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無損檢測工安全操作規程

無損檢測工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4960

1金屬無損檢測工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取得北京市質監局核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方可上崗作業。從事*射線的操作人員,必須經放射安全衛生監督部門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作業。

2操作人員必須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檢查患有不適應癥,應立即調離放射性探傷檢測崗位,并應遵守下列規定:

1放射操作人員,內外照射劑量總和達到或超過劑量限值的3/10時,則每年體檢一次。

2低于年劑量限值的3/10時,每2~3年體檢一次。

3照射劑量當量限定值(每人):一年:≤5倫琴;一月:≤0.4倫琴;每日:≤0.016倫琴。

3為減少*射線和其他放射性射線,對檢測人員的射線照射劑量。應遵守下列規定:

1操作前,檢測人員必須穿鉛板制的射線防護服,佩戴防射線含鉛護目鏡和個人輻射劑量筆,并對檢測人員逐一進行被照射劑量監督。

2為減少放射性照射劑量,在確保檢測工作質量的基礎上,盡量縮短曝光時間。

3盡量增大操作人員與放射源的距離。

4班前檢查應遵守下列規定:

1操作前應檢查開關箱和漏電保護器靈敏、安全可靠,絕緣良好。嚴禁導電體裸露。

2*光探傷機電源控制箱的指示燈亮,儀表靈敏,各開關調節、控制良好。探傷機必須設保護接地,接地線不得有接頭。

3探傷儀操作人員,操作時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

4操作過程中探傷儀發生故障,必須立即切斷電源,嚴禁在運轉時進行修理。

5*射線探傷現場應遵守下列規定:

1*射線探傷檢測區必須設置圍欄和懸掛標志牌。設專人對射線檢測區進行監視,非作業人員不得進入。

2*射線探傷檢查時,應采用鉛屏蔽防護措施,操作人員必須背離*光射線“窗口”。

3加強聯系,統一指揮,等待貼片人員撤到安全區后,方可通電進行曝光,防止射線誤照。

4探傷檢測工作結束后,必須立即切斷電源?,F場探傷檢測時,必須將探傷機固定。

6暗室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

1暗室的儀器和電器設備及沖洗設備的布局應實施定位管理。電氣絕緣必須可靠,不得有任何導電體裸露。

2暗室應安裝空氣調節設備,必須保持通風良好。

3暗室內工作必須二人以上協同操作,嚴禁一人單獨作業。

7曝光室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

1曝光室的屏蔽厚度,必須符合《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曝光室的門必須裝有連鎖保險裝置,確保曝光的時候門打不開。若開門,放射源自動退回到貯存位置或切斷電源。

2曝光室的門外必須裝有警示標志和紅燈。運行時紅燈必須閃爍,提示非探傷檢測人員切勿靠近曝光室。

3曝光室應有排風裝置,及時排除曝光室內產生的臭氧。

8超聲波儀器通電后,嚴禁打開保護蓋,防止高壓電傷人。

9磁粉探傷檢測應遵守下列規定:

1磁粉探傷檢測前,必須檢查磁粉探傷機的電源和探頭連接線絕緣良好,不得有裸露。

2探傷機外殼必須有可靠接地,不得松動。

3操作試驗時,必須戴防護眼鏡和膠皮手套。

4磁懸液不得噴在探頭線圈上,不得噴向照明燈及其帶電部位。

10著色探傷檢測應遵守下列規定:

1著色滲透探傷液應有專人保管,合理領用,不得亂放,必須遠離明火和高溫場所。

2著色探傷操作用的清洗劑、滲透劑、顯像劑,操作時應采取間歇、通風換氣。著色探傷操作應選在通風良好地方進行。

3操作時必須戴防護口罩、膠皮手套及防護眼鏡。

4在容器內著色探傷,不得向照明設備和電器上噴灑,不得一人單獨在容器內操作,并應設監護人。

篇2:無損檢測安全防護規程

由于無損檢測涉及電流、磁場、放射線、紫外線、鉛蒸汽、溶劑和粉塵,操作有可能在高空、野外、或進入裝過易燃易爆材料有毒的容器中,所以無損檢測人員必須掌握安全防護知識,既要安全地進行工作,保護自身安全,又要避免設備和他人的人身安全。故制定本防護規程。

射線防護

放射工作人員必須取得放射工作人員證后方可上崗,無證不得上崗。

操作人員必須首先了解所用探傷機的性能及操作程序。

探傷工作期間工作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個人劑量計,

每次探傷時必須有安全警戒人員攜帶射線劑量報警器在“相對危險區”周圍進行巡視,防止他人誤入射線區而產生超劑量照射。

上高壓前必須檢查人員是否全部撤離“相對危險區”嚴禁隨便開機,貼片人員必須攜帶射線劑量報警器,開機時,應緩慢升高壓、電流

當發生事故后,當事人應及時向單位和當地放射防護機構匯報并及時采取妥善措施,盡量減少和消除事故的危害和影響,迅速呈報并接受放射衛生防護機構的監督及調查。

2.表面探傷安全

a.滲透探傷所用的滲透探傷劑,除干粉顯象劑、乳化劑以及金屬噴罐內使用的氟里昂氣體是不燃性物質外,其它大部分都是可燃性有機溶劑。因此,在使用這些可燃性滲透探傷劑時,一定要和使用普通油類或有機溶劑一樣,應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b.貯裝滲透探傷劑的容器應加蓋,并要密封儲存地點應選冷暗處,并且避免煙火、熱風、直射陽光等。壓力噴罐嚴禁在高溫處存放,因為在高溫時,罐內的壓力將增大,有發生自燃爆炸的危險。因為壓力噴罐內充填滲透探傷的同時,還要充填丙烷氣或氟里昂等高壓液化氣,滲透探傷劑本身是一種可燃性物質,充填丙烷氣后,著火可能性更大,它變成了一種強燃性物質所以操作壓力噴罐制品時,必須充分注意防火。

c.使用可燃性滲透探傷劑的時,不僅必須充分注意防火,而且為了防止萬一,還應該在操作現場及滲透探傷劑儲存處設置滅火器。

d.避免在火焰附近以及在高溫環境下操作,如果環境溫度超過50℃,應特別引起注意。操作現場禁止明火存在。

e.滲透探傷劑使用有機溶劑往往對人體有害,因此,應采取積極的衛生安全防護措施。工作現場應增設必要的通風裝置,降低毒物在工作場所空氣中的濃度。

f.配置個人防護用品,例如口罩、防毒面具、橡皮手套、防護服、防護眼鏡等

g.使用熒光探傷劑時,應限制操作人員暴露在強紫外線輻射之中,防止眼球處于黑光中導致眼球熒光效應。如果黑光屏蔽罩破裂失效,不得投入使用。

h.磁粉探傷的設備接地絕緣電阻要符合標準要求,保證設備在無短路和接線無松動時使用,尤其使用水磁懸液時,絕緣不良會產生電擊傷人。

i.磁懸液中的油基載液、熒光磁粉、潤濕劑、防銹劑、消泡劑和溶劑等,作為一種組合物,長期使用會除去皮膚中的天然油,引起皮膚的干裂或刺激,磁懸液進入口腔和眼睛會刺激眼睛引起喉和胃的組織起反應,所以應避免對溶劑蒸汽吸入太多。

篇3: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金屬無損檢測工)

1.一般規定

1.1金屬無損檢測工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北京市特種作業操作證》(外埠來京從事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原所在地地(市)級以上勞動安全監察機關核發的特種作業證明,并申請換領《北京市特種作業臨時操作證》方準上崗獨立操作。

1.2為減少*射線和其他放射性射線,對檢測人員的射線照射劑量。應遵守下列規定:

(1)操作前,檢測人員必須穿鉛制射線防護服,戴防射線含鉛護目鏡和個人輻射劑量筆,并對檢測人員逐一進行被照射劑量監督。

(2)為減少放射性照射劑量,在確保檢測工作質量的基礎上,盡量縮短曝光時間。

(3)盡量增大操作人員與放射源的距離。

1.3班前檢查應遵守下列規定:

(1)操作前應檢查電閘箱和漏電保護器完整、靈敏、安全可靠,絕緣良好。嚴禁導電體裸露。

(2)*光探傷機電源控制箱的指示燈亮,儀表靈敏,各開關調節、控制良好。探傷機必須設保護接地,接地線不得有接頭。

(3)探傷儀操作人員,操作時必須穿絕緣鞋、戴絕緣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

(4)操作過程中探傷儀發生故障,必須立即切斷電源,嚴禁在運轉時進行修理。

1.4*射線探傷現場應遵守下列規定:

(1)*射線探傷檢測區必須設置圍欄和懸掛警示片。設專人對射線檢測區進行監視,非作業區人員不得進入。

(2)*探傷檢查時應采用鉛屏防護措施,操作人員必須背離*光射線“窗口”。

(3)加強聯系,統一指揮。待貼片人員撤到安全區后,方可通電進行曝光,預防射線誤照。

(4)探傷檢測工作結束后,必須立即切斷電源?,F場探傷檢測時必須將探傷機固定。

1.5暗室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

(1)暗室的儀器和電器設備及沖洗設備的布局應實施定位管理。電氣絕緣必須可靠,不得有任何導電體裸露。

(2)暗室應裝設空氣調節設備,必須保持通風良好。

(3)暗室內工作必須二人以上協同操作,嚴禁一人單獨作業。

1.6曝光室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

(1)曝光室的屏蔽厚度,必須符合《放射衛生防護基本標準》。曝光室的門必須裝有聯鎖保險裝置,確保曝光時門不開。若開門,放射源自動退回貯存位置或切斷電源。

(2)曝光室的門外必須裝有警示標志和紅燈。運行時紅燈必須閃爍,提示非探傷檢測人員勿靠近曝光室。

(3)曝光室應裝設排風裝置,及時排除曝光室內產生的臭氧。

1.7超聲波探傷儀在使用中發生故障,必須由熟悉電路原理專門技術人員修理,操作人員不得帶電檢修。

2.Ir192(銥)裝置探傷和磁粉著色探傷

2.1操作*射線或Ir192裝置的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放射安全衛生監督部門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作業。

2.2操作人員必須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檢查患有不適應癥,應立即調離放射性探傷檢測崗位,并應遵守下列規定:

(1)放射操作人員,內外照射劑量總和達到或超過劑量限值的3/10時,則每年體檢一次。

(2)低于年劑量限值的3/10時,每2~3年體檢一次。

(3)照射劑量當量限定值(每人):一年:≤5Rem;一月:≤0.4Rem;每日≤0.016Rem。

2.3磁粉探傷檢測應遵守下列規定:

(1)磁粉探傷檢測前,必須檢查磁粉探傷機的電源和探頭(磁夾)聯接線絕緣良好,不得有裸露。

(2)探傷機外殼必須有可靠接地,不得松動。

(3)操作試驗時,必須戴防護眼鏡和膠皮手套。

(4)磁懸液不得噴在磁夾線圈上,不得噴向照明燈及其帶電部位。

2.4著色探傷檢測應遵守下列規定:

(1)著色滲透探傷液應專人保管,合理領用,不得亂放,必須遠離明火和高溫場所。

(2)著色探傷操作用的清洗劑、滲透劑、顯像劑,操作時應采取間歇、通風換氣。著色探傷操作應選在通風良好地方進行。

(3)操作時必須戴防護口罩、膠皮手套及防護眼鏡。

(4)在容器內著色探傷,不得向照明設備和電器上噴灑,不得一人單獨在容器內操作,并應設監護人。

2.5采用Ir192(銥)探傷應遵守下列規定:

(1)使用(銥)原子射線探傷時,必須提前做好試驗,編制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并采取安全技術措施。

(2)Ir192(銥)原子射線源的運輸應用專門車輛,存放、保管應用鉛盒并存放在專用金屬庫房內。庫房應設在遠離人員活動的地方,設警戒區,懸掛明顯的標志牌,庫房加鎖,并設專人日夜在警戒區外監護。

(3)投放射源時應機械操作,操作人員必須穿防護服,速放、速撤。嚴禁用手直接接觸射線源。照片、膠片等準備工作應在投放射線源之前進行。

(4)投源后,應立即用射線探測儀自遠而近地檢測。劃出射線源周圍的安全禁入區,設明顯標志和警衛。

(5)曝光后,回收Ir192(銥)射線源時,操作人員必須穿射線防護服、戴防護鏡,做到迅速、準確、穩妥地回收,及時送回貯藏庫,射線源不得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