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工操作規程
1.瓦斯監測裝置的維護與調試維修必須由專職管理人員進行,專職管理人員必須經過技術培訓,懂得儀器的工作原理,結構及日常管理維護,有一定的無線電修理知識,經考試合格后,才能從事此項工作。
2.儀器在搬運和拆卸時要小心謹慎,輕拿輕放,防止劇烈振動和沖擊以及對機內一些連線的拉扯,避免損壞脆弱元件和造成開路。
3.儀器的報警,斷電值,斷電,復電范圍等嚴格按《規程》要求設置。
4.為了使瓦斯傳感器在瓦斯超限時起斷電作用,局扇應使用磁力開關,并使用風電閉鎖裝置。
5.定期(每月)維護儀器,保持儀器處于良好狀態;儀器經過半年運行后,應將井下部分運至地面進行全面的清掃,擦拭,烘干維修。
6.甲烷傳感器、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等采用載體催化元件的甲烷檢測設備每7天必須使用校準氣樣和空氣樣調校1次。每7天必須對甲烷超限斷電功能進行測試。檢查接收機的跟蹤,報警點,檢查和調整分站斷電點,指示精度,確保儀器正常工作。
7.發現儀器工作不正常不能及時處理的,必須向工作區域現場安全管理負責人交代,并向調度室值班人員匯報情況。
8.做好儀器維修的準備工作和元件保存工作。
9.建立調試和維修記錄臺帳,做好日常維修和調試記錄工作。
10.搞好工作環境的清潔衛生,保持干凈、整潔。
篇2:儲煤筒倉安全監測及防爆裝置運行管理規程
一、為保障儲煤筒倉設備安全運行,特制定本規程,要求運行人員遵照執行。
二、保持筒倉的儲煤和卸煤設備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
調度人員要輪流均衡地使用各個筒倉;使筒倉內存煤不超過(15天),以防止存煤時間太長,因筒倉內部過熱而引起儲煤自燃或可燃氣體(瓦斯)濃度超限發生爆炸事故。
三、筒倉安全保護裝置應設立專職負責人;
建立工作日記,逐日記錄筒倉監測裝置各探頭參數值,該項工作可由上位機(研華610工控機)運行的全中文組態軟件(如世紀星,組態王)來完成。如發生報警信號應及時至現場核
查,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設備如有故障,及時申報,采取維修或更換等措施,使設備始終處于完好的運行狀態。濮陽市華能疏通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四、設備定期檢查和校驗
儲煤筒倉安全監測裝置的檢測元件(探頭及變送器)、二次儀表和數據采集系統(SCADA,DCS)應定期檢查和校驗,一年至少一次。平時應存有足夠的備品備件,當現役使用的探頭/變送器、二次儀表和模塊返廠進行年度測試時,由備品備件頂替使用。
五、配備標準氣體(如丙烷)。
定期(三個月或陸個月)現場標定檢查可燃氣體(瓦斯)監測系統;或者可燃氣體報警器出現頻繁報警時,在現場安全的條件下,現場標定檢查該系統。
六、可燃氣體(瓦斯)的報警處理
可燃氣體(瓦斯)的測量范圍是:0--100LEL%,25LEL%為初報警,40LEL%為高報警。確認沒有誤報(探頭及變送器正常)而瓦斯濃度偏高時,必須采取措施:手動開起倉頂的除塵器!沒有故障報警聯所時,必須由輸煤程控系統操作。
七、一氧化碳氣體的報警處理、
一氧化碳氣體的測量范圍是:0--100LEL%,25LEL%為初報警,40LEL%為高報警。確認沒有誤報(探頭及變送器正常)而CO濃度偏高時,手動開起倉頂的風機或除塵器使其通風。沒有故障報警聯所時,必須由輸煤程控系統操作。
八、儲煤筒倉著火報警處理
·8.1儲煤筒倉安全保護裝置發生報警并確認著火時,停止儲煤,緊急卸煤;并在筒倉煤出口處對煤流噴水降溫,確保卸煤皮帶和其他設備的安全。
·8.2在倉頂撒干粉滅火劑、泡沫滅火劑,或大量注入惰性氣體,消滅火源。
·8.3如筒倉內的溫度值偏高時,應密切注意,并優先卸掉該倉的存煤。
·8.4切記:如果筒倉內發生大量煙霧,說明筒倉內存煤燃燒(明火燃燒或陰燃),
不得開啟通風機,以防止助燃。
篇3:制梁場氨氮(NH3N)指標蒸餾滴定法監測規程
制梁場氨氮(NH3-N)指標的監測規程--蒸餾滴定法
1.目的
為了規范化驗人員在污水處理廠中的監測方法和操作程序,提高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特制定本規程。
2.適用范圍
本監測規程適用于中鐵**局集團第*工程有限公司**制梁場。
3.定義、原理及干擾消除
3.1定義:
氨氮(NH3-N)以游離(NH3)或(NH4+)形式存在于水中,兩者的組成比取決于水中的PH值和水溫。當PH高時,游離氨的比例高。反之,則氨鹽的比例高,水溫則相反。
水中氨氮的來源主要為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機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產物,有些水中存在的亞硝酸鹽亦可受微生物作用,還原為氨。在有氧環境中,水中氨亦可轉變為亞硝酸鹽,甚至繼續轉化為硝酸鹽。監測水中各種形態的氮化合物,有助于評價水體被污染和自凈的狀況。
3.2原理:
滴定法僅適用于已進行蒸餾預處理的水樣。調節水樣至PH6.0-7.4范圍,加入氧化鎂使水樣呈微堿性。加熱蒸餾,釋出的氨被硼酸溶液吸收,以甲基紅-亞甲基藍為指示劑,用硫酸標準溶液滴定溜出液中的銨。
注:本方法適用于飲用水和廢水中氨的測定。
3.3干擾:
3.3.1尿素可能是主要干擾,它在規定條件下以氨餾出,從而引起結果偏高;揮發性胺類也引起干擾,它們會被餾出并在滴定時與酸反應,因而使結果偏高。氯化樣品中存在的氯胺也會以這種方式被測定。
3.3.2當水樣中含有在此條件下可被蒸餾出并在滴定時能與酸反應的物質,如揮發性胺類等,則將使測定結果偏高。
4.試劑
監測時硫酸標準試劑的無水碳酸鈉應符合國家標準的基準或優級純試劑,其他監測試劑除非另有說明,均為符合國家標準的分析純試劑;監測用水均為蒸餾水或同等純度的水。
4.1混合指示劑:稱取200mg甲基紅溶于100mL95%乙醇;另稱取100mg亞甲藍溶于50mL95%乙醇。以兩份甲基紅溶液與一份亞甲基藍溶液混合后供用(可使用一個月)。
注:為使滴定終點明顯,必要時添加少量甲基紅溶液或亞甲基藍溶液于混合指示液中,以調節二者的比例至合適為止。
4.2硫酸標準溶液(1/2H2SO4=0.020mol/L):分取5.6mL(1+9)硫酸溶液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標線,混勻。按下述操作進行標定。
稱取經180℃干燥2h的優級純或基準試劑級無水碳酸鈉(Na2CO3)約0.5g(稱準至0.0001g),
溶于新煮沸放冷的水中,移入500mL容量瓶中,稀釋至標線。移取25.00mL碳酸鈉溶于150mL錐形瓶中,加25mL水,加1滴0.05%甲基橙指示液,用硫酸溶液滴定至淡橙紅色為止。記錄用量,用下式計算硫酸溶液的濃度。
硫酸溶液濃度(1/2H2SO4,mol/L)=
式中:W――碳酸鈉的重量(g);
V――硫酸溶液的體積(mL);
52.995――(1/2Na2CO3)摩爾質量(g/mol)。
4.3硼酸溶液:稱取20g硼酸溶于水,稀釋至1L。
4.4無氨水:用下列方法之一制備
4.4.1離子交換法
蒸餾水通過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氫型)柱,將流出液收集在帶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內。每升流出液加10g同樣的樹脂,以利于保存。
4.4.2蒸餾法
在1000mL是蒸餾水中,加0.1mL硫酸(=1.84g/mL),在全玻璃蒸餾器中重蒸餾,棄去前50mL餾去液,然后將約800mL餾出液收集在帶有磨口玻璃塞的玻璃瓶內。每升餾出液加10g強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氫型)。
4.5防爆沸顆粒。
4.6防沫劑:如石蠟碎片。
5.儀器
5.1常用化驗室儀器。
5.2500mL凱氏燒瓶、直型冷凝管
5.3酸式滴定管、錐形瓶
5.4電爐
5.5蒸餾器:
由一個500~800mL的蒸餾燒瓶及防噴頭和一個垂直放置的冷凝管組裝而成。冷凝器末端可連接一適當長度的滴管,使出口端浸入吸收液面下約2cm。
6.水樣采樣、保存和試樣準備
6.1加250mL水樣于凱氏燒瓶中,加入適量沸石
6.2試樣的制備:加熱蒸餾,至蒸餾出液達200mL時,停止蒸餾,定容至250mL。
6.3實驗室樣品應收集再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內,要盡快分析,否則應在2~5℃下存放,或用硫酸(=1.84g/mL)將樣品酸化,使PH<2。應注意防止酸化樣品吸收空氣中的氨而被污染。
7.步驟
7.1水樣的測定
7.1.1于全部蒸餾預處理、以硼酸溶液為吸收液的蒸餾出液中,加2滴混合指示劑,用0.020mol/L硫酸溶液滴定至綠色轉變成淡紫色為止,記錄硫酸溶液的用量。
7.1.2空白監測:以無氨水代替水樣,同水樣處理及滴定的全程序步驟進行測定。
8.結果的表示
按下式計算:
NH3-N(N,mg/L)=
式中:A――滴定水樣時消耗硫酸溶液體積(mL);
B――空白試驗消耗硫酸溶液體積(mL);
M――硫酸溶液濃度(mol/l);
V――水樣體積(mL);
14.01――氨氮(N)摩爾質量。
9.注意事項
9.1蒸餾時應避免發生暴沸,否則會造成蒸餾出液溫度升高,氨吸收不完全。
9.2防止在蒸餾時產生泡沫,必要時可加少許石蠟碎片于凱氏燒瓶中。
水樣如含余氯,則應加入適量0.35%硫代硫酸鈉溶液,每0.5mL可除去0.25mg余氯。
10.相關文件
國標GB7478-87
中鐵**局集團有限公司化驗與檢測管理方法
11.相關記錄
滴定法監測氨氮原始記錄
標準溶液配制標定原始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