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氣焊作業安全操作要點

氣焊作業安全操作要點

2024-07-16 閱讀 7195

(1)施焊場地周圍應清除易燃物品或迸行隔離覆蓋。

(2)在易燃易爆氣體或液體的擴散區域施焊時,應取得有關部門的檢試許可。

(3)乙炔發生器必須設有回火的安全裝置、保險鏈,球式浮桶必須有防爆球,浮桶的膠皮薄膜應厚1~1.5mm,面積不少于浮桶面積的60%-70%。

(4)乙炔發生器的零件和管路接頭不得采用紫銅制作。不必的放置在電線的正下方,與氧氣瓶不得同放一處。與易燃、易爆物品的明火的距離不得少于lOm,檢驗漏氣應用肥皂水。嚴禁明火。

(5)氧氣瓶、氧氣表和割焊工具上嚴禁沾染油脂。

(6)氧氣瓶應有防震膠圈,旋緊安全閥,避免碰撞和劇烈震動,防止爆曬。

(7)氧氣瓶、乙炔器膠管和防回火安全裝置凍結時,應用熱水或蒸氣加熱解凍,嚴禁用火烘烤。

(8)點火時,槍口不得對人。正在燃燒的焊槍不得放在工件或地面上。帶有乙炔和氧氣時,不準放在金屬容器內,以防止氣體溢出,發生燃燒事故。

(9)工作完畢,應將氧氣瓶氣閥關好,擰上安全罩,將乙炔發生器按規定收拾好,檢查場地并確認無著或危險時,方準離開。

篇2:煤礦井下電氣焊作業安全制度

為了保證礦井安全生產,防止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氣焊)作業引發火災和瓦斯、煤塵爆炸事故,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電氣焊作業必須制定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有專職瓦檢員、安監員現場監督檢查。

第二條每班內只允許有一個地點進行電氣焊作業。

第三條有條件拆裝運輸的設備、部件需要動用電氣焊維修時,必須升井進行,不得在井下維修。

第四條設備安裝需要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在設備入井前進行,不得在井下進行電氣焊作業。

第五條能夠移至全負壓通風區域進行的電氣焊作業,必須移至全負壓通風區域進行。在綜采工作面和回風巷內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采取特殊的安全技術措施。

第六條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由礦機電、通風、安監、調度和監理公司等部門審查,由礦總工程師審批。

第七條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中應明確施工時間(計劃)、地點、作業內容、現場負責人、專職瓦斯檢查員、安監員、施焊人員、噴灑水人員、焊后留守人員和攜帶火種人員。

第八條一個措施只能在一個地點使用一次,嚴禁一個措施多次使用。

第九條進行電氣焊作業有可能影響到相關聯單位的設備、設施或場所安全時,施工單位應在作業前以書面形式通知關聯單位,以便關聯單位做好防范措施。

第十條電氣焊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持證上崗。未取得電氣焊作業資格證的人員不得作業。

第十一條電氣焊作業前,作業現場負責人應組織有關作業人員貫徹學習已審批過的安全技術措施并簽字。

第十二條電氣焊割作業前,施工單位應到礦調度室進行登記,調度人員應對電氣焊作業地點附近的設備、設施運行狀態統一協調,以保證作業安全。電氣焊作業結束后,作業負責人要在觀察1小時以后及時匯報調度室,調度員要做好記錄。

第十三條作業人員必須隨身攜帶審批后的安全技術措施,現場負責人、瓦斯檢查員、安監員、施焊人員、噴灑水人員、焊后留守人員、攜帶火種人員、作業時間、地點、工作內容要與安全技術措施一一對應,以上任何一項發生變化時,必須重新審批措施。

第十四條電氣焊作業地點必須配備消防器材。應至少備有兩具4kg干粉滅火器和0.2m3的滅火砂,并有可靠的滅火水管,由噴灑水人員負責噴灑水。

第十五條電氣焊作業前及作業過程中,瓦斯檢查員必須全程監測作業場所有害氣體濃度。當瓦斯濃度超過0.5%時,立即停止作業。安監員必須全程監督檢查施焊地點周圍的安全狀況及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攜帶火種人員入井和升井都必須向井口檢身人員匯報火種(只允許使用火柴)使用情況。

第十六條嚴禁在有壓力液體或壓力氣體的容器、管道,帶電設備以及正在運轉的機械上進行電氣焊。

第十七條進入設備或容器內部作業時,施焊人員要穿干燥工作服和絕緣鞋,并設專人監護。禁止將泄露乙炔氣的焊炬、割炬攜帶到設備內和容器內,以防混合氣體遇明火爆炸。

第十八條電氣焊設備及工具必須完好、絕緣良好。焊機外殼必須接地,必須雙線作業。

第十九條電氣焊作業時,應在工作地點及其附近設置不燃性材料接受火星、焊渣等高溫物品,并及時撲滅明火。

第二十條電氣焊工作完畢或暫停時,施焊人員必須及時切斷電源、氣源。工作完畢后,作業人員必須對施工現場進行徹底清理,噴灑水人員再次用水噴灑,并由焊后留守人員在工作地點檢查1小時,確認無起火危險或其它異常后,方可離開作業現場。

第二十一條電氣焊作業完畢后,相關設備、工具等必須全部回收并及時運至地面存放,不得在井下存放。

第二十二條井口房,地面煤倉內,煤倉上、下口,皮帶走廊,洗煤廠篩分破碎車間等可能有粉塵或瓦斯積聚的地方進行電氣焊作業,視同于井下作業。

第二十三條電氣焊作業安全技術措施,要按照附件的統一格式和要求進行編寫,作業完成后措施必須交由施焊地點所在單位安全管理部門統一存檔。

第二十四條違反本制度進行電氣焊作業時,一經發現,要立即制止,并參照《李家壕煤礦安全處罰管理辦法》進行處罰。

第二十五條本制度適用于神華包頭礦業公司李家壕煤礦所屬各單位及各外委單位。

第二十六條本制度從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3:井下電氣焊作業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礦井安全生產,防止井下使用電焊、氣焊、氣割和噴燈焊接(以下簡稱電氣焊)作業引發事故,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制定本制度。

1.有條件拆裝運輸的設備,部件需要電氣焊維修時,必須升井維修,不得在井下進行電氣焊作業。

2.設備安裝需要電氣焊作業時,必須在設備入井前作業,不得在井下進行電氣焊作業。

3.井下需電氣焊作業時,必須制定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措施中應明確施工時間(計劃)、地點、作業內容、現場負責人、專職瓦斯檢查員、安檢員、施焊人員、噴灑水人員、焊后留守人員和攜帶火種人員。

4.礦井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經機電運輸部、通風滅火部、生產技術部、安全管理部等部門和總工程師、公司經理共同審批后方可執行,并有專職瓦檢員、安檢員及現場跟班負責人監督檢查措施落實。

5.一個電氣焊措施只能在一個地點使用一次,嚴禁一個措施多次使用或套用。

6.能夠移至全風壓進風風流區域進行的電氣焊作業,必須移至全風壓進風風流區域作業。

7.進行電氣焊作業有可能影響到相關聯單位的設備、設施或場所安全時,調度室要在作業前通知關聯單位,以便做好防范措施。

8.電氣焊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持證上崗,未取得電氣焊作業資格證的人員不得作業。

9.電氣焊作業前,作業現場負責人應組織有關作業人員學習已審批過的安全技術措施,并簽字留查。

10.電氣焊作業前,施工單位必須到調度室登記,調度人員要對電氣焊作業地點附近的設備、設施狀態進行統一協調,以保證作業安全。

11.作業人員必須隨身攜帶審批后的安全技術措施,現場負責人、瓦斯檢查員、安檢員、施焊人員、噴灑水人員、焊后留守人員、攜帶火種人員、作業時間、地點、工作內容要與安全技術措施一一對應,以上任何一項發生變化時,必須重新審批措施。

12.電氣焊作業地點必須配備消防器材,至少備有兩具8kg干粉滅火器和0.2m3的滅火砂,并有可靠的滅火水管,由噴灑水人員負責噴灑水和管理滅火器材。

13.電氣焊設備及工具必須完好,絕緣良好,焊機外殼必須接地。

14.電氣焊作業前及作業過程中,瓦斯檢查員必須全程監測作業場所有害氣體濃度,當瓦斯濃度超過0.5%時,立即停止作業。安檢員必須全程監督檢查施焊地點周圍的安全狀況及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攜帶火種人員入井和升井都必須向井口檢身人員匯報火種(只允許使用火柴)使用情況。

15.嚴禁在有壓力液體或壓力氣體的容器、管道及帶電設備和正在運轉的機械上進行電氣焊作業。

16.電氣焊作業時,要在工作地點及其附近備用一定數量的不燃性材料,以便接收火星、焊渣等高溫物品。

17.電氣焊工作完畢或暫停時,施焊人員必須及時切斷電源、氣源。工作完畢后,作業人員必須徹底清理施工現場,噴灑水人員再次用水噴灑,并由焊后留守人員在工作地點檢查1小時,確認無起火危險或其它異常,匯報調度室后方可離開作業現場。調度員要做好記錄。

18.電氣焊作業完畢后,相關設備、工具等必須全部回收并及時運至地面存放,嚴禁在井下存放。

19.井口房、地面煤倉內、煤倉上、下口、皮帶巷、選煤廠篩分破碎車間等可能有粉塵或瓦斯積聚的地點進行電氣焊作業,視同于井下作業。

20.作業完成后,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由施焊單位和安全管理部存檔。

21.違反本制度進行電氣焊作業時,一經發現要立即制止,并按照以下規定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⑴沒有審批作業單私自開焊的,給施工單位罰款5000元,給施工單位負責人罰款1000元。

⑵未按本制度規定審批作業單的人員,每人每次罰款400元。

22.本制度適用于公司所屬施工的所有單位。

23.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