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起重作業安全風險評估
序號潛在風險因素可能導致的事故涉及的相關方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危險級別控制措施備注LECD1行車司機未經培訓考試持證作業,工作過程中失誤造成事故。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6615540一級①持證上崗作業;②正在接受起重作業培訓的人員不能單獨作業,必須在持有起重作業資格證人員的監督下進行。2起吊過程指揮不當,造成操作失誤,引發事故。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3315135三級司索指揮工需持證上崗;按國家標準統一起吊指揮信號,在起吊過程中信號指令準確。3行車未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監督檢驗合格,發生故障造成事故。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6215180二級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按照規定和標準定期對所有起重設備進行定期檢驗。4起重作業中,起重設備安全保護裝置失靈,造成事故。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6215180二級由設備管理部門定期對行車的過負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聯鎖開關、機械電氣制動裝置、剎車等安全保護裝置進行檢查維護,保證狀態良好,不合格的禁用。5行車駕駛室未進行上鎖管理,任意人員隨時可以進行違章操作造成事故。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321590三級行車駕駛室應上鎖,鑰匙由使用維護部門保管,設備管理人員要使用鑰匙時需辦理登記手續。6起重設備及工器具最大載荷未標注或不清晰,導致過載起吊引發事故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321590三級在起重設備及工器具顯著位置上(比如吊鉤、橫梁、標識牌、工器具外表、護罩等)清楚標識最大載荷。7起重吊鉤變形,在起吊過程中吊鉤損壞造成事故。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6215180二級定期對吊鉤進行檢查,每年按A、B、C三點法對吊鉤開口度進行測量,并與原始記錄進行比較,發現超出標準應立即報廢。8鉤保險扣損壞,在起吊過程中鋼絲繩容易從吊鉤松脫,造成事故。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6215180二級定期檢查吊鉤保險扣,損壞的應修復或更換,保證狀態良好。9行車司機在上下行車爬梯時,手未扶爬梯護欄,出現滑跌摔傷。摔傷操作工367126三級行車司機在上下行車爬梯時,必須手扶爬梯護欄。10起重設備電氣設施漏電,造成觸電。觸電操作工3615270二級①安裝漏電保護裝置。②金屬結構和外殼進行接地;③駕駛室地板應采用絕緣材料,或鋪設絕緣膠墊。11起重設備發生火災。火災操作工32742四級①定期對起重設備易燃部分(電氣設施、機械潤滑部分等)進行檢查維護;②在駕駛室內配置滅火器12起重用鋼絲繩、鏈條、合成纖維吊裝帶、纖維繩有缺陷,使用壽命縮短,起吊時斷裂造成事故。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6215180二級①鋼絲繩和鏈條應及時潤滑,防止生銹;②合成纖維吊裝帶和纖維繩,應保持干燥,受潮后應降底荷重一半使用;③使用時應防止繩索與其它架構摩擦或亂繩而斷裂;④定期對繩索進行檢查保養,不符合標準的應報廢禁用。13吊鉤、吊環、卸扣、專用吊具(包括自制吊具)等使用不當造成事故。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6215180二級①應根據荷重正確使用吊具;②對吊具進行定期檢查保養,不符合標準的應報廢禁用;③自制吊具應計算載荷并做荷重試驗后經部門批準后方可使用。14起重作業物品的捆綁和起吊位置不合理,造成物品脫落事故。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6215180二級①起重物品必須綁牢,綁繩和鏈條沒有打結和扭緊現象;②吊物有棱角和滑面時,應加包墊,防止繩索損傷和打滑;③吊鉤應掛在物品的重心上,吊鉤鋼絲繩應垂直,禁止吊鉤斜著拖吊物品,吊鉤掛有吊物未提起時,禁止移動起重設備;④起吊前應檢查捆綁和懸吊情況,并試吊檢查無異常才可進行起吊作業。15起重作業過程中操作不合理,造成事故。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6315270二級起吊時吊物應盡量避免離地太高,升降移動速度均勻,防止吊物搖晃和碰撞;起吊大型或不規則構件,應在構件上系牢固的拉繩,避免搖晃和旋轉;起重設備變換方向時,應停穩后才逆向運轉,加減速要均勻;起重吊物不準長期懸在空中,有重物懸空時,嚴禁駕駛人員離開或從事其他工作;吊物降放時應緩慢穩妥放置,并做好防止傾倒或滾動措施。16起重工作區域易發生落物傷人。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6315270二級起重設備吊物時,任何人不準在吊物下停留和行走;17在行車軌道上檢查維修作業和在行車上檢修作業時,要防止高空墜落事故。高空墜落維修工6315270二級高空作業時,要系好安全帶。18夜間作業、現場照明不足或逆光易造成操作失誤。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3315135三級增加照明,禁止照明不足時作業19工作現場溫度高易發生中暑。中暑操作工33327四級①在駕駛室內安裝空調或風扇;②配備解暑飲品和藥品。20起重設備超載作業,引發安全事故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6215180二級起重設備嚴禁超載作業。21起重設備帶故障運行。起重傷害操作工、其他人6315270二級嚴禁起重設備帶故障運行;發現缺陷故障應立即停機消除故障。22用行車吊運危險品(如氧氣、乙炔等易燃、易爆、有毒危險化學品),引起安全事故。爆炸事故操作工、其他人311545四級禁止用行車吊運危險品。
篇2:油氣處理崗位風險評估—原穩裝置穩定塔冒原油
1.風險預想:原穩裝置穩定塔冒原油。
2.風險危害:
(1)黑油進入三相分離器、輕烴緩沖罐、脫丁烷塔,污染設備;
(2)嚴重時原油進入罐區產品罐,造成產品污染。若三相分離器出現滿液位,還會造成淺冷原料氣帶油,污染淺冷設備,影響正常生產。
3.原因分析:
(1)大站來油含水,破壞了塔內的汽液平衡;
(2)氣提氣量過大;
(3)穩后泵突然停止運轉或不上量;
(4)穩定塔出口以后的流程不通;
(5)穩定塔液位控制失靈;
(6)輕烴泵突然停止運轉或不上量;
(7)穩定塔塔頂回流過小或頂溫控制調節閥失靈造成塔頂溫度過高;
(8)穩定塔壓力突然下降。
4.預防措施:
(1)密切注意大站的來油含水情況,含水高時要及時打原油內外循環;
(2)注意控制好氣提氣量;
(3)注意穩后泵和輕烴泵的運轉情況,發現不上量應立即采取措施;
(4)保證流程暢通,避免人為誤操作;
(5)注意檢查塔液位、頂溫、塔壓等參數的自動控制是否正常;
(6)密切注意三相分離器的排水閥開度情況;
(7)觀察加熱爐爐膛溫度及原油二次出爐溫度是否平穩。
5.綜合評估:
(1)人員
(2)財產低
(3)環境低
(4)影響低
6.應急措施:
(1)發生穩定塔冒原油事故,應立即停止三相分離器的輕油外輸,關氣提氣,降低爐膛溫度,檢查輕烴緩沖罐及脫丁烷塔系統是否被污染;
(2)打內外循環,或待來油正常后重新進油,重新升溫,控制好塔液位、頂帽、壓力,將黑油回摻,待輕油顏色恢復正常后,方可外輸;
(3)若脫丁烷塔也被污染,應進行全回流操作,將黑油回摻,待輕油顏色恢復正常后,方可外輸至罐區。
篇3:油氣維修崗位風險評估:小件砸傷
1.風險預想:小件砸傷。
2.風險危害:人身傷害。
3.原因分析:
(1)施工時不穿戴勞保工服;
(2)支撐架支撐失效;
(3)多處同時施工時,指揮不統一;
(4)物呂傳遞時捆綁不牢或交接出錯。
4.預防措施:
(1)穿戴勞保工服,增強抵卸能力;
(2)施工時,禁入區設明顯標志;
(3)工具工作入袋,必須用棕繩系牢后才能傳遞送到后必須牢固之后才能進行其他操作;
(4)多處同時施工,只能有一人指揮,統一安排,合理有序,不得有上下部位同時施工而又無任保防護措施的蠻干發生。
5.綜合評估:
(1)人員中
(2)財產低
(3)環境低
(4)影響低
6.應急措施:傷重者,臨時搶救后立即送往醫院救治。