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工木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第1條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
第2條入井前帶全所用工具材料并保證完好。
第3條構建、維修、拆除風門或密閉前,必須檢查巷道幫頂情況,做到安全施工。
第4條門框傾斜角度要符合設計要求,以保證風門能自動關閉。
第5條風門扇要嚴密不漏風并進行防腐處理。
第6條一組風門至少兩道,通車風門的間距要保證至少一列車的長度,行人風門間距不少于5m。
第7條調節風窗應備有足夠的調節板,并保證開關靈活。
第8條風門要包邊沿口、設底簾,安裝閉鎖裝置。
第9條永久風門墻、密閉墻厚度不少于0.6m(防突風門墻厚度不少于0.8m),無重縫、空縫、裂縫,墻面要抹平或勾縫。
第10條所有通風設施必須掏槽0.5m以上,見硬幫硬底,與煤巖體接實,墻體周邊抹不少于0.1m的裙邊。要按照設計預留各種管線孔。
第11條臨時通風設施采用魚鱗式搭接,墻面用灰、泥滿抹或勾縫。
本工種存在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
第12條本工種存在危險因素:釘子扎人,頂板浮石險塊傷人
第13條拆除回收風門、木板墻、調節風門時,必須先檢查巷道安全情況。木板、門框及立柱上的鐵釘要全部拔出,無法拔掉的必須打平。
篇2:通風工木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第1條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
第2條入井前帶全所用工具材料并保證完好。
第3條構建、維修、拆除風門或密閉前,必須檢查巷道幫頂情況,做到安全施工。
第4條門框傾斜角度要符合設計要求,以保證風門能自動關閉。
第5條風門扇要嚴密不漏風并進行防腐處理。
第6條一組風門至少兩道,通車風門的間距要保證至少一列車的長度,行人風門間距不少于5m。
第7條調節風窗應備有足夠的調節板,并保證開關靈活。
第8條風門要包邊沿口、設底簾,安裝閉鎖裝置。
第9條永久風門墻、密閉墻厚度不少于0.6m(防突風門墻厚度不少于0.8m),無重縫、空縫、裂縫,墻面要抹平或勾縫。
第10條所有通風設施必須掏槽0.5m以上,見硬幫硬底,與煤巖體接實,墻體周邊抹不少于0.1m的裙邊。要按照設計預留各種管線孔。
第11條臨時通風設施采用魚鱗式搭接,墻面用灰、泥滿抹或勾縫。
本工種存在危險因素及預防措施
第12條本工種存在危險因素:釘子扎人,頂板浮石險塊傷人
第13條拆除回收風門、木板墻、調節風門時,必須先檢查巷道安全情況。木板、門框及立柱上的鐵釘要全部拔出,無法拔掉的必須打平。
篇3:通風工程質量驗收管理制度
通風工程質量管理驗收制度
第一條通風實施:
1、《煤礦安全規程》規定
(1)控制風流的風門、風橋、風墻、風窗等實施。
(2)進回風井之間和主要進回風巷之間的聯絡巷,必須砌筑永久性風墻,需要使用的聯絡巷,必須安設2道正向風門和2道反向風門。采區進回風巷之間的聯絡巷應砌筑永久性的風墻,確需行人、通車的聯絡巷應設置永久風門。
(3)不應在傾斜運輸巷中設置風門,如果必須設置風門,應安設自動風門,或設專人管理,并有防止礦車或風門碰撞人員,以及碰壞風門的安全措施。
2、相關要求:
(1)永久調節風門不得少于2道,門框要沿口包邊,有襯墊,門扇厚度不得低于4厘米,中間夾墊或用鐵皮包。
(2)永久調節風窗的調節窗應在上部設置,調節板靈活可靠。帶風門的永久風窗不得少于2道。
(3)永久風橋通風斷面不得小于原巷道斷面的五分之四,其坡度不大于30度,呈流線型。
(4)密閉、風門前5米內,兩道風門不得堆積雜物。兩風門間距不少于5米。
第二條通風設施驗收制度:
1、井下通風實施的砌筑由通風隊負責,通風隊長進行跟班構筑,完工后匯報通風科。
2、通風科必須對通風實施進行監督檢查,嚴把工程質量關,聽取匯報后進行第一次驗收。
3、驗收后匯報技術礦長,每月由技術礦長組織有關人員再次進行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驗收完畢后,由通風科進行統一編號建檔,進行統一管理。
5、如構筑不合格,除立即返工外,對責任人進行罰款處理。
6、嚴禁不合格的通風實施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