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壓電氣安全操作規程

高壓電氣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8616

高壓開關的操作必須按程序操作,否則將會對人身設備造成損傷和損壞,直至生命安全。故根據我廠高壓系統的具體結構,特制定如下安全操作規程:

一、概述

我廠區域變配電室計有(S3AH101-S3AH130)30臺高壓開關柜,并各內裝小車一臺。30臺柜的連接分為10KV進線、所用變線、10KV母聯和發電機等兩段母線。通過它們實現10KV電源進、母線之間互聯,最后以達向1#2#2000KVA、高壓電機,所用變壓器和15000KW發電機的并網運行。

每臺小車均通過搖動手把實現推進和退出。除S3AH102、103柜外,其它小車上均設有真空斷路器。它們的分合由勉維護直流屏供給的合閘和控制直流電源進行操作。它們操作地為:S3AH101、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26(待定)、127、128、129、130通過在本柜上的轉換開關實現本地和遠方分合,S3AH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直接通過高壓電機現場操作箱的按鈕實現分、合。本柜上的轉換開關,只能實現分閘;只有小車在試驗位置時,才能實現分合。勉維護直流屏交流電源由所用變低壓電源供給。

二、操作

送電操作,此時所有小車均在退出位。

1、首先將13AH、14AH、10AH、11AH、12AH和15AH小車推進。

2、合13AH,此時14AH柜上電壓表有指示,11AH、12AH得電,12AH上所用變有400V電源輸出。

3、合12AH上勉維護直流屏電源開關,使合閘電源和控制電源正常。

4、在二樓PK(3AC)上合10AH。

5、將1AH、9AH、3AH、4AH小車推進。

6、在二樓PK(1AC)上合1AH和9AH(即1#、2#廠變得電),通過以上操作,使10KV進母線、所用變母線、10KV母聯母線得電,同時1#、2#廠變有電。此時低壓變電所可向外送電,使全廠配電柜、動力箱等都帶電,并可啟動低壓用電設備。

7、高壓電機需啟動時,將2AH小車推進。

8、在高壓電機現場控制箱上操作,使630KW電機投運。

9、停電操作與上述相反。

三、發電機并網操作

1、汽機沖轉前,首先將汽機屏上“汽機聯鎖”開關打到停位、解除3AR上的發電機低周解列、汽機故障聯鎖壓板。

2、將勵磁柜控制面板“手動/自動”開關(SA2)打到手動位、“直流電源”開關打到斷位、“增磁/減磁”開關打到空位、“滅磁控制開關”打到分閘位,檢查各連接線、插件是否連接好,試驗線拆除,運行方打到恒電壓位,并確認交流220V、380V,直流220V已接通。

3、將PK柜上的“汽機增減負荷”開關打到空位、發電機(10KV)“同期”開關打到空位、“同期閉鎖”打到解除閉鎖位、“5AH(10AH)開關”打到預合位、“手動準同期開關”打到空位。

4、汽機開始沖轉,達額定轉速(3000轉/分)后,并得到汽機工可并網通知后,再對有關部分認真檢查無誤后,進行并操作。

5、勵磁調節器投入操作

(1)送勵磁變壓器電源。(8AH小車)

(2)送屏體后內起勵變和小風機電源斷路器QM1及啟動風機。

(3)合屏后內二路直流電源斷路器QM2、QM3。

(4)合勵磁電源空氣開關QF。

(5)合上直流輸出刀閘QK。

(6)將直流總開關SA3切到投入位。

(7)將滅磁控制開關SA4打到合位,合滅磁開關QE。

(8)將自動/手動開關SA2打到自動位,門內方式開關打到“恒電壓”。

(9)按起勵按鈕SB2,若發電機端電壓在設定的時間內(時間繼電器KT動作前)達到0.5Ve,則起勵成功。若在設定時間內不能建壓至0.5Ve,則起勵失敗,停直流電后(將SA3切到空位)才能重新起勵。

(10)操作增磁、減磁開關SA1,使發電機端電壓勻速從0.5Ve升至額定值。

(11)配合汽機崗位使發電機頻率與系統相同,調整增減磁,使發電機端電壓與系統電壓一致。

6、并網操作

(1)將發電機(10KV)“同期開關”打到投入位。

(2)“同期閉鎖開關”打到閉鎖位。

(3)“手動準同期開關”打到“1”位(粗調位),調整發電機周波、電壓與系統基本相等。

(4)使同期表指針遲緩轉動后,再將“手動準同期開關”打到“2”位(精調位)。使同期表指針順時針緩慢勻速轉動。

(5)將“并網開關”打到預合位,視同期表指針緩慢勻速轉動剛進入同期區域,在同期點前(此時應TJJ常開,接點閉合)時,迅速合并網開關。并網結束并通知汽機崗位“已并網”并逐漸帶加負荷。

(6)將手動準同期開關、發電機(10KV)同期開關、同期閉鎖開關恢復原位。發電機(10KV)并網開關打到預分位。

(7)將汽機屏上的“汽電聯鎖”開關打到“投”位,恢復所有上述被拆壓板。

(8)將門內方式開關打恒無功位置。

四、發電機解列操作

1、接停機命令后

(1)將發電機有功負荷減為零。(通過汽機增減負荷調節開關調)

(2)將發電機無功負荷減為零。(通過勵磁調節器調)

(3)將發電機定子電流減為零。

(4)解除低周保護壓板。(在3AR上的4×B和6×B)

2、將發電機并網1013(5AH),或10KV并網開關1012(10AH)扭到預分位“跳閘”綠燈亮。

3、通過查證1013(或1012)確實分后,通知汽機崗位發電機已解列。

4、進行調節器退出操作:

(1)進減磁操作,使勵磁電流降為零。

(2)斷開滅磁開關QE。

(3)直流電源總開關SA3(打到斷位)。

(4)將自動/手動開關SA2切至手動位。

(5)拉開直流輸出開關QK。

(6)拉開交流側QF開關。

(7)拉開勵磁變壓器電源開關。

(8)停風機和起勵電源及拉開QM1、QM2、QM3小斷路器。

5、拉5AH手車,并掛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閘”。

五、發電機事故處理

1、發電機升不起電壓

(一)現象:增減磁調節但勵磁電壓、電流都接近于零。

(二)處理辦法

(1)測量勵磁正負碳刷間若有電壓,即說明勵磁回路斷線,則對勵磁回路進行檢查處理。(查線路和碳刷)

(2)測量勵磁正負碳刷間若無電壓時,則表明勵磁調節裝置出了故障。

具有光字牌顯示的故障:

A、直流電源故障:電源消失、相應繼電器損壞、相應連線松斷。

B、TV斷線:勵磁TV、儀表TV相應接線是否松斷,信號接觸不良。

C、風機停止:無電源、風機回路松動、斷路器和風機等故障。

D、頂值限制:在額定負載下,勵磁電流大于設定值的正常動作,和相應檢測回路的故障。

E、欠勵限制:運行中無功降到相應的工作點而正常動作,和相應檢測回路故障。

F、過勵限制:負載在額定工況下,勵磁電流大于設定值正常動作。

G、快熔熔斷:相應快熔熔斷,回路接線松動等。

(3)檢查電壓表、電流表接線是否正確和松動現象。

2、發電機溫度超過允許值

發電機定子溫度超過80℃或轉子溫度超過90℃時應做如下處理:

(1)通知汽機檢查空氣冷卻器水門是否全開,出入口風溫是否正常。

(2)從窺視孔檢查發電機內部有無異狀。

(3)如果是由于發電機過負荷引起的溫度過高,則應減少發電機靜子電流直至定子或轉子溫度降到允許值為止。

3、發電機的電力表指示突然消失

(一)現象

(1)發電機的有功電力表指示突然消失。

(2)發電機電壓表指示正?;蛳А?/p>

(3)發電機無功電力表指示不變或降低。

(4)定子電流及勵磁表計指示是否正常。

(二)處理方法

檢查電壓互感器,一、二次回路是否斷線,各處接點有無松動,保險有無熔斷。

4、發電機變成電動機

(一)現象

(1)有功電力指示在零位以下,無功電力表指示升高,有功電度表倒轉。

(2)定子電流表,周波表指示降低,其它表計變化不大。

(二)處理方法

(1)若無“機器危險”信號,應聯系汽機以恢復汽源后,增加負荷。

(2)若有“機器危險”信號,應立即將發電機解列停機。

(三)原因:由于汽輪機的危急保安器誤動作而關閉主汽門,或因主汽門自動關閉,使發電機失去原動力。

5、發電機振蕩或失去同期

(一)現象

(1)定子電流表劇烈擺動,有超過正常值的情形。

(2)定子和母線電壓表的指針發生劇烈的擺動。

(3)電力表指針在全表盤上擺動。

(4)勵磁電壓表,電流表的指針在正常運行數值附近擺動。

(5)頻率表的指示忽上忽下,發電機發出有節奏鳴音,鳴音的變化和表盤上的指針的擺動一致。

(二)振動的原因

(1)系統發生嚴重短路故障。

(2)系統中大容量的發電機跳閘。

(3)汽機調速系統不穩定等,使發電機靜態和動態穩定度破壞引起,即:發電機、電磁功率與機械功率平衡遭到破壞引起。

(三)處理方法

(1)將SA2打到手動位、SA1打到增磁位,勵磁柜增加勵磁電流(但不能超出轉子電流的額定值)。

(2)減輕發電機的有功負荷,也就是減少汽輪機的出力,使發電機易拉入同步。

(3)若采取上列措施后,經過一分鐘時間,仍不能使發電機進入同期,應將發電機與系統解列。

6、發電機失磁

(一)現象

(1)勵磁電壓表,電流表指示接近于零(勵磁回路斷線)。

(2)定子電壓降低,電流升高,并有擺動現象。

(3)功率因數表指示與正常時相反。

(4)有功電力表指示較正常值低,無功電力表指示零或零以下。

(5)汽輪機轉速較額定值略為升高,但危急保安器沒動作。

(二)處理方法

(1)在系統負荷電壓允許的情況下,且無損壞發電機的跡象(無轉子兩點接地及不允許的振動和著火等)應采取措施,消除勵磁回路的故障,給發電機勵磁,不必解列停機。

(2)將勵磁上的SA2打到手動位,將SA1打到增磁位,進行手動增磁。

(3)無勵磁運行不得超過三十分鐘,在這段時間內必須除勵磁回路的故障,若不投入,則將發電機解列停機。

7、勵磁回路一點接地

(一)當發現發電機轉子一點接地后,首先用測試手段確定第一點接地的位置。

(二)ZBZ--1型轉子接地保護的缺點

(1)第一點接地在發電機轉子正、負的滑環上,不能投兩點接地保護。

(2)第一點接地在發電機轉子線圈以外的勵磁回路,不能投兩點接地保護。

(3)第一點接地不穩定時,無法投兩點接地保護。

(三)當第一點確證是在發電機轉子線圈內部穩定接地,調動平衡后馬上投兩點接地保護。

(四)投兩點接地保護后,注意監視發電機轉子電流電壓的變化,無功負荷的變化,隨時警惕發電機因轉子接地的發展,而造成事故跳閘。

8、5AH(發電機出線)開關跳閘

(一)現象

(1)發電機表計擺動和有關指示消失。

(2)發電機真空開關跳及勵磁開關綠燈閃光,事故音響發出。

(二)處理方法

(1)退出自動調整勵磁裝置,準備重新起壓。

(2)若是由于人員誤動,可迅速重新并列。

(3)若是系統或母線上的短路而過流保護動作跳閘,且差動保護未動,發電機也未發現明顯的不正常時,則不須對發電機內部進行檢查,在消除外部故障后,立即可將發電機投入電網運行。

(4)若系差動保護動作跳閘應檢查下列各項:

A、差動保護范圍內的設備(發電機出線開關至發電機中性點的全部設備)。

B、發電機有無煙氣,焦味及著火現象。

C、將發電機三相出線短路測量絕緣電阻。

D、對差動保護裝置進行檢查。

E、經檢查發電機及其回路,未發現故障時,則可將發電機電壓由零升起,在升壓過程中,若有不正常現象,應立即停機,進行檢查,消除故障后方可再啟動。

9、發電機著火

(一)現象:發電機有絕緣燒焦氣味,端蓋及窺視孔等處有明顯煙氣。

(二)處理辦法

(1)跳開主開關,通知汽機“已解列”。

(2)拉開滅磁開關,投入滅磁電阻。

(3)將發電機轉速降低,但不得使發電機停止轉動,以免發電機軸受熱不均勻而彎曲。用主汽門控制低速運轉,使其轉速保持在200-300rPM。

(4)用四氯化碳及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禁止使用泡沫滅火器和沙土滅火。

10、發電機內部絕緣故障

(一)現象:在運行中發電機斷路器和勵磁開關突然自動跳閘,發電機回路中的指示表計全指零,差動繼電器動作,有時發現發電機內部冒煙或冒火星,并有絕緣燒焦臭味。

(二)處理:將發電機斷路器及勵磁開關的運行控制開關至斷開位置,投入滅磁開關,通知汽機“已解列”。

特別注意:

1、13AH、14AH合閘前首先將柜門上的“低電壓出口”連接片松下,再合閘,而后再連好。

2、外供電突停電或10AH、13AH跳閘時,應迅速查明原因,立即打開放空閥。

3、發電機解列時,必須先關掉抽汽閥,并將所有負荷減為零。

4、汽機沖動前,首先將“汽電聯鎖開關”打到空位,運行正常后再打投位。

5、一切進行操作必須填寫操作票,并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6、發電機解列時首先解除3AR前二低周輸出壓板,發電正常后再壓上。

篇2:石化公司電氣高壓試驗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大慶石化公司(以下簡稱公司)電氣高壓試驗管理,確保電氣設備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專業技術規程、標準,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公司相關部門及二級單位。

第三條?本規定是公司電氣試驗管理的基本要求,各單位在電氣試驗及試驗設備的選型、購置、驗收、使用、修理、改造、更新和報廢等全過程管理中,必須嚴格執行本規定。

第二章?管理職責

第四條?高壓試驗由公司電氣管理處負責歸口管理。各二級單位主管部門應設相應崗位和專職技術管理人員;并在主管領導、電氣副總的領導下,負責本單位高壓試驗的管理。

第五條?公司電氣管理處負責對公司各單位電氣設備試驗及高壓試驗設備的選型、購置、驗收、使用、修理、改造、更新和報廢等全過程的管理考核工作。組織編制和審核電氣高壓試驗的年度測試計劃,組織參與有關的事故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

第六條?承試單位應根據承試電氣設備的特點,依據本規定,編制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高壓試驗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

第七條?承試單位的職責至少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具有相應電壓等級的試驗資質。

2.試驗設備精度、等級符合要求,并按規范要求定期檢定。

3.應嚴格按照《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進行定期試驗工作,并對試驗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

4.對試驗數據進行分析,并判斷設備的絕緣變化情況。

5.試驗報告按照公司規定進行管理。

第八條?各單位應根據本單位電氣設備的特點,依據本規定,編制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電氣試驗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

第九條?各二級單位的管理職責至少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負責按規程規定的預試周期、項目及設備具體情況編制電氣設備預試計劃,在每年的12月25日前將下年度預試計劃報公司電氣管理處。

2.負責組織預試計劃的實施及計劃的落實。

3.負責監督試驗單位的試驗方法是否正確,試驗內容是否符合規定,使用的試驗設備、儀器、儀表是否正確、是否檢定合格并在檢定周期內。

4.參與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5.負責組織事故后或繼電保護動作后對高壓設備的臨時性試驗工作。

6.負責建立健全高壓設備技術檔案、圖紙資料和電氣設備有關參數,并使其符合實際,正確齊全。做好電氣設備技術狀況分析和管理工作總結,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7.負責對變電所(發電廠)值班人員進行有關高壓技術方面的知識培訓工作。

8.負責絕緣監督管理,對設備絕緣配合的合理性、正確性有管理責任。

第十條?公司內電氣設備的試驗任務由公司內取得相當電壓等級電氣試驗資格的隊伍承擔。二級單位特殊情況確需外委其他有資質單位時,必須按規定辦理外委審批手續。

第十一條?各單位需根據季節特點、負荷情況并結合一次設備的檢修,合理地安排年、季、月的高壓試驗計劃。定期試驗工作應及時完成并應保證試驗質量。

第十二條?預試計劃的年度檢測內容經電氣管理處高壓技術人員審查、電氣管理處主管處長審批后在3月10日前下發。

第十三條?預試回路由調度部門根據生產情況協調停電工作。

第十四條?試驗單位在進入現場開展工作前必須熟知電氣規程、規范和標準,試驗工作中,須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及有關保護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并按符合設備實際安裝情況的正確圖紙進行現場試驗工作;復雜的試驗工作事先應制定施工方案及事故預案。

第十五條?工作中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認真履行簽字驗收手續,保證預試工作的安全和質量。

第十六條?高壓試驗時,應認真做好記錄。試驗結束時,運行人員應及時了解試驗情況并做好值班記錄并對高壓試驗現場要進行認真檢查。工作結束后,試驗單位應及時整理試驗報告,試驗報告試驗人、審核人,應對試驗記錄、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每個預試回路完成后一個月內將試驗報告交生產單位保存,試驗單位同時保存一份試驗報告。每個月由承試單位上報電氣管理處每月預試情況(包括進度、試驗中發現的問題及處理情況);年度工作總結在預試工作結束后11月20日前報公司電氣管理處。

第十七條?各單位要按預試計劃的要求安排現場試驗,不得缺項漏項。預試計劃內容調整或消項由二級單位主管部門電氣管理人員填寫《文件資料更改單》,按計劃上報程序辦理變動和消項審批手續,最終由電氣管理處審批后執行;臨時調試工作由用戶與承試單位聯系安排。

第十八條?當高壓設備發生事故后,立即向上級匯報并組織檢修,檢修后通知試驗單位組織試驗。重大事故的試驗工作應與公司電氣管理處和安全部門商定,找出事故原因,制定對策。

第十九條?對外轉供用戶超周期拒不安排預試者進行經濟處罰直至停止供電。

第二十條?各單位裝置年度大檢修、日常檢維修中的試驗項目,必須列入裝置檢修計劃或當月的維修計劃中。

第二十一條?要求預試計劃完成率和準確率均為100%,確因生產原因不能停電的回路需經電氣管理處運行管理批準,否則視為無故不執行,將對計劃完成率進行考核;不按計劃內容完成試驗項目對計劃準確率進行考核。

第二十二條?試驗報告的標準格式以公司規定格式為準,不得隨意變動,應有本單位統一的報告編號。設備名稱、設備位號等項目應與設備檔案中的內容保持一致。

第二十三條?試驗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完整的檔案資料保管體系,凡對外出具的正式報告,必須存檔,備查。

第二十四條?試驗單位應隨時了解掌握當前國內、外有關電氣設備試驗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用技術的發展動向,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試驗能力。

第二十五條?新、改擴建工程設計審核、運行準備與驗收:

1.計劃與設計部門在編制系統發展規劃、系統設計和確定廠(站)、變電所一次接線時,應考慮設備技術性能和條件,以保證系統安全、經濟、合理。

2.新建6kV及以上的電氣設備,應按照有關基建工程驗收規程的規定,在投入運行前根據《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進行交接試驗。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并提交試驗報告。經組織驗收后,才能正式投入運行。

3.新安裝的保護裝置竣工后,其驗收主要項目如下:

(1)電氣設備及線路有關實測參數完整正確。

(2)全部裝置竣工圖紙符合實際。

(3)試驗項目及結果符合試驗規程和有關規程的規定。

(4)檢查屏前后的設備整齊、完好,回路絕緣良好,標志齊全正確。

4.新安裝的設備裝置投入運行前,安裝單位應向運行單位移交符合實際的竣工圖紙、試驗記錄、廠家說明書及設備技術資料、制造廠隨同設備供應的備品備件、生產試驗儀器和專用工具等。如整理工作困難而無法全部移交時,可與運行單位協商,但投入運行后一個月內必須全部移交完畢。

第二十六條?試驗單位每年12月底前,應向公司電氣管理處上報一次單位、人員資質情況變更統計表。

第二十七條?電氣試驗中發現被試設備試驗數據不合格,交電氣管理處設備專業組織檢修處理。

第三章?檢查和考核

第二十八條?公司電氣管理處定期對各二級單位高壓試驗進行檢查,對檢查情況進行講評及考核。

第四章?附?則

第二十九條?本規定由公司電氣管理處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高壓電氣安全技術使用規范

高壓電氣系統:

包括—動力電池組、電機與控制器、動力轉向油泵電機、空氣壓縮機電機、空調壓縮機電機、車廂電暖氣、暖風除霜器、電源變換器等。

動力電池組分別采用鋰電池和鉛酸電池。額定電壓:388V,鋰電池容量:360Ah,單只電池3.6V/90Ah,3只并聯為一組,104組串聯。鉛酸電池容量:255Ah,由32只12V/85Ah鉛酸電池串聯為一組;3組并聯。全車電器的輸入電源均為動力電池組

安全措施與安全裝置:

一.安全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原則。

電動車與其他乘用車一樣,同是運送乘客的交通工具。但是,電動車的安全問題更為重要。他關系到電動車的命運。其它很多車輛同樣存在安全問題,例如:內燃機車輛的油箱和氣罐、天然氣瓶;無軌電車、地鐵、輕軌的供電系統和控制器,都存在人命關天的安全問題。關鍵是如何防范。如何將危險程度降至最低。那些已經形成產品的車輛,他們是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不斷完善安全措施;而且仍在不斷改進。電動車若想與其它車輛并駕齊驅,安全問題必須從源頭做起,提高設計質量、完善工藝流程,處處體現安全第一的原則。

2.確保人身安全與系統安全:

電動車的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與系統安全。在制定安全防范措施時,人身安全是優先級的。即使發生不可預見的事故、系統崩潰,也要保證人身安全。系統安全也很重要,沒有一個安全可靠的系統支持;電動車還不如一駕馬車。因此,建立健全一整套閉環監測控制系統是完全必要的。有條件時可配置備用系統,發生故障可以自動切換。使系統安全處于萬無一失。

3.參照有關電動車的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從系統設計到部件選型、加工工藝、質量檢驗;都按相關標準執行。

二.安全裝置:

1.蓄電池分組串聯,每組電壓≯96V并配有熔斷器,發生意外短路,可切斷電池之間的連接。

2.動力電池組的輸出端裝有直流接觸器,受控于駕駛員和安全檢測訊號。發生故障時,可手動或自動切斷動力電源。

3.車用電器與電池組之間有過流自動分斷的快速開關,駕駛員也可以執行手動閉合與分斷的操作。當負載電流大于快速開關的設定電流時,可自動切斷電源。

4.各分路用電器分別串聯快速熔斷器和接觸器,用電器發生過流或短路時,熔斷器自動分斷。駕駛員不直接操作高壓電器,所有開關均為低壓控制。

5.無論是鋰電池和鉛酸電池都安裝了信息采集和冷卻風扇自動控制系統。每只電池電壓、每個電池箱溫度、總電壓、總電流、剩余電量均可通過儀表板顯示器隨時顯示上述信息。電池組采取雙線制連接。無論是用電器還是電纜與車身之間是絕緣的。所有用電器的工作狀態均通過CAN總線輸入整車控制器,通過顯示器分級顯示和報警。提示駕駛員執行安全操作指令。

6.充電安全裝置:

當充電插頭插入車載充電插座時,可自動閉鎖電機控制器,使車輛不能開動。

7.控制電源故障監測:

低壓電源由24V蓄電瓶和DC-DC變換器組成。為全車低壓電器和電機控制器提供電源,一旦發生故障會造成車輛停駛。所以,隨時監測其工作狀態十分重要。故障監測通過多能源管理系統顯示器,聲光報警;提示司機及時采取措施。

8.制定了鋰離子電池安全操作規范、鉛酸電池管理規范、電動車電氣部分檢驗方法和檢驗標準、電動車使用維護保養規范、外購與自制高壓電器的檢測標準等工藝文件。

三.整車安全

解決方案:

1.主動防撞:在電池箱位置預留緩沖空間、安裝防撞立柱;箱門內側粘附絕緣層。即使發生嚴重碰撞,可防止電瓶短路。

2.被動防范:電池箱必須實現快速拆裝。電池箱周邊必須使用阻燃材料。在電池箱內安裝“紅外傳感器”、“煙霧報警器”,當發生火災時,溫度過高或煙霧太大都能顯示報警。

3.車身安裝“加速度傳感器”,當發生意外碰撞時,“傳感器”信號經“多能源管理系統”自動切斷動力電源;并聲光報警,提示駕駛員迅速停車,打開客門疏散乘客。

4.動力電池漏電檢測報警裝置:

分別監測動力電池組的正負極對車身的絕緣和漏電電流。超過設定值可通過多能源管理系統顯示器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