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進出轎頂底坑安全操作規程

進出轎頂底坑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5788

1.目的/Purpose

本程序是為在轎頂和底坑的工作人員能始終保持對轎廂的控制,消除轎廂意外移動的風險,確保人身安全。

2.范圍/Scope

所有迅達員工與合作的員工。

3.定義與縮寫/TermAndAbbreviation

4.文件描述/Description

1.主電源控制

1.1在進入轎頂之前,應首先確定該工作是否需要主電源,如不需要,則將主電源開關置于斷電狀態,并且所有參與工作人員在主電源開關上上鎖和設置“禁止合閘”標簽。如果主電源開關上還沒有斷電可鎖的裝置,有兩種作為臨時性方法控制送電:

a.將保險絲拆除后存放于安全處,并且所有參與工作人員設置“禁止合閘”標簽;

b.如果無法拆除保險絲,所有參與工作人員必須在主電源開關上設置“禁止合閘”標簽,并且在標簽上除簽署所有參與工作人員名字外還要簽署時間。

1.2如果需要主電源,靠移動轎廂完成在井道內的工作,必須保持轎箱始終處于檢修狀態下運行。任何違背該原則的操作,必須事先請示區域或有評估能力的分公司EI/NI經理,經組織風險評估后實施。

2.安全進出轎頂操作步驟

2.1安全進入轎頂操作步驟:

2.1.1如果井道照明開關在井道外,先打開井道燈;

2.1.2對其作業的電梯轎廂呼叫到員工所在樓面;

2.1.3在轎廂內選兩個與本層相鄰向下樓層信號,使轎廂向下運行;

2.1.4用層門鑰匙打開層門,通過打開層門的方法,將轎廂頂停在轎頂比廳門地坎高0-500mm的位置;

2.1.5如果轎廂不是因打開層門被強制停止的,或者說轎廂是自動停靠下層站的狀態下,需觀察轎門關閉(確認轎內沒有乘客)等候10秒鐘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本層門安全回路是否有效;

2.1.6將急停開關打到停止位置;

2.1.7關上層門等侯10秒鐘,再打開層門,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急停開關是否有效;

2.1.8將轎頂檢修開關撥到檢修位置,急停開關恢復正常位置,;

2.1.9關上層門等侯10秒鐘,再打開層門,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檢修開關是否有效;

2.1.10將急停開關打到停止位置,打開轎頂照明燈,使用廳門阻止器將廳門固定;

2.1.11進入轎頂關閉層門,站立靠轎頂中間位置,將急停開關恢復正常位置;

2.1.12先點動下行方向按鈕、再點動上行方向按鈕操作轎廂檢修速度運行,以驗證檢修開關/按鈕的有效性;

2.1.13開始井道中的工作。

2.2安全進入Miconic-10電梯轎頂補充操作步驟

2.2.1操作人員需主持和助手,兩人組成;

2.2.2一人將電梯脫離群控,等候電梯完成分配指令;

注:(Miconic-10Overlay控制與GC控制在電梯脫離群控后返回狀況不同)

2.2.3一人在層門外通過對講通知機房操作檢修下行,此時打開層門,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本層門安全回路是否有效;

2.2.4同時在層門處將轎頂急停開關打到停止位置,關閉層門通知機房檢修下行,再打開層門,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急停開關是否有效;

2.2.5接下操作程序按本文2.1.8條至2.1.13條要求操作.

2.3安全離開轎頂操作步驟:

2.3.1如不是進入層廳門,應驗證廳門的有效性。

2.3.2將轎頂停在與出口樓層接近水平位置,并將急停開關打到停止位置;

2.3.3打開層門使用廳門阻止器保持層門敞開;

2.3.4離開轎頂;

2.3.5關閉轎頂照明燈;

2.3.6將檢修開關撥到正常位置;

2.3.7將急停開關恢復正常位置,并關閉層門;

2.3.8在離開大樓前驗證電梯運行正常。

3.安全進出底坑操作步驟

3.1安全進入底坑操作步驟:

3.1.1打開井道照明(如果開關在井道外);

3.1.2將電梯開到最底層;

3.1.3在轎廂中選定向上一層及頂層的樓層信號;

3.1.4走出電梯并等待電梯上行;

3.1.5打開層門并觀察轎廂是否已因層門打開而停止運行,如果轎廂不是因打開層門被強制停止的,或者說轎廂是自動停靠上一層站的狀態下,

需觀察轎門關閉(確認轎內沒有乘客)等候10秒種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本層門安全回路是否有效;

3.1.6保持層門敞開;

3.1.7將底坑急停開關打到停止位置;

3.1.8關閉層門并等候10秒鐘;

3.1.9重新打開層門使用廳門阻止器保持層門敞開,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底坑急停的有效性;

3.1.10打開底坑照明(如果開關設在從層門口安全觸到位置);

3.1.11進入底坑;

3.1.12如果底坑下面還有另一個急停開關,下到底坑再按下底坑下面的急停開關,離開底坑;

3.1.13在層門處恢復底坑上面的急停開關,關閉層門并等候10秒鐘;

3.1.14重新打開層門使用廳門阻止器保持層門敞開,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底坑另一個急停的有效性;

3.1.15進入底坑并保持層門之間留有80-100毫米的縫隙并鎖緊。以保持斷開門鎖回路同時又能防止外人誤入。

3.2安全進入Miconic-10電梯底坑步驟:

2.2.1操作人員需主持和助手,兩人組成;

3.2.1打開井道照明(如果開關在井道外);

3.2.2在轎頂人員將電梯檢修開至2-3層位置,底層門外人員打開底層層門并通知轎頂檢修上行,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本層門安全回路是否有效;

3.2.3在層門處按下底坑急停開關后關閉層門,通知轎頂檢修上行,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底坑急停的有效性;

3.2.4打開底坑照明(如果開關設在從層門口安全觸到位置);

3.2.5如果底坑下面還有另一個急停開關,下到底坑再按下底坑下面的急停開關,離開底坑;

3.2.6在層門處恢復底坑上面的急停開關,關閉層門并通知轎頂檢修上行,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底坑另一個急停的有效性;

3.2.7進入底坑并保持廳門之間留有80-100毫米的縫隙并鎖緊,以保持斷開門鎖回路同時又能防止外人誤入。

3.3安全離開底坑操作步驟:

3.3.1打開層門使用廳門阻止器保持層門敞開并保持層門敞開;

3.3.2小心的離開底坑并拿走全部工具和設備;

3.3.3關閉底坑照明開關(如果開關設在從首層安全觸到位置);

3.3.4保持安全位置,并將底坑急停開關恢復正常;

3.3.5關閉層門;

3.3.6在離開大樓前確保電梯運行正常;

3.3.7如果井道照明開關在井道外,關閉它。

注:在進入或離開底坑的過程中,必須始終保證底坑急停開關作用于電梯停止狀態。

4.底坑爬梯

4.1如果最底層門地坎到底坑底面的距離大于1米,則須使用爬梯進入地坑。

4.2使用爬梯要求:

4.2.1檢查爬梯是否牢固,并從最底層層門易于到達。如沒有足夠的空間,也可使用便攜式梯子。

4.2.2進入者身體重心保持在廳層面很容易的夠到爬梯。

4.2.3注意爬梯的梯級空間,踩踏不會打滑。

4.2.3如果使用便攜式梯子,則應把它妥善安置,使得在使用時不會滑動。

5.液壓電梯底坑工作

為了當油缸失去壓力時,可防止轎廂移動。

當在液壓電梯轎廂下面工作時,須將轎廂置于能足以防止其出現任何意外移動的支撐物上。在下列情況必須將轎廂放在負載能力足夠防止意外移動的支撐上:

在轎廂下面修理或安裝、工作于液壓系統以及在底坑保養工作超過15分鐘。

篇2:進出轎頂底坑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Purpose

本程序是為在轎頂和底坑的工作人員能始終保持對轎廂的控制,消除轎廂意外移動的風險,確保人身安全。

2.范圍/Scope

所有迅達員工與合作的員工。

3.定義與縮寫/TermAndAbbreviation

4.文件描述/Description

1.主電源控制

1.1在進入轎頂之前,應首先確定該工作是否需要主電源,如不需要,則將主電源開關置于斷電狀態,并且所有參與工作人員在主電源開關上上鎖和設置“禁止合閘”標簽。如果主電源開關上還沒有斷電可鎖的裝置,有兩種作為臨時性方法控制送電:

a.將保險絲拆除后存放于安全處,并且所有參與工作人員設置“禁止合閘”標簽;

b.如果無法拆除保險絲,所有參與工作人員必須在主電源開關上設置“禁止合閘”標簽,并且在標簽上除簽署所有參與工作人員名字外還要簽署時間。

1.2如果需要主電源,靠移動轎廂完成在井道內的工作,必須保持轎箱始終處于檢修狀態下運行。任何違背該原則的操作,必須事先請示區域或有評估能力的分公司EI/NI經理,經組織風險評估后實施。

2.安全進出轎頂操作步驟

2.1安全進入轎頂操作步驟:

2.1.1如果井道照明開關在井道外,先打開井道燈;

2.1.2對其作業的電梯轎廂呼叫到員工所在樓面;

2.1.3在轎廂內選兩個與本層相鄰向下樓層信號,使轎廂向下運行;

2.1.4用層門鑰匙打開層門,通過打開層門的方法,將轎廂頂停在轎頂比廳門地坎高0-500mm的位置;

2.1.5如果轎廂不是因打開層門被強制停止的,或者說轎廂是自動停靠下層站的狀態下,需觀察轎門關閉(確認轎內沒有乘客)等候10秒鐘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本層門安全回路是否有效;

2.1.6將急停開關打到停止位置;

2.1.7關上層門等侯10秒鐘,再打開層門,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急停開關是否有效;

2.1.8將轎頂檢修開關撥到檢修位置,急停開關恢復正常位置,;

2.1.9關上層門等侯10秒鐘,再打開層門,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檢修開關是否有效;

2.1.10將急停開關打到停止位置,打開轎頂照明燈,使用廳門阻止器將廳門固定;

2.1.11進入轎頂關閉層門,站立靠轎頂中間位置,將急停開關恢復正常位置;

2.1.12先點動下行方向按鈕、再點動上行方向按鈕操作轎廂檢修速度運行,以驗證檢修開關/按鈕的有效性;

2.1.13開始井道中的工作。

2.2安全進入Miconic-10電梯轎頂補充操作步驟

2.2.1操作人員需主持和助手,兩人組成;

2.2.2一人將電梯脫離群控,等候電梯完成分配指令;

注:(Miconic-10Overlay控制與GC控制在電梯脫離群控后返回狀況不同)

2.2.3一人在層門外通過對講通知機房操作檢修下行,此時打開層門,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本層門安全回路是否有效;

2.2.4同時在層門處將轎頂急停開關打到停止位置,關閉層門通知機房檢修下行,再打開層門,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急停開關是否有效;

2.2.5接下操作程序按本文2.1.8條至2.1.13條要求操作.

2.3安全離開轎頂操作步驟:

2.3.1如不是進入層廳門,應驗證廳門的有效性。

2.3.2將轎頂停在與出口樓層接近水平位置,并將急停開關打到停止位置;

2.3.3打開層門使用廳門阻止器保持層門敞開;

2.3.4離開轎頂;

2.3.5關閉轎頂照明燈;

2.3.6將檢修開關撥到正常位置;

2.3.7將急停開關恢復正常位置,并關閉層門;

2.3.8在離開大樓前驗證電梯運行正常。

3.安全進出底坑操作步驟

3.1安全進入底坑操作步驟:

3.1.1打開井道照明(如果開關在井道外);

3.1.2將電梯開到最底層;

3.1.3在轎廂中選定向上一層及頂層的樓層信號;

3.1.4走出電梯并等待電梯上行;

3.1.5打開層門并觀察轎廂是否已因層門打開而停止運行,如果轎廂不是因打開層門被強制停止的,或者說轎廂是自動停靠上一層站的狀態下,

需觀察轎門關閉(確認轎內沒有乘客)等候10秒種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本層門安全回路是否有效;

3.1.6保持層門敞開;

3.1.7將底坑急停開關打到停止位置;

3.1.8關閉層門并等候10秒鐘;

3.1.9重新打開層門使用廳門阻止器保持層門敞開,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底坑急停的有效性;

3.1.10打開底坑照明(如果開關設在從層門口安全觸到位置);

3.1.11進入底坑;

3.1.12如果底坑下面還有另一個急停開關,下到底坑再按下底坑下面的急停開關,離開底坑;

3.1.13在層門處恢復底坑上面的急停開關,關閉層門并等候10秒鐘;

3.1.14重新打開層門使用廳門阻止器保持層門敞開,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底坑另一個急停的有效性;

3.1.15進入底坑并保持層門之間留有80-100毫米的縫隙并鎖緊。以保持斷開門鎖回路同時又能防止外人誤入。

3.2安全進入Miconic-10電梯底坑步驟:

2.2.1操作人員需主持和助手,兩人組成;

3.2.1打開井道照明(如果開關在井道外);

3.2.2在轎頂人員將電梯檢修開至2-3層位置,底層門外人員打開底層層門并通知轎頂檢修上行,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本層門安全回路是否有效;

3.2.3在層門處按下底坑急停開關后關閉層門,通知轎頂檢修上行,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底坑急停的有效性;

3.2.4打開底坑照明(如果開關設在從層門口安全觸到位置);

3.2.5如果底坑下面還有另一個急停開關,下到底坑再按下底坑下面的急停開關,離開底坑;

3.2.6在層門處恢復底坑上面的急停開關,關閉層門并通知轎頂檢修上行,確認轎廂沒有移動,以驗證底坑另一個急停的有效性;

3.2.7進入底坑并保持廳門之間留有80-100毫米的縫隙并鎖緊,以保持斷開門鎖回路同時又能防止外人誤入。

3.3安全離開底坑操作步驟:

3.3.1打開層門使用廳門阻止器保持層門敞開并保持層門敞開;

3.3.2小心的離開底坑并拿走全部工具和設備;

3.3.3關閉底坑照明開關(如果開關設在從首層安全觸到位置);

3.3.4保持安全位置,并將底坑急停開關恢復正常;

3.3.5關閉層門;

3.3.6在離開大樓前確保電梯運行正常;

3.3.7如果井道照明開關在井道外,關閉它。

注:在進入或離開底坑的過程中,必須始終保證底坑急停開關作用于電梯停止狀態。

4.底坑爬梯

4.1如果最底層門地坎到底坑底面的距離大于1米,則須使用爬梯進入地坑。

4.2使用爬梯要求:

4.2.1檢查爬梯是否牢固,并從最底層層門易于到達。如沒有足夠的空間,也可使用便攜式梯子。

4.2.2進入者身體重心保持在廳層面很容易的夠到爬梯。

4.2.3注意爬梯的梯級空間,踩踏不會打滑。

4.2.3如果使用便攜式梯子,則應把它妥善安置,使得在使用時不會滑動。

5.液壓電梯底坑工作

為了當油缸失去壓力時,可防止轎廂移動。

當在液壓電梯轎廂下面工作時,須將轎廂置于能足以防止其出現任何意外移動的支撐物上。在下列情況必須將轎廂放在負載能力足夠防止意外移動的支撐上:

在轎廂下面修理或安裝、工作于液壓系統以及在底坑保養工作超過15分鐘。

篇3:學校安全注意事項

學校安全注意事項

一、在教室內活動應怎樣注意安全

  在教室內活動,有許多看起來細微的小事情值得同學們注意,否則,同樣容易發生危險。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防磕碰。目前大多數教室空間比較狹小,又置放了許多桌椅、飲水機等用品,所以不應在教室中追逐、打鬧,做劇烈的運動和游戲,防止磕碰受傷。

  2.防滑、防摔。教室地板比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傷;需要登高打掃衛生、取放物品時,要請他人加以保護,注意防止摔傷。

  3.防墜落。無論教室是否處于高層,都不要將身體探出陽臺或者窗外,謹防不慎發生墜樓的危險。

  4.防擠壓。教室的門、窗戶在開關時容易壓到手,也應當處處小心,要輕輕地開關門窗,還先留意會不會夾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災。不帶打火機、火柴、煙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險物品進校園,杜絕玩火、燃放煙花爆竹等行為。

  6.防意外傷害。改錐、刀、剪等鋒利、尖銳的工具,圖釘、大頭針等文具,使用時必須有老師指導,用后應妥善存放起來,不能隨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傷害。

二、課間活動應注意什么

  在每天緊張的學習過程中,課間活動能夠起到放松、調節和適當休息的作用。課間活動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1.室外空氣新鮮,課間活動應當盡量在室外,但不要遠離教室,以免耽誤下面的課程。

  2.活動的強度要適當,不能做劇烈的活動,以保證繼續上課時不疲勞、精神集中、精神飽滿。

  3.活動的方式要簡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繩等。

  4.活動要注意安全,要避免發生扭傷、碰傷等危險。

三、游泳時應注意什么

  游泳是一項十分有益的活動,同時也存在著危險。要保證安全,應該做到:

  1.游泳需要經過體格檢查,患有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中耳炎、皮膚病、嚴重沙眼等以及各種傳染病的人不宜游泳。處在月經期的女同學也不宜去游泳。

  2.要慎重選擇游泳場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須先了解水情,水中有暗流、淤渦、淤泥、亂石和水草較多的水域不宜作為游泳場所。來往船只較多、受到污染和血吸蟲等病流行地區的水域也不宜游泳。

  3.下水前要做準備運動.可以跑步、做做操,活動開身體,還應用少量冷水沖洗一下軀干和四肢,這樣可以使身體盡快適應水溫,避免出現頭暈、心慌、抽筋現象。

  4.飽食或者饑餓時,劇烈運動和繁重勞動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跳水。

  6.發現有人溺水,不要貿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

四、上體育課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體育課在中小學階段是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重要課程。體育課上的訓練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項也因訓練的內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區別。

  1.短跑等項目要按照規定的跑道進行,不能串跑道。這不僅僅是競賽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別是快到終點沖刺時,更要遵守規則,因為這時人身體產生的沖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競技之中,思想上毫無戒備,一旦相互絆倒,就可能嚴重受傷。

  2.跳遠時,必須嚴格按老師的指導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腳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這不僅是跳遠訓練的技術要領,也是保護身體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進行投擲訓練時,如投手榴彈、鉛球、鐵餅、標槍等,一定要按老師的口令行動,令行禁止,不能有絲毫的馬虎。這些體育器材有的堅硬沉重,有的前端有尖利的金屬頭,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擊中他人或者自己被擊中,造成受傷。甚至發生生命危險。

  4.在進行單、雙杠和跳高訓練時,器材下面必須準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墊子。如果直接跳到堅硬的地面上,會傷及腿部關節和后腦。做單、雙杠動作時,要采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做雙手提杠時不打滑,避免從杠上摔下來,使身體受傷。

  5.在做跳馬、跳箱等跨躍訓練時,器材前要有跳板,器材后要有保護墊,同時要有老師和同學在器材旁站立保護。

  6.前后滾翻、俯臥撐、仰臥起坐等墊上運動的項目,做動作時要嚴肅認真,不能打鬧,以免發生扭傷。

  7.參加籃球、足球等項目的訓練時,要學會保護自己,也不要在爭搶中蠻干而傷及他人。在這些爭搶激烈的運動中,自覺遵守競賽規則對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五、參加運動會要注意什么

  運動會的競賽項目多、持續時間長、運動強度大、參加人數多,安全問題十分重要。

  1.要遵守賽場紀律,服從調度指揮,這是確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沒有比賽項目的同學不要在賽場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的地點觀看比賽,以免被投擲的鉛球、標槍等擊傷,也避免與參加比賽的同學相撞。

  3.參加比賽前做好準備活動,以使身體適應比賽。

  4.在臨賽的等待時間里,要注意身體。

  5.臨賽前不可吃得過飽或者過多飲水。臨賽前半小時內,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熱量。

  6.比賽結束后,不要立即停下來休息,要堅持做好放松活動,例如慢跑等,使心臟逐漸恢復平靜。

  7.劇烈運動后,馬上不要大量飲水、吃冷飲,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六、行走時怎樣注意交通安全

  同學們上學和放學的時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擁擠的時候,人多車輛多,必須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最好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結伴外出時,不要相互追逐、打鬧、嬉戲;行走時要專心,注意周圍情況,不要東張西望、邊走邊看書報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在霧、雨、雪天,最好穿著色彩鮮艷的衣服,以便于機動車司機盡早發現目標,提前采取安全措施。在一些城市中,小學生外出均頭戴小黃帽,集體活動時還手持“讓”字牌,也是為了使機動車及時發現、避讓,這種做法應當提倡。

七、騎自行車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騎自行車外出比起走路,不安全的因素增加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如下:

  1.要經常檢修自行車,保持車況完好。車閘、車鈴是否靈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車的車型大小要合適,不要騎兒童玩具車上街,也不要人小騎大型車。

  3.不要在馬路上學騎自行車;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要騎自行車上街。

  4.騎自行車要在非機動車道上靠右邊行駛,不立逆行;轉彎時不搶行猛拐,要提前減慢速度,看清四周情況,以明確的手勢示意后再轉彎。

  5.經過交叉路口,要減速慢行,注意來往的行人、車輛;不闖紅燈,遇到紅燈要停車等候,待綠燈亮了再繼續前行。

  6.騎車時不要雙手撤把,不多人并騎,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鬧。

  7.騎車時不攀扶機動車輛,不載過重的東西,不騎車帶人,不在騎車時戴耳機聽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