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作業爆破振動安全校核
為了確保爆破作業產生的地震波對周圍的民房不產生影響,依據《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特針對爆破作業振動安全距離進行校核。1、根據我礦地物調查,距離爆破區域最近民房的直線距離為288.3米。2、爆破振動安全距離校核:(1)根據《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第六章第二節爆破振動安全允許距離第三條確定爆破振動安全允許距離公式式中:R——爆破振動安全允許距離(m);Q——炸藥量,齊發爆破為總藥量,延時爆破為最大一段藥量,單位為千克(kg);V——保護對象所在地質點振動安全允許速度,單位為厘米每秒(cm/s);K、α——與爆破點至計算保護對象間的地形、地質條件有關的系數和衰減指數。(2)根據《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第六章第二節第二條表4爆破振動安全允許標準序號保護對象類別安全允許振速cm/s<10HZ10HZ~50HZ50HZ~100HZ1土窯洞、土坯房、毛石房屋a0.5~1.00.7~1.21.1~1.52一般磚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塊建筑物a2.0~2.52.3~2.82.7~3.03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a3.0~4.03.5~4.54.2~5.04一般古建筑與古跡b0.1~0.30.2~0.40.3~0.55水工隧道c7~156交通隧道c10~207礦山巷道c15~308水電站及發電廠中心控制室設備0.59新澆大體積混凝土d齡期:初凝—3d齡期:3-7d齡期:7~28d2.0~3.03.0~7.07.012注1:表列頻率為主振頻率,系指最大振幅所對應波的頻率。注2:頻率范圍可根據類似工程或現場實測波形選取。選取頻率時亦可參考下列數據:硐室爆破<20Hz;深孔爆破10HZ-60Hz;淺孔爆破40HZ—100Hz確定爆破振動V=0.5cm/s;(3)根據《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第六章第二節爆破振動安全允許距離第三條表5爆區不同巖性的K、α值巖性Kα堅硬巖石50-1501.3-1.5中硬巖石150-2501.5-1.8軟巖石250-3501.8-2.0結合我礦巖石性質,屬中軟巖,K取250,a=1.8。(4)根據2012年3月14日爆破設計,計劃爆破102個孔,分為9排起爆,最長排為12個炮孔,起爆方式為逐排起爆,單孔裝藥量為6.9kg,最大齊爆藥量Q=6.9×12=82.8kg。(5)綜合上述數據:V允=0.5cm/s,Q齊=82.8kg,K=250,a=1.8,代入公式R=得,R=(250/0.5)1/1.8×82.81/3=137.648(米)3、校驗結果:振動安全距離137.648米遠小于288.3米。故爆破作業產生的振動波對周圍民房不產生影響。校核:審批:日期:2012.3.19生產技術部
篇2:爆破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3)
爆破工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三)
1、爆破工應符合下列條件:
a年滿十八周歲,從事過一年以上與爆破作業有關的工作;
b工作認真負責;
c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d體檢合格;
e按爆破員培訓大綱的要求,進行過培訓并考試合格。
2、爆破作業地點有下列情形之一時,禁止進行爆破工作。
a.有冒頂或邊坡滑落危險;
b.支護規格與支護說明書的規定有較大出入或工作面支護損壞;
c.通道不安全或通道阻塞;
d.爆破參數或施工質量不符合設計要求;
e.距工作面20m內風流中沼氣含量達到或超過1%,或有沼氣突出征兆;
f.工作面有涌水危險或炮眼溫度異常;
g.危及設備或建筑物安全,無有效防護措施;
h.危險區邊界上未設警戒;
i.光線不足或無照明;
j.未嚴格按本規程要求做好準備工作。
3、禁止進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業的人員穿化纖衣服。
4、在大霧天、黃昏和夜晚,禁止進行地面和水下爆破。遇雷雨時應停止爆破作業,并迅速撤離危險區。
5、裝藥工作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a.裝藥前應對硐室、藥壺和炮孔進行清理和驗收;
b.大爆破裝藥量應根據實測資料校核修正,經爆破工作領導人批準;
c.使用木質炮棍裝藥;
d.裝起爆藥包、起爆藥柱和硝化甘油炸藥時,嚴禁投擲或沖擊;
e.深孔裝藥出現堵塞時,在未裝入雷管、起爆藥柱等敏感爆破器材前,應采用銅或木制長桿處理;
f.禁止煙火;
g.禁止用明火照明;
h.禁止使用凍結的或解凍不完全的硝化甘油炸藥。
6、堵塞工作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a.裝藥后必須保證堵塞質量,硐室、深孔或淺眼爆破禁止使用無填塞爆破(擴壺爆破除外);
b.禁止使用石塊和易燃材料填塞炮孔;
c.填塞要十分小心,不得破壞起爆線路;
d.禁止搗固直接接觸藥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沖擊起爆藥包;
e.禁止在深孔裝入起爆藥包后直接用木楔填塞。
7、禁止拔出或硬拉起爆藥包或藥柱中的導火索、導爆索,導爆管或電雷管腳線。
8、炮響完后,露天爆破不少于5min(不包括硐室爆破),地下爆破不少于15min(經過通風吹散炮煙后),才準爆破工作人員進入爆破作業地點。
9、爆破后,爆破員必須按規定的等待時間進入爆破地點,檢查有無冒頂、危石、支護破壞和盲炮等現象。
10、爆破員如果發現冒頂、危石、支護破壞和盲炮等現象,應及時處理,未處理前應在現場設立危險警戒或標志。
11、處理盲炮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a.發現盲炮或懷疑有盲炮,應立即報告并及時處理。若不能及時處理,應在附近設明顯標志,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b.難處理的盲炮,應請示爆破工作領導人,派有經驗的爆破員處理;
c.處理盲炮時,無關人員不準在場,應在危險區邊界設警戒,危險區內禁止進行其他作業;
d.禁止拉出或掏出起爆藥包;
e.電力起爆發生盲炮時,須立即切斷電源,及時將爆破網路短路;
f.盲炮處理后,應仔細檢查爆堆,將殘余的爆破器材收集起來,未判明爆堆有無殘留的爆破器材前,應采取預防措施;
g.每次處理盲炮必須由處理者填寫登記卡片。
篇3:石方爆破施工安全預防措施與應急方案
石方爆破施工安全預防措施與應急方案
一、主要事故隱患:爆炸、飛石傷人事故
二、預防安全措施
1、嚴防爆炸、飛石傷人,設專人觀察,配備報警所需的通信工具及口哨。
2、爆炸工程的施工方案必須報請當地公安機關批準后,方能組織實施。
3、爆破工作設專人指揮,規定明確的預告,起爆和解除警戒的信號。在確定的危險區邊界設置明顯的標志,警戒區四周派警戒人員負責。警戒區內的人、畜必須全部撤離。
4、爆破工程的作業人員,必須經公安機關或公安機關指定的部門考試合格后持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核發的有效證件,才能參加施工進行操作。
5、爆破點距村莊太近時,必須采取防震措施:一是分散爆破點,二是減少裝藥量;三是采用表層震動爆破法,減輕震動波。
5、爆破點上空有高壓走廊橫穿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在采取防護措施的同時,在爆破點上用草袋,膠管布和安全網三層覆蓋,并將網繩用鋼纖固定在石縫中,保證爆破碎石飛擲高度,確保高壓走廊的安全運行。
6、在爆破現場的專設的加工棚(房)內制作爆藥包。棚內不準有電氣、金屬、無關人員不得入內。
7、爆破時設專人點清爆破數,核對與裝炮數量是否相符,確認炮響完并過5分鐘后,方準爆破人員進入爆破作業點。
8、每一次爆破作業結束后,對現場進行認真的清理,防止瞎炮和爆炸物的丟失。
9、爆破完畢后,及時清理懸危巖石。
三、應急方案
1、當發生爆炸事故后,第一發現人應及時示警并以最快速度與事故應急小組聯系。接到信息后,安全員拔打"119""120"緊急事故報警電話,項目經理負責指揮,立即疏散危險范圍內的人群,將受傷人員抬至安全地帶,進行包扎等工作,并及時送往醫院,值勤人員,做好安全警戒工作。
2、當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發現事故發生人員首先高聲呼喊,通知現場安全員,由安全員拔打事故搶救電話"120",同時應急小組進行可行的應急搶救。預先成立的應急小組按分工各負其責,搶救傷員,維持現場秩序,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3、當發生電、水、氣通信光纜被損壞事故時,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總指揮,迅速組織力量封鎖(事故)事件現場,在安全范圍外隔離警戒,同時立即聯系被破壞物所屬部門組織搶救。
4、應急小組對事故進行詳細調查并書面報告上級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