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鍍表面處理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電鍍表面處理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3011

1.電鍍人員必須熟悉電鍍工藝規程并掌握本工種所用化工材料及設備的性能和維護使用方法,非本工種人員不得隨便操作。

2.開始工作前,要穿戴好配備的勞保防護用品,應先打開通風裝置通風10~15分鐘,并檢查水、電、氣、風等開關及有關設施,確認完整良好,方可進行工作。

3.操作者手有傷口時,必須包扎好后才能進行操作,不得直接用手接觸各種溶液。在任何情況下不準站在酸,堿或其他腐蝕物品的槽沿上面工作。

4.強酸應儲存在帶塞的瓶中,不準超過容積的4/5,堿要儲存在封閉的鐵筒內。

5.搬運酸液和倒酸時,應用專用小車或專用抬具,認真檢查酸壇無裂紋后,再小心搬運和使用。

6.配制酸液時,應將濃酸緩慢倒入水中或將比重大的酸側入比重小的酸中,嚴禁將水倒入酸中或將酸倒入熱水中。

7.對所使用的各種電鍍用輔助材料,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三酸等要有專人嚴格分別保管防止亂拿亂用。

8.向槽內補加有毒物品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上風方向防止風從正面吹來引起中毒事故。

9.強酸強堿或有毒材料調配時不許單人操作,并嚴格遵守工藝規程以防意外事故發生。

10.零件出入槽時應輕拿輕放,防止溶液崩濺傷人或陰陽極短路.各槽內溶液高度應低于槽沿100~150mm。

11.不要俯在鍍槽上面觀察工作情況或攪拌,陽極清理應在潮濕狀態下進行。

12.當鍍件落入槽內時,應用長柄工具撈起,嚴禁赤手操作。

13.氰化鍍液槽應有蓋并加鎖專人負責保管,存放有毒物品的容器,使用后必須消毒清洗干凈,統一管理,嚴禁到處亂扔。

14.各種電鍍廢物廢水必須進行處理,并經化驗合格后方能排放。廢液排外需引流時,要用吸筒、漏斗,絕不允許用嘴吸引流。

15.在工作場地,禁止飲食吸煙、說笑和打鬧。工作結束后應用消毒液洗手或洗澡。未經消毒處理的個人防護用品不準帶到其他場所。

16.工作完畢,關閉各種開關、閥門,用水沖洗地面,并做好文接班記錄。

篇2:表面處理作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表面處理作業安全技術操縱規程——噴砂工

1.穿好特制的防護用品,戴好面罩。檢查機門、手孔、觀察孔是否密閉。檢查空壓機、油水分離器、貯砂器、砂帶,噴嘴、緩沖缸、壓力表、安全閥和電氣設備是否良好,砂子是否純凈,不得有鐵絲,棉砂等物。工作前應先開抽風裝置。

2.使用噴砂機時將機門關好,防止砂粒濺出。

3.工作時必須扎牢皮管,當皮管不出砂時,不得用眼睛往看出砂孔。

4.根據零件材質不同,幾何外形繁簡、尺寸大小,精度要求高低,選擇合適的氣壓和砂粒的粗細。冷風壓力的控制要平穩。

5.工作中如噴嘴堵塞,必須停車修理,嚴禁利用折帶減壓的方式來疏通噴嘴。并嚴禁將噴嘴對著其他職員。

6.翻動工件時,必須停止噴砂。

7.工作結束,關緊風門,取出工件,封閉各種開關。

8.經常保證工作間和設備整潔。

篇3:浸漆工表面處理作業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浸漆工表面處理作業安全技術操縱規程

1.浸漆工房內嚴禁煙火,無關職員不準進進。

2.往浸漆槽內注漆或排漆時,應緩慢進行。

3.手工浸漆產品要輕拿輕放,懸掛牢靠,彈簧卡要上到位,取產品時要拿穩,擺放整潔,防止砸傷,并要等產品冷卻后再拿。

4.工作時要經常檢查爐溫情況,保持工藝要求,應隨時留意爐內氣體蒸發量過大,造成火災或爆炸事故。若產品掉落要立即停電排除。

5.品進爐前要將余漆滴凈,防止爐內滴漆太多引起著火。

6.在浸漆罐(器)加壓送氣時應緩慢地打開進氣閥門。如浸漆罐(器)內的壓力超過4個大氣壓時,應立即停止送氣,并打開閥門排除降壓力。

7.工作地的廢液要及時清理,回收在指定容器中。油布、油棉紗不準亂扔,應放進指定箱內。

8.工作地不準存放甲苯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應隨用隨取。

9.發生火災時,應用泡沫、二氧化碳等滅火器滅火,禁止用水滅火。

10.浸漆罐(器)應定期進行技術鑒定。內部檢查每年一次,水壓試驗每二至三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