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實驗室(檢驗科)設備使用基本準則
醫學實驗室(檢驗科)設備使用基本準則
臨床實驗室設備使用和管理的核心任務應該是使設備“能夠達到規定的性能標準,并且符合相關檢驗所要求的規格”,其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實驗室設備能夠正常、有效運行,其性能符合相關檢驗的要求,確保檢驗結果的正確和可靠。臨床實驗室設備使用和管理涉及設備整個使用周期,包括設備的采購計劃編制與選購、設備安裝與驗收、設備標識、設備檔案、設備的檢定/校準、設備的使用、設備維修和保養、設備報廢等內容。
設備投入使用前,應該確認設備在臨床實驗室能正常運行,并能確保檢驗質量。所以設備使用前至少應具備以下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一、設備SOP文件
儀器在使用前應制定SOP文件。SOP文件的制定要遵循設備制造廠商的說明書,如有改動應取得廠商的幫助,并提供相應的試驗依據。設備的操作卡片文件或類似系統應與完整手冊的內容相對應。任何類似節略性程序均應是文件控制系統的一部分。
二、儀器使用授權
儀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取得許可后,方可授權進行儀器操作;臨床實驗室人員應隨時可得到關于設備使用和維護的最新指導書(包括設備制造商提供的所有相關的使用手冊和指導書),并嚴格按儀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三、儀器有效性確認
在使用儀器時,應先檢查確認儀器是否經過校準或檢定處于正常功能狀態,并確認儀器的安全工作狀態,包括檢查電氣安全,緊急停止裝置,以及由授權人員安全操作及處置化學、放射性和生物材料;如果設備脫離臨床實驗室直接控制,或已被修理、維護過,必須對其校準、驗證,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四、試劑和耗材
所用的試劑和耗材應符合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建議使用儀器制造廠商配套試劑和耗材,并進行有效性驗證;如果使用非儀器制造廠商配套試劑和耗材必須進行有效性評價,并出具有效性評價報告并保存。
五、操作人員防護
應將儀器使用的安全措施(包括防污染)提供給使用人員。在使用具有放射性物質或毒性物質的設備時,必須做好防護措施;對有腐蝕性或毒害性生物的試劑時,也應做好防護措施,如使用安全防護鏡等;實驗儀器檢驗的生物學標本和產生的廢物按國家的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減少污染的發生。
六、儀器使用記錄
應如實、及時記錄儀器的使用、故障和維修情況。
篇2:實驗室儀器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實驗室所有設備屬國有資產,按校資產處理辦法執行。
第二條新購儀器設備必須經過驗收,嚴把質量關。儀器設備到貨后,及時組織安裝、調試、驗收,經檢驗人員簽署驗收報告的儀器設備才能投入使用。
第三條對萬元以上儀器設備,要有固定人員負責定期檢查、清洗、維護、維修和保養,確保儀器設備安全正常使用。一般儀器每月保養一次,大型和精密儀器每半年保養一次。每個操作人員必須做到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格交接手續。非使用保管人員使用儀器設備,必須經過培養,按儀器設備標準操作規程進行。經專人保管和使用的大、中型精密儀器,未經同意,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
第四條對重大、精密儀器設備,要配備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或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功能開發和操作、維修、維護指導,以保證儀器設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使用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操作,并認真填寫使用記錄。
第五條如儀器設備發生故障或損壞,要作好記錄、及時報告,并認真查清原因。凡屬使用者違反操作規程而引起的故障或損壞,應由使用者負責排除或修復,并承擔所需的費用,如不能修復,由使用者負責賠償。
第六條建立儀器設備檔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儀器設備名稱、生產廠家及型號、序列號、實驗室收到日期與啟用日期、保管人員、儀器操作說明書及有關技術資料、損壞和故障記錄、維修及校驗報告等。由各儀器設備管理人員進行登記,由中心指定專人管理檔案。每臺設備建立專門檔案。
第七條對多年不用或已損壞并無修復價值的儀器設備要主動向保管員通報,經專家組確認后,按積壓或報廢儀器設備處理。
第八條對丟失的儀器設備,一經發現要立即匯報,認真查找。如不能找到,應說明原因,并追查有關責任者。
第九條實驗室定期(3個月——半年)對儀器設備的使用、管理及保養進行檢查。對于嚴格執行操作規程,精心維護保養,在儀器設備管理中表現突出的個人予以表揚或獎勵。對由于責任心不強,違反操作規程或管理不善、玩忽職守而使儀器設備發生嚴重故障、損壞、丟失、提前報廢者,按其情節程度和經濟損失情況給予行政或經濟處罰。
說明本制度是為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的通知"(教技司[2000]52號)精神,在認真檢查儀器設備安全管理的現狀的基礎上,對環境與疾病相關基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的修訂。要求全體教職員工、研究生和臨時聘用人員認真貫徹執行,以切實保證重點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安全和正常運行。
篇3:實驗室設施設備監測檢測和維護制度
一、儀器設備必須做到帳、卡、物相符,有專人管理,并每月清查一次。
二、貴重精密儀器設備要由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使用,未經培訓或未掌握操作技術者及未經允許者不得使用。
三、貴重儀器設備要建立技術檔案、使用日記。使用后由使用人和管理人檢查、簽字。
四、儀器設備必須保持完整配套,不得肢解,配件不可移作他用。
五、儀器設備要做到防潮、防塵、防震、防腐蝕,精心愛護,小心使用,發現故障及時檢修。若因違章或大意造成損失者,將按學校“儀器損壞丟失賠償處理辦法”酌情處理。
六、每學年度對貴重精密儀器進行一次校檢,對存在問題及時解決,長期保持其可用狀態。
七、為避免積壓、提高利用率和利用價值,儀器設備可以重新調配。在有專人管理的原則下,某些儀器設備可以實行公用或借用辦法。
八、儀器設備報廢必須按學校規定辦理申請、鑒定、審批手續,不得自行處理。
九、根據崗位責任制要求,實驗室人員要不斷掌握和提高有關儀器的操作技術,以減少操作合指導失誤所造成的損失。此外,通過培訓等方法,還要掌握一般檢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