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水滅塵工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1.灑水滅塵工應能安裝維護防塵管路、防塵設施進行防塵、滅塵。
2.下井前應準備好所用工具和器材。
3.采掘工作面的灑水滅塵工作應指定專人從事或由采掘工兼任。具體要求是:
(1)采掘工作面機組均要設內外噴霧裝置,并確保正常使用,發現不正常要及時進行修理;
(2)炮采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放炮前必須灑水滅塵;
(3)在放炮和機組割煤過程中,必須打開水幕凈化風流;
(4)堅持使用水炮泥和濕式鉆眼法。
4.沖刷巷道積塵和刷白巷道的操作如下
(1)刷白巷道的人員,要穿雨衣,戴口罩、防護眼鏡和橡皮手套等進行工作;
(2)巷道刷白前,應先將巷道積塵沖刷干凈;
(3)沖刷或刷白運輸巷道時,應事先與運輸調度聯系,并在沖刷地點里外分別設崗,觀察行人和車輛,當人員或車輛通過時,停止沖刷。沖刷或刷白架線電機車巷道時,應事先與有關部門聯系,切斷架線電源,并掛上“有人工作,禁止送電”的停電牌,然后再開始工作。使用刷白沖刷機工作時,則無須停電;
(4)沖刷和刷白工作要順著風流進行。
5.灑水滅塵或刷白巷道前,先檢查工作地點支架、頂幫等,如有隱患應首先進行處理,并遮蓋好附近的機電設備、管線和風筒。
6.按照規定時間對巷道進行沖刷和刷白。
篇2:露天礦灑水消塵安全作業措施模版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中關于煤礦防塵規定,為消除粉塵危害,保護職工的安全和身體健康使煤礦防塵工作規范化,標準化,結合我礦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此防塵管理措施。
防塵段負責編制專門防塵安全技術措施,按標準要求設置好防塵設施。規劃好灑水車消塵分擔區,并做好消塵示意圖。
一、坑下采場消塵管理情況:
坑下采場由水車消塵班負責灑水消塵。由于坑下環境復雜,不能鋪設專用的消塵管路,所以必須確保兩臺以上水車消塵作業。分配好每臺水車灑水作業責任區。灑水車灑水作業時,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及有關規定,對煙塵大的區域要求重點消塵,但不能過度而影響生產車輛運行,尤其坡道處,一定做到點灑。坡道轉彎處不能灑水消塵,避免因灑水而造成車輛碰撞事故發生。在挖掘機作業現場灑水作業時,掌握好水車和挖掘機的安全距離,避免刮碰。
二、排土場消塵管理情況:
排土場消塵工作主要由水車消塵班負責。排土場消塵要有固定水車消塵作業。排土場生產車輛多,灑水面積大,每臺水車都要劃定好灑水分擔區,進行分區域灑水消塵。排土場坡道多,水車司機要嚴格控制灑水量,灑水作業時要時刻注意行車安全。
三、道路消塵管理情況:
露天礦各個運輸道路消塵工作由水車消塵班及管路消塵班共同負責。在露天有條件的道路,設消塵管路進行消塵工作。消塵管路要鋪設合理,根據路面煙塵情況進行合理的消塵工作。
防塵段根據天氣情況進行灑水消塵工作。灑水車要求做到24小時不間斷灑水消塵工作。水車在現場進行交接班,水車加水要在最近水鶴加水。局部煙塵大的區域,消塵水車不夠,要及時調配水車,進行消塵工作。管路消塵要求在消塵噴頭噴灑范圍內,進行定時噴灑消塵,確保道路無煙塵。
為確保露天消塵工作,水車做到維護保養工作,確保出動率。天氣炎熱時,消塵工作忙時,維護保養工作安排到夜間進行,確保白天消塵工作正常進行。水車作業不許出帶病車,有問題及時聯系。管路消塵方面要求消塵工每班做好對消塵管路進行巡檢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巡檢時執行好巡檢安全作業規程。
制定灑水考核辦法及水車維護保養考核規定,嚴格制定管理規程,對違反規程者予以考核。
篇3:灑水車壓路機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一、使用前的檢查及準備
1、當灑水車利用河溝、池塘作為水源時,注意吸水管端部全部沒入水中。
2、離心式灑水車水泵每次吸水前,必須向水泵加入一定量的引水,加完后必須關閉加水口。自吸式水泵第一次使用時,需要加引水。
3、以后則不必再加引水。
4、檢查變速箱內潤滑油面,以到油面螺栓孔的下緣為準,不足時添加齒輪油。
5、檢查變速箱操縱桿,使之處于空檔位置,檢查取力箱操縱手柄位置,使之為水平向右位置,檢查油門控制器,使其為最小。
二、作業及注意事項
1、啟動連接好有關管道,啟動發動機,踏下離合器踏板,打開取力箱操縱開關,使之掛檔。(灑水車無論是在吸水前,還是在灑水前,取力裝置掛檔都必須在停車時進行)通過油門控制器,可控制灑水泵的工作轉速。灑水人員必須有安全帶,作業時必須佩戴。
2、停止將油門控制器推進,調速為最小,踏下離合器踏板,將取力器操縱開關扳回至原位置,使取力箱脫檔。
三、作業后的注意事項檢查取力器操縱開關是否回位,檢查油門控制器是否為最小位置檢查閥門手柄位置,均應為關閉狀態。
四、安全防護措施
1、機械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必須按《機械安全操作規程》操作;做好機械的日常保養、定期保養和維修,嚴禁機械帶病作業;
2、嚴禁疲勞作業,嚴禁酒后操作,嚴禁違章作業;
3、特種機械設備必須定期檢查、標定、鑒定;
4、非操作人員不得操作機械設備,如發現操作將追究責任;
5、必須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并認真填寫交接班運轉記錄。
五、應急措施
機械傷害事故發生后,發現人應立即通知項目經理,或者項目安全主管副經理,組織進行施救,并說明人員受傷地點、受傷情況。搶救組接到命令后,應迅速到達事故地點,先搶救人員,一方面進行現場救護,必要時采取急救(人工呼吸等),一方面通知對外救助組。對外救助組接到命令后,立即組織車輛、救助擔架等,對傷勢較重的人員要盡快送到就近醫院,必要時120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