托梁直、煤溜直,上、下端頭安全出口保持暢通;
(6)支架自切眼位置向前推進時,支架的前柱必須與頂梁垂直,后柱的柱頂要前傾3~5°;
(7)在支架后部的頂煤或頂板垮落物未達1.5倍支架高度時,工作面放炮時要在支架下進行臨時斜撐支護,防止放炮沖擊支架,向后產(chǎn)生位移;
(8)支架向前推進兩個步距后,若老空垮落物仍未達到1.5倍支架高度時,必須對頂煤或頂板進行強制放頂。在老空垮落物高度未達到規(guī)定要求前,嚴禁出支架后部煤;
(9)工作面一次放炮距離不能超過5m,可以采用集中打眼,分段裝藥、放炮的方法進行;
(10)打眼放炮:要在《作業(yè)規(guī)程》中制定適合各自煤質(zhì)條件的《爆破說明書》,并在實際工作中逐步完善;
a、煤壁炮眼方向應和工作面前進方向有60~75°夾角,頂、底眼和水平面有10~15°夾角,眼口不得直對立柱;
b、炮眼位置、炮眼深度、裝藥量等具體實施方案,由礦方根據(jù)自己的煤層情況而定。眼距要由大至小,眼深要由淺到深,裝藥量要由小到大,逐漸摸索出適宜本工作面的數(shù)值;
c、對于堅硬煤層,允許在支架上方打眼放炮破碎頂煤,打眼必須向老塘方向傾斜。爆破時,盡量少裝藥,藥卷要裝到眼底,炮眼下段必須封好炮泥;
d、在炮采工作面,放炮前可在立柱前方吊掛膠帶,把立柱的活柱部分及膠管、閥體掩護起來。
(11)移架前,必須對移架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清理好退路。必須指定有經(jīng)驗的人員觀察頂板;
(12)支架前移時必須使立柱底盤脫離浮煤,不允許拖著立柱向前移動。因特殊情況確需帶壓移架時,要有專人觀察托梁、上擋矸板的情況,如有意外立即停止,待處理正常后再行操作;
(13)允許在托梁上打臨時支柱;
(14)前移頂梁時,必須使頂梁落在托梁上。頂梁前移受阻時必須停止移架,處理完畢后,方能繼續(xù)移架;
(15)頂梁前進一個步距后,每個立柱都必須打足初撐。因局部底軟不能打足初撐時,要穿好木鞋,但柱下只準穿一個木鞋;
(16)當局部頂空時,個別支架可不接頂,但不準連續(xù)三架不接頂。如不能滿足此項要求,可采用在頂梁和頂板之間充填木料的方法解決;
(17)相鄰兩架支架的頂梁高度差不能大于60mm;
(18)待工作面所有支架全部前移一個步距并支撐合格后,方可前移托梁;
(19)移托梁前,要認真檢查頂梁與托梁的間隙,不允許頂梁壓在托梁上,當每個頂梁與托梁的間隙在15~60mm之間時,方可前移托梁;
(20)頂梁前端至煤壁可保留200mm左右的距離,具體情況根據(jù)煤質(zhì)確定。當工作面有來壓征兆時,支架及時縮到最小控頂距,支架及時前移,頂梁前端頂住煤壁;
(21)工作面來壓的征兆是:頂板有異常響動(頂叫)、頂板向下掉碎煤(石)屑(頂板甩渣)、煤壁片幫、安全閥向外滴液(安全閥流淚);
(22)當工作面出現(xiàn)來壓征兆時,適當提高泵站壓力,保證工作面支架處于良好工作狀態(tài),支架接頂后保持2~3秒再停止供液。在每一架支架下面打好斜撐支柱,以防支架向后產(chǎn)生位移,并禁止放頂煤。上下順槽超前支護、端頭支護及臨時支護的所有支柱都必須打足初撐,保證其數(shù)量及質(zhì)量,同時加快工作面的推進速度;
(23)當工作面來壓征兆劇烈時,必須立即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員;
(24)支架出現(xiàn)故障時,必須安排時間及時維修,不得帶病作業(yè);
(25)注液槍注液時,必須將注液口的臟物沖凈,避免將臟物帶到閥內(nèi)(臟物進入千斤頂、立柱和閥內(nèi)是造成泄露的主要原因之一)。
2、使用中特別注意事項
(1)用牌號m-10的乳化油按濃度5%配制乳化液,當工作面需放置一段時間,乳化液濃度不得低于5%。
(2)堅硬頂板的管理:必須有強制放頂設計,在《作業(yè)規(guī)程》中制定好安全技術(shù)措施,并在實際工作中嚴格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