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焊氣焊安全注意事項

電焊氣焊安全注意事項

2024-07-17 閱讀 4114

1、乙炔引起的火災,絕不能用四氯化碳來進行撲救

四氯化碳為無色透明液體,不自然、不助燃、不導電。當落入火會迅速蒸發,其蒸汽比空氣重5.5倍,就會密集于火源附近,包圍正在燃燒的物質起隔絕作用,特別適用于帶電設備的滅火。但是四氯化碳如與乙炔相遇會發生化學反學應產生爆炸性的火光,所以絕不能用四氯化碳滅火器來撲救由乙炔所引起的火災。

2、禁用通用氧氣、煤氣等易燃、易爆氣體的管道作為接地裝置連接焊接電纜

在檢修施工時,焊接電纜的接地一定要謹慎,應該清楚接地的部位是否合適。如果輕易將焊接電纜在通有氧氣、煤氣等易燃易爆氣體的管道上,焊接時會由于產生電阻熱或引弧時的沖擊電流的作用,可能產生火花而引起爆炸事故。因此,絕對禁用通有氧氣、煤氣等易燃、易爆氣體的管道作為接地裝置連接焊接電纜。

3、焊工預防火災和爆炸事故禁忌

(1)焊接現場及其周圍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棉紗、油漆、汽油、煤油、木屑等)。若有易燃、易爆物品,應將其搬離工作點5m之外。

(2)高空作業時應采取防護措施,禁止金屬火花四處飛濺,以防引起火災。

(3)嚴禁在有壓力的容器和管道上進行焊接。

(4)焊補儲存過易燃物的容器(如油箱等),禁止不進行置換和清洗盲目焊接。

(5)在進入容器內工作時,焊、割炬應隨焊工同時進出,嚴禁將焊、割炬放在容器內而焊工擅自離去,以防混合氣體燃燒和爆炸。

(6)焊條頭和焊后的焊件,不宜隨意亂扔,以免與易燃易爆物品接觸發生火災。

篇2:施工現場電焊工注意事項

施工現場電焊(割)作業應履行三級動火申請審批手續,作業前,應根據申請審批要求,清理施焊現場10m內的易燃易爆物品,并采取規定的防護措施。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品。

現場使用的電焊機,應設有防雨、防潮、防曬的機棚。

電焊機電源線路及專用開關箱的設置,應符合電焊機安全使用的要求,并必須安裝二次空載降壓保護裝置和防觸電保護裝置。電焊機開關箱及電源線路接線和線路故障排除必須由專業電工進行。

雨天不得在露天電焊。在潮濕地帶作業時,作業人員應站在鋪有絕緣物品的地方,并應穿絕緣鞋。

電焊機導線應有良好的絕緣,不得將電焊機導線放在高溫物體附近。電焊機導線和焊接地線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帶有熱源的物品上,接地線不得接在管道、機床設備和建筑物金屬構架或軌道上。

電焊機導線長度不宜大于30m,當需要加導線時,應相應增加導線的截面。當導線通過道路時,必須架高或穿入防護管內埋設在地下;當通過軌道時,必須從軌道下面穿過。當導線絕緣層受損或斷股時,應立即更換。

電焊鉗應有良好的絕緣和隔熱能力。電焊鉗握柄必須絕緣良好,握柄與導線連接應牢靠,接觸良好,連接處應采用絕緣布包好并不得外露。

嚴禁在運行中的壓力管道,裝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和承載受力構件上進行焊接。

在容器內施焊時,必須采取以下措施:

1容器必須可靠接地,焊工與焊件間應絕緣。

2容器上必須有進、出風口并設置通風設備。嚴禁向容器內輸入氧氣。

3容器內的照明電壓不得超過12V。

4焊接時必須有人在場監護。

5嚴禁在已噴涂過油漆和塑料的容器內焊接。

高處焊接或切割時,應有可靠的作業平臺,必須掛好安全帶。焊割場所周圍和下方應采取規定的防火措施并應有專人監護。

多臺焊機在一齊集中施焊時,焊接平臺或焊件必須接地,并應有隔光板。焊接銅、鋁、鋅等有色金屬時,必須在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焊接人員應戴防毒面罩或呼吸濾清器。

更換場地移動焊把線時,應切斷電源。作業人員不得用胳膊夾持電焊鉗。禁止手持把線爬梯、登高。

清除焊渣,應戴防護眼鏡或面罩,頭部應避開敲擊焊渣飛濺方向。

工作結束,應切斷焊機電源,鎖好開關箱,并檢查作業及周圍場所,確認無引起火災危險后,方可離開。

篇3:電焊作業安全注意事項預防方法

電焊又稱電弧焊,這是通過焊接設備產生的電弧熱效應,促使被焊金屬的截面局部加熱熔化達到液態,使原來分離的金屬結合成牢固的、不可拆卸的接頭工藝方法。根據焊接工藝的不同,電弧焊可分為自動焊、半自動焊和手工焊。自動焊和半自動焊主要用于大型機械設備制造,其設備多安裝在廠房里,作業場所比較固定;而手工焊由于不受作業地點條件的限制,具有良好靈活性特點,目前用于野外露天施工作業比較多。由于工作場所差別很大,工作中伴隨著電、光、熱及明火的產生,因而電焊作業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危害。

電焊作業的主要危害

一、易引起觸電事故

1、焊接過程中,因焊工要經常更換焊條和調節焊接電流,操作進要直接接觸電極和極板,而焊接電源通常是220V/380V,當電氣安全保護裝置存在故障、勞動保護用品不合格、操作者違章作業時,就可能引起觸電事故。如果在金屬容器內、管道上或潮濕的場所焊接,觸電的危險性更大。

2、焊機空載時,二次繞組電壓一般都在60~90V,由于電壓不高,易被電焊工所忽視,但其電壓超過規定安全電壓36V,仍有一定危險性。假定焊機空載電壓為70V,人在高溫、潮濕環境中作業,此時人體電阻R約1600Ω,若焊工手接觸鉗口,通過人體電流I為:I=V/R=70/1600=44Ma,在該電流作用下,焊工手會發生痙攣,易造成觸電事故。

3、因焊接作業大多在露天,焊機、焊把線及電源線多處在高溫、潮濕(建筑工地)和粉塵環境中,且灶機常常超負荷運行,易使電源線、電器線路絕緣老化,絕緣性能降低,易導致漏電事故。

二、易引起火災爆炸事故

由于焊接過程中會產生電弧或明火,在有易燃物品的場所作業時,極易引發火災。特別是在易燃易爆裝置區(包括坑、溝、槽等),貯存過易燃易爆介質的容器、塔、罐和管道上施焊時危險性更大。這個面的事故案例還是比較多的,如2000年洛陽“12·25”特大火災事故,就是因為商廈違章電焊作業,管理不善引起周圍易燃物品著火,共造成309人死亡的慘劇。2003年5月26日,北京東方化工廠安排焊工對儲運過對丙烯酸甲酯的火車槽車人孔蓋軸銷螺母進行施焊時,由于事先沒有對槽車進行清洗置換,動火前又沒有對槽車里的可燃氣體進行分析,在沒有任何措施的情況下,結果造成槽車閃爆,把人孔蓋掀開,擊中焊工導致死亡。

三、易致人灼傷

因焊接過程中會產生電弧、金屬熔渣,如果焊工焊接時沒有穿戴好電焊專用的防護工作服、手套和皮鞋,尤其是在高處進行焊接時,因電焊火花飛濺,若沒有采取防護隔離措施,易造成焊工自身或作業面下方施工人員皮膚灼傷。

四、易引起電光性眼炎

由于焊接時產生強烈火的可見光和大量不可見的紫外線,對人的眼睛有很強的刺激傷害作用,長時間直接照射會引起眼睛疼痛、畏光、流淚、怕風等,易導致眼睛結膜和角膜發炎(俗稱電光性眼炎)。

五、具有光輻射作用

焊接中產生的電弧光含有紅外線、紫外線和可見光,對人體具有輻射作用。紅外線具有熱輻射作用,在高溫環境中焊接時易導致作業人員中暑;紫外線具有光化學作用,對人的皮膚都有傷害,同時長時間照射外露的皮膚還會使皮膚脫皮,可見光長時間照射會引起眼睛視力下降。

六、易產生有害的氣體和煙塵

由于焊接過程中產生的電弧溫度達到4200℃以上,焊條芯、藥皮和金屬焊件融熔后要發生氣化、蒸發和凝結現象,會產生大量的錳鉻氧化物及有害煙塵;同時,電弧光的高溫和強烈的輻射作用,還會使周圍空氣產生臭氧、氮氧化物等有毒氣體。長時間在通風條件不良的情況下從事電焊作業,這些有毒的氣體和煙塵被人體吸入,對人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影響。

七、高空作業時有墜落風險

因施工需要,電焊工要經常登高焊接作業,如果防高空墜落措施沒有做好,腳手架搭設不規范,沒有經過驗收就使用;上下交*作業采取防物體打擊隔離措施;焊工個人安全防護意識不強,登高作業時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帶,一旦遇到行走不慎、意外物體打擊作用等原因,有可能造成高墜事故的發生。

八、易引起中毒、窒息

電焊工經常要進入金屬容器、設備、管道、塔、儲罐等封閉或半封閉場所施焊,如果儲運或生產過有毒有害介質及惰性氣體等,一旦工作管理不善,防護措施不到位,極易造成作業人員中毒或缺氧窒息,這種現象多發生在煉油、化工等企業。

電焊作業防護措施

一、防觸電措施

總的原則是采取絕緣、屏蔽、隔絕、漏電保護和個人防護等安全措施,避免人體觸及帶電體。具體方法有:

1、提高電焊設備及線路的絕緣性能。使用的電焊設備及電源電纜必須是合格品,其電氣絕緣性能與所使用的電壓等級、周圍環境及運行條件要相適應;焊機應安排專人進行日常維護和保養,防止日曬雨淋,以免焊機電氣絕緣性能降低。

2、當焊機發生故障要檢修、移動工作地點、改變接頭或更換保險裝置時,操作前都必須要先切斷電源。

3、在給焊機安裝電源時不要忘記同時安裝漏電保護器,以確保人一旦觸電會自動斷電。在潮濕或金屬容器、設備、構件上焊接時,必須選用額定動作電流不大于15mA,額定動作時間小于0.1秒的漏電保護器。

4、對焊機殼體和二次繞組引出線的端頭應采取良好的保護接地或接零措施。當電源為三相三線制或單相制系統時應安裝保護接地線,其電阻值不超過4Ω;當電源為三相四線制中性點接地系統時,應安裝保護零線。

5、加強作業人員用電安全知識及自我防護意識教育,要求焊工作業時必須穿絕緣鞋、戴專用絕緣手套。禁止雨天露天施焊;在特別潮濕的場所焊接,人必須站在干燥的木板或橡膠絕緣片上。

6、禁止利用金屬結構、管道、軌道和其它金屬連接作導線用。在金屬容器或特別潮濕的場所焊接,行燈電源必須使用12V以下安全電壓。

二、防火災爆炸措施

1、在易燃易爆場所焊接,焊接前必須按規定事先辦理用火作業許可證,經有關部門審批

同意后方可作業,嚴格做到“三不動火”。

2、正式焊接前檢查作業下方及周圍是否有易燃易爆物,作業面是否有諸如油漆類防腐物質,如果有應事先做好妥善處理。對在臨近運行的生產裝置區、油罐區內焊接作業,必須砌筑防火墻;如有高空焊接作業,還應使用石棉板或鐵板予以隔離,防止火星飛濺。

3、如在生產、儲運過易燃易爆介質的容器、設備或管道上施焊,焊接前必須檢查與其連通的設備、管道是否關閉或用盲板封堵隔斷;并按規定對其進行吹掃、清洗、置換、取樣化驗,經分析合格后方可施焊。

三、防灼傷措施

1、焊工焊接時必須正確空戴好焊工專用防護工作服、絕緣手套和絕緣鞋。使用大電流焊接時,焊鉗應配有防護罩。

2、對剛焊接的部位應及時用石棉板等進行覆蓋,防止腳、身體直接觸及造成燙傷。

3、高空焊接時更換的焊條頭應集中堆放,不要亂扔,以免燙傷下方作業人員。

4、在清理焊渣時應戴防護鏡;高空進行仰焊或橫焊時,由于火星飛濺嚴重,應采取隔離防護措施。

四、預防電光性眼炎措施

根據焊接電流的大小,應適時選用合適的面罩護目鏡濾光片,配合焊工作業的其他人員在焊接時應配戴有色防護眼睛。

五、預防輻射措施

焊接時焊工及周圍作業人員應穿戴好勞保用品。禁止不戴電焊面罩、不戴有色睛鏡直接觀察電弧光;盡可能減少皮膚外露,夏天禁止穿短褲和短褂從事電焊作業;有條件的可對外露的皮膚涂抹紫外線防護膏。

六、防有害氣體及煙塵措施

1、合理設計焊接工藝,盡量采用單面焊雙面成型工藝,減少在金屬容器里焊接的作業量。

2、如在空間狹小或密閉的容器里焊接作業,必須采取強制通風措施,降低作業空間有害氣體及煙塵的濃度。

3、盡可能采用自動焊、半自動焊代替手工焊,減少焊接人員接觸有害氣體及煙塵的機會。

4、采用低塵、低毒焊條,減少作業空間中有害煙塵含量。

5、焊接時,焊工及周圍其他人員應配戴防塵毒口罩,減少煙塵吸入體內。

七、防高墜措施

焊工必須做到定期體檢,凡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等病史人員,禁止登高焊接。焊工登高作業時必須正確系掛安全帶,戴好安全帽。焊接前應對登高作業點及周圍環境進行檢查,查看立足點是否穩定、牢*,以及腳手架等安全防護設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必要時應在作業下方及周圍拉設安全網。涉及上下交*作業應采取隔離防護措施。

八、防中毒、窒息措施

1、凡在儲運或生產過有毒有害介質、惰性氣體的容器、設備、管道、塔、罐等封閉或半封閉場所施焊,作業前必須切斷與其連通的所有工藝設備,同時要對其進行清洗、吹掃、置換,并按規定辦理進設備作業許可證,經取樣分析,合格后方可進入作業。

2、正常情況下應做到每4小進分析一次,如條件發生變化應隨時取樣分析;同時,現場還應配備適量的空(氧)氣呼吸器,以備緊急情況下使用。

3、作業過程應用專人安全監護,焊工應定時輪換作業。對密閉性較強而易缺氧的作業設備,采用強制通風的辦法予以補氧(禁止直接通氧氣),防止缺氧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