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礦井下常見電纜故障原因預防措施

礦井下常見電纜故障原因預防措施

2024-07-15 閱讀 3504

相間短路故障原因及措施:

(1)制作鎧裝電纜接頭時,工藝不符合要求,三叉口處的絕緣受到損傷,接線盒內的絕緣充填物老化、開裂受潮;低壓橡套電纜受到各種嚴重撞擊,接線盒內的接線有毛刺、遭遇淋水、接線頭虛接產生高溫或電火花而發生短路故障。

預防措施:嚴格接線工藝,提高連接處的密封與絕緣,防止水氣的浸入。加強巡視,避免任何外力沖擊損傷人。

(2)電纜的鎧裝帶裂開,鉛包有裂紋;低壓橡套電纜出現降低相間絕緣性能的破口。

預防措施:加強維護,避免機械傷害,敷設和搬移過程中,彎曲半徑不應小于最低允許彎曲半徑直。

(2)銅—鋁、鋁—鋁連接頭,壓接工藝不當,質量不合格,造成接觸不良,阻值加大和溫度過高而出現短路故障。

(4)庫存電纜時間長,兩端鉛封不嚴,絕緣受潮,不作試驗直接投入運行,導致出現短路故障。

預防措施:切除受潮部分,先做耐壓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接線投入運行。

單相接地故障原因及措施:機械損傷破壞絕緣,電纜接線工藝粗糙,有毛刺,接頭脫落碰及外殼,熱補或冷補質量不合格,線路上出現“雞爪子”、“羊尾巴”等。

預防措施:加強維護管理,消除隱患;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要求進行敷設、吊掛、連接。

電纜斷相故障原因及措施:被采掘運輸機械掛住而拉斷;被鋒利器物割斷;接線端子處虛接而被燒斷,放炮崩斷電纜。

預防措施:加強維護、管理。

篇2:井下電氣設備電纜檢查維護調整制度

1、電工必須每天對井下的電氣設備、電纜檢查一次,做好日常的維護工作;

2、當井下供電線路發生變動時,應及時做出線路調整;

3、有故障的電氣設備應及時修理,嚴禁帶病運轉;

4、移動、檢查、維修電氣設備時必須停電,并掛上“有人工作,嚴禁送電”的警示牌。

5、認真鉆研業務技術,熟悉管理范圍內的設備性能及操作規程,對設備要勤檢查勤維修。

6、井下供電,必須使用合格的礦用機電設備,嚴禁出現電氣設備失爆。

篇3:井下監控通訊信號電纜使用維護管理規定

公司各單位:

為了進一步規范我礦安全監控系統設施的維護和管理,確保監控設施的穩定、可靠運行,降低事故率。特編制安全監控系統設施使用管理補充規定,望各部門及單位認真學習并貫徹執行。

1、井下各隊組跟班隊干為現場監控設施負責人,各隊組要建立相應的崗位責任制,并實行交接班制度。

2、各隊組在正常延伸/回撤信號電纜時應用力適度,避免拽脫線和損傷電纜。電纜要上鉤整掛平直,距底板高度大于1.8米,不得與動力電纜、水管、風管等管線交叉。嚴禁單體住、鉆機、鉆桿、錨桿或其他金屬重物斜靠在傳感器信號電纜上。移動傳感器過程中,不得強拉硬拽傳感器信號電纜、連接線及接線盒。炮掘工作面傳感器在放炮前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確保傳感器、信號電纜不受損傷。否則發現一次處罰責任人200元,責任單位500元。造成傳感器信號電纜破損或斷線的,處罰責任人1000元,處罰責任單位5000元。重復出現加倍處罰。

3、井下采掘工作面、回風流傳感器的移動必須在現場瓦檢員指導、安全員監督下由當班監控設施負責人進行操作。傳感器懸掛不到位,工作面不得進行生產作業。因責任心不強或現場監督不到位造成傳感器吊掛不規范,每發現一次處罰當班監控設施負責人300元,處罰瓦檢員、安全員各200元。

4、傳感器必須要選擇不受水淋、噴霧、碰撞等威脅的地點垂直懸掛,移動傳感器過程中,不得將傳感器放到地上和有鉆孔的地方。

5、瓦檢員在每次檢查瓦斯并用便攜式瓦檢儀和光學式瓦檢儀與甲烷傳感器數值進行對照時,要認真檢查瓦斯傳感器是否受到水淋威脅,發現異常時及時通知責任隊組將傳感器移動到巷道頂板無淋水、不受噴霧碰撞等威脅的地點。因責任心不強未認真檢查或發現問題未立即處理、隱瞞不報,造成傳感器受水淋,每發現一次處罰瓦檢員200元。造成信號誤傳、誤報警的事故的,參照公司相關規定對責任單位、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本條款同樣適用于地面選煤廠)

6、監測監控維護人員在每次更換探頭時,要對探頭連接線、連接線保護架、航空插口、接線盒等進行仔細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保證探頭連接線無破損和接觸不良現象、航空插頭連接緊固可靠、連接線保護罩和連接線固定喇叭嘴完好、接線盒接線松動等現象。因責任心不強未認真檢查或發現問題未立即處理、隱瞞不報,每發現一次處罰責任人300元。造成信號誤傳、誤報警的事故的,參照公司相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

7、隊組在灑水,沖洗巷道及安裝噴霧時,應避開監控設備。出現一次傳感器被水沖、碰撞,處罰責任人1000元,處罰責任單位5000元。造成信號誤傳、誤報警的事故的,參照公司相關規定對責任單位、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本條款同樣適用于地面選煤廠)

?自動化部

?20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