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固定式電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固定式電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3009

1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通則》中有關規定。

2作業前應做到:

2.1檢查機械周圍有無障礙物。

2.2各控制手柄(按鈕)是否處于零位。

2.3空載試驗:起升、下降、變幅旋轉一周,檢查各機構是否正常。

2.4重載試驗:起吊貨物離原貨點≤0.5m高時,檢查制動裝置是否安全可靠。

3作業中應做到:

3.1在負荷曲線范圍內起吊。

3.2集中精力,認真操作,看清手勢,眼隨鉤走,余光了望,起鉤平穩,落鉤輕準。

3.3起吊貨物應垂直,貨物吊起不宜過高,以能越過障礙物為準。旋轉時要防止本機與前后機械,平衡重與船舶,貨物與船舶及其他障礙物相撞。

4起吊長、大笨重貨物,要慢速起鉤、運行,貨物兩端須用安全索牽拉,以免搖擺碰撞。

5作業中如停電,必須將控制手柄收回零位。并采取措施,將貨物放置地面。

6如有故障停電,司機離開操作室時,應在總閘上掛“有人作業,禁止送電開車”標牌,以保安全。

7電動機工作溫度如超過本機規定值時,應停機檢查,待溫度降至允許值后方可繼續作業。

8電吊作業現場和鉤頭路線,嚴禁人員、車輛通過或逗留。

9作業中不準進行的操作:

9.1不準起吊重量不明、被壓住的貨物。

9.2不準起吊散漏、捆碼不牢的貨物。

9.3不準吊貨在人員、車輛上方通過或停鉤。

9.4不準用貨物、貨盤、吊鉤、抓斗等帶人升降。

9.5不準用吊鉤斜拉、抽拔及使貨物劇烈擺動作業。

9.6不準利用限位開關停止各機構動作。

9.7不準在吊起的貨物上進行拆卸或加固作業。

10作業后應做到:

10.1作業完畢,應將吊臂收到最小幅度,吊鉤升至距離超高限位2米左右。

10.2離開機械前,應切斷電源,手柄收回零位,鎖住旋轉制動踏板,關緊門窗。

篇2:固定式移動式操作平臺安全監理細則

一、本工程使用移動式操作平臺施工情況:

本工程在裝飾、安裝階段使用移動式操作平臺,大堂、施工樓層使用的移動式操作平臺搭設高度,平臺操作面大小,采用鋼管搭設還是門式鋼管腳手架搭設,移動式還是固定式,安全監理應對施工單位搭設的操作平臺進行全面了解,并應根據施工單位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進行監理。

二、操作平臺安全監理依據

JGJ130-20**《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JGJ80-9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JGJ128-2000《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滬建建管(2004)第113號《關于加強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的意見》

建設部建質(2003)第82號《關于印發建筑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規定》和

《建筑工程預防壩塌事故若干規定》的通知

滬建安質監(2005)第103號《關于印發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專項措施的通知》

滬建安質監(2006)第042號《關于開展建筑施工用鋼管、扣件專項整改的通知》

三、門式鋼管腳手架、高處作業強制性條文

1.鋼管應平直,平直度允許偏差為管長的1/500;兩端面應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嚴禁使用有硬傷(硬彎、砸扁等)及嚴重銹蝕的鋼管。

2.上、下榀門架的組裝必須設置在連接棒及鎖臂,連接棒直徑應小于立桿內徑的1~2mm。

3.加固桿、剪刀撐必須與腳手架同步搭設。

8.連墻件的搭設必須隨腳手架搭設同步進行,嚴禁滯后設置或搭設完畢后補做。

4.工人必須站在臨時設置的腳手板上進行拆卸作業,并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用品。

5.搭設腳手架必須由專業架子工擔任,并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持證上崗。上崗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凡不適于高處作業者,不得上腳手架操作。

6.搭拆腳手架時工人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7.對臨邊高處作業,必須設置防護措施,并符合下列規定:(1)基坑周邊,尚未安裝欄桿或欄板的陽臺、卸料臺與挑平臺周邊,雨蓬與挑檐邊,無外腳手的屋面與樓層周邊及水箱與水塔周邊等處,都必須設置防護欄桿。(2)各種垂直運輸接料平臺,除兩側設防護欄桿外,平臺口還應設置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桿。

8.搭設臨邊防護欄桿時,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高度為1.0~1.2m,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護欄桿應高1.5m,并加掛安全立網。除經設計計算外,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

9.欄桿柱的固定及其與橫桿的連接,其整體構造應使防護欄桿在上桿任何處,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當欄桿所處位置有發生人群擁擠、車輛沖擊或物件碰撞等可能時,應加大橫桿截面或加密柱距。

10.移動式操作平臺,必須符合:(3)裝設輪子的移動式操作平臺,輪子與平臺的接合處應牢固可靠,立柱底端離地面不得超過80mm。(5)操作平臺四周必須按臨邊作業要求設置防護欄桿,并應布置登高扶梯。

四、安全監理工作內容:

1、移動式操作平臺

l按照滬建建管(2004)第113號文件高度達5m的室內裝飾腳手架或移動操作平臺,屬危險性較大工程。

l施工單位編制的移動式操作平臺專項方案及應急救援預案報審監理項目部審批。

l搭設完畢后項目負責人應組織有關部門驗收,驗收合格后掛合格牌、限載牌,方可使用;

2、固定式操作平臺

l各類作業平臺、卸料平臺施工單位按相關規定編制施工專項方案,項目負責人審批簽字;

l搭設完畢后項目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驗收,驗收合格后掛合格牌、限載牌、操作規程牌,方可使用

五、檢查頻次與方法

1、移動式、固定式操作平臺使用時,安全監理應每天巡視檢查,發現有違章操作情況,開具監理通知單,情況嚴重的開具停工令;

2、安全監理每旬對使用中的操作平臺按“操作平臺安全監理檢查表”內容進行檢查,如:本工程在裝飾、安裝工作量集中,移動式操作平臺數量增多的情況下檢查頻次應增加。

篇3:固定式操作平臺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一、本工程使用移動式操作平臺施工情況:

本工程在裝飾、安裝階段使用移動式操作平臺,大堂、施工樓層使用的移動式操作平臺搭設高度,平臺操作面大小,采用鋼管搭設還是門式鋼管腳手架搭設,移動式還是固定式,安全監理應對施工單位搭設的操作平臺進行全面了解,并應根據施工單位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進行監理。

二、操作平臺安全監理依據

JGJ130-20**《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JGJ80-9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JGJ128-2000《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滬建建管(2004)第113號《關于加強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的意見》

建設部建質(2003)第82號《關于印發建筑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規定》和

《建筑工程預防壩塌事故若干規定》的通知

滬建安質監(2005)第103號《關于印發預防高處墜落事故專項措施的通知》

滬建安質監(2006)第042號《關于開展建筑施工用鋼管、扣件專項整改的通知》

三、門式鋼管腳手架、高處作業強制性條文

1.鋼管應平直,平直度允許偏差為管長的1/500;兩端面應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嚴禁使用有硬傷(硬彎、砸扁等)及嚴重銹蝕的鋼管。

2.上、下榀門架的組裝必須設置在連接棒及鎖臂,連接棒直徑應小于立桿內徑的1~2mm。

3.加固桿、剪刀撐必須與腳手架同步搭設。

8.連墻件的搭設必須隨腳手架搭設同步進行,嚴禁滯后設置或搭設完畢后補做。

4.工人必須站在臨時設置的腳手板上進行拆卸作業,并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用品。

5.搭設腳手架必須由專業架子工擔任,并按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持證上崗。上崗人員應定期進行體檢,凡不適于高處作業者,不得上腳手架操作。

6.搭拆腳手架時工人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

7.對臨邊高處作業,必須設置防護措施,并符合下列規定:(1)基坑周邊,尚未安裝欄桿或欄板的陽臺、卸料臺與挑平臺周邊,雨蓬與挑檐邊,無外腳手的屋面與樓層周邊及水箱與水塔周邊等處,都必須設置防護欄桿。(2)各種垂直運輸接料平臺,除兩側設防護欄桿外,平臺口還應設置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桿。

8.搭設臨邊防護欄桿時,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高度為1.0~1.2m,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護欄桿應高1.5m,并加掛安全立網。除經設計計算外,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

9.欄桿柱的固定及其與橫桿的連接,其整體構造應使防護欄桿在上桿任何處,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當欄桿所處位置有發生人群擁擠、車輛沖擊或物件碰撞等可能時,應加大橫桿截面或加密柱距。

10.移動式操作平臺,必須符合:(3)裝設輪子的移動式操作平臺,輪子與平臺的接合處應牢固可靠,立柱底端離地面不得超過80mm。(5)操作平臺四周必須按臨邊作業要求設置防護欄桿,并應布置登高扶梯。

四、安全監理工作內容:

1、移動式操作平臺

l按照滬建建管(2004)第113號文件高度達5m的室內裝飾腳手架或移動操作平臺,屬危險性較大工程。

l施工單位編制的移動式操作平臺專項方案及應急救援預案報審監理項目部審批。

l搭設完畢后項目負責人應組織有關部門驗收,驗收合格后掛合格牌、限載牌,方可使用;

2、固定式操作平臺

l各類作業平臺、卸料平臺施工單位按相關規定編制施工專項方案,項目負責人審批簽字;

l搭設完畢后項目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驗收,驗收合格后掛合格牌、限載牌、操作規程牌,方可使用

五、檢查頻次與方法

1、移動式、固定式操作平臺使用時,安全監理應每天巡視檢查,發現有違章操作情況,開具監理通知單,情況嚴重的開具停工令;

2、安全監理每旬對使用中的操作平臺按“操作平臺安全監理檢查表”內容進行檢查,如:本工程在裝飾、安裝工作量集中,移動式操作平臺數量增多的情況下檢查頻次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