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設備吊裝安全技術措施
一、編制說明:
現礦主井皮帶液力耦合器彈性件頻繁磨損,經礦領導研究決定更換一臺液力耦合器為摩擦式聯(lián)軸器,同時對電機和減速器傳動中心進行校準。為了規(guī)范大型設備及配件的起吊行為,確保安全生產,特制訂下列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時間:2012年月日--月日
三、施工現場管理人員:
施工負責人:機電隊長蔡富貴
施工總負責人:機電礦長李先方
四、上崗條件:
1、所有參加起吊施工的人員必須在施工前由技術人員帶領認真學習本措施,所有施工人員學習后,在措施上簽字后方可上崗作業(yè)。
2、熟悉相關設備拆卸、安裝、起吊、運輸的規(guī)定及要求。
3、能夠正確使用各種起吊工具,會操作吊運機械。
4、身體狀況適應起吊作業(yè)。
五、大件起吊安全技術措施:
a)進行起吊及搬運作業(yè)時必須指定安全負責人統(tǒng)一指揮,所有施工人員要精力集中,嚴禁說笑打鬧,以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
b)所有參加施工的人員工作前不準喝酒,必須認真熟悉現場的作業(yè)環(huán)境,每個人都要根據各自的分工,選擇好出現不安全情況時的躲避空間或路線。
c)起重機械、工具、卡具和繩索(繩套)等要按規(guī)定進行定期檢查試驗,每次使用前應由施工負責人與安全負責人共同進行一次認真的檢查,不合格的嚴禁使用,檢查完畢后要填寫施工日志,以備檢查。
d)選擇起吊點前,必須對起吊重物進行重量核算,然后根據現場具體情況合理選擇起吊點,起吊吊環(huán)必須能夠承擔所有起吊物品中最大物件重量的2倍以上拉力。
e)在使用鏈條作為起吊點時,事先必須對鏈條連接部進行檢查,確保確保起吊安全。
f)用手拉葫蘆起吊重物時,首先應檢查懸吊梁(架)或起吊點的強度和穩(wěn)定性。起吊重物時,施工負責人必須對起吊點或梁(架)的狀態(tài)進行監(jiān)護,如有異常立即停止作業(yè)進行處理,確認安全后,方能進行作業(yè)。
g)各種(手拉、電動)葫蘆的單件起吊重量不得超過規(guī)定值的80%(在垂直角度上適用)。各種葫蘆在使用前必須對其磨損情況及完好情況進行檢查、試吊,以確保葫蘆在使用過程中安全可靠,在使用過程中嚴禁單鏈進行操作;在進行起吊作業(yè)時要求使用相應的繩扣或其它專用工具對被起吊物進行固定,然后使用起吊鉤進行起吊,拉小鏈時應雙手均勻用力,不得過猛過快,主鏈發(fā)生卡阻時必須檢查卡阻原因并及時處理,嚴禁強行拉拽,起吊重物需要懸空停留時,應將手拉小鏈拴在大鏈上。
h)在物件進行起吊前,必須根據物件的形狀及重量合理選擇起吊點,以確保起吊物件的重心和穩(wěn)定性。若單臺起吊設備無法滿足物件重量起吊要求的,對大件設備應合理拆分為若干部件,根據物件重量、體積、形狀選擇合理的起吊設備及吊具。
i)在任何情況下,嚴禁用人體重量來平衡被吊運的重物。不得站在重物上起吊。進行起重作業(yè)時,不能站在重物下面(下邊)起重臂下或重物運動前方等不安全的地方,只能在重物側面作業(yè)。嚴禁用手直接校正被重物張緊的吊繩、吊具。
j)將起吊繩逐漸張緊,使物體微離地面,進行試吊。檢查物體平衡,捆綁應無松動,吊運工具、機械正常無異響。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止吊運,將物體放回地面進行處理。
k)被吊物件的活動部件必須采取可靠的固定方式,或卸下分別進行吊運。起吊完畢后,起吊物件要放置平穩(wěn),不得將物體壓住管線或堵塞巷道,然后拆除起吊用具。
l)大件起吊時要試吊1-2次,確認可靠后在進行正式起吊作業(yè);起吊大鏈與垂直線間的夾角嚴禁超過12度作業(yè),在有角度起吊作業(yè)時,必須對大件采取防回蕩措施或人員要躲開大件可能的回蕩范圍。
m)用人力搬抬重物時,要有專人統(tǒng)一指揮,齊心協(xié)力,喊齊口號,防止傷人或損壞設備,所有人員要做好互保聯(lián)保,自主保安。
n)大型設備在懸吊下,施工人員在使用撬棍平移設備時。懸吊的設備底平面與支持面(地面)高度不得超過10mm,每次平移距離不得超過15mm。平移過程中,施工負責人必須時時對設備懸掛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控。施工人員在使用撬棍平移設備時,統(tǒng)一號令,平移前方和左右兩面不得站人。
o)在吊裝前,主機皮帶不得運行。皮帶控制電源開關必須打到停止位置,并懸掛“有人施工禁止送電”等明顯標志,有專人看守。
p)設備安裝必須按照設備使用說明進行,施工前必須對設備性能、外形尺寸以及構造等相關技術參數進行學習,并做到初步了解。
q)其它事項嚴格執(zhí)行《煤礦安全規(guī)程》、《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等相關規(guī)定。
篇2:大型設備吊裝作業(yè)安全監(jiān)理細則
1工程概述:
哈爾濱市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監(jiān)理I標段)位于群力新區(qū),本次工程橋梁部分北起陽明灘大橋南引橋終點(K8+283),終點為跨群力第六大道第二孔止(K10+611.91),橋梁全長約2328.91m。
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監(jiān)理I標段)跨越了群力第一大道、群力第二大道、群力大道、群力第五大道、群力第六大道;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作為哈爾濱市三環(huán)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溝通哈爾濱市南、北城區(qū)的交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監(jiān)理I標段)主線墩號為P0~~P70,共計70跨。其中:
P2~P5、P37~P42、P54~P57分別跨越群力第一大道、群力大道、群力第五大道,其上部結構為鋼-混疊合梁,主跨越徑為60米。
其余各跨:上部結構為預制預應力混凝土簡支小箱梁,下部為半隱形蓋梁、柱式墩、鉆孔灌注樁結構。陽明灘大橋疏解工程P0-P70區(qū)間共有三種橋寬(單幅)形式構成:26米,16.5米,9米。
橋寬16.5米下部結構為半隱形預應力混凝土蓋梁、獨柱實體橋墩(3.0米X1.8米)、實體式承臺(8.2米X5.2米X2.0米)、6根鉆孔灌注樁基礎(直徑1.2米、樁長40~42米);
橋寬26米下部結構為半隱形預應力混凝土蓋梁、雙柱實體橋墩(1.8米X1.8米)、2個實體式承臺(5.2米X5.2米X2.0米)、8根鉆孔灌注樁基礎(直徑1.2米、樁長40~42米);
橋寬9.0米下部結構為半隱形普通鋼筋混凝土蓋梁、獨柱實體橋墩(1.8米X1.8米)、實體式承臺(5.2米X5.2米X2.0米)、4根鉆孔灌注樁基礎(直徑1.2米、樁長30米)。
上部結構為簡支預應力簡支小箱梁結構,按A類預應力混凝土構件設計。小箱梁高1.8米,梁頂、底板厚度均為18厘米,兩側腹板厚度為18厘米,中梁寬度為2.4米,邊梁寬度為2.85米。
陽明灘疏解工程為城市快速路,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qū),本次工程北接陽明灘大橋,南至哈雙南路,全長7517m。
2、安全組織機構
安全領導小組:組長:賈立夫
副組長:閆繼會
成員:馬玉祥楊劍虹陳軍陸富良王明周躍軍
3、監(jiān)理依據
1建設單位與監(jiān)理單位簽訂的建設監(jiān)理委托合同、協(xié)議;
2反映項目特征的規(guī)劃圖、地形圖、地質勘察報告、全套施工圖紙及設計修改通知單;
3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簽訂的施工承包合同、協(xié)議;
4國家及省、市關于工程建設的有關政策、法規(guī)、制度;
5國家及省、市有關勘察、設計、監(jiān)理、施工及質量評定等方面的法定規(guī)范、規(guī)程、造價人才網標準。
6其它有關技術規(guī)范及質量標準。
4、監(jiān)理要點
1)審查大型設備吊裝方案是否包含下列內容:
①吊裝作業(yè)施工組織體系(負責人、現場吊裝指揮、吊機駕駛、起重工等人員的職責及具體人員名單);
②吊裝作業(yè)現場平面布置圖;
③吊機站位及設備吊裝前后位置圖;
④所選吊機工況性能表;
⑤吊裝作業(yè)立面圖(每臺設備均單獨繪制);
⑥特殊工種人員上崗證書(吊機操作人員、起重工、吊裝指揮等);
2)吊裝作業(yè)中使用的吊機設備應進行報審,施工單位應填報“施工機械、安全設施驗收核查表”,并附技術監(jiān)督部門頒發(fā)的吊機使用證、施工單位檢查驗收記錄等資料。
3)設備重量大于100噸的吊裝作業(yè),吊裝方案必須經過專家論證。
4)安全監(jiān)理人員(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應復核下列內容:
①實際吊裝重量應為設備重量、吊索具、附件等重量之和,是否符合;
②根據吊機吊裝作業(yè)的回轉半徑、吊臂長度等參數復核吊機工況表中的起重量是否大于監(jiān)理工程師論壇實際吊裝重量;
③吊機站位的地基是否按方案要求經過處理,其承載能力是否滿足要求;
④吊裝作業(yè)中使用的平?量等重要附件是否有強度計算書。
篇3:地下變電站大型設備吊裝施工作業(yè)風險專項控制措施
一、重點控制措施
1.地下變電站大型設備吊裝施工施方案經專家評審并合格。
2.大型汽車吊或履帶吊進場前,地基承載力或采取地基加強處理后滿足設計要求。
3.采取經上級部門允許的設備吊裝、設備運輸車輛進出場的有效安全隔離措施和施工道路場地臨時占用封閉措施。
4.查起重吊裝機械經檢測合格,工況及安全裝置完好。
5.安全措施、現場安裝環(huán)境是否設置齊全。
6.清理現場易燃、易爆物,查消防器材。
7.規(guī)劃好吊車作業(yè)面,必須專人指揮,檢查起重設備是否可靠接地。
8.正式吊裝前,必須根據方案要求工況下,進行復核試驗從而檢查吊車性能情況和地基承載情況均滿足要求。
9.大型設備進吊物孔前,設備四角設置攬風控制繩,防止設備碰撞并始終處于處于吊物孔中心。
10.吊點應與吊物重心在同一垂直線上,吊鉤鋼絲繩應保持垂直。
11.鋼絲繩的辮接長度大于其直徑的15倍且最小長度不得小于300mm。
12.起重工作區(qū)域內無關人員不得停留或通過,在伸臂及吊物的下方,嚴禁任何人員通過或逗留。
13.吊起的設備不得在空中長時間停留。
14.起重機在工作中如遇機械發(fā)生故障或有不正常現象時,放下重物、停止運轉后進行排除,嚴禁在運轉中進行調整或檢修。
15.夜間照明不足、指揮人員看不清工作地點、操作人員看不清指揮信號時,不得進行起重作業(yè)。
16.嚴禁以運行設備、管道以及腳手架、平臺等作為起吊重物的承力點。
17.吊裝過程中應設專人指揮,指揮人員應站在能全面觀察到整個作業(yè)范圍及吊車司機和司索人員的位置,對于任何工作人員發(fā)出緊急信號,必須停止吊裝作業(yè)。
18.確認所有繩索從吊鉤上卸下后再起鉤,不允許吊車抖繩摘索,更不允許借助吊車臂的升降摘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